首页 > 军事历史 >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第123节

  这股热潮随着春节与元宵的到来,在节日的狂欢之中,不仅没有稍减热度,反而因为大家的聚会增多,而被疯狂讨论。

  在许多年后,许多人都记得,元丰五年这一年的春节元宵长假之中,关键词便是“苏允”“吕大临”“四书章句集注”等等,而“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即理”等等也被广泛传播。

  而后,这本《太学吕先生批苏氏录》也被呈于赵顼的书案之上。

  而与之放在一起的是一本厚厚的书册,封面上写着:四书章句集注。

  苏允从元丰四年八月下旬入崇文院,如今已经是元丰五年正月下旬,整整五个月的时间,四书章句集注终于有了一份初稿。

  赵顼对照着《太学吕先生批苏氏录》将《四书章句集注》读了一遍,不由得哑然失笑,与孙思恭笑道:“居正果真是促狭。”

  孙思恭笑道:“听说苏大家极为喜欢钓鱼,老奴自己虽然没有钓过鱼,但听说钓鱼要打窝,饵料亦是要精心烹制,才能够钓到大鱼,想来这次吕先生的确是上钩了。”

  赵顼笑着摇摇头道:“与叔这次的确冒进了,不知全貌之下,怎么能够下定论,他在学术上历来严谨,这一次怎么就这么容易上当?”

  孙思恭笑道:“苏大家那些言论,着实是惊世骇俗,在吕先生品论之前,已经是传播颇广。

  吕先生先后师从横渠先生与程先生,皆是理学路子,苏大家抛出来的那些言论,句句都朝着理学的根基狠刨,也怪不得吕先生坐不住。”

  赵顼横了一眼孙思恭道:“你还说你不懂经义?”

  孙思恭却是不慌,嘿嘿笑道:“老奴是不懂,但不妨碍老奴专门寻了人帮老奴看啊。

  老奴天天盯着苏大家,若是苏大家写书的进度都看不明白,又如何给官家您汇报呢?”

  赵顼只是调侃一下孙思恭,注意力转而看向《四书章句集注》,感慨道:“此书一出,对于理学来说乃是一个天翻地覆的打击,朕自小读书,从不曾读过一本如此严谨的经义!

  这几日,朕看这四书集注,并不敢相信这是五个月时间能够写出来的东西。

  若不是我看着这本书一点一点写出来的,朕都要怀疑,这本书至少得经过几十年的打磨,才能够这般严谨!

  礼记两篇文章,一本论语,一本孟子,所阐述的道理万千,更有向背而行之处。

  一开始说的是一个道理,中途便散为万事万物的道理,到了末尾又合为一个道理。

  把它放开,和所有的事物都是相通的,将它收回来看,它又是那么神秘。”

  赵顼起身在殿中兴奋疾行,一边走一边道:“以后读书人有福气啦,先读《大学》,立其纲领,其他经皆杂说在里许。

  通得《大学》了,去看他经,方见得【此是格物知事,此是正心诚意事,此是修身事,此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事】!

  有此纲领,以后读书人读书事半功倍矣!

  有了纲领,便要以《论语》和《孟子》“探其本”。

  学者之要务,反求诸己而已。反求诸己,别无要妙,《语》、《孟》二书,精之熟之,求见圣贤所以用意处,佩服而力持之可也。”

  赵顼哈的一声道:“在此书之前,读书人想要读书明心见性,非得花上十几二十年时间不可得,有此书之后,恐怕几年便可以抵以前十几二十年之功矣!”

  孙思恭赶紧恭喜赵顼,道:“恭喜官家,贺喜官家,如今不仅得一苏大家,以后更有无数的苏大家出现,官家以后便不用担心人才不够用的情况矣!”

  赵顼大笑起来。

  去岁西夏梁太后囚禁夏惠宗秉常导致国内政乱。

  赵顼认为攻占西夏的良机已至,趁此发动五路伐夏大战不果,让他忧心成疾,大病了一场,之后便一直郁郁寡欢,到得今日,才由衷感觉到欣喜振奋。

  苏允所写之《四书章句集注》一书,别看许多理论看似惊世骇俗,但深究之,竟是丝丝入扣,极为务实,不仅教人怎么修炼自己,甚至连该如何做事,都有极为详尽的指导。

  里面有几个理论赵顼极为痴迷,一个叫矛盾论,一个叫实践论。

  这两个理论阐述得极为精彩,赵顼常年处理各种复杂的政务,虽说是娴熟,但从来没有从理论上去整体分析过。

  看了这两个理论之后,赵顼感觉天灵盖都被打开了,一种高维的智慧从头顶灌入。

  嗯,醍醐灌顶了。

  以前许多看不明白,想不明白的东西,用这两个理论分析一下,嘿,思路顿时便打开了。

  便是这么神奇。

  有这本书来教导天下读书人,以后大宋朝堂之上尽皆是能臣矣!

  与夏人的战争一时打败,那也算不得什么,只要大宋人才辈出,以后别说西夏,就是辽国,也不是不能弹指灭之!

  不过……

  赵顼眯起了眼睛。

  这么好的书,若是不能作为科举教材,那就太可惜了。

  只是现在所用教材乃是王安石所推行的,王安石虽然半退隐于江宁,但新法派还在当政。

  若是以苏允的四书章句集注待之,恐怕要引起新法派的忌惮,他们或许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要改辙易弦了?

  赵顼皱起了眉头。

第172章 苏居正奇货可居,章参政监守自盗!

  苏允回头看了一眼崇文院。

  嗯,以后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来,在这里度过的五个月时间,挺充实的,若是能够在这个地方做一辈子学问,似乎也不错?

  不过苏允随即笑了笑,这个想法只是想想而已,先不说赵顼、苏轼、章惇等人会不会任由他在这里做学问,恐怕金兵也不会允许的。

  苏允出了崇文院,从右掖门出来,顿时闻到了街道上尚未散尽的爆竹味道。

  嗯,又过了一年了。

  老丁说要送苏允回苏府,苏允却是摆手拒绝,说是自己想走走路。

  老丁也不坚持,笑道:“行,那些衣服以及书籍、笔记之类的,要送去苏府,还是送去法云寺那边?”

  苏允笑道:“可以先寄存个几天么,我打算买个大一点的院子,免得到时候搬来搬去的。”

  老丁闻言眼睛一亮,道:“苏大家想要院子?”

  苏允点点头道:“之前那个院子有些小,以后成家了,不够用。”

  老丁连连点头,道:“是极是极,正是这个道理,哈哈哈。”

  苏允笑了笑,与老丁拱拱手,道:“去了。”

  老丁弯腰,大声道:“恭送苏大家,预祝苏大家此次科考,高中会元,再取状元,三元及~第!”

  苏允不由得失笑,没有回头挥了挥手。

  苏允沿着御街慢慢走,安步当车,感受着人间烟火气。

  这段时间在崇文院,天天都是搞一些高深的哲学问题,搞得他都感觉自己快要成仙了。

  这会儿走在街上,街边传来的各种香味,这才感觉回到了人间。

  路虽远,行之必至,走了大约两刻钟,苏允便走到了国子监附近,再走一小段,便来到了苏府。

  门子见到苏允,顿时大喜,道:“公子,您回来了!”

  苏允笑着道:“嗯,回来了,叔父回来了吗?”

  门子赶紧道:“老爷还没有回来呢,在上班呢。”

  苏允点点头,进去里面跟婶娘打了个招呼,随后去了章府,却见章府门口停了辆马车,哦,是来了客人?

  章府的门子见到苏允亦是很开心,道:“公子您回来了!四公子天天在念叨您呢。”

  苏允哈的一笑,道:“阿援在家么?”

  门子嘿嘿一笑道:“还没有呢,最近让老爷送去学堂了,估计得等一会才回来。”

  苏允笑道:“大家都好吧?”

  门子连连点头,道:“都好都好,公子快进去吧,老爷就在里面会客呢。”

  苏允嗯了一声道:“谁来了?”

  门子低声道:“是蔡相公的弟弟蔡硕。”

  苏允点点头,迟疑道:“那我晚上再过来吧。”

  门子赶紧拉住苏允道:“别呀,老爷这些时日可一直在念叨您,而且……”

  他左右看了看,道:“……今日这蔡硕过来,可是有关您的事情。”

  苏允诧异道:“和我有关?”

  门子点头道:“说是给您说门亲事。”

  苏允:“……”

  那得赶紧进去,不然一会让章惇给打了就不好了。

  苏允赶紧进门,进了前厅,果然看到了一老者与章惇分宾主而坐,好在两人也算是言笑晏晏,并没有打起来的迹象。

  苏允在阶下就跟章惇躬身行礼,道:“叔父,小侄回来了。”

  章惇听到苏允的声音,脸上有了笑意,招招手道:“快快进来。”

  苏允赶紧进门,一进门便感受到了一道炙热的目光投在自己的身上。

  蔡硕眼睛发亮,跟章惇道:“这就是江右苏郎,苏允苏居正吧?果然如同传闻一般,生得人才出众,一看便是人中龙凤!好啊,好啊!”

  苏允赶紧拱手道:“苏允见过长者。”

  蔡硕跨步过来,双手一下子握住了苏允的手,笑道:“好啊,好啊,还是个有礼貌的孩子,哈哈哈,真好真好。”

  苏允忍住了一个铁山靠将其顶飞几丈的冲动,只是笑容有些僵硬。

  章惇笑道:“这是蔡相公的弟弟,蔡硕蔡持广,任军器库使。”

  苏允赶紧又行一礼,道:“见过大使。”

  蔡硕拍了拍苏允的肩膀,笑道:“不用多礼,不用多礼,以后便是一家人,这么多礼作甚,哈哈哈。”

  章惇眉头一皱,道:“持广兄,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蔡硕看了一下苏允,赞叹了一声,道:“今日我乃是来说媒的,就是我大哥家的女儿啊,也到了成婚的年纪了。

  我那大哥的女儿啊,贤良淑德,长得花容月貌……”

  “等等,等等!持广兄,你是给我儿说媒么?”

  章惇一脸疑惑看向蔡硕。

  蔡硕哈哈一笑,道:“参政的儿子亦是人中龙凤,不过这个以后再说,我是来给居正做媒的……”

  章惇再次皱起了眉头道:“不对!某与居正虽然相交甚好,但某并非居正之血亲长辈,你要给居正说亲,应该去隔壁找苏子由啊?”

首节 上一节 123/2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有一个聚宝盆

下一篇: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