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第132节
很快,文煌华等人又过来了。
文煌华等人考上的人不少,二三十个人考上了十来个人,考上的人脸色欣喜,考不上的人虽然有些失落,但也还好。
对于他们来说,科举走不通,那走太学入仕的路子,一样能够当官,家里都有背景的,不至于当不上官。
文煌华等人到来也没有留下来,因为他们家中也要办什么进学酒之类的,虽说还没有中进士,但家里总是会先庆贺一番,也知道苏允忙,惹恼了一番便走了。
许吉安与周湛两人在旁边听着年轻人们高谈阔论,亦是听出来诸多的信息。
这些人俱都是官宦子弟,而且官阶也尽皆不低,有许多人的父母长辈要么是朝中翰林,要么是一路主官,再不济也是在地方州府主政。
两人不由得咋舌:阿允这也太厉害了,离开黄州这才多长时间,竟是让这么多的衙内都跟他做朋友,关键是这么多的衙内,明显是以他马首是瞻呢。
许吉安想起第一次见苏允的时候,那时候的苏允不过一贬官之侄,在黄州名不见经传,甚至知道的人亦要避而远之。
而他离开黄州才多长时间,不仅高中会元,身边亦是有一大帮衙内,连章参政都亲自上府来庆贺,哦,这宅邸还是官家所赐!
嘶。
果然,有些人天生就不是凡物,一遇风云便化龙矣!
许吉安感慨这些,周湛却是注意到了乔迁之喜,赶紧问起此事,听苏允说要办乔迁宴,周湛立即摩拳擦掌,笑道:“这个简单,我最擅长搞这些了,我来帮忙!”
许吉安亦是笑道:“这個是我老本行啊,谁能比我更懂宴客?”
周湛呵呵一笑道:“我帮着苏员外办过的宴会不计其数!”
许吉安哈哈一笑:“我的酒楼每日数以千计的客人。”
见两人要掐起来,苏允笑道:“你们都帮帮我吧,帮我查漏补缺一番,各方面都看看,别真出了岔子。”
周湛与许吉安只是甘之若饴,赶紧找阿回去了。
许吉安与周湛的到来倒还真是帮了大忙,阿回虽然长进很多,但面对这种大场面,经验是很重要的。
不过许吉安与周湛看了宾客名单,亦是有些战战兢兢,上面的名单不是官家就是朝中大臣,他们何曾见过这般场面。
不过他们心里虽然慌,但经验十分丰富,还真的是找出来许多细节上的问题加以改进。
虽说苏辙与章惇都有指点过,但他们都是高高在上的人,一些细节上的东西,他们哪里能懂。
阿回亦是大呼侥幸,若不是许吉安周湛来了,那宴席上可能要出丑了,有些细节上的东西看似小事一桩,但一旦出了问题,那主家的面子可就丢尽了。
阿回近来的压力亦是很大,他跟着苏允以来,虽然有所历练,但面对这种大场面,亦是心里慌得很。
不过现在有周湛许吉安这两个经验丰富的人,阿回终于心里有底了,跟着两人是真的学了许多的东西。
许吉安原本不怎么将阿回放在眼里,毕竟在黄州的阿回不过是苏允的一个小跟班而已。
后来的苏允虽然有名气,但也不过是一小地方的公子哥,也算不得什么,一个公子哥身边的小厮,可以给点面子,但也就那样了。
但现在的阿回可不同了,他是苏允最为信任的心腹。
苏允如今前程远大,等中了进士,那他估计很快就要当官了,以他的人脉,再过十年,最差也是一州主政,那可真是大人物了。
阿回作为苏府管家,这分量是真的不轻了。
而且,在他们查漏补缺的时候,他们发现这乔迁宴是真了不得,不是说别的,就说这各种细节,有些迥异于当下的服务,但很明显可以看得出来其中匠心独运,虽然细节上还有些问题,但明显比当下的服务要高上几个档次。
了不得!
这阿回竟是这般有本事!
啧啧,若是临江楼有这么一个掌柜,临江楼可要更上一个台阶了。
许吉安啧啧暗赞,但也知道,阿回跟着苏允,又岂是他一个小小临江楼能够容纳的。
……
蔡府。
蔡京蔡卞兄弟两个虽都已经成婚,但家中老父仍在,因此兄弟两人还住在一起。
这会儿兄弟两人坐在一起。
蔡卞道:“兄长也收到了苏允的请柬了吧?”
蔡京点点头道:“收到了。”
蔡卞道:“我也收到了,咱们要去么,我最近不是很得闲,想着备份厚礼送过去就好了。”
蔡京想了想道:“去一趟吧,子厚亦是跟我打了声招呼,我也去。”
蔡卞有些惊异,道:“这苏允虽然名气大,但现在还是白身,我们都过去,是不是太隆重了?”
蔡京笑道:“不到二十岁的经义大家,官家看重得很,现在中了解元、会元,有官家提携,想来点为状元也不是不可能。
以他的才华,一旦进入官场,升迁之快可能会超越我们的想象,说不得十几年时间便要追赶上我们,还是与之交好为好。”
蔡卞笑道:“那也是十几年后的事情了,或许兄长你早就当上宰执了,咱们也用不着这么重视吧?”
蔡京摇摇头道:“子厚与苏子瞻相交,本不至于为此跟我打招呼,所以他们的关系没有那么简单,子厚家中有女儿未出阁,想来是要招他为婿了。
子厚几个儿子尚小,估计这会儿是要着重培养他这个女婿了,他跟我打招呼,大约便是想给他这个女婿铺路,这个面子,咱们要给的。”
蔡卞点点头道:“那行,那我便将其他事情挪一挪便是,反正到时候到场,坐一坐,差不多就走了,大约也浪费不了太多时间。”
三月十二。
宴席是晚上开席,不过苏允等人一大早便起来了,先是自己搞了个乔迁的仪式,禅福寺大和尚师徒两个主持,简单地过了一遍。
随后便开始忙活晚上的宴席了。
到了中午,苏允稍微歇了歇,便洗漱换新衣裳准备迎客,苏辙也过来了,今日的宴席,作为苏允的叔父,苏辙是要坐镇的。
随后章惇亦是来了,今日他亦是会帮着招呼客人。
文煌华被苏允拉着一起迎宾,杨柄等人则是负责引领客人。
今日这种规格的宴会,府上新招的奴仆还不太熟悉,也派不上大用场,杨柄等人毛遂自荐,要求来帮忙。
苏允自是求之不得。
过了午后,便纷纷有客人前来。
一开始到来的是司门郎中吕陶和史馆检讨张耒,两人一个是老乡,一个是苏氏兄弟提携的后辈,自是十分给面子。
之后便是章惇邀请的人,吴居厚以及一些品阶不算很高的官员前来,大多是章惇这一系的属下。
蔡京兄弟两个是等到下午快傍晚的时候才到,他们看在章惇的面子上前来,但并不是章惇的宴席,自然不用那般殷勤,这个点过来刚好。
蔡京刚下车,便看到门口两人迎宾,只看了一眼,便锁定了苏允,心里亦是惊叹:好一个英武俊郎君,不愧是大宋人样子!
苏允看到蔡京兄弟两个,心下亦是有些讶异,兄弟两个风采亦是绝佳,怪不得能够青云直上呢。
苏允赶紧迎客,蔡京与苏允寒暄了几句,亦是勉励了几句,随后随杨柄进去。
蔡京进了大厅,与苏辙打了招呼,便跟章惇等人凑了一起,坐下没有多久,便看到苏允领着开封知府胡宗俞进来。
胡宗俞一进来,顿时满堂客人纷纷起身见礼,连着蔡京兄弟也不例外。
开封知府已经是汴京的巨头之一了,与翰林学士、御史中丞、三司使同为四入头,也就是说,升了这四个职位后,便有担任宰执的资格了。
蔡京兄弟是中书舍人,权重但位还是卑了些,他们下一步才会进入四入头,虽说新旧党势如水火,但场面上还是得注意一些。
胡宗俞与大家见过礼后入座。
众人又是寒暄起来,不过很快大家又起身,这次是黄履来了。
黄履是礼部尚书,改制后,礼部权势大涨,黄履这个礼部尚书亦是水涨船高,跻身朝廷大佬行列之中。
蔡京心下暗暗吃惊,心道这苏允的面子可真是不小,胡宗俞与黄履二人都来了,想来并非单纯看苏辙或者章惇的面子,这二位过来,想来是以座师身份过来的。
看来,他们亦是看好苏允,想要与之结好关系。
这会儿,苏允在蔡京的心中分量顿时大大增加。
官家、参知政事章惇、开封知府胡宗俞,还有礼部尚书黄履等人尽皆看好苏允,这苏允殿试之后踏入仕途,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啊!
不过随后片刻,满堂哗然,蔡京更是震惊。
因为蔡确来了。
这会儿连章惇都十分惊讶,起身朝蔡确迎去。
章惇又惊又喜,道:“蔡相公,您来了!”
蔡确看一下满堂大臣,笑道:“苏大家得官家赐宅,老夫自然是要来看看的,不过老夫俗务缠身,恐怕待不了多久,诸位一会可得多多见谅。”
章惇笑道:“无妨无妨,蔡相繁忙,自是理解的。”
第181章 远大前程!
蔡确与其他人亦是打了招呼,沾了一下椅子,喝了杯清茶,屁股便离开椅子正要离去。
此时文煌华跑了进来,大声道:“诸公,准备迎接官家!”
话音刚落,便见到赵顼身着常服,龙行虎步大步走了进来。
见得满堂慌忙起身的宾客,赵顼朗声一笑,道:“诸公无须多礼,朕今日就是来讨杯水酒喝。
朕给苏允赐了宅子,苏允还给朕递了请柬,不来也不是个事儿,哈哈哈,诸公请自便便是。”
话是这么说,但谁敢轻忽,诸人纷纷见礼,蔡确、章惇、胡宗俞、黄履、蔡京兄弟几人赶紧将赵顼迎上首位,陪着聊天。
官家既然来了,苏允立马吩咐开席。
席间,赵顼笑道:“孙大伴,将朕给苏允的礼物拿出来,朕来吃席,怎么能没有礼物。”
孙思恭赶紧拿出来一份卷轴,请文煌华一起拉开,众人看到上面写着【允厥执中】四字,下面落款正是赵顼。
在场客人神色有异。
四字出自《尚书·大禹谟》,原文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本是告诫人们言行不偏不倚,当符合中正之道,也算是官长常用来告诫晚辈下属的话语。
但这话对苏允又有别的含义,因为苏允之允便是出自这句话,其字居正更是以此衍生而来,那么赐这四个字的含义可就多了。
让苏允进崇文院写《四书章句集注》、将《四书章句集注》纳入资善堂教材之中、赐宅邸、亲身前来贺乔迁之喜,现在又赐了一副寓意极深的字……官家对苏允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
倒不是官家没有对其他人这么好过,但那些都是什么人?
韩琦、王安石等重臣!
苏允虽然连中二元,但他现在连进士都不是,更不是官员,真的说来,还只是一介白身,却是如此恩重!
官家……极看好苏允啊!
上一篇:我有一个聚宝盆
下一篇: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