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第158节
最后还成为了永乐城战役的实际指挥,指挥一大群宿将和西夏对决。
这就很难评了。
从苏允个人角度上来说,赵顼的做法自然对自己很有利,他是既得利益者。
但苏允相信自己也不是冒失之人,不会过分相信自己的能力。
但徐禧明显跟自己不一样,他很明显是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认为赵顼派他去,便是让他去主持大局的。
从自己跟徐禧的例子来看,赵顼培养人、用人的方式上其实是有些激进的,换句话来说,就是缺乏耐心。
这在早起的时候已经是有所体现了。
不过这与赵顼前期的经历有关,熙宁变法的时候,老臣基本都反对变法,迫于无奈之下,他与王安石只能提拔年轻人。
而吕惠卿、曾布、章惇这些人的确是展现出了不俗的能力,这让赵顼形成了一种用人的习惯,便是喜欢用自己提拔起来的年轻人,而且培养的方式也颇为激进,很多一下子就进入关键岗位的。
苏允自己便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刚中进士,立马就被委以南衙通判之职,不过一个多月,寄禄官阶便提了一阶,再这么下去,估计也是要被火速提拔的。
苏允道:“岳父您没有劝谏官家么?”
章惇呵呵一笑道:“怎么没有,我都差点指着他的脸骂娘了,他不听我有什么办法?
哦,接下来你得自己努力了,这回我大约是将官家给得罪了,指不定过些时日,我就该滚去地方了。”
苏允:“……”
苏允尝试着道:“那我子由叔父他?”
章惇呵呵一笑:“子由骂得更狠,他那起居注估计也做不长了吧。”
苏允:“……”
苏允一下子感觉天都塌了。
不是,你们都这么任性的嘛。
不过随即苏允也醒悟了过来,永乐城那地方的确是一绝地,明眼人都知道那绝对是个大坑,无论是出于朝廷的利益,还是这会儿的意见站队,都必须得站出来。
这会儿若是支持这永乐城,到时候大败了,朝廷元气大伤,内部肯定也会寻找替罪羊。
章惇这样的参知政事,他若是支持此事,到时候那可是要负责任的。
所以,这会抨击得越狠,等到永乐城大败的时候,他不仅无罪,还可能有功劳。
啊,就跟玩股票一样,有人看多,有人看空,现在做空,到时候永乐城败了,那做空的就大赚了。
当然,如同章惇这样的人,他肯定是将谋国放在谋身之前的,他更关心的肯定是国家的利益。
苏允能怎么说,只能支持呗。
章惇笑道:“好在问期已经出来了,再过一月时间,你跟若儿就要成亲了,到时候若儿也不用跟着我东奔西走了。
有你看顾着,择儿他们也可以留在太学继续上学,老夫轻身上阵,也不算是恓惶了。”
苏允安慰道:“岳父您也别做这么坏的打算,官家未必就会贬谪您。”
赵顼会不会贬谪章惇这个事情并不确定,但苏辙却是紧锣密鼓的开始帮苏允准备婚礼,颇有一种安排后事的感觉。
尼玛。
苏允有些无语。
关于永乐城之事,苏允原本还想劝谏一下赵顼的,但见章惇苏辙等人的劝谏都没有什么用处,他便也就闭嘴了。
不仅如此,章惇与苏辙的劝谏引来了御史的攻击,攻击他们乃是畏战怯战的投降派。
苏辙与章惇都不是受气的主,亦是纷纷撰文反击,一时间你来我往,互相攻讦,朝廷气氛十分严肃。
这种情况下,苏允的婚事也只能从简,只是请了自家人吃喝了一顿,然后八抬大轿将章若迎回家,便算是将这繁琐的婚礼给完成了,就是颇有虎头蛇尾的意思。
洞房之中,苏允安慰章若,道:“若姐,委屈你了。”
章若轻笑道:“叫什么若姐,叫我娘子,还有,没有什么委屈的,婚礼只是给别人看的,日子才是我们自己的。”
章若的到来,倒是让苏允的注意力转移了开来,不去关注朝廷上的那么些腌臜事。
说实话,就他现在这芝麻大的官儿,他也没有什么办法去影响什么。
这种军国大事不是儿戏,连章惇这个参知政事都难以左右,苏允又如何能够使得上力。
只是到了八九月份的时候,苏允总是做尸山血海的梦,屡屡一身大汗惊醒过来。
第205章 地洞子!
中秋过后,汴京的天气变得寒凉起来。
一场秋雨过后,更是稍微有些萧瑟。
但蔡村却是变得热火朝天起来。
蔡村划出来千亩地,地里用石灰勾勒出来一片片的地块,每个地块里都有几个人忙活。
入秋了,终于可以开始挖地洞子了。
苏允这些日子天天往这边跑,不为别的,因为这地洞子看似简单,其实需要的技术在这个时代算是高科技了。
首先地洞子要足够牢固,因为这不是一次性的东西,今年用完,明年还要继续用。
若是不够牢固,雨水多的季节,很容易会坍塌,所以洞子内部都得用砖块砌墙,顶上用木头作顶,铺上瓦片,门户厚实,要能够锁住温度才行。
这样的地洞子,其实跟人住的房子也差不了多少了,哦,不对,很多穷人住的还是泥土墙稻草顶的房子,若是这房子不潮湿的话,那算是挺不错的住宅了。
这也是为什么前期投入这么大的缘故。
没有办法,这地洞子必须得舍得投入,既要能够防风,还要能够锁住温度。
其次,便是要背风向阳,若是不背风,寒气一入侵,蔬菜一下子全都死掉了,向阳是为了保证在晴天的时候可以吸纳部分的阳光,减少一些煤炭的消耗。
其余还要防备着雨水、霜冻、降雪等等自然自然灾害等等,所以这地洞子看似简单,实际上真正操作起来,也不可以轻忽。
苏允跟蔡村的工匠们讲述怎么建后,工匠们先集中一部分人力,先建出来几间地洞子,然后请苏允进去考察。
苏允从外面看,地洞子的屋顶只有半人高,前面留出几米作为入口,如今跨步进入,一扇看着粗糙,但十分厚实的门户,一看这密封性便很不错。
苏允推门进入,顿时一股温暖浓厚的泥土湿气扑面而来。
苏允与蔡族长顿时都满意点头。
此时地面上已经是干燥清冷,基本上不能种植东西了,这地洞子温暖而潮湿,正是植物最为喜欢的环境。
苏允在地洞里溜达了一下,这地洞子在外面看着低矮,但里面却是不小,每个地洞子都是5*25米的规格,也即是说,这是宽五米,长二十五米,面积高达125平方的半地下室。
至于高度则是矮了些,为了保证温度,因此高度不能太高,也就两米左右,像苏允这么高的人进去,看着就像是要顶到屋顶了。
苏允看了一下里面的布设,微微点头,地上的已经是有一排排的土垄,泥土打得细腻,这些泥土是从地表剥离运送进来的,这样的泥土营养成分才足够。
蔡族长弯腰捻了捻泥土,抬头喜道:“此法可行,这泥土乃是昨天铺进来的,铺好之后表面洒了一些水,都过去了一晚上,这泥土依然还保持着湿润呢!”
苏允笑着点点头,进来了一会,他已经微微觉得有些闷热了,他所穿的衣服乃是为了应对外面的寒凉的,这地洞子的温度明显比外面要高得多。
当然,现在还只是秋天而已,到了冬天的话,光靠地洞子的保温肯定是不够的,还得有热源不断提供热量才行。
苏允又观看了一下里面打好的井,这井平时用来储水灌溉,也可以在应对多雨季节时候雨水的侵入。
随后又看了一下中间专门修好的煤炉,这些煤炉在冬天严寒的时候提供热能的。
苏允用的是后世的煤炉,也就是那种农村烧煤饼的炉子,这种炉子的好处是既可以节省煤炭,又可以保持温度,通过控制气门,缓缓地燃烧,控制着温度。
地洞子种蔬菜,冷了不行,太热也不行,用这种煤炉子再好不过。
蔡族长赞叹道:“这煤炉子可真不错,比那种用锅来烧的方式,剩下来的煤炭可多了,而且这人也不用一晚上都得盯着。”
苏允笑着点点头道:“的确是这样子,这炉子是可以省许多成本的。”
蔡族长盯着这炉子,道:“这炉子用来烧水煮饭也是可以的吧?”
苏允点头道:“这本来就是用来烧水煮饭的,不过是刚好也适合这地洞子,所以我便设计来用了。
你们若是想要,我让阿回他们先准备一批给你们,比市价少一成的价格。”
蔡族长顿时有些失望,他看到这炉子,也是有这个想法,没想到人家苏允早就想到了。
苏允笑了笑的,道:“生意是做不完的,对你们蔡村来说,这地洞子才是兴旺的根本,做好这个东西,你们蔡村可能会成为开封府乃至于整个大宋最为富裕的村子!”
蔡族长赶紧放下心中的失望,连连点头。
苏允观察了几间地洞子,基本上形制都达成了统一,也没有其他纰漏的地方了,点点头,与蔡族长道:“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了,就按照这个来,到时候若有别的问题,再做些稍微调整就好了。”
蔡族长有些激动,道:“应该没有问题的,只要泥土能够保持湿润,温度能够保持充足,蔬菜便能长!”
苏允笑着点点头道:“嗯,问题应该不大了。”
蔡族长想了想道:“咱们这一千亩地,五千个地洞子,到时候需要的煤可不少,大量的用煤的话,咱们是不是得提前做好准备?”
苏允点头道:“放心吧,这个我已经在筹备了,到时候我自然会将煤给运进来,你们只管把菜种出来便是了。”
蔡族长连连点头。
蔡族长又道:“那这样的话,这地洞子就全力开工了,然后我们也要开始培育菜苗了,等地洞子建好,菜苗就可以进场开始种植了,正好可以赶上第一波的冬菜菜市!”
苏允点点头道:“嗯,全力推进吧,只要能够种出来,就能够卖出去,就能够盈利!”
苏允一声令下,蔡村全力发动,千亩地上堆满青壮,全力挖掘地洞子。
一月之后,蔡族长使人去南衙请苏允过来考察,说第一批菜苗已经是开始进入菜洞子种植了。
这一日,甄时选身着常服,来到了南衙通判厅,见到了苏允。
甄时选笑道:“苏大家,你寻我来可是有什么要事?这么冷的天,可把我冷得够呛。”
时间已经进入深秋,最近些天,天阴得厉害,可能再过些时日,可能就要下雪了。
苏允笑道:“带你去看些有意思的东西。”
甄时选笑道:“什么东西是我没有见过的?”
苏允笑道:“你看到便知,走吧。”
两人乘了马车,一路来到惠民河畔的蔡村,甄时选诧异道:“这应该是蔡村吧。”
苏允笑着点点头,前面村口便看到了蔡族长等人在村口等着,马车进入蔡村后,两人下车,在蔡族长的带领下来到了村后。
甄时选心里还有些纳闷,心道蔡村有什么好东西,只见抬眼间,发现大片低矮的屋顶,顿时有些诧异,道:“蔡村竟是这么大么,不过,这屋子怎么都这么低矮,看样子不过半人高,难道是住在地下?”
苏允笑了笑道:“那些可不是人住的,而是蔬菜瓜果所居住的屋子,走,过去看看便知。”
上一篇:我有一个聚宝盆
下一篇: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