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第174节

  徐进见只剩下自己人,便嚷嚷了起来,道:“我知道边军不容易,可这也太寒碜了吧?

  那延州城已经是够破落的了,这绥德城比延州城还要萧条得多,这一路进来,百姓没有见着几个,今天是除夕,连一点春节的气氛都没有!

  而且,这祁克勇也太不会做人了,您刚刚冒着风雪到来,连一顿接风宴都没有,这也太过分了!”

  苏允看了一下王舜臣,王舜臣虽然没有说话,但神色看着亦是这般想的。

  苏允心想也不太对劲,这些将领看来也不像是这样不知礼的人,人情世故这东西在大宋亦是盛行,他们不可能不知道的。

  就在他这般想道之时,忽而外面有锣鼓声音响起,原本寂静的城池顿时喧闹了起来。

  王舜臣转身就往外面跑,随即旋风一般冲了进来,大声道:“钤辖!敌人攻城!”

  苏允闻言有些讶异,道:“大过年的,西夏人都不过的吗?”

  说着话时候,苏允大步往外走去,王舜臣徐进以及小队禁军赶紧跟上。

  还没有出门,祁克勇等人便骑马飞奔而来,看到要出门的苏允,赶紧远远便下马飞奔过来,道:“钤辖,您这是要去哪里?”

  苏允指了一下道:“上城墙上看看。”

  祁克勇赶紧道:“您别上了,现在城墙上太危险,您便留在衙中坐镇指挥吧。”

  苏允不置可否,只是问道:“绥德城不算是在最前方,怎么会有敌人攻城?”

  祁克勇道:“咱们的堡垒通常来说都是坚守不出的,西夏兵马来去自如,今天这夏狗不知道发什么疯,直接跑来绥德城发疯,不过您放心,通常来的就是骑兵,就是来滋扰一番而已,想要撼动咱们的堡垒,他们还做不到。”

  苏允又道:“既然攻不动堡垒,他们又来做什么?”

  祁克勇苦笑了一下道:“他们就是来劫掠的,他们是攻不动城堡,但却是可以到各处村庄劫掠一些粮食牲畜人口之类的。”

  苏允皱起了眉头,道:“那咱们一般是怎么应对的?”

  祁克勇脸色苦涩,道:“坚守不出。”

  王舜臣眉头一挑,道:“就眼睁睁看着他们劫掠百姓,来去自如?”

  祁克勇还没有说话,后面便有人大声道:“这是经略司定下来的规矩,当下就是坚守城池,西夏人不敢过于深入的,他们劫掠一番,也得退去的!”

  王舜臣大怒道:“我们身为大宋武将,就看着百姓在我们的眼皮底下被屠杀?”

  后面的人大声道:“经略使司便是这般布置的,你要是有意见,找种经略使去!”

  祁克勇闻言顿时怒道:“还有没有规矩啦!都给我闭嘴!”

  随即转头过来跟苏允道:“钤辖,您别在意,这些人都是军中摸爬滚打出来的粗人,说话不中听的很。

  这个坚守不出的确是一贯的策略,西夏人野战厉害,我们要是忍不住出去的话,恐怕要上他们的当的。”

  苏允点点头道:“明白,该怎么应对,你们来决定就是,我初来乍到,我不会胡乱插手。”

  祁克勇闻言松了一口气,看来这位当真不是什么刚愎自用的主,能听得进劝就是好事,他赶紧拱手道:“外门冷,苏钤辖请进衙中坐镇指挥吧。”

  苏允笑道:“我上城头看看去,祁将军,你放心,我绝对不会胡乱下命令的。”

  祁克勇苦笑道:“城头危险,流矢太多,若是伤到您就不好了。”

  苏允摇头道:“敌人来袭,我这个知绥德军事,总得上去看看,不然也太不像话了,好了,祁将军,你自去忙你的去我自己上去就行了。”

  祁克勇无奈道:“末将也是要上城头的,您还是跟着末将上去吧,不过您得披一下甲胄才行。”

  苏允从善如流道:“好。”

  徐进与王舜臣两人也赶紧换甲胄,他们本来便是武将,自然有甲胄,但苏允却是没有准备这个,只能临时从衙门里取来一套,只是看着简陋,又不甚合身,与徐进王舜臣两人华丽的盔甲相形见绌。

  王舜臣看了一下,道:“钤辖,咱们换一换吧。”

  王舜臣亦是身材魁梧,他的甲胄给苏允穿应该也是十分合身的。

  苏允笑道:“不了,就是上墙头看一看,你这盔甲最好也是换一换,太华丽了,人家夏贼一眼就盯上你了,反而危险。”

  闻得此言,徐进王舜臣赶紧换做寻常盔甲。

  一行人登上城墙,只见城墙上墙垛都有士兵或躺或坐,看着非常懒散,祁克勇怕苏允误会,赶紧道:“没有作战的时候,士兵要尽可能的休息,才能够养精蓄锐对付敌人,倒不是军纪涣散的意思。”

  苏允笑着点点头道:“祁将军,你不用理我,我今天只带着眼睛跟耳朵,没有带嘴巴。”

  祁克勇等人相互看了看,尽皆看到彼此眼里的惊讶。

  这位……看起来好像跟其他的文臣不太一样啊。

  绥德城虽然早早示警,但敌人却是不见踪影,士兵们看着也不是很紧张,想来是因为前方堡寨发现了敌人的踪影,然后烧了狼烟示警,这边看到了,便要积极防御起来。

  但敌人会不会到这边来,会不会攻打,这些都是未知数的事情。

  祁克勇与苏允解释道:“根据前方示警,来的应该就是一个几百人的骑队,这么点人数,他们不会攻击堡垒的,最多就是滋扰一番而已,不过我们作为守方,却是大意不得,谁知道他们有没有陷阱。”

  苏允点点头表示理解,然后请教了一些问题,便闭口不言了,之后便是到处看看,看看士兵的状态,看看城墙上的各种布置等等。

  苏允算是读了不少兵书,写三国的时候研究了一番,打了一个基础,后来只要有时间,都会看兵书,尤其是仁宗朝曾公亮丁度两人主持编撰的《武经总要》一书都给他给翻烂了。

  武经总要分前、后两集,每集20卷。

  前集的20卷详细反映了宋代军事制度,包括选将用兵、教育训练、部队编成、行军宿营、古今阵法、通信侦察、城池攻防、火攻水战、武器装备等。

  特别是在营阵、兵器、器械部分,每件都配有详细的插图,这些精致的图像将各种兵器装备具体形象呈现出来,所以苏允虽然没有经历过军伍,但对军伍却是不陌生。

  这会看士兵的衣着、所用的各种守城的工具、城墙上的布设等等,基本上都是识得的。

  不过书本是书本,实际是实际,真正看到的,与书上读到的,终究还是有些不同的,苏允倒是有了很多的感悟。

  其实从军事理论以及各种军备来说,宋朝绝对是当世的巅峰,各种武器装备、各种军事理论、练兵法、选兵法等等,都是有极为成熟的理论的。

  若是宋朝军队能够按照武经总上面所载的内容进行训练、装备的话,那么宋军将会成为当世的武力之巅。

  这是苏允读了武经总要之后的心得体会。

  可问题是,宋朝军队明明有最先进的军事理论、最先进的武器装备(除了战马)、最为富裕的军费,但对西夏却难以跨越横山,对辽国亦是难以收回幽燕之地。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以文御武政策?

  不够坚定的文臣?

  不够英明神武的官家?

  没有最为上等的地形屏障?

  战马缺乏?

  其实这些问题都是存在的,但并不是某个原因导致的,而是这些原因的综合。

  苏允此次来,便是为了做一次尝试,或者说做一次试验。

  城墙上官兵枕戈待旦,等候西夏军出现,只是迟迟不见踪影。

  祁克勇等人耐心的守候,他们是早就习惯这种事情,他们一边等候,一边观察苏允的表现。

  他们看着苏允到处走来走去,有人在低声说笑。

  “我倒是要看看这苏钤辖能够坚持多久,墙头上这么冷,估计他再等一会就要回衙门里待着去了吧?”有个都虞侯笑道。

  “哈哈哈,假模假样的,也不知道他能不能看懂。”

  “嗤,懂个屁,这些读书人,能看懂个啥,纸上谈兵倒是厉害,真要打仗,还得看咱们的!”

  “都他娘的给我闭嘴!私下非议长官,你们是想找死不是!”

  祁克勇呵斥下属,止住他们的嘲讽。

  苏允几人便在墙头下风处,隐约听到了这些讨论,徐进神色有些愤怒,便要出声呵斥,却被苏允给止住了。

  徐进怒道:“咱们就任由他们嘲讽,他们这是不尊敬上官,这哪里有半点尊重,到时候是不是还要违逆您的命令!”

  苏允笑道:“尊敬是打出来的,咱们初来乍到,他们不尊敬也是正常,事上见吧。”

  这一日终究是没有等到西夏军,天黑的时候,城墙上换防,苏允看了一天,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再看下去也没有什么意思,便下了城墙。

  不过就这儿,那些武将也对苏允有所改观。

  有个都虞侯道:“这位苏钤辖看着好像倒不是一无是处,能够在墙头上吹这么久的冷风没有下去,也算是有点毅力。”

  另一位都虞侯笑道:“算是个知趣的,至少没有胡乱下命令,也没有插手具体的事务,说没有带嘴巴,便当真不说,倒是问了许多的问题,所提的问题也算是问到了点子上,看起来也不全是不知兵的,有点意思。”

  祁克勇道:“好了,大家不要随意议论上官,官家能够派他过来,肯定是有些本事的。

  但再怎么着,打仗是一件术业有专攻的事情,读书人终究只是读书人,咱们捧着他敬着他便是,至于打仗的事情,咱们还是得自己来。

  好了,姚都侯,晚上是你驻守,须得打起精神来,出了问题我拿你是问,其他人都回去休息吧。”

  众将一哄而散。

  第二日,苏允唤来祁克勇,让他安排自己去兵营视察,祁克勇自然是不敢违背,带着苏允去兵营之中视察。

  苏允在兵营里面仔细视察了一天,问了许多的问题,但依然没有发表自己的任何意见。

  然后在离开兵营之后,与祁克勇道:“祁将军,你帮我安排一下,我要进军营,跟着士兵训练一段时间。”

  祁克勇闻言道:“您是兵马钤辖,本就负有训练职责,您直接过来视察训练便是,无须末将安排的。”

  苏允笑道:“不是视察,而是把我安排进某个都里,我要跟着士兵一起训练。”

  祁克勇闻言大惊失色道:“跟着士兵一起训练?”

  苏允点点头道:“没错,跟士兵同吃同住,他们吃什么我便吃什么,他们住哪里,我便住哪里,他们怎么训练的,我就跟着怎么训练。”

  祁克勇惊道:“这怎么可以,这是有辱斯文啊,您是堂堂京朝官,怎么可以跟大头兵一起吃住呢,这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啊!”

  苏允笑道:“以前没有,但现在有了,不过还请祁将军帮我做好保密工作,别让士兵们知道此事。”

  祁克勇连着劝了几次,但见苏允态度坚定,只好给安排进了某个都中。

  苏允没有多做什么,便是换上了普通士兵的衣服,不过没有在脸上刺青,这会儿正是短暂的无须刺青的时期。

  王安石变法中有一条《将兵法》,规定实行大营制,规定将军带兵为本部兵,就不用再刺青以区分兵将了,废除刺青就始于此时。

  不过后来元祐年的时候又恢复了刺青制,直到宋亡都没有废除。

  若是需要在脸上刺青的话,苏允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去跟士兵一起训练。

  苏允虽然悄悄进入军营参加训练,但能够瞒得住底层的士兵,却瞒不住那些将领们。

  他们听闻这个消息,比祁克勇还要震惊。

  “这苏钤辖是个傻逼吧,都什么时代了,还玩那一套跟士兵同食同住的招数?

  哈哈哈哈,我还道他是个聪明人呢,原来是个读书读傻了的书呆子啊!哈哈哈!”一位都虞侯大笑道

首节 上一节 174/2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有一个聚宝盆

下一篇: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