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第254节

  苏允一笑道:“这是自然,这商场一旦运作起来,工部权力一旦拿回,所需要的人那可是海量的,你帮我留一下。”

  邓起大喜道:“您就放心吧,咱们开封府那么多的胥吏,子侄出色的不知道有多少,都是家传的本事,正愁着没有地方去呢。

  还有开封府下面的仓场库务,出色的人才更是不知道多少,只要您需要,自然都可以给您送来。”

  苏允想听到的就是这个,工部是缺人,但不是什么人都缺,缺的是真正能够做事的人。

  开封府胥吏的子侄,那正是家传的本事,一个个拿出来就能够干活的,仓场库务亦是如此,而关键是什么,是苏允想要借用开封府以及仓场库务的资源啊!

  这商场要建设起来,运营起来,所需要的资源那可是海量的,光靠阿回阿虎那边的供应链可是不够的。

  这个时代里,官府手上的资源才是最多的,包括但不限于土地、物流、政策、仓储、安保,这些问题中,开封府以及旗下的仓场库务基本上可以解决八九成!

  这般一来,一旦筹谋起来,商场可以募集到海量的资金,亦是可以得到开封府的人力资源,行政资源、仓场库务的资源,然后商城的建设过程之中,还可以吸纳大批的工匠!

  到得这个时候,工部所面临的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第317章 清明上河园!

  不过这个局要攒起来,在一开始便要将利益给梳理清楚,也要跟开封府以及阿回他们说清楚。

  这不是他们个人的问题,而是后面各自利益集团的问题。

  这个商城要开建,前期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各种社会资源都要源源不断的往里面投,谁来出这个人,出这个钱,这取决于一开始怎么说好分这份利益。

  这个若是不放在前面谈,那么说得再好再多,都不会有什么用处的,因为没有人会相信你。

  (给诸位一个忠告:如果有人说带你一起创业,那看他说不说这个利益怎么分,若是不提股份,也不谈给你多少工资,就要带你一起干,说以后干成了少不了你好处这样的车轱辘话,相信我,他就是在忽悠你。)

  真正想要合作的人通常都是要将利益分配放在前头。

  给参与的人想要的,才能够将他们聚集在一起。

  因此,苏允道:“老邓,你们开封府这边,我给不了你们股份,但是工部接下来要招募的胥吏,我会优先从你们推荐的人里面选取,有需要用到开封府的资源,包括仓场库务的场地以及各类资源,商场会按照市场价跟你们购买,你觉得可以么?”

  邓起连连点头,脸上绽放出来笑容道:“可以可以,这对我们开封府衙那可是最大的好事,这事情若是传开,不怕跟您说,恐怕大半个开封府衙的胥吏都得往我家里跑,嘿嘿。

  谁家没有子侄想要进官场的,但一个萝卜一个坑,哪有那么多的位置可以进,有的人因为子侄要结婚,就得有正经勾当,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只能自己提前内退,将位置留给子侄。

  您工部这边一旦重新振兴起来,不得需要几百胥吏,这几百个位置,拿出去半个京城都得轰动起来,您愿意拿出来给我们开封府衙来分,我们开封府衙就算是无偿帮你们又如何?”

  苏允笑道:“位置可不能全都给你们,最多三四成吧,你知道的,到时候总有人想要走关系塞进来,若是全都不给,会引起众怒的。”

  邓起连连点头道:“明白,明白!有个百来个已经是了不得了,满足了满足了!”

  苏允点头道:“不过商城运营人员、工部的工程队等所需要的人可也不少,不过跟工部正式的胥吏没法比,若是他们愿意进,倒是可以进来一些。”

  邓起更是大喜,道:“那可又是一件大喜事,府衙的人可以分胥吏的位置,至于商城以及工程队的位置,则是可以让给仓场库务人员的子侄,这样谁都挑不了理!”

  苏允点点头,然后转头看向阿回阿虎道:“你们这边是我自己的人,不过下面人也是需要安抚,不提前做好分配也不合适。

  到时候商场的供应链由你们来做,不过前期你们需要做一些投资,用来作为示范,不过不会给你们太多的股份,大头还是留在工部,其余的会留给其他的商户。”

  阿回笑道:“我们这边您怎么说就怎么安排,我们不过是给您做事的人,这些事情说到底是您自己的事业,哪里是我们能够置喙的。”

  苏允笑道:“你这话可别这么说,咱们一向是算是合作的方式,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团队,每一级都能够在生意里面抽佣,可不是单纯给我打工。

  所以,这事业明面上是我的事业,实际上是大家一起的事业,因此我不能只顾着自己,下面的人亦是要在其中谋取到利益才行。

  不过你们不用担心,只要商城运营起来,你们掌握着供应链,那收益亦是日进斗金,可能比现在所有的产业都要值钱!”

  阿回跟阿虎连连点头,苏允说得没有错,就比如那鸡蛋灌饼的生意,他们这几个上面当头的,他们挣的钱都是佣金,说他们是老板之一也没有问题。

  还有那京城市场的供应链,亦是这般处置的,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这个团队的结构这么稳固的原因,因为每一级的负责人都是一个小老板,可不是打工仔那么简单。

  至于那些能力出众的,有些人虽然没有能够参与到负责人里面去;

  但是阿回跟阿虎等人商量之后,还专门拿出了部分的股份作为一个股份池,这一部分便由这些人的来分。

  还专门设计出来一个业绩考核,以此来定每个季度的分红,可谓是只要是有能力的人,都能够在这个团队里面找到自己的位置在,挣到自己该挣的钱。

  而也是因为如此,苏允也需要在开始商城的筹划开始,便给阿回他们定下分配方式。

  因为这个团队的人都是在为自己奋斗,每个人都在里面拥有自己的利益,每个人都跟饿狼一般,若是苏允只顾着自己的利益,那么这个团队很快就分崩离析了。

  但好处在于,这种设计之下,这个团队可以长久的保持着狼性,每个人都跟饿狼一般,都将团队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做!

  将这开封府衙以及阿回阿虎这个团队的事情定下来之后,很快便组建起来一个新的团队。

  邓起将手下的得力干将廖崇礼以及胡云逸派过来,而阿回则是亲自带着一个精英团队进驻工部。

  苏允在工部成立了一个临时项目小组,这个小组名为【清明上河园筹建小组】。

  没错,这个商城被命名为清明上河园。

  别人自然不知道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但苏允自己却是偷着乐,颇有一些恶趣味。

  当然,苏允自然是有些愿景在里面的。

  所谓清明上河园,清明指的是政治清明,而上河则是汴河,汴河清明,便是海晏河清,天下太平矣!

  清明上河园的筹建之所以要开封府的廖崇礼以及胡云逸过来,主要是开封府的资源需要这两人过来帮忙调度,不然若是让阿回等人去调度,可能会困难重重。

  而为什么要用廖崇礼以及胡云逸,是因为这两人曾经在苏允发起的仓场库务的反腐行动中表现出色,在仓场库务里面威信极高,有这两人去联系仓场库务的资源,会事半功倍。

  如此一来,一个基本的筹办小组的架构便算是支起来了,接下来便由阿回带着手下一干精英,开始对苏允的构思进行深化。

  当然,这还不是建筑方案,这些是前期用来融资的东西,在后世的房地产运作之中的环节叫做房地产投资研究与前期策划。

  具体内容是根据苏允提出来的设想,深化其中的市场分析、项目定位分析、客群分析、品牌分析、经营分析以及项目财务总体分析。

  这些东西光是阿回以及手下的经营自然是做不了的,还得苏允带着他们一起来干,在干的过程之中,他们边学边干,很快便能够成材。

  这一套成体系的东西,既可以用来做商业地产,亦可以用于任何生意的前期调研,学会了这一套,以后他们无论是做什么生意、做什么项目,都能事半功倍。

  在这个过程之中,苏允萌生了两个想法,一是让阿回带领的这个团队从鸡蛋灌饼之中剥离出来,成立一个商业地产商行,专门用于以后在大宋各大城市兴建综合商城。

  另一个想法则是将这一套东西在工部内部推广开来,工部所涉及的政务基本上都是与项目工程相关,无论是营建宫室也好,水利工程也罢,亦或是各种道路的修建,都需要有一个成体系的思路来指导。

  当然,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大型工程的经验,当然也有一套经验在,但是苏允这套东西乃是后世大型工程总结出来的一套经验,从某种程度上,这套东西更加先进。

  不过,那是之后的事情,现在还是先把清明上河园的事情给做好。

  于是,在苏允的指导下,一份详细精美的《清明上河园项目可行性报告》诞生了。

  苏允看完最终的成果连连点头。

  有这份报告在,多少钱骗……融不来!

  苏允自然有这样的自信。

  这份东西,就算是在后世,那也算是一份十分完美的可行性报告,在房地产这个行业野蛮生长的时候,这样的一份方案卖给甲方要价一百多万,甲方都会很开心的掏钱。

  嗯,苏允的第一桶金便是这么来的,在当时,他是房地产咨询行业中最厉害的那一批做这种报告的精英,可以说,后来房地产的很多东西,都是他们这批人捣鼓出来成为行规的。

  苏允在这一块上得了第一桶金,然后乘坐了房地产高速发展的列车,短短时间,便积累了别人一辈子都挣不到的巨额财富,不过后来因此失去了目标,陷入了虚无主义之中,倒是所料未及了。

  苏允倒是有些感慨,没想到再世为人,还得靠这个东西来给工部挣第一桶金,命运也实在是奇妙。

  嗯,既然方案已经做好了,那就该找冤大头……金主了。

  时间紧任务重,苏允准备自己先去拿下一些投资人,也算是给阿回他们一个学习的机会。

第318章 融资!(44k)

  “阿允,咱们先找谁融资去?”阿回问道。

  苏允道:“盐商、茶商、丝绸商人,调一批豪商巨贾出来,建造商场的第一笔资金,须得同他们这里着落。”

  阿回愣了愣道:“还有别的资金?”

  苏允笑道:“当然。咱们这清明上河园的目的在于盘活工部,光是从豪商巨贾那边拿钱,除了拿到了钱,那还能得到什么?

  工部要复活,既是需要钱需要人,但更需要的是势。”

  阿回皱起了眉头,陷入了沉思之中,苏允也不着急,这人要成长,就须得在一件件的事情之中成长。

  一会之后,阿回斟酌着语句道:“豪商富贾只能提供钱,势这个东西需要来自官场。

  所以,下一批合作的人应该是朝中重臣,只有他们在工部有利益,他们才会支持工部焕发新生?”

  苏允闻言笑了起来,道:“领悟了这个道理,你已经可以出师了。”

  阿回颇受鼓励,喜道:“我想了半天也只能想明白这个道理,还得是你一步一步指引着我去想,我这要学的东西可多着呢。”

  苏允也不甚在意,道:“咱们分三步走,第一步让豪商富贾来出第一拨启动资金。

  随后寻大臣身后的家族融资,到了这一步后,便可以真正的铺开了,寻找入住商家进行最大规模的融资,开始租卖商铺。

  这般一来,这商城就算是彻底成了。”

  ……

  “工部尚书请我去工部一晤?”

  庞元楷感觉有些莫名其妙。

  庞元楷乃是汴京的大盐商,身家巨富,而能够在汴京成为大盐商,自然不是寻常人家出身,他的伯父乃是仁宗朝名相庞籍,有伯父的遗泽在,他才能够守住这巨富身家。

  不过,他的伯父庞籍逝世至今已经足有二十年了,他的堂兄弟们不如伯父,好在也是有父亲余荫,因此在朝廷里面当了不大不小的官,也总是能够护佑得住他的,不过要说在朝堂上有什么话语权,却是不可能了。

  其实这才是很多家族的常态,有一代出现了一个很厉害的人物,随后可以阴荫一两代,但是一两代后,若是没有出色的子孙,这个家族便很快默默无闻了。

  至于那种一两代便有杰出子弟出现的家族,实际上是很少的。

  庞元楷听闻工部尚书寻自己,顿时心生危机之感。

  堂堂一个尚书,为什么要寻自己一个商人相晤?

  事出反常必为妖啊!

  难不成是盯上自己的偌大家产了?

  但也不应该啊,自己的堂兄弟们虽然官不是很大,但终究也是朝廷官员。

  而且当年伯父在的时候,还给自己的堂兄弟们结了好亲事的,比如说二堂兄庞元英娶的是当年宰相吴育的女儿。

  而四堂弟庞元直娶的却是当今的平章军国大事文彦博的女儿为妻,若是真有什么事情,总不至于袖手旁观的。

  不过毕竟是一部尚书,庞元楷不敢怠慢,好在所约时间在第二日,今日还有时间。

  庞元楷赶紧去自己堂兄弟庞元英的府上。

  庞元英乃是庞籍叔子之中最为出色的子弟,其余人大多是得了荫官,但在官场上并无作为,但这位二堂兄,却是能够屡屡升迁,是现在庞氏家族的领头人。

首节 上一节 254/2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有一个聚宝盆

下一篇: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