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第262节

  苏允大笑:“韩公何必自谦?当年您助王荆公推行免役法,连司马君实都叹您‘实务无双’。如今朝中暗流涌动,唯有您能制衡……”

  “制衡?”韩缜突然打断,“苏尚书莫不是忘了,高太后召老夫回京,乃是为了制衡王珪一党。可结果呢?”

  苏允不搭韩缜的恶化,直接从怀中掏出契约,随后将其推过书案。

  韩缜扫过契约,上面写着:“清明上河园二十分股份,外加二十间店铺。”

  落款乃是“工部奉旨督造”的朱批。

  苏允道:“这是原始股,加上这店铺,赠与韩氏。”

  韩缜没有接,反而脸色瞬间闪过一丝犀利,随后又变得无影无踪,缓缓道:“苏尚书,你想要什么?”

  原以为自己是猎人,没想到猎物竟然盯上了猎人,这让韩缜内心很是不安。

  苏允脸色顿时变得沉重起来道:“哪有什么要求,不过是自保而已。”

  韩缜闻言有些诧异,道:“眉山三苏,内外二制,两个翰林,一个中书舍人,追随者更是不知凡几,正是权力在握之时,怎么有自保的说法?”

  苏允闻言顿时嗤笑了起来,道:“韩侍郎这话可不实诚,我苏氏是什么情况,您不会看不出来吧?

  我子瞻叔父虽然是翰林学士,但身上别无差遣,能够影响的事情又能够多大?

  我子由叔父一个中书舍人,除了撰写文书,又能够对朝堂什么大的影响?

  至于我这翰林学士兼工部尚书,工部是什么情况,您自然也是心知肚明,不过一流放所在罢了。

  在下为什么这番折腾,不就是想要给自己手上留一点筹码,以及用些微利益换取一些支持而已。

  就比如这些东西赠送给韩氏,不为别的,就是希望韩氏能够在一些关键时候稍微伸一下援手,至于别的,我敢提要求,韩侍郎难道就会给?”

  韩缜呵呵一笑,道:“小苏学士说某不实诚,某实不实诚不知道,但小苏学士才真是不实诚啊!

  翰林学士可跟以前的寄禄官不一样,翰林学士天生就拥有权力,就算是不参与撰写诏书,光是可以对朝政提出谏议、对官员有弹劾之权,便让人不敢轻忽。

  更何况大苏学士深得高太后信任,又岂是没有影响力之人?

  而小苏学士更是不凡,开封府那边的官员胥吏你都可以调动,工部三衙你说拿回就拿回,你这等影响力,比之宰执还要大,谈什么自保啊!”

  苏允听韩缜这么一说,顿时有些乐不可支起来,道:“按照韩侍郎这么说,在下还是权倾朝野呢,那可是了不得啊,枉我还觉得每日如履薄冰,生怕一个不对劲便被人贬谪去地方去呢!

  嗨!既然如此,那某也不用来讨好你了,那股份以及店铺,也不给韩氏了,就这么着吧,再见了您嘞!”

  说着苏允将文书一收,起身就要离去,韩缜顿时急了,赶紧沉声道:“苏尚书,且慢走,请坐!”

  苏允回头看向韩缜,道:“能好好说话了么?”

  韩缜有些无奈,道:“你这年轻人,这官场的规矩你是半点也不懂啊!……不对,你不是不懂,你这是故意逗老夫是不是?”

  苏允回身坐下,亦是有些无奈道:“韩侍郎,在下的诚意够不够?”

  韩缜点点头道:“价值百万贯的东西说送就送,诚意自然是够的。”

  苏允追问道:“既然我诚意这么足,那韩侍郎有没有诚意?”

  韩缜顿时有些无语,道:“这不是谈着么,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这不是谈出来的么,你这没有谈几句,便没有耐心了,哪有你这么混官场的?”

  苏允摇摇头道:“韩侍郎,在下的确不是很适合官场那一套,否则在西北的时候我就该见好就收,不用压上自己的前途去策划最后那一仗,不然我这次回来可能直接就上枢密使了。

  本来吃了这个教训我应该学会些东西,但若是人人都只考虑自己的得失,不考虑大局,那这个国家还能好么?

  韩侍郎,今日我愿意将清明上河园拿出来,与我认为可以携手一起为朝廷做一些事情的人来共享,可不是想着来斗心眼的。

  我是想要大家暂时放下私心,共同为朝廷做一些事情,因此,若还是你猜我猜的,那跟我的目标是背道而驰了,那就没有必要合作了。”

  韩缜对于苏允这般说法,心下亦是有些震动,但毕竟是官场臣服数十年的老油子,哪能轻易被这般左右,点点头道:“所以,老夫问你,你想要什么,什么自保不自保的话就别说了,在你成为侍讲的时候,你最大的危机已经过了。”

  苏允见得韩缜这般直接,心下亦是微微有些震动,心道这些混迹官场几十年的老油子,果然是直指人心,不过苏允亦是从容应对,道:“我就想问韩侍郎,你觉得接下来朝中局势会如何发展,你可有继续进步的机会?”

  韩缜闻言皱了一下眉头道:“你问这个是何意思?”

  苏允笑道:“据我推测,接下来六七年的时间里,高太后都会团结一般旧党大臣掌控朝政,以前曾经参与过新法的大臣想要执政是不可能的,我这么个推测韩侍郎认可么?”

  韩缜看着苏允道:“认可如何,不认可又如何?”

  苏允笑道:“若是不认可,那韩侍郎定然认为自己在高太后执政期间还能够进步,那在下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但是韩侍郎若是认为自己已经没有进步的可能,甚至接下来还会被排挤出中枢,那么咱们才有对话的基础。”

  “你的意思是,你想要进步,若是我也能进步,那咱们基本没有合作的可能,但若是我已经确定进步不了,那你就可以与我合作,让我推你一把?”

  韩缜这般说道。

  苏允拊掌笑道:“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痛快!就是不知道韩侍郎怎么看?”

  韩缜皱着眉头思忖了一会,道:“你的推测我大部分是认可的,我在旧党眼中看来是新法余孽,恨不得明天就将我清除出中枢,但你比我也好不到哪里去,你的岳父就是天下第一号新法余孽,你觉得他们能够让你上去?”

  苏允笑道:“这就不用韩侍郎操心了,反正好处你拿了,若我到不了那一步,你自然无须出手,真到了那一步,你也只需要稍微推动一下,但我却是要足感大恩,以后只要我在,韩氏子弟便不愁无人照拂,韩侍郎觉得呢?”

  听到韩氏子弟四字,韩缜顿时心下悚然一惊,苏允说是照拂,那是自己出力的情况下,但若是自己不出力,反而阻挠的话,那以后若是苏允在位,那韩氏子弟岂不是要被不断压制?

  想一想,此子比自己的幼子还小,若是他记恨上韩氏家族,然后恰巧他以后真上去了,那韩氏家族岂不是要被压上四五十年?

  想及至此,韩缜果断下了个决定,与此子只能合作,而不能与之对抗,否则以后便是韩氏的大祸!

  韩缜道:“在关键的时候,老夫可以出手推你一把,但你也要知道,老夫在朝中能够说上话的地方可能不多了,现在主政的乃是二吕以及范纯仁,太后若是不发话,你想要再进一步,可没有那么简单。

  而且,洛党、朔党也不可能看着你上去的,此间艰难,想来你也是清楚的。”

  苏允点点头道:“有你这句话就够了,其余的我自然会解决。

  这契约文书您收下吧,无论如何,这清明上河园有韩氏的一份,可保韩氏数十年繁荣。”

  苏允将契约文书放在桌子上,便欲起身离去。

  韩缜忽而道:“你这般苦心积虑往上走,是为了重复新法么?”

  苏允闻言挑了挑眉毛道:“韩侍郎为何有此问?”

  韩缜道:“以你的年纪,根本不用这般着急,慢慢等着便是,等到官家亲政,以我的观察,官家恐怕是要尽复新法的,你蛰伏个六七年,到时候资历上亦是足够,到时候自有你的大展拳脚的余地,何苦这般弄险?”

  苏允闻言呵呵一笑道:“韩侍郎,不是我说你们,你们一个个,无论是新法大臣也好,旧党也好,全都围绕着新法争斗不休,在我看来,尽皆是无用功罢了。

  新法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但对于大宋朝面临的问题根本就是隔靴搔痒,你们斗个死去活来,于这个国家又有何益?呵呵。”

  韩缜闻言顿时皱起了眉头,道:“新法固然是有些瑕疵,但已经是针对冗官、冗兵、冗费三个问题的最好方法,怎么就无益呢?”

  苏允摇摇头道:“冗官是个小问题,而冗费大多是因为冗兵,冗兵问题不解决,想要解决冗费便是痴人说梦而已,而军队人多,可以裁军么?”

  这个问题直接将韩缜给问住了。

第328章 将朋友搞得多多的!

  大宋朝的经营对于三冗问题认识颇深,从范仲淹时候的庆历变法便开始,到王安石变法,一直都在努力解决这三个问题,从限制荫官制度,到不断地裁减军队,以及尽力缩减各种公费支出。

  但效果尽皆寥寥。

  要么是阻力太大,成体系的裁撤基本是支撑不了多久,便会戛然而止,若是零敲碎打,能够起到的作用并不大。

  大家一致的认识都是,国家到了这个时候,必然会有类似的问题发生,所能够想到的也只有那些方法,总有仁人志士出来担事,冒死试着去解决问题,但终究是人力难以逆天。

  韩缜叹了口气,连王安石这等强人都没有办法做到的事情,哪里还有人可以做到。

  就如同苏允所问,军队是多,每年都要花费海量的岁入投入其中,打仗的时候,甚至一年七八成的岁入都会被投入其中,但军队能裁么?

  自然是裁不了的。

  裁了军队,谁去守边?

  没有人守边,谁去抵御西夏辽国的铁骑?

  所以冗官、冗兵、冗费,这三个问题一个都解决不了的!

  所以,所谓新法,大家因为新法争来争去,一波又一波的人斗来斗去,当真是有用么?

  韩缜摇了摇头苦笑道:“所以,你的意思是,新法无用,不用追求新法是么?”

  苏允摇摇头道:“那倒不是说无用,但作用的确是不大罢了,不解决根源的问题,这新法再怎么折腾,都是无用功罢了。”

  韩缜看着苏允,问道:“根源是什么?”

  苏允道:“辽国与西夏,这两国一个占据燕云十六州,一个占据横山、河西走廊。

  一方面形成对大宋的地理优势,我大宋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防御他们。

  另一方面,河西走廊的丢失,让我们失去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贸易渠道,将我大宋死死困住。

  若是能够灭了西夏与辽国,所谓冗官冗兵冗费,尽皆迎刃而解!”

  韩缜闻言摇头道:“你这种思路不能说不对,可是不解决冗官冗兵冗费,又如何能够形成庞大的力量去灭西夏辽国,这是倒果为因的说法。

  先帝为什么要搞新法,一方面是为了实现国富民强,另一方面,就是为了征伐西夏做准备,可结果你也是看到了,难啊。”

  苏允点点头道:“是难,但未必就没有办法,韩侍郎应该知道,我对如何生财之事颇有一些心得。

  所谓变法,最终想要达成的目标是让朝廷致富,因此可以供养军队,发起对西夏辽国的战争。

  我有信心,给朝廷开辟出来无数的致富门路,让朝廷岁入翻几番!”

  韩缜见苏允极为自信,心里有些讥讽,但随即想起来前几年苏允搞出来的地洞子,至今还在为朝廷源源不断的输送财富呢。

  话说那地洞子,冬日的时候固然是日进斗金,但夏秋之际,亦是可以不断地出产蔬菜。

  地洞子出产的蔬菜瓜果,品相极好,在市面上也算是高端的食品,价格虽然不便宜,但依然受达官贵人豪商富贾的追捧,因此每个秋夏产出亦是不少。

  而此次苏允主持的清明上河园如今估值已经是数千万贯,的确是证明了:眼前这个年轻的过分的工部尚书在搞钱这一块上,的确是旷古绝今的!

  他好像是真有办法在不变法的情况下,让整个国家富起来?

  韩缜想及至此,他算是有点明白了苏允的志向了。

  但他想明白了,却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个年轻人的雄心壮志,实在是大的令人瞠目结舌啊!

  根据他与苏允这番谈话这种,他勾勒出来苏允的志向了。

  苏允是打算依靠自己经营上的才华,以一己之力,让整个大宋富裕起来,并且灭西夏灭辽国!

  而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苏允现在打算以清明上河园,打造一个利益集团,让这个利益集团支持他去做到这些事情,而自己就是其中的一个而已!

  他只是稍微一勾勒,便勾勒出来苏允的宏图大业,可这个雄心壮志,却是把他吓了一大跳。

  他甚至有一个想法:这野心勃勃的年轻人不会是想要效仿太祖吧?

  不过他随即笑了起来。

首节 上一节 262/2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有一个聚宝盆

下一篇: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