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官家 第118节
一旁的王守规更是吓得大气儿都不敢出,于是,一时之间,崇徽殿中只剩下赵祯轻轻敲击桌案的声音。
这些信息,都不是什么隐秘的事,所以,张从训回来的很快,不过一烂香的时间,便回到了御前,回禀道。
“启禀官家,已打探到了。”
“供备库使张世宣府上有一女,是大中祥符三年生人,今年虚岁十四,如今尚待字闺中。”
“崇仪副使郭允恭府上共有两女,长女大中祥符元年生人,去年已经下嫁给了工部员外郎邱弼之子邱元简,次女大中祥符三年生人,前些日子,刚刚定亲,
许给了刑部详覆官李昭述之子,据说,再过两个月就要成亲了。”
心中略有些志志的说完,张从训忍不住偷偷的打量了一下上首的官家,不出意外的,见到官家的神色古怪中透著一丝意外。
于是,他小心翼翼的开口,道。
“官家,您若要纳妃,京中贵女多的是,这张府本也就有送女儿进宫的意思,但是,郭家那两位,一个已经嫁人,一个刚定了亲,若是-——””-太后那边,怕是不会答应的。”
显然,张从训以为,赵祯问这些贵女的年岁,是想要纳妃了。
看著他谨慎却又忍不住的样子,赵祯原本纷乱的心思,倒是也被冲淡了不少,没好气的道。
“你想什么呢,朕是那般不要脸面的人吗?再这般擅自揣度圣意,当心朕罚你的俸禄!”
第145章 真挣钱~
这话明显带著几分玩笑之意,顿时就让张从训心里绷紧的那根弦放松了不少他倒不是真的担心,官家看上了这些贵女。
毕竟,在如今的大宋,寡妇再嫁都是常事,别说是刚刚定亲还未嫁人的了。
虽然名声不太好听,但是,官家要真想要,只要说服太后,其他的都不是问题。
真正让他打心里感到压抑的,是官家打从刚刚开始,那奇怪的反应。
如今看官家的神态明显平复了下来,他才悄悄放心下来。
事实上,赵祯的确有些不安,毕竟,如今他能够依仗的,就是脑子里的那份记忆了。
要知道,按照他的记忆来看,曹丹姝的年纪应该比他小好几岁,现如今却比他还大一岁,郭氏,也就是张从训刚刚说的那个郭允恭的次女,理应也比他小才对,可现在变成了和他同岁,甚至,还定亲了。
这或许意味著,他这份记忆可能并不准确,因此,一时之间,心中难安是不可避免的。
不过,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缓和,他慢慢的也从这种情绪当中摆脱出来了。
毕竟,他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现在到底是穿越还是别的什么,这种超自然现象都发生了,历史有些别的改变,也不算意外。
如果从乐观的角度来想,既然这些事情都能改变,那是否意味著,所谓的历史惯性有可能也并非一定?
而且,至少到现在为止,他脑中的记忆大部分都是准确的,退一万步说,就算真的是因为某些原因产生了不可控的改变,其实也无妨。
这份记忆真正的价值,是仁宗多年的政治经验,如果他能够真正掌握的话,
那么,就等于自己具备了足够的政治能力。
所以说,打铁还需自身硬!
想明白了这些,赵祯也就不再纠结这些自己控制不了的事情了,而是重新将精力放在了眼前。
“你继续说吧,除了存钱,放贷的情况如何?”
相较于吸纳存钱,对于钱庄来说,显然还是放贷更加重要一些。
毕竟,前者虽然可以通过一些金融手段获利,但是风险太大,钱庄真正的收益来源,还得是放贷。
提起这个,王守规的神色也是一振,道。
“回官家,放贷的情况比存钱要更好,昨日的诸番展示,再加上三分的年息,吸引了不少商人。”
“到如今为止,共贷出款项四十一笔,数额在一千贯到五千贯不等,共计七万三千贯,其中,有三十七笔是以宅院,田契,铺面等作为抵押,有四笔是通过拉定存的方式贷出,除此之外,尚有十五笔贷钱因为条件不足,所以尚在商谈当中。”
贷款最大的风险,就是收不回来,这一点,赵祯非常清楚。
而规避这种风险最好的手段,就是把控好借贷人的资产抵押,所以,相较于那些民间的私贷,交子钱庄放贷的条件要高一些。
原本,赵祯觉得这样的条件,可能会劝退一部分人。
但是现在看来,他还是有些低估皇家两个字的含金量了。
七万三千贯,按照三分的年息来算,光是这一天的时间放出去的贷钱,能够获得的收益,就超过了两万贯。
果然——-自古最赚钱的法子,就得数高利贷了。
轻轻点了点头,赵祯又问道。
“交子发出去多少?”
现在的钱庄,前身是陈寿的交子铺,但是,据陈寿之前所说,交子铺在京城的经营状况并不乐观。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他的资金不足,虽然拉了几个同乡一起做,但是,压力还是比较大。
所以,当赵祯派人,打算把交子铺给整个买下来的时候,其他的那些商人基本上很快就答应了下来。
不过,如今钱庄有了整个内藏库做后盾,资金上不必担心,加上之前的积累,应该会有不小的成效··
事实也的确如他所料,王守规很快便答道。
“回官家,存钱的这些人里头,低于一千贯的,为了免保管费,差不多有一半都选了交子,一千贯以上的,除了大额的那三家之外,其他的倒是都选了汇票。”
“汇总下来,存钱这边,大约发出去三万六千六百贯。”
“至于贷钱的,用交子的大约是五万贯,剩下的两万三千贯,有一万五千贯钱,及约值三千贯的白银和约值五千贯的黄金。”
“两边加起来,共计发出交子八万六千六百贯左右。”
虽然说,赵祯用了皇家的名义发行交子,但是,毕竟仍然算是私人运作,不能用官府的强制力来推动交子的流通。
如今钱庄印制的交子共有两种面额,小的是一百贯,大的是一千贯。
为了尽快让交子成为他想要的半法币,在钱庄运行的初期,他将存钱兑换交子,也纳入了进来。
简单的说,就是存钱在钱庄当中,有两种方式可选,一种是拿交子,一种是拿汇票。
如果是一千贯以下的,前者可以免保管费,随时兑付,如果是一千贯以上的·—--也一样,前者不给利息,后者不论是活期还是定期,都按期给付利息。
这一点,尤其是后者,包括陈寿等人在内,都委婉的提出过反对,认为交子本来就需要推广,结果现在,拿了交子反而要损失利息,肯定没人愿意才对。
可是最后,赵祯依然坚持了这个想法,
应该说,现在的状况,恰好印证了他们的判断。
但是,他却丝毫也不著急。
有些东西,是需要时间来慢慢摸索的,赵祯相信,以这些商人的聪明,要不了多久,他们一定能反应过来,这其中的好处。
“八万六千贯,倒是不少了。”
赵祯默默的计算了一下。
钱庄开业首日,存钱四万七千六百贯,贷出七万三千贯,其中,用交子贷出五万贯。
也就是说,这么算下来的话,钱庄其实没有实际的支出,现钱的保有量,反而多了两万四千六百贯。
这个结果,应该算是很满意的了。
当然,如果从钱庄运行的角度来说,帐是不能这么算的,因为存进来的这四万七千六百贯并不属于钱庄,而是以交子和汇票的形式流通在外。
所以,为了保证随时兑付,这笔钱暂时需要存在钱庄当中,不能放出。
在钱庄的初期启动阶段,除非是发生战争,朝廷急需大笔用钱的状况时,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动用一部分之外,其他任何情况下,这些钱都是不能动的。
当然,如果说未来交子真的实现了全面流通,且钱庄的规模足够大,能够垄断大部分的借贷份额的话,又是另一回事了。
还是那句话,过于超前的金融手段,很容易让大宋这个尚未完全成形的纸币体系陷入崩溃,所以,必须要慎之又慎··
第146章 风波再起
旺盛的炉火将整个殿宇烤的暖烘烘的,外间下了一夜的雪,为整个东京城披上了一层银装。
作为一个仁慈又体恤下臣的皇帝,这般寒冬天气,又下著雪,赵祯自然是早早的就让人传命免朝了。
当然,至于那些已经早起往宫里赶的大臣,就不归他管了,反正恩典给了,
他们就得打心底里感恩。
在温暖的床上赖了半天,直到张从训再三来叫,赵祯才不情不愿的在宫人服侍下起床,坐在桌边,有一口没一口的喝著粥。
随著刘娥对他管束的放松,这段时间来,经筵讲读虽然还延续著,但是,课程上已经没有排的那么紧了。
再加上赵祯渐渐习惯了古人写文章的方式,那些留给他的课业,完成起来难度也大大下降。
于是,他也就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可供支配,再加上朝堂上这段时间也安生的很。
所以,赵祯日常的生活,除了关心一下钱庄的运行状况,就是到慈德殿和自己的婕妤娘子一块吃饭。
嗯,也只能吃饭了·—·
且不说他现在这个身板,也干不了什么,就算是能,那时时跟在陈熙春身边,眼神一刻都不肯离开的女官,也足够让他望而却步了。
一碗热粥下肚,赵祯浑身上下就变得暖呼呼的,感觉自己彻底清醒了过来,
正考虑著自己接下来是去花园逛逛,还是去给杨太妃请安的时候,张景宗来了。
“给官家请安!”
外头还在零星的落著雪花,张景宗行至殿门外,匆匆将身上的毛领斗篷解下,扔给了一旁的内宦,便一刻不停的进了内殿。
“平身吧。”
赵祯上下打量了一番这位大档,神色微微有些意外。
皆因他认识张景宗这么久了,还是头一次见到对方如此著急的模样,不仅如此,从他衣衫濡湿的下摆来看,张景宗这明显是刚刚从宫外回来,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就跑来觐见了。
念及至此,赵祯也不多废话,直接了当的问道。
“可是出什么事了?”
见此状况,张景宗也不拘太多的虚礼,起身拱手道。
“回官家,钱庄被人砸了!”
“什么?”
短短的一句话,让赵祯也坐不住了,方才的好心情顿时荡然无存,眉头也皱了起来。
“怎么回事,细细说来!”
上一篇:大明:家父朱元璋,我还努力个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