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官家 第21节
但是,赵祯如今只是个十二岁的少年,刘娥既是他的母亲,又是掌握宫内朝廷的秉政太后。
想要把两者放到同一地位来谈合作,几乎是不可能的。
再其次,也是最让人头疼的,就是执政风格的问题。
赵祯作为一个现代人,他的很多想法,注定和刘娥是不一样的。
这就决定了,一旦真的开始共同处理朝政,二者必然会就很多事情发生分歧。
作为赵祯来说,他想要革除积弊,所以有些事情,他是不能让步的。
但如果从刘娥的立场出发,赵祯一再忤逆她的想法,很容易让她怀疑,赵祯会不会干脆篡夺她的权力……
嗯,逻辑这不就闭环了!
这三个问题相互纠缠在一起,环环相扣,互为因果,著实是让赵祯头疼了好一阵。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这段时间,他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这件事上,才迟迟没有注意到丁谓的小动作。
不过,今天发生的事,倒是让赵祯隐隐觉得,自己似乎是抓住了一些窍要……
“我大宋以科举取士,较历朝历代最为完备公正,宰执大臣,更是天下千万士子中的佼佼者。”
“官家刚刚登基,仅凭今日之事便下结论,不觉得有些鲁莽吗?”
想起白日里奏对的状况,刘娥很快便明白过来,赵祯所谓的无德无行指的是什么。
刘娥能够从一个孤女一步步走到今日,成为秉政太后,整个大宋如今实际的掌控者,她靠的绝不是美貌,而是出色的政治能力。
作为一个合格的政治家,最基本的素质,就是能够抛掉个人情感来看待问题。
对于刘娥来说,她厌恶寇准是真的。
但是,必要的时候,她也能够暂时将这种厌恶搁置,不会让情绪影响她的判断。
这份贬黜寇准的制书,说白了其实就是丁谓对寇准的报复,而且是夹杂了私人情感的报复。
当初那件事后,寇准一党已经被连根拔起,基本不存在任何复起的可能。
所以,他到底是做州司马还是司户参军,对朝局来说产生不了半点影响。
这种状况下,丁谓执意要将其继续贬黜,折辱对方的原因远大于政治意义。
中书诸宰执明知如此,但是,除了王曾之外,却无人敢秉公直言,也确实称不上一句德行兼备。
不过……
刘娥沉吟片刻,还是轻轻摇了摇头,道。
“寇准一案早已经尘埃落定,是否再加贬黜只是一桩小事罢了,既是如此,如中书之意又有何妨?”
话音落下,赵祯的眉头不由又皱紧了几分。
果然,想要说服刘娥,并不是这么容易的。
不过也只是片刻,他的脸色又舒展开来,因为这本就是他早就预料到的事。
作为一个政治家,除了不被情感蒙蔽双眼之外,另一个基本素质,就是要有自己的信念和原则。
对于刘娥来说,赵祯如今只不过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
虽然展露出了一些政治能力,稍稍让她有些重视,但是,这份重视更多的是来源于赵祯皇帝的身份。
至少目前来看,刘娥还是打算好好培养赵祯的。
所以,今天白天的奏对和眼下的夜谈,除了有试探赵祯的用意之外,也还有几分教导的意味。
但也正因如此,赵祯想要说服刘娥,难度反而会变得更大。
毕竟,所谓教导,说明刘娥想要将自己的政治理念灌输到赵祯的脑子里。
可赵祯要做的,恰恰是用自己的政治理念反过来影响对方……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母子二人理念上的对撞。
虽然方式比较温和,但是,对抗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
所以,难度自然是成倍的增加。
但即便如此,赵祯也明白,他不能退缩,因为这是他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所必须克服的困难。
甚至可以说,这是他以后会遇到的困难当中,最简单,回旋余地也最大的一个。
如果眼下的局面都解决不了的话,那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当牵线木偶呢!
于是,缓缓吐了口气之后,赵祯开口道。
“昨日我在小娘娘宫中,吃了五只螃蟹……醉蟹!”
刘娥微微一怔,脸色变得有些哭笑不得。
她怎么也没想到,赵祯会突然把话题扯到吃食上去。
看著赵祯略显得意的样子,她好气又好笑,道。
“胡闹,太医早就说了,你不能吃这么多寒凉的东西,尤其是螃蟹……”
“杨氏也是的,螃蟹就罢了,还用醉蟹的做法,看来我真的要好好跟你小娘娘谈谈了!”
这话虽是板著脸说的,但是其中带著的关心和温情,却无疑让原本略显紧张的氛围被冲淡了许多。
再看赵祯,面对这番训斥,他并没有害怕的意思,反而颇有几分委屈,道。
“不就是几只螃蟹而已,我又不是天天吃,大娘娘何苦计较,还要去找小娘娘分说?”
这话一出,刘娥是真的有些生气了。
当下,她就打算开口好好教训赵祯一番。
然而,话到了嘴边,她却突然好似想起了什么,拿手对著赵祯的额头戳了戳,道。
“好啊你,当了官家,胆子果真是大了许多,竟然敢拿话来套我!”
不过,语气虽然带著几分责怪,可那一丝怒意,却显然已经是消散了。
见此状况,赵祯的脸上也露出一丝笑容,道。
“寇准贬与不贬是小事,我吃几只醉蟹也是小事,可何故大娘娘对我严厉,对中书却宽容呢?”
第23章 为君之道
赵祯这话,用的是半开玩笑的口吻。
但是,刘娥却显然并没有当做玩笑来看待。
相反的,她听完之后,缓缓收敛形容,思索了片刻,摇头道。
“官家是皇帝,是百姓臣工的君父,一言一行皆当为万民表率,不可贪图口腹之欲。”
“何况,太医早就说过,官家脾胃虚弱,蟹乃寒物不易克化,我不让你多食,是为了你的身体著想。”
“吃几只蟹是小事,可若是因此生了病,那就是大事了。”
还是那句话,如今刘娥的权力来源,根本上来说是赵祯。
所以,涉及到赵祯的身体,开不得半点玩笑。
这件事情上,赵祯自然也是认可的。
毕竟,古代的医疗条件,能不生病还是不生病的好。
于是,赵祯点了点头,道。
“大娘娘的苦心,我自是知晓,之后也必定会尽量少食。”
简单的两句话安了刘娥的心,赵祯也便转回到了正题上,道。
“如大娘娘所说,朕乃万民君父,一言一行自当慎重。”
“那与此同理,宰执大臣为百官之长,上当辅弼君王,下应襄赞国家,难道至少不应该文武表率吗?”
“寇准之罪已定,爹爹在时,也已有处置,此事原当到此为止。”
“然而中书之中,却执意不肯放过,反而屡加贬斥,此非败坏朝廷风气尔?”
“所谓上行下效,身为宰执尚且如此,则官场党争焉能不烈?”
话说到这,实际上才真正算是触及到了核心。
宋朝的问题杂乱繁多。
但是,在赵祯看来,其中最严重,也最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就是党争的问题。
遍数历朝,没有任何一个朝代,能有宋朝党争之剧烈。
这种风气的形成原因非常多,一时难以剖析清楚,但是,其带来的后果却是显而易见的。
朝臣结党,相互攻讦,议论政事时往往从各自的立场出发,而不从政务本身出发。
简单的说,就是对手支持的我一定反对,对手反对的我一定支持,政见之争变成了人身攻击。
党派之间相互倾轧,空耗国力不说,一党获胜之后,必会对另一党大肆报复。
不仅要将其人远谪穷山恶水,更要将对方立下的大政方针全盘推翻。
更可怕的是,这种党争在宋朝竟然是堂而皇之的,甚至还有人喊出了所谓‘君子党’的口号。
有宋一代,结党众多,但是只有一党的领头官员政治斗争失败时,结党才会成为罪名,进而使其中所有的官员尽皆获罪。
整个官场风气如此,即便是有为国办事之人,也必会被迫卷入党争的漩涡当中,再难挣脱。
所以这段时间赵祯再三考虑之后,觉得想要收拾大宋这一团乱麻,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党争!
当然,这个问题对于历朝历代来说,都是一个痼疾,想要彻底解决基本不可能。
赵祯也没奢望过,能够没有党派之争,但是至少,这种争斗要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事实上,这才是他选择那寇准一案当借口的原因所在。
这桩案子,就是一次典型的党派之争!
当然,唯一值得让人庆幸的是,从这件案子来看,如今党争的烈度还仅止于对政敌的打压上。
但是,如果放任不理的话,要不了多久,就会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刘娥抬起头,再一次仔细的打量著面前的赵祯。
尽管她已经有所察觉,自己这个儿子并非平庸之辈,但是,刚刚的这番话,仍旧让她觉得十分意外。
上一篇:大明:家父朱元璋,我还努力个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