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官家 第60节
应该说,随著擅移皇堂一案水落石出,丁谓必然要倒台,所以,接下来中枢格局也肯定会随之发生变动。
所以,刘娥的心中,早就已经做好了打算,要增补吕夷简和鲁宗道进入到中书之中。
事实上,这也是赵祯能够在此次事件当中发挥作用的基础。
虽然说,这次事件算是刘娥放权,给赵祯练手所用,但刘娥也说的很明白,
他需要依靠自己的手段。
换而言之,就是不能真正的动用皇权,以势强压。
其实,要严惩丁谓,非常简单,只要让钱惟演真的拜相就是了。
这位钱副枢,和丁谓一样,都是个谄媚之人。
只要赵祯愿意给他相位,什么规矩不规矩,惯例不惯例的,他压根就不会在乎。
那什么祖宗之法,土大夫体面,能比得上钱副枢的仕途上进吗?
只要能够拜相,别说是把丁谓举族流放了,就算是想办法弄死丁谓,钱惟演只怕都敢干。
所谓一力降十会,便是这般道理。
大宋的皇帝虽然在具体事务上受重重肘,但是,手握著对两府大臣绝对的任免权,若真的下了决心要做某件事,想要办成并不算难,只不过,要付出代价而已。
但刘娥显然不会让他这么做的。
坦白的说,以钱惟演和刘娥的关系,如果他的才能足够,早就拜相了。
时至今日,还只是一个枢密副使,原因就是,他的能力,品行,资历,不管是那一样,走到这一步已经是极限了。
丁谓虽然跋扈专横,但他实实在在是有手腕,有能力的,但钱惟演不一样,
真要是给他提拔到宰相的位置上,是会出大乱子的。
所以,真的提拔钱惟演,会被刘娥第一个拦回来。
这种状况之下,赵祯唯一能做的,其实就是虚张声势,制造一种钱惟演要被拜相的假象。
如此一来,王曾等人恐慌之下,才会做出让步。
但是,仅仅是虚张声势,显然是不够的,政治的博弈当中,需要的是实打实的硬实力。
因此,刘娥原本就做好的打算,提拔吕夷简和鲁宗道,就成了赵祯最好的武器。
虽然说,拜相这样的大事,刘娥不会纵容赵祯胡闹,但是,略作调整,倒也不是不可以。
所以,赵祯先是制造出钱惟演要拜相的假象,但是实则,只是将钱惟演从枢密院调往了中书门下。
与此同时,原本要提拔吕夷简和鲁宗道两人入中书的制书,也在他的干预下,被改成了一人加参知政事,一人为枢密副使。
当然,出于谨慎,赵祯并没有决定到底谁进中书,谁进枢密院,最终的决策,还是刘娥做的。
而他最终需要的,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公布任命吕夷简的制书,压下任命鲁宗道的制书。
如此一来,原本的虚张声势,就会变成实实在在的威胁!
吕夷简乃王曾举荐,鲁宗道是冯拯举荐,他们二人一人顺利进入中枢,一人却被拦下来。
这种状况,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再加上调钱惟演入中书的命令,冯拯只要不傻,他就会明白,这是宫中在给他警告。
这次只是虚晃一枪,但是,如果他再不听话,那么,不仅他举荐的人没有一丝进入两府的希望,而且,下一次再锁院,出来的可就未必是加参知政事的制书了。
所以事实上,冯拯之所以这次会这么快低头,有性格影响的成分在,但更多的,恐怕还是审时度势。
那么说回现下,从刚刚刘娥的话来看,鲁宗道入枢密院的制书,随著冯拯低头,已经发出去了。
虽然说,他这次普身,是因为冯拯的一力举荐。
但是,刘娥不可能不知道他东宫旧臣的身份。
那么,在已经提拔了一个鲁宗道的情况下,再将李迪调回京师-—--”-这般举动,可就著实耐人寻味了。
所以,再三,为了保险起见,赵祯还是拒绝了这个提议。
不出意料的是,听了这话之后,刘娥的神色微动,道。
“既然如此,那李迪之事,就先按下不提,以后再说吧。”
这话一出,赵祯心中不由叹了口气。
果然,刘娥压根就没有打算要调李迪回京师的打算。
他刚刚提议,让李迪知河南府,其实还是抱了一丝希望在的。
河南府离京城最近,也一向被视为起复官员的标志,如果刘娥真的有起复李迪的打算的话,只怕不会是现在这个态度。
不过,李迪的事可以不提,但是,王钦若的事,却不能不说。
因此,稍一沉默之后,刘娥又继续劝道。
“官家,王钦若毕竟是先皇旧臣,如今朝中,需要一个能主持大局的人。”
“此人,非王钦若莫属。”
第69章 赌注
这话的口气,显然比刚刚的时候,又加重了几分。
最初皇陵一案出现时,刘娥提起王钦若,还是略带几分不确定的口气询问赵祯对他的看法。
到了刚刚,虽然还带著几分商量的口气,但是明显已经有了决定。
再到现在,刘娥直接了当的说,相位非王钦若莫属。
言下之意,就是没得商量了————·
见此状况,赵祯也只得叹了口气,道。
“大娘娘想让臣做什么?”
于是,刘娥的脸上这才露出一丝笑容,道。
“前些日子,王钦若上了奏札,其中提及他的咳症犯了,毕竟是先皇旧臣,
总该派人过去告慰一番。”
“我已经让御药院准备好了药材,封送盒中,官家只需帮我写几个字,放入盒中便是。”
说著话,刘娥让人备好了笔墨纸砚,送了上来。
见此状况,赵祯顿时心中了然。
拜相在大宋,是和册立太子,亲王,皇妃同等重要的事,所以,机密性是最要紧的,这一点,从锁院之制便可见一斑。
但是,王钦若这件事,又有不同。
说白了,就像赵祯不喜欢这个人一样,王钦若在朝中的名声,也属实算不上好。
所以,要拜他为相,整个过程更要保密。
如果说,在最后木已成舟之前,消息泄露出去,那些言官们喧闹起来,便成了一桩麻烦事。
于是,这中间便产生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王钦若现在不在京师,他因为之前和丁谓不和,被外贬出京,在赵祯登基之后,被刘娥重新擢升,以刑部尚书之职,知江宁府。
如果说直接下内制,为王钦若拜相,那么,就要遣使专门将制书送到江宁府去。
但问题就在于,即便是内制,承旨的也是中书门下。
按惯例,制书下达,应该送到政事堂,然后由政事堂安排专门的官员,付送到接旨之人的手中。
如果跳过这一步骤,那么,制书上就会缺失宰执的签押,是不合规矩的。
但要是先送中书门下,消息必然难以保密。
所以,为了避免节外生枝,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将王钦若召回京师,让他在政事堂外等著。
这样,制书送到中书门下以后,王钦若可以立刻接旨。
如此一来,等消息传出去,一切已成定局,就算是有人不满,也改变不了什么了。
但是,这就又衍生出一个新的问题。
朝堂上下谁不是聪明人,无缘无故的,召王钦若入京,又能是为了什么事呢?
只怕召见的命令一下,立刻就会有人跳出来问,太后是否有复相王钦若之意?
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找个合适的理由,派人去探望一下王钦若,顺便给他带个消息,让他赶紧回京。
可私自回京,又是大罪,光凭内侍过去说几句话,没有任何凭据,王钦若只怕自己也不敢冒这个险。
因此,这就需要赵祯出马了。
只要他写一道手书,放进赏赐给王钦若的汤药盒中,再派人送过去,同时,
让内使传口谕,让他入京朝见。
这般举动,王钦若自然就能明白是什么意思。
怪不得刘娥一直在想办法说服赵祯,
皆因这件事情,她是做不得的。
赵祯再小,也毕竟是大宋名正言顺的皇帝。
除拜宰相这样的事,必须要出自君恩。
哪怕赵祯实际上控制不了拜相的是谁,可涉及这样的事,本就十分敏感,再加上王钦若的名声不佳,本就容易被人借题发挥。
所以,即便只是召见,这份手书必须赵祯来写。
想明白了这些,赵祯沉吟片刻,便问道。
“大娘娘可是想,先召王钦若入京,再为其拜相?”
这本也不是什么能瞒得过去的事。
刘娥也没想著隐瞒,直接了当的点了点头,道。
“官家只需写上王钦若之名,放进盒中便是,后面的事,大娘娘自会安排。
这话带著笃定的口气,显然,刘娥已经盘算好了。
上一篇:大明:家父朱元璋,我还努力个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