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官家

北宋官家 第81节

  “蔡齐,你放肆!”

  “御前奏事,自有班次,两府尚未有奏,你便越权出班,可还将太后和官家放在眼中?”

  “太后,臣请将此人逐出殿中!”

  这话一出,蔡齐原本就黑著的一张脸,更是怒火中烧,道。

  “御史奏事,乃是国制,冯拯,你不仅阻拦朝中官员章奏进呈,如今还要干涉御史奏事,如此阻塞言路,你与丁谓之流何异?”

  话音落下,冯拯的脸色也是一变。

  他在官场当中,已经算是脾气好的了。

  但是,脾气再好的人,也有底线。

  冯拯对丁谓,一向是打心底里瞧不起的,之前虚以委蛇,是迫不得已。

  如今丁谓倒了,他最忌讳的,就是别人把他和丁谓相比。

  于是,当下,他便厉声喝道。

  “蔡齐,你简直无法无天。”

  “御史言事自有典制,本相身为中书宰执,你空口无凭,在御前如此攀诬,

  可曾将朝廷法度放在心上?”

  从行礼各毕到现在,不过短短的片刻之间。

  殿中便已经充满了浓重的火药味。

  这般情状,让赵祯一时都有些没反应过来。

  不过,他还是敏锐的抓住了关键之处.·阻拦朝中官员章奏进呈?

  看了旁边的刘娥一眼,正好撞上对方的视线也投了过来。

  母子二人交换了个眼神,随后,刘娥便打算开口安抚。

  但是,还未等他们出言。

  殿中便又有人站了出来。

  “蔡齐,退下。”

  这次出言的人,著紫色官袍,须发皆白,说话都有些颤颤巍巍的。

  此人便是御史台如今的长官,工部尚书兼御史中丞,薛映!

  要说这位薛中丞,来历可了不得。

  出身河东薛氏,祖上是初唐宰相薛元超,太宗朝进士出身,入仕以来,一向以博闻强记,为治严明著称。

  更重要的的是,这位老人家,今年已经七十岁了。

  单论资历来说,这殿中的所有人,包括冯拯在内,都要逊色于他。

  到了这个年纪,薛映应该说,在朝中也待不了一两年了。

  所以,虽然是御史台的长官,但是,近些年来,他已经不大在朝堂上开口了。

  这次,劳动他亲自出面,看来不是小事。

  果不其然,看到这位站了出来,冯拯的口气也软了下来。

  “薛中丞———”

  但是,薛映却没有理他,而是朝著珠帘端正的躬身一拜,道。

  “太后,官家,蔡齐越班奏事,实乃有违典制,恳请太后和官家责罚。”

  话虽是这么说。

  可这么一位老人家都出面了,哪还能真的责罚?

  所以,刘娥的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笑容,也只得道。

  “薛中丞不必如此,蔡御史年轻气盛,一时奏事失措,也是有的,朝廷广开言路,正需要这样直言不讳,不为权贵的年轻人承担,方能让言路畅通。”

  “下不为例便是——””

  薛映倒是也不推辞,反正到了他这个年纪,大多数的虚辞,基本上都不在乎了。

  再度躬身一拜,他开口道。

  “谢太后宽恩。”

  旋即,这位薛中丞看了一眼蔡齐,于是,后者立刻上前,道。

  “太后,官家明鉴,今日臣之所以如此作为,实乃事出有因。”

  “近来朝中因王钦若拜相一事,舆论纷纷,不少官员对此有所章奏,但是却无一封可送至御前。”

  “随后,臣等数名御史联袂到通进司询问,得到的答复却是,中书有令,说大除拜之事,非人臣可以置喙,故而,通进司不受诸司章奏!”

  话至此处,蔡齐的口气越发激动了起来,道,

  “太后,官家,通进司乃上载下达之处,天子耳目之司,言路同进之地,然则如今前有丁谓,后有冯拯,或与宫中内宦结交,擅自预闻通进司章奏,或直接命通进司不受诸司章奏。”

  “如此行径,实则是权臣之举,冯拯,你自己说,如此举动,与丁谓何异?”

  不得不说,这位蔡御史,的确不愧是言官里的扛把子。

  这番话言辞激壮,话到最后,更是直接指著冯拯的鼻子开骂,丝毫都不把这位新普的首相放在眼中。

  另一边,冯拯的脸色也黑的跟锅底一样,浑身都在发抖。

  见此状况,珠帘后的刘娥也有些头疼。

  虽然说,她听到这个消息也很意外。

  但是,蔡齐的这番话,的确说的太过分了。

  宰执体面,还是要维护的!

  因此,稍一思之后,她便开口道。

  “蔡卿,你失言了!”

  “冯相公乃是中书宰执,官家亲拜的首相,莫说如今事情尚未调查清楚,便是真有此事,御前奏事,又岂可对宰执如此不敬?”

  这番话说的十分严厉,顿时让殿中的气氛有些低沉。

  不过,蔡齐也只是一时上头,冷静下来之后,他自然也知道,这么做太过冒犯。

  但是,现在的冯拯在他眼中,就是一个纯纯的奸恶之辈。

  所以,让他给冯拯道歉,那是不可能的。

  于是,思索了片刻之后,蔡齐躬身一拜,道。

  “太后明鉴,臣愿领罪。”

  啊这··

  刘娥扶著额头,感到一阵无奈。

  这帮御史还真是.·—

  轻轻吐了口气,刘娥决定不再理这个执的蔡齐,转而向著冯拯问道。

  “冯相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95章 老谋深算

  宰执的威严要维护,但是,问题也要搞清楚。

  所以,简单的安抚两句之后,刘娥便转向了冯拯。

  见此状况,冯拯也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说辞,道。

  “太后明鉴,中书并未有命,令通进司不受章奏,臣不知蔡御史是从何处得到的消息,不过,请太后放心,臣下去之后,自当查明此事,再行覆奏。”

  朝堂之上,拖字诀永远好用。

  对于蔡齐的指控,冯拯一推二五六,只说自己并不知情,要下去查明。

  可问题就在于,时间不等人。

  再过两日,鲁宗道就要出京宣制了,到时候,想要追回制书,难度就会变得更大。

  这件事本来就是中书搞的鬼,让冯拯去查,不说多的,拖个十天半个月的。

  等覆奏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所幸的是,蔡齐虽然年轻,但却并不是鲁莽无谋之辈。

  他早料到冯拯会这么做。

  于是,立刻便开口道。

  “太后,此事乃知通进银台司祖士衡亲口承认,如今,他就在宫外候旨,臣请将其召入,与冯相公对质,是非曲直,一辩便明。”

  不出意外的,这话一出,蔡齐立刻感受到了冯拯略带狠厉的眼神。

  要知道,刚刚他指责冯拯和丁谓一样的时候,对方都没有这般愤怒,可见,

  的确是戳中对方的七寸了。

  “太后,御前奏对有制,若有臣僚请见,需提前三日请示中书排班,蔡齐此请不妥。”

  冯拯沉著一张脸,上前拱手。

  但是,蔡齐既然敢来,自然是做了准备的,压根就不怕冯拯这个首相,直接一句话将他顶了回去。

  “请见自需提前排班,但是,陛下召见臣僚,从无此例,冯相公如此阻拦祖士衡觐见,难不成是心虚吗?”

  “你!”

  虽然台谏官素来脾气秉性便是如此,但是,一般来说,他们对于宰相还是有敬畏的。

  毕竟,宰相虽然干预不了台谏官的任命,却可以通过铨选来影响台谏官的罢黜迁升。

  像是蔡齐今天这般软硬不吃,跟宰相硬刚到底的,冯拯还真是头一回见。

  不过,对方的话有理有据,他一时之间,也的确很难再找出理由来辩驳-——”·

首节 上一节 81/1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家父朱元璋,我还努力个啥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