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官家 第86节
宫门外,数十名台谏官员,齐聚于此,三三两两的站在一起,脸上尽是振奋之色。
蔡齐站在他们中间,不停的在说些什么,显然是在做上殿之前,最后的准备很快,随著内侍出来传命,众人排好班次,在内侍的引领下,趋步到达了承明殿。
“臣等拜见太后,拜见陛下。”
人来的多了,议事的氛围较诸平时,也严肃了许多。
而且,和平常不同的是,这次垂帘,只有刘娥坐在帘后,赵祯则坐在帘外正中,接受众臣的朝拜。
“免礼。”
坐在高高的御座上,赵祯打量了一下面前的一众大臣。
除了日常见到的那些宰执重臣之外,这次最突出的变化,就是多了一些绿色官袍的年轻官员,不过,人数也不算多。
所谓台谏系统,指的是御史台和谏院。
其中,谏院设官两员,掌规谏讽谕,凡朝政阙失,皆得谏正。
和御史台监察京畿内外,文武百官不同的是,理论上来说,谏院的职能是谏净君上。
不过,如今知谏院的许式,武定基两位,都是赵恒亲自提拔,其主要特点就是胆小怕事,阿媚上。
正因如此,这次反对王钦若拜相的主力,才会变成这些御史。
相较之下,负责监察百官的御史台,人数就多一些,但是,和明清动辄几十上百的言官相比,还是差了许多。
现下的御史台,下辖三个机构,分别是台院,殿院和察院。
其中,台院以侍御史领之,掌纠察百僚、弹劾不法,设员六人,但除侍御史知杂事为御史台副长官,常在京师外,其余侍御史多被分派出京,在地方任事,
除此之外,便是殿院,以殿中侍御史领之,设员两人,掌以仪法,纠百官之失,一般来说,负责上朝时维持秩序。
最后,就是三院之中,最重要,也是人数最多的察院。
察院之内的官职只有一个,那就是监察御史。
一般来说,由御史中丞直接领之,满员为二十人,但是,常驻京城的只有六人,谓之言事御史,分掌六察。
所以,除去常在地方监察的官员之外,如今上殿的台谏官,算上御史中丞薛映,满打满算也就十一人而已。
不过,人数虽少,但是,可各个都不是好对付的角色————·
赵祯将这些台谏官一一过了一遍,心中不由提起了一口气。
这次奏对,可算得上是,他第一次和台谏系统正面交锋,不管是对于他这个官家在朝中的形象,还是对于此后的施政风格,都十分关键。
于是,目光回收之后,赵祯定了定心神,便开口道。
“近来宫中接到了不少章奏,皆是议论王钦若拜相一事,今日,朕秉太后之命,召诸卿前来,详议此事。”
“拜相一事,诸卿若以为有何不妥,今日尽可言之。”
这句话说完之后,底下顿时掀起了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很快,底下一个三十余岁,留著半寸短髯的御史便上前道。
“臣鞠咏奏陛下,太后。”
“先帝在时,王钦若以阿讷谄媚幸进,居相位时,鼓动先帝迷信祀封,靡耗社稷,后被先帝逐之。”
“今陛下新即大位,当亲贤臣,远奸,此等被先帝厌弃之人,岂可重回相位?”
“伏惟陛下圣德昭然,明辨忠奸,当追回前制,另择贤臣总领百官,安抚国家。”
得,上来就是一块硬骨头。
这个鞠咏,在朝中向来以敢言著称。
除此之外,他还是朝中为数不多的,坚定的反对丁谓一党的官员了。
若非是因为,之前赵恒一直赏识他的才能,再加上台谏系统的独立性很强的话。
鞠咏怕是早就被丁谓给不知道贬哪去了。
而王钦若跟丁谓虽然是对头,但是,在鞠咏看来,两人是一丘之貉,都是国之奸臣。
所以,他也是这次坚决反对王钦若拜相的最中坚力量。
一上来就是这么大的挑战,赵祯却并不慌张。
他既然敢召这些御史前来,自然是准备好了说辞的。
面对鞠咏气势汹汹的语态,赵祯的口气却很平静,道。
“祀封之事,固然对朝廷有所靡耗,但是,凡有祀封,皆乃天书降世,实则是先帝尊道奉天,引灵昭答之故。”
“若天书降世,朝廷不加尊奉,反倒是不敬祖宗神灵,是故,鞠卿方才言道,是王钦若鼓动先帝祀封,实则有失偏颇。”
“何况,此殊尤之瑞,本专属先帝也,朕与太后已下手书于中书,命将天书陪葬先帝陵寝,其副本真文,留于玉清昭应宫,以香火供奉,此后,自不必再因天书而兴祀封。”
“过往祀封之事,实乃国之大典,王钦若参与其中,反倒是尽职尽责,焉能成其罪名?”
第101章 都是惯的
赵祯的话音落下,底下先是安静了片刻,旋即,便引起了一阵低低的议论声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应该算是小官家第一次和朝臣进行正式的奏对。
不管是之前先帝病重时的太子监国,还是小官家登基继位后的早朝,实质上都是训政的性质更浓。
说白了,走个形式,小官家从头到尾,只需要正襟危坐,配合著走完流程就是,甚至不需要多说一句话,更不要提真正的奏对了。
到了后来,虽然因为寇准,丁谓等一系列事件,小官家在垂帘时也偶有开口,但是,一则规模较小,局限于中书大臣,二则,整体主导者还是太后。
但这次显然不同,或许是因为此次奏对的对象是言官,为了避免这些人借此发难,太后特意将垂帘的安排做了变化。
由此也可看出,不管内里到底是如何做最终决断的,但是至少明面上,是官家站在前台的。
而这小官家首次的奏对,显然便已经展露出了不同于先帝的风格,这番话说下来,柔中带刚,可谓是将鞠咏的话头堵得死死的。
要知道,朝中众臣反对王钦若拜相,是因为他的人品,而这一点集中的体现,就是阿奉承,鼓动先帝祀封。
但小官家这番话,直接将祀封之事的主导人物,归在了先帝身上。
就差直接说,是先帝自己搞出来的天书祀封了。
这么一弄,无疑是断了在场御史拿这一点做文章的路。
涉及到先帝,他们总不能直白的说,祀封就是在好大喜功,蒙骗百姓吧?
真要是这样,一顶妄议先帝的罪名,就能直接砸死他们。
那么,既然祀封是先帝亲自推动的大典,那么,别说没有王钦若背后鼓动的证据,就算是有,这也不能成为指控他人品不端的证据。
更妙的是,为了防止言官们真的头铁到拿祀封一事继续做文章,官家还直接点出了,天书已随葬皇陵。
也就是说,此事就这样体面的结束了,这种状况下,言官们若再揪著不放,
就显得有些太过分了。
殿中此时的议论,除了有对王钦若拜相一事,乃至是延伸出来的祀封一事的嘀咕,其中更多的,还是对小官家这一番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应对而感到赞叹。
当然,言官在朝中声名赫赫,自然不会是这么容易就能对付的了的。
鞠咏初战不捷,立刻便有另一人站了出来,道。
“陛下明鉴,宰相乃百僚之首,众臣表率,王钦若此人,士林之中风评不佳,岂可担当重任?”
此人名为王轮,和鞠咏是好友。
但是,他的战斗力显然和鞠咏差得多。
这番话说出来,赵祯甚至都不用费劲去组织语言,直接了当的便反问道。
“天下读书人众多,谁人敢言能代表士林公议?”
“何况,朝廷除拜宰相,看的是才德,若所谓士林公议能决定谁人除拜,那岂我朝何必要行科举,复汉制察举,举孝廉凯不更好?”
“再者说了,判断一人的品行,需当听其言,观其行。”
“王卿,哦,还有曾给朕上本的诸卿,你们当中,有多少人,是真的和王钦若相处过,还是说,只是从别人口中听了几句评价,便信以为真,来反对拜相之事呢?”
又是稳准狠的一番话,直击王话中的漏洞,更有甚者,直接反过来对在场的一众言官提出了质问。
要知道,为了保证言路通畅,台谏官的选任,一般都是从锐气十足的年轻官员当中挑选。
而且,更重要的是,王钦若出京已经有三年之久了,而御史的转迁速度,一般来说都是比较快的。
所以,这也就意味著,这殿中的大多数言官,确确实实没有真正和王钦若接触过。
说句不好听的,王钦若在中书担任宰执的时候,他们当中不少人,连上早朝的资格都还没有呢!
不过,道理是如此。
但是,赵祯的这般说法,却反而激起了在场言官们的不满。
当下,原本应该最后开口的蔡齐,一下子便按捺不住,上前道。
“臣斗胆,陛下所言之意,可是说臣等不曾真正接触王钦若,便不可对其置评吗?”
台谏官员,最重要的职权,就是风闻奏事。
现如今,皇帝却说,不曾接触其人,就没资格置评,这些言官自然是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一下子把毛都竖了起来。
这一点,单从蔡齐的表现就可以看出。
他虽然嘴上说著斗胆,但是,这语气可冲的很。
见此状况,赵祯的心中不由叹了口气。
果然,赵宋的皇帝,对于这帮士大夫就是太纵容了。
这要是换到别的朝代,哪怕是言官,敢用这样的口气跟皇帝说话,一个不敬君上的罪名,只怕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赵祯年纪太小,没有什么权威,不过,按照他记忆当中来看,就算是之后登基多年的仁宗,在面对言官的时候,也没好多少。
所以说白了,就是惯的这帮人!
于是,当下赵祯就沉了脸色,目光落在蔡齐的身上,并没有再开口说话。
殿中就这么安静了下来。
众人刚开始还不以为意,只觉得小官家这是被问住了。
但是,随著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殿中的气氛慢慢的就发生了一丝变化。
有些时候,没有反应,才是最可怕的,
上一篇:大明:家父朱元璋,我还努力个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