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不是袁术

我不是袁术 第192节

  他认为,面对袁逢这种奸诈的老狐狸、老官僚,不能急于求成,而要慢慢图谋。

  然而,就在他好不容易搞清楚明面上的雒阳权力运转方式时,突如其来的新少府改组和通政司建立就将他之前所积累的框架打碎了。

  少府改组。

  新建立通政司。

  这两招把原先属于宫廷宦官的内廷权力从制度层面全部剥夺,内廷权力为外廷所侵夺,作为外廷机构的少府权力延伸,成为真正的皇宫大管家,甚至是皇宫监护者,所有宦官都是少府的下属,少府对宦官有人事决断权。

  另外所有宦官不能担任六百石以上的职位,六百石以上的职位都是正经官员才能担当的,都是少府编制,不得更改。

  而且宦官乃至于宫女都被要求是文盲,不准识字,理由是杜绝宦官、宫女干政的可能性,避免权宦、女尚书这种乱政的产物再次出现,避免政治秩序再次被打破。

  这一套组合拳算是把刘悝才想到的夺权之路瞬间封死,把他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眼冒金星。

  他赫然发现自己好像已经没有了翻盘的可能。

  至少在他的认知范围之内,他找不到什么翻身的可能了。

  然而占尽优势的袁氏势力还有太多太多可以做的事情了。

  毕竟眼下朝堂局势已经明朗,人形玉玺刘悝已经不存在什么翻盘的可能,或者说翻盘的可能只存在于理论上,想要实践,难上加难。

  再者说了,被操控的傀儡皇帝在大家眼中也不是什么少见的存在,光武帝、明帝和章帝这种级别的“圣君”在大家眼中已经是遥远的存在。

  皇帝的神圣性早就在外戚和宦官的反复拉锯作战之中损耗大半,而袁逢和袁树父子两人的迅猛举措更是进一步把皇帝的神圣性打了个摇摇欲坠。

  天子并不是不可以冒犯的。

  天子甚至是可以人为拥立的。

  只要你有权力、有实力。

  所以,很多人原先的顾虑也就不复存在了。

  比如唐珍。

  在政变结束之后的最开始,唐珍多少还对刘悝抱有一些最基础的尊崇,觉得皇帝神圣不可侵犯,但是在袁氏家族一系列的操作之后,他觉得这句话应该有其他不同的解读方式。

  正如同袁树在自己的心学学术专著里使用的标点符号那样,一句话,用不同的标点符号来断句,就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解读方式。

  皇帝神圣不可侵犯。

  这是一种解读方式。

  皇帝神圣?不!可侵犯!

  这又是另一种截然相反的解读方式。

  那么这两种解读方式到底哪一种是正确的呢?

  那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反正在目前的唐珍看来,后者显然比前者更加实用一些。

  所以唐珍上任少府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原先被安排在皇宫里服务的三百宫女全都拉出去进行二次挑选。

  他亲自监察,非常细致的考核,在整个宫女群体里搞文化水平大摸底,认字的全部赶走,给一笔遣散费,拿了之后立刻走人,回家嫁人。

  不认字的文盲小妞才能留下。

  包括为刘悝选拔一百个阉人去侍奉的事情,也由他亲自把关,派人在三河之地挑选,只要文盲,最好还是孤儿,一个字都不能认识,老老实实只知道照命办事的,但凡有点灵光模样的都不要。

  等这些事情办完之后,唐珍感受到了权力的快感和责任的重大,一阵思量之后,决定更进一步。

  既然已经上了袁氏的船,那不如就把刺激贯彻到底,上船不彻底,等于彻底不上船,看看前头上船上的义无反顾的段氏兄弟,一个太尉一个司隶校尉,那多风光?

  我唐氏也当如此!

  为了向袁逢表明自己坚决投效、跟着袁氏厮混的决心,唐珍遂特意带人直接冲到章德殿里,站在刘悝面前,把原先刘悝一家子从老家渤海带来侍从人员都给带了出去。

  刘悝从渤海那边出发的时候比较匆忙,带走的除了自家十几名姬妾、七十多子女外,只有三十多名仆役、侍女这算得上是刘悝在雒阳城内唯一熟悉的群体了。

  结果就是这样一群人也被唐珍带领少府职官全部拉出去进行二次筛选。

  识字的赶走,不识字的才能留下,留下的不识字的男子也要全部拉到少府进行阉割作业,成为太监之后才能留在天子身边,避免不能发生的情况发生。

  这一套突如其来的操作使得刘悝又惊又怒。

  “他们都是朕潜邸老人,跟着朕从渤海来此,至少侍奉朕家人也有五年之久,就连他们都要被赶走吗?就因为他们识字?”

  唐珍面不改色的点了点头。

  “回禀陛下,就是如此,就算他们是陛下潜邸老人,也不能除外,根据朝廷礼法,天子身边不能有皇子皇孙之外的成年男子侍奉,若有,则必须要阉割,这是祖宗成法,还请陛下谅解!”

  刘悝顿感一阵心塞。

  但他对于这明明白白的“祖宗成法”也确实没什么好说的。

  “这……好!祖宗成法,朕认了!那你为何要把识字的人都赶走?他们是朕带来的老人!”

  “按照朝廷新规,天子身边伺候的宦官、宫女皆不得识字,若有识字者,必须要遣散回家,不得在天子近旁伺候,以免干政。”

  唐珍面无表情地说道:“还请陛下谅解,这是为了避免党锢之祸再现,陛下应该也知道,党锢之祸带来多大的祸害,那些阉宦连陛下都敢谋害,绝不能任由他们重新起势!而且,这新规也是陛下认可颁布的,不是吗?”

  “这……朕之前也不知道连朕带来的老人也要算在其中啊!”

  刘悝神足无措,扯着嗓子叫嚷道:“把袁逢喊来!把袁树喊来!把他们都喊来!朕要找他们问个清楚!问个明白!”

第230章 袁氏大大的好啊!

  看着刘悝一副崩溃的模样,唐珍面色平静的摇了摇头。

  “臣之所为,合乎国法,并无任何违背国法之处,就算是袁司空和袁公子来了,也不能影响到少府正常办事,还请陛下不要过于激动,以免损伤圣体。”

  刘悝眼看着自己带来的仆役们哭着喊着被拖出了宫殿,而自己却连留下他们这种事情都办不到,顿感怒不可遏,随后又是浓浓的悲哀。

  之前袁逢和袁树带着新规来找他的时候,他就意识到了不妙,他没想到袁逢和袁树居然搞出来这么一套东西,直接把宦官干政的可能性全灭了。

  这样一来,他想要依靠宦官缓缓夺权、重走刘志、刘宏之路的可能性也就几乎不剩下多少了。

  他当时想要和袁氏父子争论,但是袁氏父子直接搬出了党锢之祸作为印证,怼的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令他无所适从。

  而且他们说的的确很有道理。

  党锢之祸,他刘悝也是受害人,差点就给权宦王甫、曹节害死了,现在袁氏父子决定限制宦官避免悲剧重现,这是多好的事情啊,你刘悝为何要反对?

  你刘悝登基称帝的法理依据之一就是反宦官、为党锢之祸平反,你走的就是这条路子,你对外宣称就是这么搞的,现在具体措施拿出来你又不接受,你这是要干什么?

  是要学习刘宏把自己的执政合法性给毁掉吗?

  当时袁逢把话说得很委婉,只是说不通过这些新规就很容易让人质疑你这个皇帝打着反宦官的旗号却没有真正的反宦官,会让天下人不服。

  言下之意就是不这么搞,皇位不稳,执政合法性不存,你这个通过兵变上位的皇帝到底还要不要继续做下去了?

  刘悝被袁逢一吓唬,也就没敢继续争论了。

  实在是他理亏,实在是他没办法驳斥,为了不陷入刘宏那样的窘境,为了保住皇位,他只能咬着牙盖上印玺,允许了新少府和通政司的设立。

  结果新少府成立之后第一把火就烧到了他脑袋上。

  他又是生气又是无奈,又是痛苦又是悲哀,最后直接挥拳打向了唐珍,狠狠朝着唐珍的脸上打了几拳,把唐珍打得流了鼻血。

  唐珍也是光棍,愣是站在那边让刘悝打,自己也不还手,等刘悝气喘吁吁跌倒在地,他才告退。

  出了宫门,唐珍抹了一把鼻子,从怀里掏出布巾把鼻孔塞住。

  他顿时感慨自己还真是一个大汉忠臣,被皇帝打了也不逃跑、不还手,实在是人臣之典范。

  这可要好好宣扬一下,增加名声,为以后登上更高的位置增加砝码。

  不过说真的,刘悝还真是挺虚的,拳头绵软无力,要不是对着鼻子打,根本不可能让唐珍流鼻血,而且只打了五六拳就没力气打不动了。

  而且看他时不时的还咳嗽两声,他的身体真的没问题吗?

  可不要皇帝没做几年,自己就嘎了!

  那可太亏了。

  唐珍略有些担忧的回头看了看章德殿内刘悝跌坐在地的身影,摇了摇头,很快离开了。

  刘悝身边三十多个仆役、宫女最后只有十八人留了下来,五名男子被阉割成了宦官,十三名不认字的文盲女子勉强被允许回到了刘悝姬妾们的身边。

  然后,三百名被挑选之后的文盲宫女和一百名挑选之后的文盲阉人正式入宫,开始伺候起了刘悝这一大家子。

  八十多口人,四百人来伺候,平均五个人伺候一个人,就算半身不遂也够够的了。

  然后在皇室经费方面,唐珍“体察上意”,知道袁逢和袁树父子两个不想让刘悝一大家子太过奢侈,所以也就顺应之前的要求,直接把皇室经费在已经砍了百分之五十的基础上又给砍了百分之五十,省下来的钱准备全拿去孝敬给袁逢,以此获得更多的赏识。

  当然,这也不算是虐待刘悝。

  剩下来的皇室经费用在刘悝这一大家子身上,依然能让他们过上绝对富裕的生活,大鱼大肉、绫罗绸缎是少不了的,当然珍奇花草、飞鸟走兽啥的就没有了。

  事实上,刘悝一大家子人除了刘悝本人、皇后和皇太子三人之外,其余人甚至不被允许离开北宫内的西宫和东宫,他们的活动范围被严格限制了。

  袁逢打算进一步清理完整个皇宫之后再开放部分区域给他们,目前则是局限于北宫内的西宫和东宫,其他地方不准去。

  如此一来,刘悝一家子就更像是被圈养起来的金丝雀了。

  但这又能怪谁呢?

  只怪这个毫无温情、满是杀机、稍有不慎则家破人亡的屎一样的世界。

  都是世界的错!

  唐珍的工作做得非常不错,很得袁逢和袁树的认可,尤其是节省皇室经费却依然能让刘悝一家子过上富裕生活的操持水准,更是得到了袁逢的高度称赞。

  该说不说,他省下来的这笔经费还真是恰逢其时、出现在了最需要的时候。

  因为正始元年十一月初,雒阳朝廷接到了军情急报。

  有人造反!

  要打仗了!

  而这个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要说刘悝登基、刘宏被废这件事情,整个大汉天下虽然感到震惊的人有不少,但是打心眼儿里反对的人还真没几个。

  主要刘宏登基以来干的事情就很不得人心,在雒阳折腾就算了,还折腾整个天下,到处杀人、破家、灭族,残破郡县,还放纵宦官到处抢人家的土地、房屋,这么乱搞,地方上能高兴?

  士族、地主豪强、普通自耕农,哪有人能喜欢这种政局?

  东汉帝国建立起来的根基就是雒阳中央和地方势力之间微妙的政治平衡,刘秀之后几代皇帝通过度田、局部战争和白虎观会议等等诸多手段,与地方势力达成妥协,共同建设了一套“神圣东汉帝国”的基本法。

  二次党锢之祸以前,雒阳政局混乱不假,但天下不乱,直到第二次党锢之祸,才算是彻底的打破了这套基本法。

首节 上一节 192/2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

下一篇:民国:打下东北,暴兵当球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