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不是袁术

我不是袁术 第193节

  可以说刘宏和宦官们把全天下都给得罪了一个遍。

  所以十月初刘悝登基刘宏被废的消息传出来之后,从三河地区开始,地方上不说如丧考妣吧,至少也能算是欢欣鼓舞,就差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了。

  不少地方官员和头面人物那脸上的表情啊,那嘴角啊,拼了老命想压下去都有点压不住,多少年修身养性那功夫都把持不住,直接破功。

  实在是太高兴了!

  那狗皇帝终于完蛋了。

  那群狗宦官终于被全杀了。

  他们终于安全了!

  袁氏好啊!

  袁氏大大的好啊!

  他们终于干了件人事啊!

  因为宦官们祸害地方的范围实在是有点大,所以但凡是被坑害过的地方,真的就差张灯结彩欢庆刘宏下台了。

  所以你说要有人反对、起兵讨伐袁氏什么的……

  那不是吃饱饭没事儿干给自己添堵吗?

  到时候给扣上一顶同情宦官的大帽子,这辈子就完了。

  更别说袁逢和袁树父子两人也很快就对外宣布解除党锢、给党人平反、恢复名誉。

  从党人层面给李膺、杜密、尹勋、刘瑜、陈蕃、刘儒、荀翌、范滂、虞放等人平反昭雪,恢复名誉,追封官职,补偿损失。

  还有家人的找到家人予以安置,没有家人的嘱托族人予以安葬。

  然后又宣布征召被迫害的党人回归朝廷参与政务。

  首先就把躲在袁树设置的茂陵良庄里的那一批党人如张俭、夏馥、刘表等人给征召入朝。

  接着又把其余地方被禁锢的党人如荀爽、陈寔、陈翔、羊陟等人全部征召回来,营造出一片“众正盈朝”、“天下大吉”的繁荣景象。

  消息传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交口称赞,什么地方就欢欣鼓舞,哪里还有反对的意思呢?

  所以刘悝的帝位与袁氏父子拨乱反正、惩奸除恶的功劳很轻松的就被承认了。

  但是凡事有好的一面,自然也有麻烦的一面。

  你让宦官余孽怎么看这个局面呢?

第231章 胜负未可知!

  当初宦官权倾天下,很多地方也有宦官党羽充当太守、国相或者县令等等职位,也有很多宦官亲属、白手套控制的土地庄园、经济园区等等。

  而这些,都是从士人、地方豪强手里抢来的。

  这些在地方上的宦官党羽都是仰仗宦官在雒阳的权势才能继续存在的,没有了宦官在雒阳把控全局,他们肯定完蛋。

  更别说袁氏父子还下了清算令,要把宦官留下的一切痕迹从大汉帝国身上抹掉,要彻底清算一切与宦官勾结在一起坑害官员、百姓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不会放过。

  这帮人肯定心慌啊。

  朝中的依仗没了,他们成为了政治斗争的失败者,一想到过去他们所做的那些事情都会原封不动甚至加倍奉还给他们自己,那就更是惶惶不可终日了。

  所以接下来怎么办?

  等死吗?

  当然不是。

  有因为恐惧而弃官逃跑、弃土地逃跑的人,当然也有不愿意就此认命、就此束手就擒的人。

  他们觉得自己手中有权力,有兵马粮草武器装备,如果就此授首,等着人来杀,那实在是太愚蠢、懦弱了。

  他们决定反抗。

  这一类人,以沛国相、宦官王甫养子王吉为代表。

  王吉少时喜欢儒家书传,读过书,有文化,好名声,凭借王甫有权有势和受到宠信,二十多岁时就被任命为沛国相,出任两千石职位。

  因为有才能,通晓政事,能够判断考察疑难的案件,揭发奸邪隐藏的奸佞,所以稍微做出了一些真政绩,惩罚了不少罪恶之人。

  但是他性情凶残,为人十分狠辣,做起事情来喜欢做绝,毫不留情面。

  他下令郡内各举奸贼,就算是贪污了一点点酒肉小钱的小吏,哪怕已经是数十年以前的事,还加以贬弃,注销名籍,人死了都不放过。

  为了加强权势、震慑小人,他还专门挑选一班彪悍的吏员打击罪人。

  如果有生子不养,就把父母杀了,合土掩埋。

  凡是杀人者,都处以磔刑,将尸体载在车上,公布罪状,到处游街示众。

  到了夏天,天气热,尸体很快腐烂,那就用绳子把尸骨连起来,非要游遍沛国内所有县域才算是结束,以此宣示他的权势,告诫众人不许犯法。

  他在任不过两年时间,在沛国内已经杀死了四千多人。

  应该说,他是一个讲究严刑峻法惩治不法分子的酷吏,在东汉末年那种社会秩序渐趋崩坏的环境之下,他的所作所为的确是有正面意义的。

  但是过于严酷不留情面的惩处方式又让郡中百姓惊恐万状,日日担忧自己也会成为下一个受害者,使得人心浮动,不利于长治久安。

  整体来说,他在沛国内作出的成绩还算可以,没有什么贪腐的名声,但是他作为王甫的养子,实在属于必杀的序列之中,断然没有活命的可能性。

  王吉在沛国算是作威作福惯了,手下也有一伙能打的部下,好端端当着国相,结果忽然传来他义父丧命、他也要被问罪清算的消息。

  他能接受吗?

  他显然不能接受啊。

  事实上当他得知雒阳发生兵变、新帝登基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大事不妙了,没了靠山,更是被掘了根基,他如何还能在官场上厮混?

  宦官把事情做得太绝,到处杀人,一朝失势,哪里还能苟活?

  作为王甫的义子,王吉比别人更清楚宦官干的事情都是些断子绝孙的事情,主要宦官们本来就没有丁丁,传承不了后代,所以搞这些事情也就没什么思想包袱。

  兴盛的时候,威压天下。

  一朝丧命,也会被全天下唾弃、清算。

  这下完了!

  王吉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当场就跌倒在地爬不起来,身边伺候着的一帮狗腿子们也是面面相觑,个个都寻思开了。

  之前跟着王吉吃香喝辣作威作福,的确爽快,杀人也杀的过瘾,但是一朝变天,眼瞅着就要跟着王吉一起殉葬了,这怎么得了?

  于是没过多久,王吉还没反应过来呢,就有人准备收拾东西跑路了。

  整个国相府里也乱作一团,不少人都准备跑路,也不管王吉如何,全都跑回家里带着家人收拾细软,准备南下逃命,看看能不能多活一阵子。

  王吉本来也是万念俱灰,觉得王甫都死了,他还如何能够活下来呢?

  但是关键时刻,王吉身边的一号狗头军师孙樽给他提了一个醒。

  孙樽和王吉关系匪浅,这是沛国上下人人都知道的事情,王吉断的那些案子、想到的那些杀人的法子,大半都是出自他手,所以王吉要是废了,他也必然随之殉葬,跑都跑不掉。

  一念至此,为了活命,孙樽心一横,直接给王吉出了一个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主意。

  “王常侍丧命,新君登基,袁氏一定会处置所有与宦官有关系的人,您是无论如何都逃不掉的,就算到天涯海角,也会有人抓捕您,将您杀死,您将毫无还手之力。

  但是现在不一样,现在朝廷派来问罪的使者还没有抵达,您还是沛国相,还手握沛国军政全权,您还可以调动沛国的军士和钱粮,您还有奋力一战、博取活命的可能!”

  王吉瘫坐在地上,双目无光,颓丧的摇了摇头。

  “只靠我一人,又能如何?就算我能拉起几千人举兵反抗,又能如何?我一人能和整个朝廷对着干吗?我能打赢吗?怕是朝廷大军还没来,我手下的军队就逃亡大半了,白白浪费了逃跑的时间。

  还不如现在就逃跑,若运气好,还能逃往江南,甚至越过五岭逃到交趾,交趾那么偏远的地方,只要到那里,就没有人能够追上来抓捕我了吧?我想要活命也就不难了吧?”

  孙樽连连摇头,一脸的恨铁不成钢。

  “错了,大错特错!就算您能逃跑成功,江南也就算了,五岭以南交趾之地,那是蛮荒之地,气候炎热,遍布瘴气,到处都是食人猛兽和毒虫,去了那种地方,稍有不慎就是死路一条,谁知道能不能活过一年?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您手握沛国军政全权,为何要放弃如此大的权势而变成一介逃难者呢?您在这里,还是二千石府君,您一旦逃跑,区区一个亭长就能抓住您,将您扭送雒阳问罪,您难道要忍受这样的屈辱吗?”

  王吉的面色渐渐变得有些不对劲,呼吸也变得粗重了起来。

  孙樽于是趁热打铁。

  “您如果还有担忧,不如这样设想,舍弃一切逃亡,也是死,举兵反抗,就算失败了,也是死,同样都是死,为何不做奋力一搏呢?就算十分中有九分都是死,不还有一分的活吗?袁氏虽然夺取雒阳朝廷,但是天下之大,不可能全都是袁氏拥趸!

  雒阳的宦官都被杀掉了,全天下亲近宦官、依靠宦官登上官位的人又有多少?这难道不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吗?所以您不是一个人,你的身旁还有许许多多和您一样的人,他们都遭遇了这样的困境,一定也有想要改变的心意!

  旁人不说,梁国相张颢,那就是中常侍张奉的弟弟,您面临的情况,和他一样,他一定也是一样的惶恐不安,还有东郡太守曹绍,他是中常侍曹节的从子,与您的身份一样,还有彭城国相文穆,靠着张让的关系一路升迁,他难道不是宦官党羽?

  冀州刺史李邵,豫州刺史炅裒,他们也是靠着和宦官的关系一路升迁,天下皆知他们是宦官党羽,难道袁氏不知道,此番兵变之后,他们绝对难逃一死,他们心里会不清楚吗?他们一定也是一样的惊慌失措!一定也非常恐惧!

  而这,就是您的机会!他们都非常恐惧,都非常害怕被杀死,且一定没有退路,这样一来,您若是与他们联合,共同举兵,举起讨伐袁氏的大旗,以刘悝为伪帝,号召天下推翻伪帝,则必然引起诸多响应,人数一多,胜负未可知啊!”

第232章 所以,不要放弃前进啊!

  孙樽的言语如一柄铁锤,一锤一锤的锤在了王吉的心里。

  他左思右想,觉得孙樽说的话很有道理。

  现在逃跑,九死一生,就算逃得了追兵,逃到了岭南,那边恶劣的气候环境也不一定能受得了,过去搞不好几个月就嘎了,死的说不定更惨。

  要是留下来,且不说有兵有粮,中原大地上还有诸多宦官党羽残余势力可以引为臂助,可以联合他们一起反抗。

  袁氏想要清算的人太多,他们这些人也太多,届时合力对抗袁氏,胜负当真是未可知!

  一念至此,王吉心中的求生欲化作火焰熊熊燃烧起来,他意识到了自己并没有走到死路上,而是仍然有活下去的机会。

  只要能聚集人马、联系帮手,大家一起举起反旗,反攻雒阳,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于是王吉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看向了孙樽。

  “你说的很有道理,反正都是死,不如奋力一搏,胜负犹未可知!我乃两千石,手握军政全权,调兵遣将讨伐伪帝,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孙樽看着重燃斗志的王吉,大喜过望,深深一礼。

  “愿为府君效犬马之劳!”

  “好!”

  王吉恶狠狠地点了点头,怒道:“那就立刻行动起来!袁氏要我的命,怕是没那么容易!孙樽,你立刻为我去信张颢、曹绍、文穆等人,晓以利害,让他们与我共同举兵,讨伐雒阳袁氏,讨伐伪帝,助陛下复位!”

  孙樽立刻点头。

  “喏!”

首节 上一节 193/2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

下一篇:民国:打下东北,暴兵当球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