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袁术 第76节
两人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张俭,只能找来酒水敬他,与他共饮数杯,又岔开话题,聊起良庄和袁树,以驱散张俭心中愁绪。
这个方式果然有效,张俭很快就没有继续伤感了。
但是刘表和夏馥很快就不高兴了。
因为张俭表示,袁树的年岁,做他的孙子最合适,绝对不适合做刘表和夏馥的儿子。
于是三人就年龄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一直争论到袁树安排程立和许崇来邀请他们去会谈也没有争论出一个结果。
袁树并不知道这三位党人领袖分别都想和他建立起亲密的血缘关系,要是知道的话,说不定就会把侯览请过来,让侯览直接把这三个不要脸的带走。
也就是他不知道,所以他还是十分和善且低调的与三人聊天,商业互吹,等局面变得融洽起来之后,才把自己把他们喊来的主要目的告诉他们。
主要是告诉张俭。
“张公,刘公,夏公,这一次请三位过来,主要是想要告知三位,雒阳那边出了点小状况。”
因为方才和袁树商业互吹的很愉快,所以张俭、刘表和夏馥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张俭还问了一句。
“小状况?什么小状况?”
袁树看着张俭。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主要是和张公您有关系,就是……您的行踪大概是被侯览知道了。”
“………………”
“他好像很生气,反正天子下诏,说是要派人到右扶风等四个地方重点巡查,顺便要求全大汉范围内各州郡必须要举钩党,嗯,第四次举钩党。”
“………………”
刘表和夏馥被吓得一句话说不出来,张俭更是直接石化。
主要袁树刚才那种说话的语气,确实让他们感觉不是什么大事,但是这话一说出口……
小状况?
真的是小状况?
小小的书房内顿时安静下来,甚至有点太过于安静了,连烛台上蜡烛燃烧的声音都能听到。
刘表和夏馥渐渐回过神来,把视线投向了张俭。
张俭眼神放空,花白的胡子都在微微颤抖。
袁树知道老人家大概是想起躲避追杀的那两年半里到底是过得有多么的不堪,生怕老人家被吓死了,于是赶快补充了后面的内容。
“不过张公不必担心,这件事情已经被解决掉了,袁氏既然决定要保护诸位,就一定不会食言。”
接着,袁树把雒阳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张俭等三人。
而这件事情,是他通过袁逢的信件得知的。
距离袁树丧期结束还有四天的时候,袁逢派人从雒阳加急送来了那封信件。
信中,袁逢不仅关切的告诉袁树说不用担心,还仔细讲了一下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且对侯览的祖宗十八代进行了十分亲密的问候,对他下半身和下半生的生活都关怀备至,还特别担心他的身体健康。
原来袁树猜得没有错,这件事情确实是侯览一手操作起来的。
作为当前整个宦官集团排行第一的权势人物,侯览对张俭的憎恨是无法消除的,他非要置张俭于死地不可,所以一直紧紧追踪,把张俭追得如同丧家之犬一样惶惶不可终日。
原本在东莱郡,侯览派出的杀手已经要追拿到张俭了,结果被袁逢派去的人抢先一步带走,逆向而行,大摇大摆的穿越雒阳前往关中。
整个过程中侯览都没有意识到袁逢居然敢如此大胆的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玩穿越火线,而是派人直接渡海追去了辽东,还以为张俭直接跑辽东去了。
而侯览之所以知道了这件事情,并不是袁逢的操作有什么问题,袁逢的防线固若金汤,是袁隗那边出了岔子。
袁隗对身边伺候的奴仆的要求比较严格,某一日因为一些小事痛骂了一名亲随奴仆,还说要杀了他泄愤,结果导致这个奴仆怀恨在心。
他偷偷跑到侯览那边把他所知道的事情告诉了侯览,其中最有价值的事情就是袁氏帮助张俭暗渡陈仓的事情。
袁隗对此十分恼恨,但是袁逢却说这是袁隗自己作的,平时不懂得宽厚对待身边伺候的人,经常苛责身边亲随,日积月累,心中怨恨无法排解,结果酿成此番风波。
也就是这个奴仆知道的事情不多,否则袁氏应付起来可就真的难了。
尽管如此,侯览的怒火还是无法消除,他直接派人请袁逢过去,试图当面质问袁逢,但是被得到消息的中常侍袁赦联合交好的宦官曹节拦住了。
侯览痛骂袁赦,说他和袁氏穿一条裤子,结果袁赦还就十分光棍的承认了。
袁赦表示袁氏是宦官集团重要的合作对象,宦官集团根基浅薄,掌权时日尚短,之所以当下他们还能维持大汉帝国不崩塌的局面,门生故吏遍天下的袁氏有极其重要不可替代的地位。
袁氏家族对朝廷的态度决定了一大批郡守、县令和地方职官对朝廷的态度,袁氏认可现状,宦官掌权的局面才能维持下去。
如果和袁氏撕破脸,后果太过于严重,是不可承受的,就算不从同宗的角度考虑,从宦官集团自身利益的角度考虑,袁赦也认为要保住与袁氏的合作。
曹节也是一样的态度。
他认为为了一个张俭和袁氏撕破脸是完全不值得的,他们树敌太多,如果连袁氏都要推走,区区一个小皇帝刘宏根本保不住他们。
曹节的态度也是整个宦官集团大多数人的态度,他们都认为侯览追杀张俭两年半,在地方上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影响,杀死张俭亲戚、朋友十几家,已经让他如丧家之犬一般,几乎成为孤家寡人,何必赶尽杀绝?
再说了,人家不过毁了你老母的坟墓,又不是杀了你老母,你何必如此?
为了你老母,为了你一个人泄愤,让我们整个团队蒙受损失?
这太不理智了!
袁赦和曹节联手要求侯览冷静,就此作罢,不要发怒,但是侯览的怒火实在无法压制,他已经气红了眼,反过来强行压制袁赦和曹节,就是要完成自己的复仇,不杀张俭誓不罢休。
这就引起了宦官集团其他有权势的中常侍、小黄门的强烈不满。
于是宦官集团也相当于是为了这件事情发生了一次内乱,两方面争锋相对,最后侯览实在拗不过群体的意志,怎么都没办法达成自己的目标,只能一边哭骂一边接受现实。
但他提出了妥协的最终条件,就是狠狠敲打袁氏,让袁氏吐出一些利益,否则他就算拼个鱼死网破,也要和袁氏算账。
最后的结果就是袁树所知道的事情,宦官集团发动又一次举钩党攻势,还特别点名要对右扶风严加巡查,以此敲打袁氏,试图让袁氏服软,要求袁氏多多少少给个态度出来。
袁逢对此当然是怒火中烧。
妈的,居然敢拿我麒麟儿威胁我?
臭阉人,给你点颜色你还真的开染坊了!
其他的事情他可以忍,但是涉及到自己儿子的事情,他忍不了,他不能接受!
袁逢狂怒不已,袁隗也因为自己的失误而感到愧疚,遂全力支持袁逢。
兄弟两人联手,发动整个京城所有和袁氏家族有关系的势力,甚至包括一些宗室官员的势力,一同对小天子刘宏发起声势浩大的觐见。
一大票官员直接闯宫,要求小天子停止这次没有意义的举钩党,不要继续折腾地方,以免地方和中央离心离德,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因为正常官员苦党锢之祸久矣,袁氏家族发起反击之后,居然带动了其他不同派系势力的共同反击,大半个朝廷全都站在了袁氏这边,甚至不惜闯宫也要面见刘宏,要求停止举钩党。
官员们被宦官的狂暴杀戮震慑已久,很是惧怕,但是怕中有怒,两年半的积攒,让大多数正常官员都极为憎恶宦官。
之前没有带头的,尚且不敢闹事,现在袁氏出来带头,他们全都跟着闹腾起来了。
雒阳震动,宦官震恐。
当然,袁氏家族的手段不会那么简单,除了正面强攻,也有绕后侧击。
通过袁赦的关系,刘宏没有被蒙蔽,而是得知侯览之所以要搞这件事情,主要就是出自自己的私心,要为自己的老娘报私仇,为此不惜拉上全天下一起躁动不安。
因为侯览的私欲,已经引发了朝臣的强烈不满和坚决抵制。
事情闹得极大,影响极坏,如果继续下去,后果不堪设想,甚至刘宏的天子之位都会受到影响!
刘宏年纪不大,但是对于皇帝之位还是十分敏感的。
之前的窦武兵变就是因为被刘宏误以为是要废黜他的皇位,所以刘宏才和宦官们站在了一起,甚至亲自拔剑捍卫自己的皇位,直接促成宫廷内部的势力全都向宦官倾斜。
而这一次,也是一样。
第78章 袁君,还请受张某一拜!
刘宏的确信任宦官们,也愿意把宦官们当作肱骨之臣来对待,但是这一切都是有大前提的。
宦官要能够捍卫他的皇位和权力,而不是动摇他的皇位和权力!
保护我,你们才是自己人,不保护我,你们就是敌人!
刘宏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非常生气,觉得侯览太过分了,自己闹腾也就算了,现在把事情闹大了,搞得群臣逼宫,甚至威胁到了自己的天子之位!
难道侯览要让自己连皇帝都没得当吗?
于是他听从了袁赦的建议,下令禁止侯览继续闹事,并且就此停止此次举钩党,不要让事情继续扩大,以此安抚朝臣,要求朝臣全部离开皇宫,也不要继续闹事。
都给我停战!
天子诏令已下,照理来说局面应该平息,但是侯览已然气急败坏,红了眼睛,在部下的建议下,他甚至想要不顾一切的调动听话的宫廷禁卫去武力威慑朝臣,来一个绝地翻盘。
但是他的速度太慢了,派出去传令的人还没有走多远,就被曹节等宦官带人困住,拿来了刘宏的诏令逼他就范。
曹节等宦官得知此事已经闹大,知晓袁氏对此极为不满,甚至发动朝中势力针锋相对,担心真的撕破脸皮会造成不可预知的后果。
同时,他们对于侯览试图发动兵变的事情感到恼火,觉得侯览实在是太不知进退了。
于是在袁赦的润滑作用下,曹节等人决定妥协,将最主要的祸乱源头侯览铲除。
反正侯览平时飞扬跋扈,踩在大家头上,对他不满意的宦官太多了,此番能把他扳倒,吃掉他的势力,倒也不失为一件美事。
最后,这件事情演变为内外朝双方势力一起对侯览进行混合双打的局面。
混合双打之下,侯览被打得没有任何还手之力,本人都被软禁在宫廷中不得外出,身边羽翼被接连铲除,从宦官内部到朝堂之上,一场针对侯览及其党羽的风暴已经展开。
袁逢送信的时候,大局已定,他赶快把消息告诉袁树,让袁树不要慌乱,踏踏实实呆在右扶风顾好自己,经营好自己的基业。
至于雒阳这边,交给他。
要是他这个当爹的连儿子都保不住,还能保得住什么?
袁树接到袁逢的信之后,心下大定,知道自己全部的担忧都已经没有必要了,袁氏的政治力量在这一场风波之中显露无遗,充分展现了三世三公之家强大的政治能量。
虽然说这个事情也有一些不好的地方,但是好处同样明显。
不好的地方就是袁氏当了一次出头鸟,和宦官集团针锋相对,在共同的敌人侯览被消灭掉之后,必然会引发宦官集团和袁氏之间关系的微妙化。
而且袁氏家族一直以来都不喜欢当出头鸟,这一次出乎意料的做了出头鸟,展现了极为强悍的政治能量,甚至可以威慑皇帝、令宦官妥协,这也在无形之中给这些势力提了个醒。
要小心袁氏!
天下人的视线顿时都放在了袁氏身上,对想要继续发展壮大的袁氏家族来说,是有很大危险的,以后袁氏家族的所作所为、不论是否真的有政治目的,都有很大的可能被政治化。
但是也不是说就没有好处。
上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
下一篇:民国:打下东北,暴兵当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