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115节
“北部有太白山脉地形复杂,南部则较为开阔,我部骑兵可以发挥作用,而我们只要派出骑兵不断袭扰拖住丰臣秀吉,就完全有可能抢在丰臣秀吉抵达忠州之前,完成对德川家康的打击!”
“主动出击,小胜则可以打掉德川家康的嚣张气焰,若是能大胜,打残德川家康,我们或许就可以在朝廷不派遣援军的情况下,南下攻城略地,直接将倭寇赶入大海!”
本来众人已经慢慢觉得朱泺的提议有一定可行性,可当他们听到朱泺最后的话时,瞬间抬头,震惊的看着朱泺。
现在他们才明白朱泺选择德川家康的另一目的了!
除了前面分析的原因,他还想着,在辽东军惨败的情况下,不请求朝廷的援兵,凭借现在朝鲜的兵力,把倭寇赶出朝鲜!
这胃口未免也太大了吧!
“诸位是不是觉得我的胃口太大了?”朱常洛笑着反问道,不待众人说话,继续说道:“看似胃口大,其实也未必没有成功的可能。”
“诸位还记不记得我之前对倭寇兵力的分析。”
戚金最先恍然大悟,忍不住激动的握拳道:“不错,只要我们能够打残德川家康,凭我们自己的兵力,也是能把倭寇赶入大海的!”
“现在倭寇真正具有战力的只剩下德川家康一路以及丰臣秀吉的第一军团了,那些装备冷兵器的旧式军队,战斗力其实并不高!”
“祖将军可能不知道,副经略覆灭第一军团,缴获了大量的火绳枪,这部分火绳枪除了装备我们戚家军之外,剩下的就装备了朝鲜军队。”
“配合部分朝鲜自己装备的火绳枪,组成了一支万余人的朝鲜新式军队!”
“朱钰在清州负责按照新军的方式进行训练,副经略在攻打忠州前传令朱钰领兵赶来,现在应该在途中。”
“一旦真的能打残德川家康,倭寇在朝鲜的精锐就少得可怜,凭借我戚家军、新军、以及武装的朝鲜新军,再加上辽东残部,就精锐兵力我们是完全占据优势的。”
“更何况还有数万朝鲜民军可供驱使,凭我们现有的兵力,南下把倭寇赶入海中,完全是有可能的!”
辽东将领们看着戚金,只觉得有些不认识。
戚金表露出的强烈进取姿态,让辽东方面的将领十分不适应。
他们是熟悉戚金的。
可现在竟然感觉到陌生。
第135章 不齿为伍
祖大寿若有所思的看了眼戚金,继而对朱泺抱拳道:“卑职同意副经略的构想,副经略但有差遣,九死一生逃出来的辽东将士,一定以死报答副经略不计前嫌的收留之恩!”
吴襄眼珠子转了转,立刻附议道:“副经略,卑职也赞同。”
“不过卑职有些不成熟的想法,按照副经略的意图,打残德川家康后,就是要依托闻庆城来让倭寇继续流血。”
“那么,如果这个时候,有辽东残部在背后牵制德川家康,就更加有利于副经略的构想。”
“卑职愿意出城寻找我辽东残部,将副经略的意图说明,并且劝说经略与总兵出兵,戴罪立功!”
朱常洛看了眼吴襄,觉得若是他真的能够打残德川家康,辽东军为了戴罪立功,真的有可能主动进攻德川家康,继而牵制住德川家康。
虽然不清楚辽东军的损失,但是多一分力,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
“好,你的请求我同意了。”
祖大寿张了张嘴,叹了口气,没有说什么。
朱泺不了解吴襄,他却了解。
吴襄是他的妹夫,他怎么能不了解这个人。
吴襄出城,说白了,还是不看好朱泺能赢,认为在忠州就是自寻死路。
其实说实话,他是认同朱泺的构想,也觉得这个构想一旦能成功,的确可以凭朝鲜现有的兵力,击败倭寇,彻底解决朝鲜事态。
但前提是朱泺能够打残德川家康部。
对此,说实话,就算朱泺提及的小胜,打掉德川家康的嚣张气焰,他都觉得只有五五开的把握。
无他,朱泺的兵力太少了!
他留下来,就是为了报恩的!
人家朱泺收留他们,没有因为他们当初的所作所为而抓住机会嘲讽他们。
这份恩情,他祖大寿必须还。
真的战死,也就当是报了朱泺不计前嫌的收留之恩。
“副经略,卑职也愿意与吴将军一同出城寻找总兵大人,说服总兵大人!”
“卑职也愿意!”
辽东军中,聪明人很多。
吴襄之后,很快就有四五个人相继站出来请求出城。
剩下四五人,唇角动了动,犹豫一下,最终没有开口。
祖大寿愤怒的看着这些人。
本来气氛良好,可随着这些人的开口,戚家军、新军的将领纷纷面露怒容。
“忘恩负义!你们这些忘恩负义的混账!”祖大寿终是感觉羞臊的厉害,指着吴襄几人愤怒大骂。
朱常洛按住祖大寿,笑着说道:“祖将军,辽东军溃败后,现在在哪里还不清楚,多几个人出城寻找,找到的机会更大一些。”
祖大寿知道,这是朱常洛给他找台阶,给在场不愿意离开的辽东将领找台阶,维护他们的面子。
朱常洛看着其他辽东将领:“诸位,你们有谁愿意出城寻找辽东残部的,都可以提出来,这件事情同样重要。”
“有吴将军他们足够了,咱就留下来给副经略牵马执鞭,报答副经略不计前嫌的收留之恩!”
“我留下来!”
“我也留下来!”
剩下的辽东将领没有一个人选择离开,纷纷站出来表明心迹,看向吴襄等人,眼中多了愤怒和羞与为伍!
“好!那就这么决定了!”朱常洛笑着说道:“我准备率领闻庆城新军全部,再加上三千戚家军出城北上太白山脉!”
“叶将军!”
“到!”
“叶将军领叶赫部骑兵出城南下,你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尽可能袭扰丰臣秀吉,如果能够拖到我们与德川家康之战结束回城最好!”
“一旦完成任务后,你部不要入城,就在留在城外,在城外袭扰倭寇,配合我们守城!”
“卑职一定完成副经略交代之任务!”叶邦荣面色凛冽,铿锵应道。
“戚将军、祖将军!”
“到!”
二人闻令瞬间站直。
朱常洛命令道:“我不在期间,你二人负责闻庆城的防守,若是朱钰领援兵赶到,归属你二人指挥!”
“遵命!”
当天。
叶邦荣、朱泺就领兵出城,一路北上太白山脉,一路南下。
北门。
祖大寿与戚金站在城头,目视着朱泺领兵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视线中。
“少塘兄,你说副经略此番主动出击,能否取胜?”祖大寿目视着朱泺消失的方向,忽然询问道。
戚金十分肯定说道:“小胜八成,大胜五成!”
祖大寿惊讶转头。
在他看来,小胜也不过五成。
大胜有一两成就不错了!
“少塘兄,平壤分别不过月余时间,你的变化很大,少塘兄忽然表露出的进取心令我感到震惊,你对副经略的信心,也让我感到惊讶。”
“而且从你们抵达辽东开始,其实我就注意到,戚家军与第一次援朝的时候相比,变化很大。”
“少塘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彻底倒向副经略的?”“是早在蓟州卫?还是在朝鲜与副经略合兵一处之后?”
戚金笑了笑,看着祖大寿,拍了拍祖大寿的肩膀说道:“复宇兄,副经略今日关于李伯爷父子,关于辽东将领的评价,别人或许听不进去,但我希望复宇兄能够认真想一想,忠言逆耳,良药苦口。”
“否则辽东军在将来,一定会经历比此番更大的惨败!我们为将者一旦败,害人害己还要害国!”
“副经略这个人,其实很好相处的,想必这一日的相处,你已经感觉到了。”
话罢,戚金走开。
祖大寿目视着戚金的背影,戚金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他已经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心中震动之余,满腹感慨。
“兄长。”就在祖大寿认真思考戚金适才那番话之际,故意找借口没有随朱泺一起出城的吴襄出现在祖大寿身边。
“兄长与戚金谈了什么?”
哼!
祖大寿瞥了眼吴襄,就忍不住冷哼一声:“吴襄,以前怎么就没有发现,你是这么一个忘恩负义的狗东西!”
被祖大寿教训,吴襄也不恼怒,笑着说道:“兄长,什么叫忘恩负义,我只是不愿意跟着一个傻子送死罢了。”
“我劝兄长也最好把朱泺那些话当做屁放了,千万别往心里计,也千万别真的对伯爷说,伯爷不会听,也不愿听这种话,朱泺这类人,历朝历代多的很,可大多都是短命之人!”
“闭嘴!”
祖大寿怒目瞪着吴襄,怒斥道:“人家副经略为人是堂堂正正的君子,为将是纯粹的武将,我们在人家面前,就像阴暗的臭虫一样,我们自己即便做不到,也不应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这年头,君子、纯粹不就是天真、愚蠢的傻子吗?”吴襄不屑一笑。
完全不理会祖大寿的眼神,直接说道:“兄长,我们是一家人,所以我才与你说这些肺腑之言。”
“朱泺出城主动出击注定是要失败的,兄长为报恩留下来,我没有兄长这种视死如归的豁达和勇气,我是要走的。”
“我希望兄长能够说服戚将军,一旦朱泺出城战败,一定不要跟着朱泺傻乎乎的坚守闻庆城,顺势退出闻庆城,朱泺的败军想要守就让他守。”
“朱泺新军,尤其是朱钰本就是戚金将军的部下,戚金将军应该有办法说服朱钰一起抛弃朱泺的。”
“杨经略需要朱泺失败,我辽东集团也需要朱泺大败!”
祖大寿听的浑身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