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145节
叶向高接过沈一贯递来,写着某处地址的纸条,心中早已经被震惊了。
若非沈一贯提醒,他恐怕到现在都不明白,野心勃勃的顾宪成竟然想做这么大一件事情。
至于顾宪成那些廉政奉公,开放言路的理论,叶向高对此嗤之以鼻。
这不过是唱高调,为自己的目的,披上一层华丽的外衣罢了。
大家这么多年都是这么玩儿的。
他当时也就是认为顾宪成在唱高调,华而不实,所以没有对此事进行深思。
叶向高暗暗看了眼沈一贯,暗想着,他还有很多东西,需要跟这个老狐狸学习!
第155章 假道伐虢
乾清宫。
朱祤钧看赵志皋将密折看完,恭恭敬敬放回来,沉凝询问道:“首辅,朱泺密折中所言,趁着大军回归的时候,假道伐虢,乘机对建奴发起犁庭扫穴的打击,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赵志皋已经完全被年轻边将这道密折的建议给震惊了。
刚刚打赢讨倭战争,朱泺竟然想要借着大军从朝鲜回来的时机,在朝鲜新军的配合下,乘机对日益壮大,已经严重威胁到大明的建奴,效仿成化年间的犁庭扫穴,再来一次毁灭性的打击!
胆子实在是太大了!
但赵志皋不得不承认,这是个真正为国计的将帅!
只是兵者,国之大事,谨慎一辈子,糊糊补补一辈子的赵志皋,绝不会因为朱泺密折中,天衣无缝的计划就一股脑同意。
他扭头看向骆思恭:“骆都督,建奴女真如今的实力如何,你锦衣卫是否清楚?”
骆思恭拱手道:“努尔哈赤在年初击败东海女真,如今奴儿干都司地区的女真各部已经完全臣服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将女真分为三旗。”
“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
“其中努尔哈赤掌控正黄旗,其次子代善掌控镶黄旗、胞弟舒尔哈齐掌控正白旗。”
“若非其长子褚英失踪,恐怕三旗都会为努尔哈赤及其儿子们掌控。”
“三旗总兵力八万人,其中努尔哈赤的正黄旗就有足足四万人,其他两旗分别有两万人。”
“除年初称汗建立的三旗外,努尔哈赤还从逃亡建州的辽民中挑选,组建了一支差不多三万人的汉军旗。”
“这些人其实都是辽东地区的军户,本身就有一定的厮杀技能。”
“努尔哈赤完全以火绳枪和火炮装备汉军旗。”
赵志皋听的脸色都变了:“十一万人!李氏父子眼睁睁看着建州女真从十三副甲,发展至十一万人!其心可诛!“
“陛下,建奴必须尽快解决,从骆都督刚才的介绍,可以看出,努尔哈赤此人十分了得,建奴有着高效的组织力,以及内部凝聚力,若不能早日铲除,必会成为我朝的心腹大患!”
“其高效的组织力,内部凝聚力,绝非草原组织松散的鞑靼人可以比拟的!”
朱翊钧打量着赵志皋。
建奴女真的高效组织力、极强内部凝聚力。
相同的话,朱泺那道万言折子上也曾经说过,而且朱泺不单单是从建奴女真的军事组织关系分析。
更从建奴女真的民事组织对比了如今大明腐烂的卫所制度,松散的民间结构,以及军队的混乱。
并且在折子中言明,一旦大明与女真生死较量,大明纵使底蕴深厚,人口众多,但一盘散沙的组织结构。
恐也无法应对高效组织力,极强凝聚力的女真人!
赵志皋能看透这些,足以证明赵志皋不是个庸才。
这也赵志皋为石星求情,他从轻处罚石星的原因,他这是用石星来暗示朝中那些想要搬倒赵志皋的人。
只是赵志皋也只能当个胡裱匠罢了。
若是将赵志皋放在一个更加平和的时代中,或许可以成为一代贤相。
但当下大明的矛盾和问题,以赵志皋的才能还不足以胜任。
在朱翊钧看来,他的恩师张居正本可以胜任中兴大明这个重任。
虽然恩师张局长只是看到了大明的表面矛盾隐患,对更深层次的原因没有一个深刻清晰的认识和理论。
但看到了病症,至少可以做到对症下药了。
而且恩师张居正是有能力执行下去的。
就如朱泺折子中所阐述的,恩师张居正犯了所有本阶层自救改良都会犯的通病。
有自救之雄心,在自救的改革中,试图约束别人,却做不到正人先正己。
“圣上,这同样是解决辽东集团这个隐患的最佳机会!”赵志皋看着皇帝出神,以为皇帝犹豫不决,急切说道:“没有了建奴的威胁,朝廷就无需对辽东集团这个隐患畏手畏脚!”
糟糕!
骆思恭听到这话,忍不住暗道糟糕。
站在一旁,始终保持沉默的陈矩也不由叹了口气。
朱翊钧微微皱眉,说道:“努尔哈赤有十一万兵马,入朝大军班师回朝,即便有朝鲜新军,恐怕也不足五万人。”
“需要辽东集团的配合,而如何让辽东集团配合,却又不泄露消息……”
“陛下,朝廷可以在朱大人发起对建奴突袭之后,派遣要员,手持王命前往辽东,迫使辽东出战!”
“如此辽东必没有将消息泄露给建奴的时间!”
“若能助我大明一举除掉两个隐患,到时臣愿意亲自往辽东,督促李氏父子出兵!”赵志皋不等皇帝说完,察觉皇帝有些犹豫,很无礼的急切说道。
骆思恭暗暗摇头。
老胡裱匠还是没有看透啊!
只见朱翊钧笑而摆手,平缓说道:“此事不急,朕还要考虑考虑,此事只有你们三人知道,若是消息泄露,朕决不轻饶!”
“是!”
赵志皋心中着急,却也无可奈何,与骆思恭结伴从乾清宫走出来。
赵志皋忍不住询问道:“骆都督,若是朝廷需要,必要时刻,你锦衣卫有没有能力控制辽东李氏父子?”
骆思恭看着赵志皋还不明白皇帝为何犹豫。
低声提醒道:“首辅,朱大人连战连捷,已经被民间百姓誉为战神了!”
骆思恭看赵志皋狐疑拧眉,也不多说,快步离开。
他已经好心提醒了。
骆思恭心中也十分的遗憾,恨不得将朱泺就是长皇子朱常洛说出来,以解皇帝心中的不安猜忌。
可他不能。
这个时候说出来,那么之前这么长时间,他就是欺君!
有多少颗脑袋,都不够皇帝砍的!
哎!
赵志皋不由无奈的叹了口气。
这会儿他也明白了。
朱泺!
皇帝在猜忌朱泺!
所以对是不是乘机连辽东集团都直接有些犹豫。
皇帝在搞平衡!
帝王心术!
赵志皋扭头看了眼黑洞洞的乾清宫,十分无奈,现在就连他都在犹豫,是不是真的要肢解辽东集团。
一旦没有了建奴存在,辽东的重要性就势必下降,李氏父子在朝中话语权就会衰减。
到时候皇帝重用朱泺,朱泺若有不臣之心,想要肢解李氏父子,实在是太容易了。
而且赵志皋甚至都在琢磨,朱泺灭建奴,是不是就是在肢解辽东做准备!
他都有这种想法,聪明、精于帝王心术的皇帝能想不到这些吗?
远处。
沈一贯看着赵志皋与骆思恭在乾清宫门外攀谈,面色沉凝吩咐道:“想尽一切办法,弄清楚乾清宫发生了什么事情。”
“次辅,恐怕有些困难,自从嘉靖年发生的宫女刺杀案后,乾清宫就十分的严密。”叶向高提醒道。
“有个人或许能帮我们!”沈一贯看向后宫方向。
叶向高眼睛一亮,则看向文华殿!
……
汉成。
朱泺刚刚从王宫出来后,等候在外面的李舜臣就连忙迎了上去:“经略,国主同意了吗?”
朱泺看着李舜臣对此事如此积极,心中很高兴。
这就意味着,李舜臣已经放下其朝鲜人的身份,站在他这边了。
他点了点头,道:“我对国主说,陛下需要借助朝鲜新军,帮大明打一仗,战争结束后归化,并且陛下也想亲自检阅朝鲜新军,国主虽然肉疼,不过却也答应了。”
李舜臣听闻后不由一笑。
他知道,归还是肯定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他也不希望归化。
在他指挥朝鲜新军这段时间,李舜臣对这支由常胜军训练的新军爱不释手。
他也希望能把这支新军带走。
朱泺注意到同样在宫外等他的戚金、熊廷弼等人不在,四处张望,发现了数百步外,拥堵的人群后面,戚金几人正在探头探脑的张望。
他不由好奇询问:“发生什么事情了,让戚总兵他们都产生了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