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146节
“禀经略,是在处斩朝鲜一名王族旁支。”
“噢?”朱泺不由轻哦一声:“谋反作乱吗?”
不管是哪个朝代,只要没有谋反作乱,王族的身份,都等同于免死金牌。
李舜臣摇了摇头:“倒也不能算是谋逆,只是太贪婪了,在倭寇入侵期间,曾经与倭寇做过生意。”
“当然,这并不是朝野内外一致要这位王族旁支死的原因。”
“这位旁支有大范围的驱赶佃户,毁田种桑养蚕呢,许多以前给他种地的佃户被他驱赶,无家可归。”
“这也就罢了,他还借着王族的身份,大肆的在民间圈占土地种植棉槡,得罪了朝中许多的大员。”
“之前大家找不到借口,现在倭寇战败,他与倭寇生意往来的事情就被当成通敌来对待。”
“国主迫于民间与朝廷内部的压力,不得不杀人,安抚众怒。”
朱泺听着,脸上露出深思。
“走过去看看。”
“指挥使!”
“贤侄!”
??
戚金等人在朱泺走来后,立刻行礼,朱泺点了点头,看向行刑台。
“我何罪之有!何罪之有!”
“我冤枉!我冤枉,我没有通敌,我用布匹换取倭寇缴获的粮食,我无偿捐献给朝廷大军作战,我何罪之有!”
朱泺抵近后,就看到行刑台上,一个身穿囚衣的人大声呼喊道。
“时辰已到,行刑!”
“啊!”
“杀得好!杀得好!”
???
一声惨叫,血光渐起,周围的朝鲜百姓纷纷叫好,散去。
“指挥使?”海中砥看着朱泺盯着那具无头的尸体出神,好奇开口。
朱泺回神后,冷不丁询问道:“对这个朝鲜王族被杀,你们有什么想法,他真的该死吗?”
“有点冤枉。”戚金直白说道:“这其中掺杂了朝鲜内部的争斗。”
熊廷弼与海中砥二人在朱泺看来的时候,也点了点头。
李舜臣不由好奇看着朱泺。
朱泺摇了摇头,面色却很沉重的询问海中砥和熊廷弼:“你们二人也觉得他冤枉,你们也觉得,这只是朝鲜内部权力、利益斗争的结果吗?”
朱泺看着二人一脸狐疑,就知道二人也是这么认为的。
他沉重说道:“不是,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与传统农耕之间的争斗。”
“的确,人人喊杀,是因为利益。”
“但你们想一想,如果不是这位王族旁支发展丝绸、棉纺这些手工业,就不会有驱赶佃户得罪百姓,就不会得罪朝鲜内部的地主阶层。”
“而这种情况,同样在我大明也十分普遍。”
“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出现,这种生产关系,对传统的农耕产生了十分大的破坏力。”
“这种问题同样是我朝要面对的。”
“一旦处理不好新生产方式与旧有传统农耕之间的关系,一定会发生十分剧烈的动荡。”
“我们是要像朝鲜这样遏制新生产方式呢?还是发展?如果容许他的发展,又如何化解两种关系之间的转变,让这种转变能够平稳的过渡?”
“这个问题你二人可以好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会是未来大明,最为集中的矛盾之一。”
朱泺说的很详细。
他希望海中砥和熊廷弼这样的人才,能够通过他的提醒,自己认真摸索,对这个问题产生足够的重视。
资本与农耕土地问题,仿佛是天然敌对的关系。
尤其是农耕向资本过渡,这种矛盾会更加的尖锐。
最典型的就是羊吃人事件,而眼前的一幕,就是槡棉吃人!
即便是朱泺,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但也没有想到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对这个问题,后世的经验无法给他答案。
效仿西方,百姓牺牲很大,而且大明本就已经烈火烹油了,经不住民间大乱折腾。
土地皇权化、国家化是一个对百姓伤害最小的办法,但同样也面临整个天下的地主阶层。
在大明经不住折腾的客观条件下,这个问题似乎根本无解!
而且他意识到,因为之前那道万言折子,回到朝中,皇帝老子一定会询问他有关这方面的解决办法。
他在那道折子中,详细的阐述了这个问题对大明的危害性阻!
如果不能答好这个问题,恐怕无法坚定皇帝老子支持他的改革。
尽快结束朝鲜战事,假道伐虢,这一切,其实都是他极力想要在解决内部问题之前,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他又不由想到了皇帝老子会不会同意他假道伐虢,灭建奴的计划。
第156章 班师回朝
四月末。
入朝大军班师回朝。
整个朝鲜闻讯而动!
是关于改革、民生、官场生态、工业萌芽资本与土地,服务于传统士农工商农耕文明的儒教与新生产关系的矛盾碰撞,外部环境对内部变革的影响等等,涉及的真的太多了,我会适当提快进度,同时增加每天的章数和字数.
“朱经略对我朝鲜有再造之恩,自此而后,经略就是我朝鲜上下的恩人,请经略喝下这碗酒!”
入朝大军阵列前,李昭领着群臣亲自敬酒为朱泺践行。
朱泺笑着接过酒碗,仰头喝掉:“多谢国主。”
李昖高兴笑了,若是朱泺没有顺手牵羊带走朝鲜新军,李昖心中会更加高兴。
不过就算如此,李昭也十分感激朱泺。
朱泺给朝鲜争取了五百万两的赔偿,丰臣秀吉倭国高层的家眷也正在来汉成为质的途中。
备受倭寇欺辱的李昖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就算朱泺劫掠了他三百万两雪花银,就算朱泺顺手牵羊带走了朝鲜新军,真的不归还,李昭看来,且不说朱泺帮助朝鲜赶走倭寇。
就凭赔偿和人质两条,那点损失都不算什么!。
李昖惋惜挽留道:“经略若是能晚几天走便好了,孤已经遣人为经略雕刻雕像,今后经略的雕像会伫立在王城宫门外的广场上,孤要让李氏子子孙孙、让朝鲜所有的子民,都记住经略对朝鲜的再造之恩。”
站在朱泺旁边的戚金听闻后,心中不由一笑。
李昖这完全就是引狼入室。
从朱泺笼络朝鲜百姓的举动,他不难看出,朱泺其实对朝鲜有着一些不能明说的想法。
现在让朝鲜百姓天天看着朱泺的雕像,记着朱泺的恩情,将来若是他这位贤侄领兵再次进入朝鲜……
是不是更容易被接受呢?
戚金觉得眼前的这位朝鲜国主十分可爱。
朱泺也有相同的感觉。
他笑着说道:“国主美意,恪感激不尽,不过大军在外多时,兄弟们都想念家人,恪再次谢过国主。”
寒暄几句后,朱泺翻身上马。
锵!
朱泺猛地拔剑,爽朗喊道:“兄弟们,回家了!”
“回家喽!”
“回家喽!”
??
常胜军、戚家军、辽东军的将士们,在这一刻,全都激动的欢呼起来。
域外作战,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对家的思念,前所未有的强烈。
呜呜呜……
号角声响起之际,嗒嗒嗒的步点声传出,大军开始有序的运转起来。
朱泺冲李昖等朝鲜君臣拱了拱手,骑马伴随在大军行军阵列旁边缓慢的行进。
刚走出不远,进入向北的官道,道路两边就密密麻麻站满了朝鲜百姓。
道路前方被几名老翁领着人挡住。
“禀经略,前方有朝鲜名宿,代表朝鲜百姓来为我回朝大军送行!”有士卒跑来,汇禀道。
朱泺扭头冲戚金等人笑着说道:“走,我们去前面看看。”
朱泺等人驾马来到前军阵列前,就看到了摆放桌案,挡在路中间的朝鲜百姓。
几名头发花白,牙齿都掉光了,穿着儒衫的老翁站在桌案后面,手中举着酒碗。
朱泺连忙翻身下马,快步走上去。
戚金等人也跟着下马。
杨镐骑在马背上,冷眼旁观没有任何动作。
再热闹,再风光,那也是朱泺的,不是他杨镐的。
他杨镐因为朱泺,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