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147节
此恨难消!
朱泺越是风光,他杨镐越是像一只不能见光的老鼠一般!
“老朽为汉城周边父老乡亲推举为代表,感谢将军,感谢宗国对朝鲜百姓的再造之恩。”
其中一名老翁在朱泺走近后,举着酒碗说道。
太老了,牙齿都没有几颗,又明显十分激动,声音颤抖含糊不清:“朝鲜百姓苦,倭寇入侵后,朝鲜百姓更苦。”
“百姓们没有值钱的东西感谢将军,特为将军以及将士们,备了一点酒水,几颗鸡蛋、几根萝卜、几块米糠饼子,还望将军不要嫌弃,请将军一定让将士们收下!”
朱泺随着老翁指向的方向看去,沿途的朝鲜百姓,手中或是捧着几颗鸡蛋、或是拿着萝卜、米糠混杂的饼子、又或是抱着一小罐子的糟酒。
入朝有段时间了。
他对朝鲜底层百姓的日子还是了解的。
这些东西的确是朝鲜百姓能够拿出最好的东西了。
朱泺郑重接过老翁递来的酒碗,再一次仰头一饮而尽后,郑重道:“多谢老先生,多谢朝鲜百姓。”
“我部大军回程途中的粮草给养充足,我知道,或许这是很多百姓为数不多的口粮,请几位老先生转告百姓们,心意我本人以及我部将士心领了,东西请朝鲜的百姓留下。”
“大明与朝鲜是兄弟友邦。”
“朝鲜是大明的属国,朝鲜人也是大明人,我是大明人中的汉家族裔,老先生你们是明人中的朝鲜族裔,从夏商周时期,我们彼此之间就有着深厚的联系。”
“我们同属沐浴在儒家文明下的华夏族裔,此番入朝讨倭,本就是兄弟帮忙,我岂能拿走朝鲜百姓仅剩不多的活命之粮。”
几名作为代表的老翁听到朱泺这番话,感动的落泪。
与朱泺说话的老翁更是拉住他的手,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说道:“请经略一定要收下,这也是百姓的一点心意,经略不但赶走倭寇,更是发放粮食救助我苦难百姓,纵使是朝廷,也不会做,经略却做了,经略若是不收,朝鲜百姓心中不安。”
朱泺有些为难之际。
东哥低声建议道:“夫君,不如让朝鲜百姓,将他们的感谢,写成万言书,带回朝廷。”
闻言,朱泺不由眼睛一亮!
他当即说道:“老先生,东西我们便不收了,此番出兵朝鲜,我大明内部的百姓为出兵也忍受了很大的痛苦。”
“说到底,这是双方百姓缺少交流沟通导致的。”
“若是能让我大明百姓知晓朝鲜百姓遭遇的苦难,他们一定会支持朝廷出兵的,我大明的百姓,其实也一样如朝鲜百姓质朴纯粹。”
“若是能让大明百姓,知晓朝鲜百姓,对他们蒙受苦难的感激,就是对我大明百姓最好的回报。”
“百姓们仅剩的活命口粮我们万万不能收,但我想请几位老先生,转告朝鲜百姓,请他们把对大明百姓的感谢写下来,让我带回大明,告诉我们的百姓。”
几位老翁低声商议几句,齐齐哽咽鞠躬拜道:“经略高洁,心中装着天下,装着百姓,大明能够经略这样装着百姓的父母官,大明百姓比我朝鲜百姓有福,老朽等一定协助经略,促进两国百姓的了解,让兄弟手足,水乳交融!”
朱泺笑着将几人扶起,然后转身吩咐熊廷弼一句。
很快,熊廷弼就找来了大量的纯白棉布。
几个老翁带头。
“感谢大明百姓。”
“谢谢大明质朴百姓为朝鲜百姓所承受的苦难。”
能够写汉字的就在纯白棉布上留下感谢的话语。
大多数不会写字的百姓,则咬破、割破手指,在大军行进过程中,在棉布上留下手印、指纹。
“呸,姓朱的穷大方!咱们爷们儿什么也捞不到!”
“得了吧,鸡蛋还好,那些糠多米少的饼子,你吃吗?”
“赵二,你还是不是辽东爷们儿了!怎么,在闻庆城跟着常胜军并肩作战,就把自己当常胜军了是吗!”
???
大军行进,辽东军阵列中,有人不满朱泺的决定,低声咒骂着。
吴襄看着已经走出三十里了,还有朝鲜百姓在路边相送,将学着前面的人,将手印按在阵列行进中,士卒拉起的棉布上。
他都不记得,这是第几匹棉布了。
“咱们这位朱经略,还真是穷大方。”吴襄侧着身子,对身边的杨镐低声说道。
他们不愿意往朱泺身边凑,在大军行进开始后,就故意落在后面,回到了辽东军的阵列中。
杨镐看了眼吴襄,冷冷说道:“这不是穷大方,而是奸险!”
“朝鲜贱民手中那点东西有什么用,还不够大军一天的粮食所需。”
“可他的这个举动就不同,朝xian百姓会更加感激他,感激大明!”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万言书尤为重要,无论是朝鲜的,还是大明的,底层的百姓都是愚昧的,容易被煽动蛊惑的!”
“只要回到国内,将朝鲜百姓沿途留下的万言书展示出来,讲述朝鲜百姓的苦难,就十分容易引起我朝愚昧百姓的同情心理。”
“会让我朝百姓自豪自己做了一件自以为正义的事情!”
“摊派造成的心中怨气就会消失!”
“而他朱泺,帮助朝廷,帮助皇帝消除了百姓心中的怨念,这就是大功一件!”
“此人阴险奸诈!为平生所见奸险者之最!”
吴襄听的神色凛然。
他万万没有想到,被嗤之以鼻的行为,竟然有隐藏这么深的目的!
姓朱的年纪轻轻,却是一个十足的老奸贼!
手段阴险,为人虚伪!
吴襄更加忌惮朱泺了。
“这个时节的朝鲜百姓还是很质朴,很可爱的,就如同我们大明的百姓,只是很多时候,质朴在某些人眼中,就等同于愚昧。”朱泺忍不住感慨道。
戚金笑着提醒道:“贤侄,后面的将士刚刚传来消息,你的行为,在辽东军心中就是穷大方。”
旁边的熊廷弼也笑着打趣:“指挥使,等回朝后,这万言书帮朝廷解决了大麻烦后,在某些聪明人眼中,你还会成为阴险奸诈,虚伪之人。”
哼!
海中砥忽然间十分激动的冷哼道:“任何光明正义的事情,在真正的小人、伪君子、阴险奸诈之人眼中,都会变色的,就是这种人太多了,才搞坏了风气!”
“大明现在经不起折腾,朝xian百姓的那几个米糠饼子,几根萝卜拿回去,也解决不了百姓的苦难生活。”
“可要是不能想办法,消除百姓心中的怒火,天下大乱,对朝廷固然没有好处,可天下大乱,百姓能够什么好处?”
“纵观历史,任何一次天下大乱,百姓最终得到了什么?”
“百姓流血,野心家谋利罢了,兴百姓苦,亡百姓更苦,不但苦,还会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熊廷弼诧异的看着海中砥,他到不认为海中砥是针对他。
可这个袍泽手足,还从未向今天这般反应激烈:“海秀才,怎么了?”
海中砥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太激动了,看着众人都诧异的看着他,连忙对朱泺歉疚道:“指挥使,卑职有些情绪激动了。”
“你这个秀才娃娃说得好!”祖大寿笑着说道。
麻贵也笑着点了点头。
朱泺点了点头,开口说道:“敬语有句话说的不错,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百姓不亏欠天,不亏欠地,不亏欠我们这些当权者,他们唯独亏欠了自己。”
“我们做事,不要管别人怎么看,只要我们心中存着光明,坚持做下去,不必因为委屈而辩解什么,且待二十年,三十年,乃至更久千百年后,让时间,让后人评说我们所做之事是否阴险。”
“我们的道德品格,是否虚伪!”
“是!”海中砥、熊廷弼听着朱泺越来越豪迈的气势,为这种豪迈所感染,在朱泺话落之际,捶胸大声领命。
其他人则露出深思之色,细细回味朱泺这番话。
这番话,给他们感觉好像是朱泺的誓言一般。
戚金却十分笃定,这就是朱泺的誓言!
那份上奏皇帝的万言折,他有幸读过,他知道朱泺想要做什么!
也正是那份万言折,才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
......
“娘,娘……”
延禧宫,朱常洵急匆匆闯进其母真是的寝宫,着急说道:“朱泺,朱泺要假道伐虢,在回朝途中,对建奴施行犁庭扫穴!”
哗啦!
郑氏猛地起身,面露惊慌:“马上把消息告诉李如桢,决不能让朱泺达成目的,没有了建奴,辽东集团在朝廷许多人眼中,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李氏父子的权利减弱,甚至被肢解,我们母子就等同于失去了最大的助力!”
第157章 皇帝大怒
郑氏慌了。
根据朝廷消息,班师回朝的大军在数日前已经从朝鲜汉城启程了。
现在恐怕已经抵达鸭绿江边了!
这个消息以最快的速度,被辽东代表处飞鸽传讯送回辽东。
两日后。
李成梁接到信报,惊的面无血色。
“阴险小人!朱泺是为父见过,最为阴毒的小人,他这是要掘咱们李氏的祖坟呐!”李成梁眼中闪烁着恨意,咬牙切齿狰狞道。
话罢,转头看向长子李如松:“去,马上派人把消息告诉努尔哈赤!”
“让努尔哈赤戒备朱泺!”
“现在入朝大军恐怕已经快到鸭绿江边了!”
“马上给为父准备车马,为父要立刻进京面圣!”
“决不能让皇帝下决心施行犁庭扫穴计划!”
李氏父子,乃至整个辽东集团闻讯变得惊慌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