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159节
哗然!
整个客栈内顿时哗然。
“辽东李氏父子,拥重兵,耗费无数粮草都没有办成的事情,竟然让朱指挥使做到了!”
“哼!辽东父子根本就是养寇自重!”
“辽东李氏父子该杀!建奴如何在李氏父子重兵弹压之下做大,还是李氏父子故意为之吗!”
“朝廷每年要向辽东输送多少钱粮,这些都是咱们的血汗钱!换来的却是李氏父子这对狗贼养寇自重,崛起政治利益!高官厚禄!”
???
李成梁早在听闻消息的时候,就已经被震惊了。
此刻再听客栈内的议论,面色顿时间阴沉的几欲滴水。
朱泺压服努尔哈赤,再建新功,他李氏父子在朱泺的对比下,就成了人人喊打,养寇自重的狗贼了!
李成梁的好心情全无!
相反内心十分的焦虑。
辽东军拙劣的表现,已经给他造成了很大的政治颓势。
现在无疑是雪上加霜。
他能够想象得到,如此议论他父子的,绝不止这间客栈内的食客。
很快,这种声讨声浪就会在整个大明席卷。
天下百姓都要质疑他李氏父子,在辽东拥重兵,消耗大量的钱粮,为何始终无法解决建奴,致使辽东成为一个窟窿,不断的吞噬民脂民膏!
“好个竖子!”纵使是老谋深算,城府极深,李成梁终是在此等糟糕局势下,按捺不住心中躁怒之火。
同样被震惊的朱常洵回过神。
他勉强压住心中急躁,闻言安抚道:“李公,刀不行,蓟州还有口诛笔伐等着他!”
“在我大明,口诛笔伐比刀更加管用!”
李成梁豁然抬头,起身拱手歉疚道:“公子,老朽的心乱了,恕老朽不能作陪了。”
“李公且去忙。”朱常洵知晓,李成梁一定是找京中的盟友,沈一贯等人商讨对策去了。
第164章 杀意
他亲自把李成梁送出门口后,也匆匆上了马车。
朱常洵同样着急,他需要马上回宫与母亲商议对策。
这个消息太出乎他们意料了。
消息震动了大明权力阶层所有人!
沈一贯听闻消息后,许久才回过神,咬牙狰狞道:“马上通知顾宪成,让他不惜一切代价,把声势搞大,还有在京中联络我们的人,让他们发动士子,弹劾朱泺有不臣之心!”
“要在朱泺回来之前,把他搞臭!”
??
乾清宫。
“圣上,国之大幸,国之大幸啊!”激动之下,赵志皋在皇帝面前都有些忘了君臣礼节,说话之际,手舞足蹈,面色潮红:“虽然未能犁庭扫穴,但小朱经略凭借一己之力,压服努尔哈赤,迫使努尔哈赤俯首称臣,至少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辽东方向的危机解除了!”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称汗,成立政权以来,让心怀大明安危的朝臣们心中十分不安。
大明周边出现一个新的政权。
这就意味着双边关系有了新的变化。
努尔哈赤一直没有接触大明,这种冷漠对抗,让赵志皋等人心中十分不安。
现在俯首称臣,尽管建州女真政权对大明的实质性威胁并没有消失。
但短时间内,危机不会发生!
朱翊钧光着脚下地,爽朗大笑着,一边快速踱步,一边连连点头称赞道:“你说的不错,国之大幸!”
“朱泺没有让朕失望!没有让朕失望!”
“传旨天下,免除今年一年的粮赋,让百姓休养生息!”
“传旨朱泺,告诉朱泺以及所有入朝将士,朕改主意了,要出城三十里外亲自迎接他们!”
赵志皋惊讶的看着皇帝,不过并没有反对。
皇帝心情好,这对于朝局发展是好事:“臣遵旨!”
皇帝要出城三十里外亲自迎接朱泺凯旋大军的消息传出去后。
京师哗然。
百姓高呼皇帝英明。
而李成梁、沈一贯等人则面如死灰,加紧搞臭朱泺的布局!
皇帝出城,锦衣卫负责皇帝安危,第一时间接到中枢的命令,立刻着手肃清隐患。
骆思恭接到这道命令后,心中不由好笑:这可精彩了!
“大都督,那些蓟州卫闹事的士子们怎么办?还有,京中近来也不安宁。朱指挥使毕竟是我们锦衣卫出身,这也是我们锦衣卫的光荣,现在若是能帮一把,结下这份善缘,指挥使高升,对我们锦衣卫也有好处。”骆思恭的心腹询问道。
骆思恭似笑非笑的看着心腹,摆了摆手,十分轻松道:“这事不用我们操心,朱经略自己就能解决,看着吧,那些人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心腹面露狐疑,骆思恭也不愿解释,摆了摆手……蓟州。
悦来客栈。
“京甫兄!”杨镐与吴襄在外面等着的时候,门内忽有惊喜声传来,紧接着杨镐就看到顾宪成步履匆匆走出。
顾宪成走到杨镐面前,握住杨镐的手,动人道:“京甫兄,未曾想能够在这里见到你!”
杨镐感觉十分的舒服。
顾宪成仅仅表现出对他杨镐极大的重视,但却让受伤的杨镐感觉浑身宛若被一汪暖流包裹着。
在辽东,李如松也开导安慰他。
招来辽东将领作陪,有温润香艳的江南歌女唱着侬侬软调,还有一群丘八咒骂朱泺。
但也比不上顾宪成表现出的惊喜和重视。
他们才是一类人,才是真正的心灵相通!
李如松那等粗鄙丘八军头,交好也无法交心!
杨镐紧紧握住顾宪成的手,自嘲道:“叔时兄,镐已经是一个笑话了,叔时兄还能如此,镐心中感激莫名!”
顾宪成感受着手上传来的力度,心中窃喜。
为了解杨镐的尴尬,让杨镐敞开心,故意自嘲道:“京甫兄,我又何尝不是,你我为国尽忠,却遭此下场,让人嘘唏,京甫兄至少比我强,陛下金口玉言,我亦此生官途无望!”
“从此以后,便只能效仿陶渊明先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潦倒此生了。”
顾宪成算是把人性的弱点看透了。
极力的揭露自己更为悲惨的不幸,衬托之下,让杨镐觉得自己的遭遇好多了。
“走走走,京甫兄,我已经备了佳肴,你我同病相怜,一起苦中作乐如何,这世人昏聩愚昧,将奸佞作忠臣,你我忠臣遭劫难,我们何不高歌醉饮,看着浑浊愚昧世人,如何自食其果!”
“善!”
吴襄瞧着杨镐二人离开,唇角微不可察的撇了撇嘴,他此番算是长见识了。
“特娘,怪不得武将斗不过大明的文臣,今后一定要更加靠拢杨镐,维护好彼此的关系!”吴襄心中暗道着。
包间。
吴襄正襟危坐,一言不发的听着杨镐与顾宪成相互吹捧寒暄。
砰!
酒酣人微醉的时候,顾宪成猛地把酒杯砸在桌子上,豁然起身,看着杨镐,咬牙道:“我等忠臣不能眼睁睁看着奸佞当道!京甫兄,我准备做一件大事!”
话中,顾宪成蹭蹭走到窗边,双手用力一推。
啪!
窗子打开。
顾宪成指着窗外楼下大堂内:“我组织了数千士子!我要在朱泺经过蓟州的时候,揭穿朱泺此等虚伪奸佞的真实面目!”
“先从士林,继而撼动朝堂,惊醒那些愚昧沉睡之人!”啪!
杨镐抚掌起身,大赞道:“叔时兄乃天下忠臣之楷模典范!我愿以苟且之身,助叔时兄一臂之力!”
“有京甫兄助我一臂之力,我更有信心,在明日,与姓朱的奸佞之辈一较高下!”顾宪成十分激动,快步走回,举杯视死如归道:“明日要么是奸邪朱泺名臭万里!要么就是我顾宪成以死殉道!”
“干!”
“干!”
???
翌日。
蓟县城外大清早已经是人山人海了。
“这么多士子?有五六千人吧?都是来迎接指挥使的吗?”
“肯定是,当初指挥使整顿卫所的时候,就有很多士子来帮指挥使。”
“是啊,要说当初那些士子还真是不错,除了指挥使之外,他们对我们蓟州百姓也是有大恩的。”
“指挥使领着咱们蓟州的子弟兵回来,光士子就来了这么多,这就是人心!”
???
来迎接朱泺的蓟州卫百姓看着早早就挤在他们前面的士子,不由议论纷纷。
百姓们纷纷给士子们腾出最好的位置,也主动不往士子们站着的位置拥挤。
蓟州卫千户徐信领着人,同样占据了一个最好的位置。
徐信听着百姓对士子们的议论,以及态度,不由摇了摇头,感慨道:“指挥使说的还是对的,这些百姓还真的是质朴,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些士子是来搞臭指挥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