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205节
杨老栓连忙改口对儿媳妇说道。
坐在朱泺身边的东哥捂着嘴娇笑,低声对朱泺说道:“这位嫂子和我们女真人一样,率直。”
朱泺看着不好意思讪笑的杨老栓,指着杨老栓的儿媳说道:“老伯,能不能让嫂子过来坐下来,我们一起聊一聊。”
杨老栓儿媳听闻后,主动走了过来,不过却没有坐下,站在旁边,连连摆手道:“大人,俺一个妇道人家,可不能上场面,不能坏了祖宗的规矩。”
“大人你有啥事,尽管问。”
朱泺看着面前这个没有裹脚,大手大脚,大骨盆的女子。
在大明民间,绝大部分女子也都会裹脚。
但是也有部分不会裹。
毕竟裹脚之后,操持农务就有诸多不便。
而这个泼辣,敢顶撞公公的女子,从杨老栓适才的反应,以及杨老栓刚才谈及大儿子透露出的内容。
可以看出,老杨家拿主意的就是这个泼辣的女子。
而这个拿主意,有主见,泼辣的妇女,却又有着这个时代大明女子最质朴的一面。
第193章 放肆
孝敬!
规矩!
就算在家中拿主意,也绝对不会在公公坐着与人谈话的时候,一同坐着。
朱泺语气平缓的询问道:“听说你们接了一个打单子,已经拿到了一百两的定金,刚才也听杨老伯说了,得亏你坚持要留下来自己单干,这可是一个十分有远见的英明决定,是什么促使你坚持单干的。”
初闻朱泺提及一百两定金的时候,女人的面色不由紧张,眼中流露出戒备之色。
等听到朱泺后面明显带着夸赞的话后,女人的戒备放松了一些,脸上露出自豪骄傲之色。
在朱泺话落后,这杨家媳妇倒也不想大明那些千金小姐一般忸怩,泼辣的说道:“就凭俺家公公,俺家丈夫,和几个小叔子的手艺啊!”
“以前方圆几十里的乡亲们,都争着抢着让俺家打各种农具,卫所的武器,凡是写着杨家字迹的,都是争着抢着的。”
“以前给乡亲们打铁,不能收钱,你要是收了钱,也都被卫所那些扒皮们,各种巧立名目抢走。”
“乡亲们自备铁料,俺家出力气,最多也就收几个鸡蛋之类的,做了人情。”
“现在不同了,俺们不受那些扒皮们管了,不是军户,他们再也无权管俺们,俺就想着,凭俺杨家的手艺,就是给周围百姓做农具,卖农具赚的钱,也比跟着大老爷去京城干挣得多吧!”
“给自家干,不背井离乡,不受气,金山银山,都比不过自己的茅草窝住着舒服。”
朱泺不由竖起了大拇指,这的确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女子。
而大明,不缺杨家媳妇儿这样的女子。
“我们想让杨老伯去天津卫做表彰,表彰你们在卫所私有化之后,迅速找到了过上好日子的致富路,以此鼓励其他百姓,你们愿不愿意?”
“到时候,杨老伯会带大红花,就像中举的状元一样,会有人为杨老伯牵马,送杨老伯回村子。”
“而且燕王还会给你们这个铁匠作坊颁发一块印着大明龙旗的牌子。”
“有这块牌子,你们这个铁匠坊就等于是被朝廷认可的精良手艺作坊,那些当官的,见到这块牌子,除了正常的税赋,再也不敢盘剥你们!”
“大人,真的有这种好事?俺公爹真的可以像状元一样,带大红花,骑大马回村,还给我们印着龙旗的牌子?”杨家媳妇眼睛发光的询问道。
朱泺笑着十分肯定道:“真的!”
“爹,咱得去!”杨家媳妇激动的劝说杨老栓。
杨老栓瞪了眼儿媳妇,最后无奈的点了点头答应了。
朱泺又与杨老栓闲聊片刻后,听了听百姓对卫所私有化的感受,以及有什么不不适应后,起身带着众人离开。
他出了杨家走了一段路,扭头看着传来打铁声的方向,有感而发道:“我大明一乡野女子尚且如此能干,大明的男儿更加有的是力气和勇气为更好的生活而拼尽全力,创造幸福,追求幸福,脱离愚昧。”
“可为什么,一直以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无论兴亡,百姓永远活的最苦最累,最没有尊严?”
“其实说白了,就是没有机会!”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打破僵硬,通过不断的变革,在变革中为所有的百姓创造更多的机会!”
“杨老栓他们是走在前面的人,而我们变革的决心要永不动摇,不断的改变,提供无数的机遇,让更多的百姓,所有的百姓,都能抓住变革中赋予他们的机会!”
此刻,所有人默默听着,深有同感。
经历了天津卫的私有化,这些参与其中的人,全都意识到了改革的重要性。
也无形中,更加紧密的团结在朱泺身边。
“指挥使,抓了一个人!”就在此时,杨把总带着几名兄弟,来着一个身着锦衣,富态的壮年男人走了过来。
朱泺身为王爷出行,怎么可能没有保护。
只是在入村前,除了少数几人,其他负责护卫的人全都留在了村外。
“王爷,小人不是奸细,不是坏人,小人是大明商贾,来这个村子招收匠人的。”男人在被杨把总拎到朱泺面前后,惊慌解释道。
孙承宗附耳低声说道:“王爷,此人就是卑职之前说过的醉仙楼龙老爷,也是醉仙楼商贾中,第一个发现卫所人才是最有价值的商贾。”
朱泺挥了挥手,杨把总立刻放开龙老爷。
“龙老爷,不知你怎么称呼?”
龙山恒更加慌了,连连摆手道:“龙山恒可当不起王爷如此称呼,王爷是折煞小人了,小人表字忠乾。”
朱泺点了点头,语气温吞平缓安抚道:“你不要害怕,本王不会为难你,只是遇到你了,有几句话想对你说。”
“王爷吩咐,小人一定遵从!”
“本王希望你能善待所有的手艺人,也希望你能够影响更多人善待他们,他们可都是咱们大明朝的宝贝。”
龙山恒立刻举着手发誓。
随后朱泺勉励几句,放走了龙山恒。
“皇兄,到了天津卫,我就一直堵得慌,不了解不清楚,了解后,心中更难受。”朱常洛看着龙山恒离开的背影说道:“这些军中匠籍,就如皇兄所言,都是大明朝最大的宝贝。”
“他们的手艺都是传承了百年,乃至两百年的,父传子,子传孙。”
“就这么大量的被商贾们瓜分,实在是令人痛心可惜!”
闻言,所有人都有些心情沉闷。
朱泺拍了拍这个还未束冠弟弟的肩膀,沉声说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举措,我们大明现在没有能力,给他们更好的条件,供养他们,如果继续在卫所中,这些传承数百年的手艺、技艺就会随着卫所腐烂而腐烂。”
“与其如此,不如放开,让民间的富贾豪商们养着,又如杨老栓一家,凭借着精湛的手艺,自己去闯去干!”
“这样既可以促进民间经济的繁荣,也可以让他们的技艺保存下来,甚至发扬光大!”
“等朝廷情况好转的时候,只要技艺存在,我们还可以征召他们。”
“现在结下这份善缘,百姓们会感激朝廷,将来朝廷有召,质朴的百姓必定有召必回,有召必应!”
“作为一个朝廷,一个政权,是给老百姓留下感念的恩义,还是留下无尽的怨恨呢?施政执政不能单单从利益的角度去衡量问题。”
周围众人露出深思之色。
朱常洛郑重作揖:“皇兄我明白了,我们应该给百姓留下感念的恩义,利益永远都是一时的,感念人心才是永恒的!”
“一个朝廷想要稳定,想要传万世而不衰,做任何事情的出发点,必须是能让百姓感念的,而不是考虑朝廷的利益,若是二者可以皆得固然好,若是不能,那就舍弃利益!”
朱泺满意的拍了拍朱常洛的肩膀,然后往村口方向走去。
孙承宗等人看着朱泺笔直挺拔的背影,跟上去的脚步更加坚定了。
留在他们身后的,是雨后泥浆中一只只清晰可见的脚印。
踩得稳,踏的实!
就当朱泺在天津卫为卫所私有化改革中,赚取十万文,一百两雪花银的百姓,筹备一次如同考中状元一般,热热闹闹的表彰大会的时候。
海面上,一艘大船缓缓驶入天津卫。
京城,随着倒腾特别刊的百姓踏入陆陆续续踏入京畿后。
整个京畿对改革的攻讦,对他朱泺的弹劾也到了白热化阶段。
“放!”
“放!”
砰砰砰……
三大营校场,高强度的训练逐步进入了燧发枪射击环节。
在常胜军各级将校的命令下,整个校场,枪鸣声此起彼伏。
朱钰、海中砥、熊廷弼陪着麻贵站在校场边缘,几人举着望远镜观察训练情况。
麻贵有感而发道:“好啊,好啊!三大营现在才有些看到了,我看,咱们大明的军队,就应该全都让你们训练一遍!”
海中砥撇了撇嘴,在麻贵这个老相熟的上官面前也没有什么好忌讳的,耿直说道:“麻总兵愿意,可其他人未必愿意啊。”
“就算是皇上,也未必愿意让我们常胜军,王爷的麾下征询整个大明军队。”
熊廷弼想要阻止这个好友,可已经来不及了,唯有苦笑。
麻贵倒也不介意,扭头瞪了眼海中砥,同样没有机会的告诫道:“这种混账话在劳资面前说说就行了,怪不得王爷说过,你海秀才不适合在朝中发展,你走文官的路子。”
“我看你不似文人,更似武夫!”
“用我们晋地人的话说,你就适合憨娃!愣娃!”海中砥虽然是个文人,不过却很对麻贵的胃口,所以麻贵才愿意对海中砥推心置腹的说这些话。
“报!顺天府衙们又派人来要人了,这次还持有内阁沈阁老、叶阁老、张阁老的文书!”就在此时,有将士匆匆来报,汇报时,把三位阁老的文书递上去。
“这群该死的酸文子,还没完了是吧!”朱钰率先忍不住,破口大骂,没好气叱责将士:“把顺天府衙的衙役赶走!”
海中砥几人已经拿起阁老出具的文书看了起来。
海中砥冷冷说道:“现在连张阁老都插手了,内阁兵部尚书空缺,五位阁老,就有三位阁老要人了!”
麻贵叹了口气,解释道:“张阁老我还是比较了解的,他这个人是个古板的人,对皇族领兵十分反对!”
“现在你们又出手,抢在顺天府衙之前,把参与倒腾燕王文章,投机倒把的百姓保护在常胜军军营中。”
“此等做法,无异于骄兵悍将,以军干政,触动了张阁老的逆鳞,他不掺和进来才奇怪了呢?”
话中,麻贵把几分文书交给海中砥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