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209节

  身后无数百姓看着呢。

  要是今天他不能压下这些丘八们的气焰,他沈一贯丢人就丢大发了!

  负责辕门的把总面色冷冽,平静说道:“常胜军规矩,就算是陛下亲自到了,没有得到军中主帅的容许,都不能入内!别说大人只是阁臣!大人觉得自己比皇帝陛下都要尊贵吗!”

  “好!好啊,你们这些丘八!你们这是公然造反谋逆!”

  “叶大人,卑职等可承担不起这么大的罪名!”就在此时,围观的人群后面远远有声音传来。

  百姓扭头,就看到数骑疾驰而来,连忙让出一条通道。

  海中砥几人策马冲了进来,翻身下马。

  海中砥领着众人拜道:“卑职拜见阁老!”

  沈一贯眯眼打量着海中砥和熊廷弼,尤其是海中砥。

  任谁都看得清楚,燕王朱泺终究是要把最嫡系的常胜军交到这个年轻人手中的!

  “海中砥,听说你的才思敏捷,算是士林中的难得俊杰,难道你不知道,你们现在的行为实在破坏朝廷的制度吗!”

  “你实在亲手毁掉我文臣先辈们,付出了无数心血,建立起来的理想制度!”

  “你难道就不担心成为文人中的罪人吗!”

  “本阁很看好你,你的前途不止于此!”

  任谁都能听得出,沈一贯在拉拢海中砥。

  海中砥保持着微微弯腰的姿态,抱拳铿锵说道:“禀阁老,若是这理想制度真的这么好,大明兵锋也不会自永乐年之后,疲弱两百年!”

  “若是这制度真的这么好,大明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忠良不能为世道所容,请问阁老,两百年建立起的理想制度,为什么就容不下一个为国为民伸张的海大人?”

  “两百年了,这天下越来越糟糕,我们文人口口声声所说的理想制度,他真的理想吗?既然理想,为何这天下越来越糟糕!”

  “请阁老为学生解惑!”海中砥原本的声音便很大,这最后之言,几乎是呐喊出来。

  请阁老为学生解惑!

  声音落在看热闹,根本没有听明白,什么理想秩序的百姓心中,都有种振聋发聩感觉。

  他们不知道这些问题意味着什么。

  但能够感受到海中砥话语中的那份愤怒、悲情!

  熊廷弼的眼睛也不由微微泛红。

  这些问题,他也想问。

  自从跟着朱泺一路走到现在,他们心中生出了太多的疑问,太多的不解了。

第196章 万岁

  这是以前信仰的坍塌!

  以往士林间,人人歌颂的理想秩序,在跟随朱泺这段时间,耳濡目染太多,以至于早些时候建立起的信仰彻底的坍塌了。

  越是有才华的人,越是不会将自己内心的脆弱展露出来。

  他们在过往信仰坍塌的废墟中,跟着朱泺,正在建立新的信仰,新的人生价值观。

  若非今日沈一贯等咄咄逼人,或许这些困扰他们内心的呐喊,也不会宣泄出来。

  会随着时间,跟随着朱泺践行中,被新的信仰,新的人生价值观所抚平。

  沈一贯三人被问住了。

  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

  无论他们如何的巧言善辩,都无法解释这些发生在他们歌颂的,理想秩序下的黑暗肮脏,为什么会发生!

  这也是戳破他们口中所谓理想秩序,最锋利的利刃!

  叶向高眯着眼睛,眼缝中寒芒闪掠:“你叫海中砥,海瑞长子就叫海中砥,你与海瑞是什么关系!”

  “卑职与海大人没有关系,在我们那里,有很多人为了祭奠海大人,取名中砥,卑职只是恰逢也姓海罢了!”海中砥掷地有声答道。

  “请三位阁老为学生解惑!”海中砥再次请求。

  沈一贯的脸色阴晴不定。

  他知道眼前这个不似文人,更似武夫年轻人的目的。

  无外乎用他们不能解答的问题,逼着他们离开!

  “海中砥,你成功了!”沈一贯咬牙低声阴冷说道:“不过,骄兵悍将不会有好结果的!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哼!

  沈一贯甩手冷哼,转身离开。

  叶向高狠狠地看了眼面前的骄兵悍将,也冷哼甩袖离开。

  海中砥这个问题,他们根本没办法回答。

  若是不回答,海中砥一定会穷追猛打,锲而不舍的逼他们回答,留下来只会更加尴尬丢人。

  张位看了眼海中砥、熊廷弼,语重心长说道:“你们都是燕王的心腹,也都是士林翘楚,应当明白,骄兵悍将的问题对一个朝廷威胁多么大。”

  “本阁希望你们能够说服王爷,还兵权于朝廷!王爷想要改革,想要造福大明,何必要掌兵。”

  “你们的问题,本阁同样回答不了。”

  “本阁近日收的一位学生提出的观点,或许能够回答你们的疑惑。”

  “他说,我大明如今之景象,是儒学出了问题,欲救大明,必先救儒学,汉之董子第一次修改儒学,汉独尊儒术,天下进入一个极具的繁荣发展时期。”

  “送朱子、阳明先生分别提出理学、心学,才有了大明重整华夏山河。”

  “或许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依旧是儒学的问题!你们年轻人,想要救国,就应该安安心心的研究儒学,重新定义儒学!”

  熊海二人铿锵回道:“多谢张阁老耳提面授,吾等还是在实践中寻找答案吧,总要有人去在实践中寻找答案!”

  张位失落的看了眼二人,叹息一声,二人所说的在践行中寻找答案,说的委婉,其实就是告诉他,他们会紧跟燕王朱泺的步伐!

  ?

  发生在常胜军辕门的冲突,几乎不等朱常洵抵达后就结束。

  出城途中的朱常洵遇到沈一贯等人,听闻消息后,心中对朱泺更加嫉妒羡慕。

  而消息,也很快传入乾清宫。

  皇帝朱翊钧听闻后,许久沉默。

  再次开口,自言自语道:“这是信仰崩塌迷茫中的呐喊,希望这信仰崩塌,能够有新的信仰在无数人心中建立起来,否则……”

  朱翊钧不是一个昏聩之人。

  他一眼就看穿了海中砥这番掷地有声,暗含着悲凉呐喊背后,是信仰坍塌,传统价值观倒塌苦闷的一种宣泄。

  同样他也意识到,这场改革,注定要击碎不知多少人固有的传统信仰。

  而他很担忧,在原有存在每一个人心中的信仰支柱坍塌后,一旦不能建立起新的信仰,那么大明的未来就充满了太多的不定数了。

  他不清楚,他那个长子,有没有能力在摧毁旧有的传统信仰,在废墟中建立起新的信仰。

  抚平人心中信仰坍塌后的空虚和满目疮痍。

  他很怀疑,现在,就是那个混球儿子想来也没有!

  “去查一查这个海中砥与海瑞的关系!彻查!”皇帝忽然严厉吩咐道。

  陈矩面色微变,随即低声应喏:“是!”

  天津卫。

  自宋金时期,金人占领北方后,在天津设立港口,天津卫就逐渐成为南北漕运的重要枢纽。

  是日。

  津门锣鼓喧天中。

  一艘漕运海船驶入津门港口。

  漕运船上,一个金色头发,高鼻梁,蓝眼睛,手拿着圣经的传教士踏上了津门码头。

  利玛窦在踏上大明土地上的这一刻,在自己的东方履行日记上写下:历经千难万险,我终于踏上了马可波罗前辈描述的东风大国的土地。

  这是一片我平生所见过,最为繁华的土地和国度。

  他的疆域面积令我震惊,他的人口基数让我感到害怕。

  但是在三百年前,英吉利的国王就在平民、资产阶级联手逼迫下,签订了大宪章,而这个庞大的东方帝国,还保持着皇权至上的体制。

  或许这是符合他们本身发展的选择。

  但是一路从南到北,我感受到了这个庞大帝国,内部散发出的腐朽气息。

  我本应在厦 men登岸的,月余前,踏上厦men土地的时候,听闻大明的燕王,在他们的京畿,北直隶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卫所私有化改革。

  我惊讶的发现,这是一场国有资产私有化的改革,我实难相信,在这样一个皇权至上,散发着腐朽的庞大帝国,竟然会发生一场平民掌控下院的英吉利都绝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所以我选择当即北上,看一看这位大明燕王发起的改革。

  当我踏上津门港口,坚实的泥土上,听着津门城内传出的热闹响动,我仿佛闻到了一股朝气蓬勃的气息从城内涌来。

  ???

  利玛窦日记回顾补充:我已经老了,我的身体,我的灵魂,已经完全被这个国度的每一寸泥土所影响,我现在是个地地道道的名人了。

  行将就木的一天,翻看八十年前踏在津门港口之上写下的第一页日记,往事似乎还历历在目。

  我从未想过,就从今天开始,我与大明的燕王,在此后人生中,结下如此多的不解之缘!

  那位燕王已经不在,我的眼睛已经昏花。

  可眼前依旧清晰的闪现着,那位燕王曾站在泰山之巅,挥斥方遒的对我炫耀:大明是一个文明国度,你们的西方国家,不过是刚刚觉醒的民族国家!

  依稀记得,当时我心中很不服气。

  事实证明,那位燕王殿下说的没错,这是一个已经走过了民族,成长为更高级的文明国度,一个能够让心中虔诚装着上帝的人,都被同化的国度。

  ????

  明万历二十五年,七月中旬。

首节 上一节 209/4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给朱棣造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