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210节

  利玛窦放下笔,刻意为踏上津门的第一篇日记留下一大页空白后,留待日后补充,然后合上笔记本,手握着圣经,怀揣着散播上帝光芒的神圣使命,坚定的走向了津门,那锣鼓喧嚣的方向……

  “天津卫,南皮县,下洼村陈巧手,下洼村的陈巧手我认识,他爹叫陈巧巧,那木匠手艺没的说,是天津卫做弓箭最好的手艺人,这个陈巧手怎么赚了一百两的?”。

  “一百两?听说一个京城的富商看中了陈巧手给自己改良,给婆娘做的织布机,京城富商直接订了一百架织布机,富商包料,每架给陈巧手十两雪花银!”

  “这算什么,听说这个富商还想让陈巧手举家跟着去京城呢,给一栋大宅子,娃子全都到富商自家的学塾读书识字,每年三百两银子,陈巧手要做的就是当个师傅教徒弟,这陈巧手就是脑子转不过弯儿,死活不愿意离开埋祖宗的下洼村!”

  “青县、塘沽的杨老栓,我认识……”

  ??

  津门府衙附近一块快扩地,锣鼓声中,旌旗招展。

  各色长条彩旗写着表彰典型的籍贯、以及姓名。

  周围的百姓羡慕的指指点点议论着,所有人都知道,能够参加此次表彰的,至少都是卫所私有化后,赚到了一百两银子的人。

  一百两等于十万文。

  这样一笔横财,围观人群中,除了那些富贾豪商们,许多人可能一辈子见也不可能见过。

  如今,以前大家一样苦哈哈的军户中,有人率先拥有了这样的好日子。

  嫉妒有。

  但更多的是羡慕!

  以及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卫所私有化后,分田到户,除掉了军籍,往日利用权利盘剥他们的卫所老爷们,犹如扒光毛的鸡。

  没有了压迫盘剥,没有了军籍的限制,有人已经接受蜂拥而来富贾豪商的雇佣,有人则琢磨着除了种田之外,家里多余的劳力干点什么。

  总之,质朴的百姓,在羡慕之余,更加坚信,只要自己甩开膀子,拼尽全力的去干活。

  老天爷一定不会辜负愿意把汗水摔成八瓣,洒在泥土中的勤劳人。

  即便不如受“五零零”表彰的这些乡梓,但一定能过上以前期盼的,吃饱穿暖的日子。

  给娃子买点肉。

  给婆姨买一块好料子,做一身好衣服。

  在夜晚之际,一天疲惫后,灯烛下,娃子欢快打闹,婆姨借着灯光纳鞋底,自己惬意的抿上一小口糟酒。

  这样的日子就足够了,这样的日子总算有盼头了!

  卫所私有化后,解除一切束缚后,所有的卫所百姓,心中都感觉敞亮了,怀揣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在锣鼓声中,他们不是看客。

  利玛窦站在人群后面,听着百姓的热议。

  只觉得这里的百姓,与他在大明其他地方接触的百姓都不同。

  他们不是看客。

  同样是这场改革的参与者。

  他对大明百姓有了新的认识。

  他们是质朴的,只要给他们一束光明的希望,他们就会拼尽全力,用生命去拼搏,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燕王到!”

  “瑞王到!”

  “常胜军戚将军到!”

  ??

  就在锣鼓喧天,百姓的热议中,府衙内里传出高呼声一时间,所有人的声音都止息了。

  所有人眼巴巴的往府衙门口张望。

  站在人群后面的利玛窦也不由垫着脚张望。

  他对在一个皇权至上国度中,提出卫所这样一个类同于国有资产集体,私有化建议,并且将之推行的王爷,很是好奇。

  “他是燕王!”

  塘沽的红色彩旗下,杨老栓看着率先走出府衙大门,登上表彰台的朱泺时,忍不住惊呼一声。

  朱泺听到了。

  他冲杨老栓笑了笑。

  杨老栓有些害怕,但更多是激动,扭头对身边下洼村的陈巧手说道:“巧手!看到没有,燕王!当初请叔参加表彰大会的是燕王!”

  “杨老栓,你老杨家祖坟上冒青烟了!”

  “老栓叔……”

  在百姓的议论中,朱泺等人走上表彰台。

  朱泺看着下面黑压压,眼睛灼灼盯着他的百姓,平静一下心中的激动,暗暗深吸一口气,组织一下因激动有些凌乱的思绪开口道:“这是完成卫所私有化改革的一个月零八天。”

  “在这段时间内,卫所中涌现出了大量致富的典型。”

  “今天,我们选取了其中的佼佼者,让他们如同中举状元一样站在这里接受表彰。”

  “就是要告诉大家,朝廷没有忘记你们几代人,为大明两百年国祚稳定繁荣所作出的牺牲。”

  “就是要告诉大家,在今后,朝廷还会坚定不移的继续推动变革,创造更多的,能让所有人都抓住的机会!”

  “让勤劳可以得到应有的回报,让收获对得起我们洒下的汗水与泪水。”

  朱泺说着,开始边说边走动起来。

  随着情绪的起起伏伏,手也在随之而亢奋的挥舞着。

  “咱们这位燕王,若是在春秋战国时代,定是一位巧言善辩的纵横家,看看周围的百姓,都被他这番话给蛊惑住了。”

  “你这是对燕王的偏见吧,在我看来,只要燕王做到知行合一,能够将他所说的,付之于实际中,就绝非那些耍嘴皮子的阴谋家、纵横家可以比拟的!”

  “大家就不要在这个问题上争执了,燕王如何,且待日后,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嘛,诸位不知有没有从这次表彰看出什么端倪来。”

  “是不是对金钱的认同!”

  “对,这种对致富的肯定,不就是对金钱的认同吗?”

  “这岂不是意味着,若是支持改革,我们这些被文人骂作满身铜臭之人的身份地位也会改变?”

  “大明万岁!燕王万岁!”

  “大明万岁!燕王万岁!”

第197章 结果

  就在商贾们议论之际,朱泺结束了谈话,台下的百姓爆发出雷鸣的欢呼声。

  朱泺看着这一幕,他从一双双眼中到了炽热。

  这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炽热!

  他知道,接下来这一路,无论有多难,他都绝不能辜负眼前这一双双灼烧人心的炽热。

  因为是他给了他们期望。

  他绝对不能让这份期望变成绝望!

  挡在他前面的,无论是卑鄙的,还是高尚的,他都必须带着这份灼烧人心的期望冲过去!

  “王爷,该开始表彰了。”就在朱泺出神之际,身为王府长史的戚金来到朱泺身边,低声提醒道。

  朱泺回神,点了点头。

  孙承宗随即站出来,大声道:“现在,表彰正式开始,请所有致富典型上台!”

  旋即,锣鼓声再次热闹的响起来。

  在鼓乐声中,杨老栓等人激动、拘束的走上高台。

  朱泺亲自为他们披上红绸,挂上红花,颁发刻着朝廷龙旗的牌子。

  “燕王,小老儿有眼无珠……”杨老栓走到朱泺面前的时候,说着就要激动下跪。

  朱泺笑着扶住杨老栓:“杨老伯今天在这里,你们才是角儿,以后踏踏实实,放放心心的过好日子,本王希望你的打铁坊能够越来越大。”

  “至少要有百八十个学徒,让更多的乡亲因你而过上好日子,打出更多质优价量的农具,让百姓们用得起,能够更好的精耕细作,种出更多的粮食。”

  “一家富不算富,朝廷改革的初衷,就是要改变当下百姓生活困顿的局面,实现民富国强的最终目的。”

  “今后,你不但是私有化改革的受益者,本王还希望,你能成为改革的参与者。”

  朱泺这段对杨老栓的话,不高也不低,但周围人都能听得到。

  杨老栓等人激动的连连保证。

  商贾中,龙山恒听闻后,则露出了若有所思之色。

  他隐约明白在塘沽村时燕王交代他那番话的意思了。

  这就是要让他们不能单单做改革的受益者,还要做大明改革的参与者。

  表彰大会后,随着朱泺亲自将杨老栓等典型们送出城。

  百姓们跟着骑大马,挂红花的致富状元们追逐远去的时候,热闹气氛才渐渐平息。

  朱泺转身看着面色赤红的朱常洛、孙承宗等人,郑重说道:“百姓们看我们的那份可以灼烧人心的炽热,大家都感受到了吧?”

  闻言,众人郑重点头。

  “是我们给了他们希望,所以接下来这一路,无论有多难走,本王都希望,诸位能够跟我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或许我们会遭受无数的诽谤,或许我们甚至为此付出鲜血、生命的代价,但是本王坚信,当我们多年后,再回顾我们今天的决定,回顾我们曾经走过的这一路,我们一定可以无悔现在的决定!”

  啪!

  孙承宗等上百名士子参谋率先应和,立正、行军中捶胸之礼,大声铿锵道:“遵命!”

  文人武夫。

  今天他们这班文人,以武夫的举止回应,就是在告诉朱泺,他们已经明白,朱泺为什么要把他们留在军中。

  也是以最铁血的方式,许下最坚若磐石的诺言。

  誓死追随!

首节 上一节 210/4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给朱棣造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