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22节

  他这么做无非就是想让陈矩知道,顺便吓一下李进忠,好让李进忠在惶恐不安的状态中,通过李进忠的反应,来推断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虽然骆思恭心里有了自己的答案,但是他仍然不确定,这件事背后,到底是不是陈矩一手推动的。

  伴君如伴虎,他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要有如履薄冰的姿态。

第35章 觐见皇帝

  要不是自己的儿子,长了一个猪脑子,被莫名其妙拖下水,骆思恭倒也不至于如此小心谨慎。

  骆思恭觉得,如果真是出自陈矩的手笔,那么拉他儿子下水,自然也就是陈矩故意为之了。

  即便如此,骆思恭依然没有选择配合陈矩。

  若是皇后娘娘没有身孕,骆思恭或许还会选择配合一下陈矩。

  可今时不同往日,皇后娘娘有孕在身,一旦皇后娘娘诞下了皇子,那这国本之争就会偃旗息鼓,大明皇位自然而然既不会成为皇长子朱常洛的,也不会成为三皇子朱常洵的,而会成为嫡长子的。

  骆思恭觉得陈矩千算万算,自以为老谋深算,如今却是走了一步堪称失败的臭棋。

  不过倒也不能怪陈矩,毕竟当时谁也不知道,皇后娘娘会突然怀孕。

  如今陈矩显然已经在濒死的边缘了,他骆思恭没必要陪着他一起自寻死路。

  况且那皇长子若是真的在边关,现在怕是早就死在鞑子手中了。

  而自己掌握的这些信息,那就是足以拿捏陈矩的把柄,至于如何加以利用,骆思恭还没想好,可只要把柄在手,总有一天用得上!

  “报!”

  就在骆思恭沉思之时,一名小旗突然从外面高喝着,冲进了镇抚司衙门。

  “大人!边关军报!说是太平寨大获全胜!歼灭鞑子一万余人!缴获战利品无数!”

  那小旗话音落地,骆思恭猛地面色一变,‘噌’的一下,站起身来!

  一把将那小旗手中的战报抢了过去,定睛细看起来。

  片刻后,骆思恭眉头紧锁,放下手中的战报,却是低头看向了李进忠。

  那个朱泺,究竟是不是皇长子朱常洛?

  原本已经觉得十有八九就是皇长子朱泺的骆思恭,此时此刻却是有些动摇起来。

  按照他对皇长子朱常洛的了解,那只是个懦弱无能的半大孩子!

  朝堂上下,乃至民间,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这种人,怎么可能完成这堪称不可能的,堪称奇迹的壮举?

  几百人,不仅守住了关城,甚至歼敌万余?

  而原本面无血色,被吓得瘫软在地上的李进忠,此时听见战报之后,猛地瞪大了眼睛,一脸的激动、兴奋。

  这让骆思恭的眉头皱的更紧了!

  “来人,快马加鞭,去找郑养性!告诉他,不用去蓟门了!”

  骆思恭似乎想到了什么,猛地朝着属下命令道。

  郑养性不能去蓟门了,一个能仅凭手中几百人,就击败敌方几万人,甚至歼敌一万多人的人,哪怕不是皇长子朱常洛,他骆思恭也不敢得罪!

  这种人,注定不是池中之物!

  “等一下!”

  心乱如麻的骆思恭,猛地又喝止住了麾下,皱眉补充道:“再派人,将此消息送到宫里,让......”

  说到这里,骆思恭猛地将手中的军报抓紧,又改口道:“算了算了,你们速速去追郑养性,告诉他不用去蓟门了,任务取消!”

  “我亲自前往皇宫,传达消息!”

  无论如何,骆思恭都意识到了,自己先前一直在算计,算计李进忠,算计郑养性,算计陈矩,甚至也在算计朱常洛。

  现在他决定,要做点什么,挽回一下自己先前的失误了!

  他要亲自前往皇宫,面见皇帝。

  他要替那个朱泺,或者说皇长子朱常洛,将利益最大化,让皇帝给他最大的功劳!

  有朝一日,当皇长子凯旋归来的时候,不会计较他先前的算计!

  ......

  “臣骆思恭拜见陛下!”

  乾清宫内,骆思恭在宫门口行礼,双手将捷报高举于顶,眼睛却是悄悄打量起里面漆黑一片的景象来。

  “陛下,边关军报,我军大捷,歼敌万余,缴获战利品无数!”

  “察哈尔部彻辰汗布延,大败退兵!”

  骆思恭等待着,等待着。

  终于,里面传来了略显激动的声音:“传骆思恭觐见!”

  小太监尖细的声音响起,随后到了骆思恭身边:“骆大人,陛下召您觐见!”

  骆思恭闻言站起身来,悄悄的借着小太监搀扶之际,将一大锭白银,塞入小太监手中。

  小太监轻声道谢,带着骆思恭,七拐八拐,终于到了万历皇帝面前。

  出了嘉靖险些被宫女杀了的事情后,这乾清宫内的布局便有了巨大的改变,为了防止此类事件再度发生,宫内的暖阁足有数十个之多。

  皇帝在哪个暖阁处理朝政,都是临时起意的,就连皇帝自己在做出决定之前,也不确定。

  别说外人了,便连内阁大臣、司礼监的太监,他们都不知道皇帝具体的位置。

  也只有皇帝身边的贴身太监,才知道。

  “臣骆思恭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捷报何在?”万历打断了骆思恭,直接索要捷报。

  骆思恭将捷报双手捧起,高举头顶,小太监当即取走,呈递给了万历。

  片刻后......

  “好好好!”万历看完捷报,一连不由自主的道了数声好,这才继续说道:“朱泺!好一个朱泺!朕要大赏朱泺!”

  话音落地,万历突然放下捷报,看向面前的骆思恭,皱眉问道:“朕先前未曾听说过朱泺,不知你可有了解?”

  骆思恭闻言,不由一喜,正愁如何夸赞朱泺,哪料到皇帝竟然主动问及。

  “回陛下,那朱泺原是北镇抚司衙门里的一个锦衣卫百户,因此臣正好对他多有了解。”

  “先前戚家军兵变,因此镇抚司便将其派往蓟门,希望他能成为锦衣卫插进戚家军里的一颗钉子,为陛下盯紧戚家军。”

  “在此之前,这朱泺声名不显,此事也不是经臣之手操办的,所以臣也不曾料到,这朱泺竟有如此之高的军事才能!”

  骆思恭一边隐晦的称赞着朱常洛,一边却将朱常洛前往蓟门的事情,跟自己彻底划清关系,把自己摘了出来。

  “好好好!咱大明人才辈出!”

  这些年来,鞑子隔三岔五便侵扰边关,万历不胜其烦!

  如今迎来如此大捷,数百人,歼敌万余人!

  大明已经很久都没有过如此振奋人心的大胜了!

第36章 天赐良机

  “传朕旨意,让内阁大臣及六部尚书都来见朕!”

  万历顿了一下,再次下令。

  当赵志皋带着一众内阁成员到了万历面前后,万历甚至连君臣之礼都免了,直接开口道:“把边关捷报给他们瞧瞧!”

  内阁众人此时人人都是一头雾水,自国本之争以来,别说看见万历面带笑意了,便是见都难得见上一面。

  今日竟是主动召见他们,甚至看起来还如此欢喜。

  众人接过边关捷报,只是看了一眼,便瞬间脸色大变,好几个内阁大臣因为惊吓过度,甚至直接摔倒在地。

  “陛下,这......这可是真的?”

  六个内阁成员,人人都是一脸震惊,不敢置信!

  次辅沈一贯也忍不住问道:“陛下,当真大胜了吗?”

  被一众内阁大臣如此追问,万历不仅毫不生气,甚至更为开怀,朝着一边的锦衣卫都指挥使骆思恭点头示意。

  骆思恭心领神会,这才开口道:“诸位大人,这份捷报是自边关,快马加鞭由锦衣卫传入京城的,自然是千真万确,否则锦衣卫怎敢传达?”

  此时的吏部尚书乃是于慎行,却是看完捷报之后,皱眉问道:“不知这朱泺却是何须人也?”

  骆思恭在万历的示意下,又将这朱泺的出身详细介绍了一遍,自然没提及他自己心中的猜测,只说先前是个锦衣卫百户。

  “好好好,边关鞑子大败,我大明边关安全了!”

  大臣们终于相信了这边关大胜的消息。

  “这朱泺战功赫赫,朕不可亏待于他,传朕旨意,提拔他为参将,麾下可调配一万兵马,亦可自行招募,自行训练。”

  “数百人便可击败数万人的鞑子,这个朱泺堪称帅才,朕相信,以他的本事,这一万兵马,在他手上,假以时日,足以超过当初的戚家军!”

  “未来有这朱泺镇守边关,我大明可高枕无忧了,众位爱卿,意下如何?”

  万历缓缓开口,扫视着面前的一众大臣。

  只是众人闻言,却是面面相觑起来。

  万历如此郑重其事的询问他们的意见,这可是极其罕见的,这个皇帝素来叛逆,很喜欢跟大臣反着来。

  那朱泺单论战功,这份封赏甚至都有些不够,可是那朱泺毕竟年仅十四,且先前只是锦衣卫百户,根基浅薄,毫无资历。

  一念及此,赵志皋沉思片刻后,这才准备开口赞成万历。

  “陛下,此举怕是有些不妥。”哪料到赵志皋到嘴边的话还没来得及说出来,沈一贯就抢先道:“这朱泺虽然战功赫赫,可毕竟尚且年幼,陛下给予如此丰厚的大赏,怕是容易让他骄纵起来,并不利于他成长啊!”

  赵志皋眉头一皱,看着上位的万历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暗道不妙。

  万历登基以来,与臣子的关系素来不甚和睦,如今借此大胜,加之皇后有孕在身,好不容易才有了点缓和的趋势,沈一贯此时站出来反驳皇帝,这不是当众打脸皇帝吗?

  沈一贯也不是蠢货啊,怎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因小失大?

首节 上一节 22/4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给朱棣造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