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229节
思及这些,朱翊钧不由有些愧疚。
同时也欣慰,心中有一丝暖意。
在廷臣的暗暗观察下,朱翊钧点了点头,称道:“这样也好,省的大家乱糟糟的,有失体统。”
“把多余的送到太后寝宫、以及后宫各宫。”
陈矩在皇帝准许后,就小跑着下去。
再次返回,展开看到题目的时候,神色不由愣怔。
陈矩八岁入宫,就被培养,学识文采丝毫不输殿内的廷臣们。
殿内的廷臣看着陈矩的脸色,都意识到,怕是这篇文章很犀利!
不然陈矩不会如此。
“正标题:论如何正确看待改革,撕掉千年礼教缠在人心的层层裹脚布。”
“副标题:裹小脚的拯救不了当下之大明,大明需要放足!”
嘶!
当陈矩读出正副标题后,吸气的声音在殿内此起彼伏。
改革,礼教,缠小脚的。
这三个中心词几乎在瞬息之间被廷臣们提炼出来。
燕王把改革的矛头对准了礼教!
对准了裹小脚的。
许多人甚至都猜测到,裹小脚的一定是指保守派,沈一贯、叶向高这些人!
将大明的栋梁忠诚,比作裹小脚的女人,狠辣犀利!
笔锋如刀!
而从正副标题的安排,精通八股的廷臣们,甚至已经知道这篇文章的整体架构布局了。
一定是先对千年礼教。
然后对裹小脚的!
陈矩眼神余光看着殿内重臣,心中也紧张的捏了把汗,不过他还是控制着情绪,抑扬顿挫朗读起来。
“什么是改革?”
“改革一词很早便出现在我汉家文献中。”
“后汉书·黄琼传:“覆试之作,将以澄洗清浊,覆实虚滥,不宜改革。”
“梁武帝本纪,百官俸禄,本有定数,前代以来,皆多评准,顷者因循,未遑改革。”
“元户部典章:自开彻以来,其汉人等别无定制,以致相争词讼纷扰如此,若依旧例卒难改革。”
“由此可见,改革并非我大明朝独有,历朝历代都有改革,亦可证明,改革非洪水猛兽。”
“改革,便是改变旧制度,改变旧事物。”
“改革的初衷是什么,改革的本质是什么?”
“我看来,改革的初衷是为了增加朝廷的综合国力,改善百姓的生活,让百姓可以过得更好。”
“改革之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高祖皇帝领导义军,北伐中原,推翻元庭的残暴、无序统治,是使天下进入平和、良序发展的革命。”
“天地格而成四时,汤武革命,顺乎天应乎人,革命即改革。”
“组织大范围的流民,开垦荒地,将人力物力组织起来,成立卫所,同样是一种适合当时客观环境的改革。”
“有效的组织,让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才得以在数十年的大乱后,使天下迅速稳定,百姓过上安定有序,温饱的日子。”
方从哲等人听闻这段后,心中忍不住暗骂一句奸诈!
虽然还不知道下文的内容。
但这段关于高祖皇帝起义的论述,已经让所有人看到了燕王朱泺的高明。
高祖皇帝的起义是改革。
那么改革就不是动摇大明社稷,是对高祖皇帝开国最根本祖制的继承!
为接下来展开进攻夯实了根基!
更甚者,今后如果有人反对改革,那就是质疑高祖皇帝起义的正义性?
而高祖皇帝起义的正义性能够质疑吗?
得国之正可是他们文人那些先辈们冠以的!
偏偏,对于高祖皇帝起义,推翻残暴元庭,创立大明,恢复社会良序,组建卫所等等一系列施政方阵,称之为革命,等同于改革。
解释的还就是十分的恰当准确。
让人无法攻击。
天地格而成四时,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从汤武时期,起义,推翻前一个朝代,就被称之为革命。
他们总不能连这么久远,无数朝代定义的东西,都去推翻吧?
赵志皋、于慎行等人则频频点头。
赵志皋转头冲于慎行低声笑说道:“可远,看来你这个老师难当了,燕王殿下的学识底子十分深厚扎实的!”
“汝迈兄是羡慕了吧。”
二人随即无声一笑。
朱翊钧也听的连连点头。
???
“我大明两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各种各样条条框框的礼教规矩。”
“固然无规矩不成方圆,可条条框框太多了,民间被撕裂陈一个个圈在条条框框规矩形成的孤岛中。”
“百姓这做不得,那做不得。”
“做这,圣人不高兴了。”
“做那,圣人又不高兴了。”
“那好,啥都不做,好吃懒做吧,圣人还是不高兴!”
噗!
噗!
陈矩抑扬顿挫的读到这段的时候,朝堂内有忍不住的笑声传出。
即便是如张位这种对圣人尊敬的人,也面色憋得一片通红。
他们甚至能够想象得到,燕王朱泺在写下这几句话时,洋洋得意的模样。
“吾窃以为,此非圣人所为,圣人若知吾辈徒子徒孙,将其教化万民的理念扭曲如此,恐也会神魂不得安宁,唾沫吾辈孝子贤孙无才、无德、无耻,更无能!”
??
廷臣们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神色渐变凝重。
任谁都能听得出,至此,燕王的笔锋从平缓陡然直转,变得锋利无比!
虽口口声声吾辈吾辈。
可到底直指那些人,大家心知肚明。
方从哲等人的面色变得极为难堪。
???
“固,改革非颠覆祖制,实为真正的继承祖制!”
“改革当撕掉千年礼教束缚在人心中的层层裹脚布!”
???
“京畿出现了官府缉拿致富百姓的问题。”
“山海关出现了卫所百姓谋求改善生活,吃饱穿暖,被卫所当权者残酷杀害,令人愤怒的阴暗肮脏现象。”
“一位有着守土安民之责的总兵,保护被迫害的百姓,却被称之为阴谋造反。”
“卫所作为隶属朝廷的国有资产,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算是端着吃皇粮的金饭碗,都舍不得砸了这个金饭碗才对。”
“然为何维护这只金饭碗,这份皇粮的只有那些掌握着权柄之人。”
“其中最多数的百姓,却对终于能够丢掉这只金饭碗而拍手称快。”
“此类想象,足以证明,当今的卫所已经彻底变味,变成少数人攫取利益的筹码!”
“那些抗拒改革,抵制大势,拼命挣扎之辈,无外乎有着切身利益诉求的贪婪之辈,以及一些被封建礼教,裹小脚的!”
“亦或是二者兼而有之。”
“第一种贪婪之辈,上算是真小人,做了也就做了,敢于把自己的卑鄙阴暗,堂而皇之的暴晒在阳光下!”
“第二类人,本王认为还是可以拉一把挽救的,此类人虽然裹小脚,但出发点是好的,是坚守自身信仰的高尚者,可以挽救,但无人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批评此类迂腐的高尚者。”
“第三类,彻头彻尾,虚伪、阴柔、狭隘、自私的伪君子!此类人高举着信仰的旗帜,呐喊着圣人的理念,披着高尚者的人皮,行着阴暗龌龊卑鄙的私欲勾当!实乃吃着人血馒头,猪狗不如的伪君子!”
咔咔……
车厢内,叶向高咬牙切齿的声音艰难的挤出,其双手攥着文卷,关节发出诡异的声响。
吊白眼,左脸极度狰狞的扭曲着。
“改革……”
“不要读了!”
噗!
沈一贯阴冷怒斥声响起的瞬间,一口鲜血喷涌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