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230节

  整个人随着车子颠簸,晃动几下,扑倒在车厢内。

  “次辅……肩吾兄!”叶向高悲恸大哭,慌乱的扶起沈一贯。

  朱泺骑马走在前面,听闻后面车厢内传出的悲恸嚎啕声,面色变得更加冷冽!

  他在天津卫说过,在这条肩负着一双双灼烧人心的炽热之路上,无论是卑鄙者,还是高尚者,只要挡在路上,他都绝不会心慈手软!

  刀杀人,只能杀某个,几个。

  太慢,太无效用!

  他要诛人心!

  诛所有裹小脚伪君子的人心!

  诛心正气!

第209章 祖制

  朱翊钧御案下,膝盖上的双手隐隐间激动的有些颤抖。

  骂得好!骂得好!

  他心中忍不住激动大喊。

  杀人诛心!

  诛心正气!

  数十年的皇帝,朱翊钧未曾像现在一般激动澎湃!

  看看朝堂上沈叶派系那些土犬们愤怒,而无处发泄,面色苍白的模样,皇帝就觉得十分痛快。

  陈矩看了眼皇帝,心中叹了口气,土木堡之变后,大明的皇帝当得就憋屈啊!

  就如燕王文章中说圣人那段。

  做这,圣人不高兴。

  做那,圣人又不高兴。

  不做,当个昏君,圣人还是不高兴!

  “陈矩,继续读!”皇帝催促声响起。

  陈矩连忙开始继续宣读。

  “有人说,卫所私有化,造成了朝廷资产人才的流矢,在本王看来,完全就是臭不可闻!”

  “卫所的人才,的确是我大明最为宝贵的资产,可人才在朝廷的管控下,却无法发挥最大的效用,反而让人才、手艺在穷困中不断消亡!”

  “卫所私有化,解放生产力,大量的卫所人才释放撒入民间,他们会为民间带去更好的技艺。”

  “打造更多优质价廉的农具、纺织工具等等,百姓可以用质优价廉的农具精耕细作,种出更多的粮食,纺织更多更精美的布匹。”

  “民间高度活跃,民间富裕,百姓才会拥护朝廷,相信朝廷,国库才会充盈,朝廷才可稳如泰山。”

  “谁反对改革,反对百姓追究更美好的生活,百姓都不会答应,最终都会被打倒,不但身死,更要背负千年骂名!”

  “所以,大明天下兵马,朝廷政权都要维护改革,支持改革!”

  ??

  “故,窃以为,不改革,不发展,不搞活民间,不改善百姓生活只有死路一条!”

  “燕王、沈阁老、叶阁老回朝复命,请求觐见!”

  就在陈矩快读完的时候,外面一道道声音接力传入奉天殿内。

  陈矩下意识停下。

  奉天殿内的百官们也没有心思继续听下去了。

  已经足够了!

  足够了!

  文章字字诛心,燕王他已经胜了!

  今日在这朝堂之上,谁还能够挡得住他!

  至于沈叶二人?

  听了朱泺的这篇文章后,已经没有人认为,沈叶二人还能挡得住燕王朱泺!

  挡得住这一波声势浩大的改革声浪!

  这篇文章骂人骂的狠,字字如刀,笔笔诛心。

  但对改革理论的阐述也扎实无比!

  张居正改革,就是没有找到化解破坏祖制的理论,所以他的改革,反对者可以用祖制这个大于一切的借口攻击。

  可现在还可以吗?

  为了证明改革的正义性,改革才是祖制。

  这位燕王连尧舜禹汤都搬出来了!

  乾清宫外的阔地。

  马车停下。

  叶向高一脸悲恸,扶着面容枯高,颤颤巍巍的沈一贯十分小心翼翼的下了马车。

  从吐血到现在。

  短短一段路程,沈一贯的头发竟然都白了一半,整个人更是如同生了一场大病一般。

  沈一贯艰难抬头看向朱泺,咬着牙吐字道:“燕王,妖臣张居正不如你!”

  “他的狠毒在于表面,你的狠毒,在于骨血!”

  “大明,亡就亡在燕王你的手中!”

  ???

  “改革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裹小脚的女人一样,要大胆的试,大胆的闯!”

  “娘娘,燕王这是和咱们裹小脚的女人有仇吗?这篇文章中,都不知道提了多少次裹小脚的了!”坤宁宫,皇后从入宫时带入宫的侍女读完文章后,低头看了眼自己踩在地上,以之为美的三寸金莲,气愤说道。

  王皇后不由笑了笑:“那孩子这篇文章可不是对准我们的女人的,他是对准封建礼教的,只是太犀利了,可不要……”

  “娘娘,娘娘,燕王和两位阁老入宫了!”

  就在此时,坤宁宫的侍女跑回来,气喘吁吁,一脸震惊,绘声绘色的描绘着:“娘娘,你是不知道,沈阁老好像一个将死的人似的,叶阁老搀扶着,上台阶都差点跌倒!”

  王皇后听的面容紧绷,渐渐的又放松,继而轻松笑道:“看来今天的朝堂,没有人能挡得住那孩子了。”

  ???

  蓟州卫。。

  卫指挥使府。

  “指挥使,我们蓟州卫是不是低调些呢?”

  “是啊指挥使,山海关的祖大寿都成了叛逆,我们干的可比祖大寿还要激进,我们是不是控制一下呢?”

  ???

  卫所武官们乱糟糟的议论着。

  徐信看着接替燕王担任指挥使的楼大有。

  原本他听闻指挥使朱泺便是燕王的时候,震惊之余,一度觉得,这个指挥使的位置或许会由他来接替。

  可万万没有想到,戚家军的三位核心人物,竟然同一时间放弃了对戚家军的掌控。

  戚家军改为忠字营!

  成为了常胜军。

  从此大明再无戚家军!

  徐信相信,对于此消息,不但他震惊,不但蓟州卫一地震惊。

  大明天下所有的武将会十分震动。

  自从卫所不堪重用,朝廷开始以募兵制作为补充。

  武将们或多或少都开始拥兵自重。

  尤其是九边将领。

  辽东的李氏父子便是如此。

  辽东兵知李氏父子,胜过朝廷。

  虽然这种现象只是辽东最为明显,而且大明的权威依旧让武将们不敢有任何反叛之心。

  可兵为将有的苗头已经显现了。

  至少朝廷已经不敢随随便便的拿掉一位九边将领。

  恰就在此背景下,戚家军三位核心主将,竟然喊着兵为国有的口号,放弃兵权。

  对各地暗中积极控制兵权的将领打击十分大!震动十分大!

  皇帝也没有吝啬。

  戚金看似只是一个燕王长史,可任谁都能看得出,戚金的上升空间很大。

  一旦燕王问鼎那个位置,戚金必然要一步登天。

  未来一个五军都督府大都督是跑不掉的,甚至兵部尚书也不是不可能!

  而眼前的楼叶二人,更是因放弃兵权,为皇帝所信任。

  不但全部放回蓟州卫,并且还让他们以指挥使、指挥同知的身份,控制着蓟州卫五千常胜军!

  可以说,戚金三人不但没有任何的损失,相反得到的更多。

  为何会如此?

  说白了,三人在恰当的时候,做了正确的选择。

首节 上一节 230/4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给朱棣造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