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24节

  没想到到了这万历年间,竟还能再出现一位执掌兵权的皇子。

  土木堡之后,甚至就连皇帝都不能操刀了,现在竟然如此戏剧化的再次出现了一位操刀皇子。

  骆思恭看着面前洋洋得意的沈一贯,他以为自己的计谋完美无瑕,怕是大明朝廷要因为他这个计谋,彻底把永乐以及土木堡之后形成的规则打破了。

  而随之而来,必将是一场足以让天下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暴风雨!

  一想到朱常洛隐忍了那么久,最终血洗延禧宫,化名朱泺离开京城,去往蓟门边关,以及边关大胜之中朱常洛展现出来的让人不敢置信的军事才能,骆思恭就忍不住心跳加速起来。

  一股让他遍体生寒的惧意,猛然袭来。

  “沈次辅的提议,诸位意下如何?”皇帝缓缓扫视了一圈大臣们,冷声问到。

  大臣们面面相觑,却是没人愿意率先开口,能站在这里,哪个不是老油条,他们比谁都清楚,沈一贯这是把圣意揣摩透彻了才开口的。

  “臣觉得可行!”

  “臣也觉得可行。”

  终于,在皇帝的注视下,大臣们纷纷赞成了。

  “既然如此,那便依次辅所言,让司礼监拟旨,以最快的速度前往蓟门,传达朕的旨意!”

  骆思恭听着皇帝的话,回过神来,只有他知道,所谓的朱泺便是皇长子朱常洛。

  随着皇帝盖棺定论,这件事似乎已经朝着无法控制的方向发展下去了。

  ‘皇长子,你要得偿所愿了,大明是不是要变天了?’

  骆思恭在心里,暗暗的叹息道。

  ......

  黄崖关。

  戚金站在城墙之上,眺望着京师方向。

  “这么久过去了,朱泺理应来拜见我了吧?怎么说,我也是这蓟门总兵啊。”

  身侧站着的叶邦荣跟楼大有闻言,却是笑了笑。

  “将军,以我跟朱泺接触下来看,他对戚家军不仅没有丝毫敌意,甚至十分欣赏。而且他也不是个傲慢无礼的人,倒是谦卑有礼的很。将军不用担心,他不是个难以相处的人。”

  叶邦荣话音落地,戚金忍不住笑着回道:“叶叔跟他也没接触几次吧?竟然对他评价这么高?看样子,这年轻人确实不简单啊。”

  无论是楼大有,还是叶邦荣,那都是戚继光留给戚金的戚家军老将,戚金对他们十分了解,极少听见他们称赞谁。

  “怕是等将军见到朱泺之后,比我对他的评价还高也尚未可知。反正那朱泺确实是个十分有趣的人,这倒不是因为他出手阔绰,送了我们许多军功。而是那一战堪称奇迹,将我们戚家军的军魂重新找了回来。”

  叶邦荣也抬起头来,看向远方,似乎仍在回味着,那一日的战斗。

  关城处奄奄一息的戚家军老兵,临终前眸子里闪烁的光,以及口中的那些话,这些天一直萦绕在叶邦荣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戚继光离世之后,朝廷便处处刁难戚家军,不仅粮饷迟迟发放不下来,就连兵源的补给都被切断,否则也不会发生戚家军兵变的事件。

  而也是因为戚继光的离世,戚家军就如同丢了魂一般,再也没了往日的神勇无畏,朝中那些贪污腐败的恶习,也迅速席卷到戚家军中。

  叶邦荣跟楼大有,亲眼目睹着,戚家军从威震天下,逐渐没落为如今这步田地。

  他们很痛心,然而心有余却力不足。

  现在戚家军中百户以上的将领,大多都是跟着戚继光一路杀出来的老将,一旦这些人的利益受损了,有时候甚至连戚金的面子都不给。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迟迟不能支援朱泺的原因。

  戚金的话都可能没人听,何况他叶邦荣跟楼大有呢?

  好像这支当年让敌人闻风丧胆的戚家军,随着戚继光的离开,也渐渐的要湮没在时间的长河之中了。

  直到那一天,直到那场堪称奇迹的大胜,直到遇见那名含笑死在叶邦荣面前的戚家军老兵。

  叶邦荣终于发现了,戚家军内心的一腔热忱,从未冷却!

  只是如今世风日下,戚家军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也曾试过反抗,可迎来的却是当头一棒,数千弟兄死在了朝廷手里!

  他们无计可施,他们只能随波逐流,他们内心的热忱,只能被朝廷的歪风邪气一点一点的腐蚀殆尽。

  他们开始堕落,开始放纵,开始顺应这股歪风邪气,直至同流合污。

  叶邦荣心里,朱泺就像是一道光,一道可以劈开黑暗的光,带领戚家军重新成为威震天下的光!

第39章 逢场作戏

  楼大有此时闻言,也不由的感慨道:“我也觉得朱泺是个十分有趣的年轻人,他当初来我们蓟门的时候,知道他是锦衣卫派来的,说实话,我不是很喜欢他。”

  “但这小子竟然主动要求前往前线,还要去最危险的地方。当时我还觉得这小子不知天高地厚,但没想到当初我故意为难的决定,却成了眼下最为正确的决定了。”

  “将军那封捷报一旦传入京城,这朱泺十有八九不会被调回京城的,他一定会被朝廷留在我们蓟门。”

  三个人说到这里,却是相视一笑,神情复杂。

  那封捷报可是他们绞尽脑汁,想了很久,才逐字逐句写下来的。

  包括故意将歼敌数量分开写,看起来就像是故意要抢占朱泺军功的样子。

  又故意急切的恳求朝廷,将朱泺调回京城,看起来就像是很不希望朱泺留在蓟门,留在戚家军。

  实际上他们比谁都清楚,这么多年了,朝廷对他们戚家军百般防范,他们的建议一定不会被朝廷采纳,朝廷只会跟他们反着来。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朱泺那小子怕是要跟我平级了。”戚金嘴角上扬,语气平淡,听起来甚至带着一丝欣慰与赞赏。

  “我要让这小子替我们重整军风,只要这小子敢接手,我就敢放权!”

  戚金朗声大笑。

  一边的楼大有闻言,却是沉声说道:“那你怕是要失望了,你要是这么做了,那不仅是害了那小子,也害了我们戚家军。”

  “即便是逢场作戏,你也得跟那小子上演一出势不两立的戏码出来。这蓟门有多少朝廷安插的眼线,你我心知肚明。”

  “朝廷之所以会把那小子留在蓟门,可不是看中那小子的军事才能,而是想把那小子当成一颗朝廷的钉子,插在我们戚家军之中。”

  一边的叶邦荣闻言,也是附和道:“老楼说的没错,等那小子来了,将军便将那小子带到密室详谈好了。将军不用有所隐瞒,把所有话都一五一十的告知那小子便是了。只有这样,最后才不会让那小子真的跟咱们戚家军反目成仇。”

  二人话音落地,戚金也不由得叹息道:“倒是我有些急功近利了,叶叔、楼叔的话我都记住了。”

  三人正自商谈着,耳中却是忽然传来一阵整齐划一的脚步声来。

  三人一愣,循声看去。

  “什么动静?”

  顿时,只看见关城之外的地平线上,尘土漫天飞扬。

  随之,一队兵马缓缓出现在众人视线之中。

  “朱泺!朱泺来了。”

  楼大有率先看清楚,当即忍不住喝道。

  此时再看,朱泺鲜衣怒马,在最前面,身后百余人的小队,紧随其后。

  所有人的步履竟然出奇的一致,随着朱泺的速度,不紧不慢,一直保持着几乎相同的距离跟在朱泺身后,朝着蓟门城中行来。

  城墙上所有值守的将士们,都不约而同的看向朱泺。

  “这小子在搞什么?”

  “就是,这么大的排场,是来炫耀不成?”

  不少没能分到此战大胜之后带来的军功的将领,看见这一幕,都忍不住扯了扯嘴角,极尽冷嘲热讽起来。

  而戚金、叶邦荣以及楼大有三人见状,却是面色瞬间变得肃然起敬来。

  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将领,虽然朱泺身后只有百人小队,可是这百人小队带来的那股威压,那整齐划一,如臂使指的军威,像极了一只伺机而动可以吞噬一切猎物的猛兽。

  一支强大的军队,需求的要素很多,但令行禁止却是最不可或缺的一点!

  以前戚继光还在的时候,戚家军可以做到这一点,但如今的戚家军显然是做不到了。

  “开门!”

  戚金猛地举起手来,朝着城下的将士喝道。

  随后又转身看着身边两位叔辈笑道:“两位叔叔,随我一起出城,去迎接一下咱们这次大胜的最大功臣吧。”

  城外,朱泺一抬手,伸手百人小队瞬间停下。

  朱泺从马背上翻身下来,径直到了戚金面前。

  “属下朱泺,见过总兵大人!”

  戚金一边打量着朱泺,一边故意装作不悦的样子说道:“不知朱把总这是何意?弟兄们都说你在故意炫耀。”

  “属下不敢!请总兵大人莫怪,属下只是在练兵而已。大人让属下来蓟门拜见,属下想着这一路正好可以用来练兵,所以就带上了。”

  “况且,属下觉得,即便是故意炫耀,好像也没什么问题吧?我太平寨的弟兄们,此战虽然大胜,歼敌万余,可却伤亡过半。这些都是从那场战争中活下来的弟兄,他们就算是故意炫耀,也够资格吧?”

  朱泺话音落地,一直在扈从护卫下的布希娅玛拉此时也赶了过来,从马背上下来后,却是有些担忧的看着朱泺。

  朱泺这么跟自己的上司说话,她担心会出事。

  她不是汉人,但却知道汉人行事风格,无论是军中,还是朝堂,他们都喜欢会拍马屁,会迎合上司的人。

  朱泺是她心中的大英雄,朱泺不会拍马屁,也不会迎合别人,但如此骄纵,多少显得有些目中无人了。

  “哈哈哈哈!”

  哪料到就在布希娅玛拉有些担心的时候,戚金闻言却是朗声大笑起来。

  走到朱泺面前,将他搀扶起来,拍了拍朱泺身上的灰尘,这才笑道:“好好好!若是我叔叔还在世,看见你定会说理应如此!这才是军人该有的霸气,只是......”

  说到这里,戚金却是停了下来,忍不住叹了口气。

  虽然戚金没说完,但朱常洛却也能猜到他想说什么。

  如今的大明军队,缺少的就是这股锐气。

  洪武大帝朱元璋当初建立了大明之后,没想到皇长孙早逝,借着太子朱标也早逝,因此只能将皇位传给了朱允炆。

  但又担心朱允炆压制不住淮西勋贵,所以借着蓝玉一案,将大明上下的武将几乎杀光了。

  自那以后,大明军队的战斗力,便已有了疲软的迹象。

  若非永乐大帝朱棣靖难成功,大明怕是早就变的跟宋朝差不多了。

首节 上一节 24/4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给朱棣造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