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253节

  “战马的事情,只能求助王爷了。”

  “骑兵卫……”

  “你别打骑兵卫的注意了。”朱泺笑而摇头:“我们从骑兵卫已经抽调了许多战马,小布已经对我发牢骚了。”

  跟在后面的徐信忽然提议道:“王爷,其实有个地方可以提供一些战马,蓟州卫与鞑靼人进行以物易物的交易。”

  “叶指挥使手中就有大量的战马,参谋兵学成立,叶指挥使总得表达一下心意吧?”

  孙承宗、袁可立闻言,急切的看向朱泺。

  朱泺看了看楼大有。

  楼大有点头道:“邦荣是应该表达一下了,卑职亲自给邦荣写信,让他支援一批战马。”

  “多谢楼指挥使!”孙袁二人连忙感谢。

  “那好,就这么办。”

  说话中间,众人已经顺着声音来到蹴鞠场。

第224章 龌龊土犬

  “拜见王爷。”

  “拜见王爷!”

  ??

  一群士子在看到朱泺后连忙行礼。

  —朱泺看着这些士子。

  愿意入兵学的,除了个别如孙承宗、袁可立这种有大志向的,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一些贫苦子弟。

  科举漫漫无期,对他们,对他们的父母来说,负担太沉重了。

  而入兵学,虽然走文官的路途机会淼茫,可至少也算是入仕,有一份俸禄,虽不完美,至少实现了人生阶层的跃进。

  朱泺打量着面前的士子,出身穷苦人家的子弟,既读书,也要田间耕作。

  身体素质倒是很不错。

  “我知道,你们中间,很多人选择兵学是迫于生计,无奈的折中选择。”

  朱泺说着走了出来:“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们,再过二十年,当你们再回顾今天的选择,本王可以十分肯定的告诉大家。”

  “你们一定会无悔今日之选择!”

  “因为在兵学中,将会教给你们,在圣贤书上,学不到的东西!”

  “是强健的体魄,高尚的情操,是秦汉唐士气,士族人、游侠身上才有的开放、包容、进取、自信!”

  “不是十年寒窗,只为功名利禄!”

  “是更加高尚伟大的人生价值观,精神观!”

  “金钱、权利只会让一个人受用一时,但你们在兵学学到的东西,将会让你们受用一世!”

  “将会让你们的子孙后人,世世代代受用!”

  “不但如此,我们在这里的学习,不但可以成就我们自己,同样会成就天下亿兆生养之民!”

  “这才是圣人所追求的,大功!大德!大贤!”

  ??

  士子们看着激昂挥舞拳头讲话的朱泺,直到朱泺的声音落下后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齐声高呼。

  “王爷教诲,卑职等铭记于心!”

  “卑职等铭记于心!”

  朱泺满意的点了点头,或许,眼前许多人还对他的话,存有质疑。

  但他相信,很快,这些士子们,就会真正明白。

  朱泺转身吩咐道:“稚绳、礼卿,我们第一批十船货物已经启运了,从中发现了很多问题,接下来就要运用你们学到的统筹调度。”

  “把所有的小商业主、小工坊主组织起来,其中如何协调,我就交给你们。”

  “你们前期的一百余参谋,就带着他们,就组织、调度、统筹天津卫的进出货物,当做他们的第一课。”

  “这关系着我们年终的时候,能不能让朝廷相信天津卫,有能力弥补矿税废除的财政缺口,这是对你们所学,一次巨大考验。”

  “虽然这是民事,但这也是你们在军中做的,只是这一次,更加复杂,更加庞大,涉及面,涉及人更加宽泛,涉及成千上百的小工坊,小商业主,你们有没有信心?”

  啪!

  二人瞬间立正,大声铿锵道:“请王爷放心!”

  “快来看,快来看,不要钱的东林报,不要钱的东林报!“

  “江南最高学府,针砭时弊东林书院发行的东林报!”。

  “士子袁崇焕初生牛犊不怕虎,剑指燕王天津卫开海!”

  “袁崇焕断言,燕王天津卫开海,公权管控一切,极大阻碍限制了明显交易的自由,注定以失败收场!朝廷或将重新开征矿税!”

  “东林书院山长顾宪成先生点评,朝廷即下决心改革,便不应如小脚女人,应最大限度的放权地方。”

  “容许地方根据当地特定的条件,制定符合当地发展的施政策略!”

  ??

  重阳节当天,紫禁城的街面上,忽然出现大量吆喝发放东林报的顽童。

  “东林书院在哪里?还有这个袁崇焕,竟然剑指燕王天津卫开海,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娃子,给俺来一张!敢诋毁王爷,实在是太可恶了!”

  “东林书院山长顾宪成脑壳硬的很啊,学生剑指燕王,山长点名批评朝廷,就冲他敢直接点名批评朝廷,也值得佩服!”

  “佩服?看来你是不知道这个顾宪成的过往,俺记得,吏部文选司郎中有个叫顾宪成的,被皇上革职,除去官籍,永世不得入仕!”

  “对对对,俺也想起来了,顾宪成当时就是污蔑燕王,才遭报应的,就是不知这两个顾宪成是不是同一人?”

  ???

  醉仙楼。

  定国公府败落了。

  醉仙楼落在了福王朱常洵手中,成为了福王的产业。

  顶层一个奢华包间内。

  江南来的歌女弹着琵琶,唱着软糯糯让人浑身发麻的吴语小调。

  福王朱常洵坐在尊位上,沈一贯、叶向高、方从哲、李如桢等人陪在身边。

  就连亲自为他们端茶递水的,赫然都是与建奴有着极大关联的晋商范永斗,范永斗殷切的站在朱常洵身后伺候着。

  他为了能够得到这个机会,可是没少让沈一贯等人疏通。

  饶是如此,若非这位福王想要了解天津卫的消息,恐怕他连站着伺候的机会都没有。

  朱常洵故作姿态,扭头看了眼街面上,笑着对沈一贯说道:“次辅,你这位学生了不起,顾先生不但在江浙地区名望极高,如今借助东林报,一日之内,重新走入京畿。”

  “免费、剑指本王皇兄,针砭时弊,批评朝廷,头铁的很,不出意外,东林报的名声打响了,东林书院的名声打响了。”

  “就连顾先生自己的名声,恐怕也能挽回不少。”沈一贯抚须笑着说道:“殿下缪赞了,能为殿下解忧,也是顾叔时与臣等众人的荣幸。”

  这份报纸的文章,他们早看过了,所以并不惊讶。

  此番于此小聚,不过是想要看一看东林报发行,在民间会引起多么大的声浪罢了。

  至少目前的反响,他们还是十分满意的。

  那些愚民虽然还对朱泺存有信心,可从外面的议论不难听出,产生了摇摆。

  朱常洵笑了笑,用筷子夹起摆放在面前的鸭舌,放入嘴中,品尝过后,自言自语说道12:“不愧是昔日张首辅最喜欢吃的一道菜。”

  “张首辅是我大明首倡改革者,可惜失败了。”

  “范掌管,听说你近来去了天津卫,你给我们大家伙说说,我皇兄的改革与张首辅的改革相比如何?天津卫的情况怎么样?”

  闻言,范永斗心中不由一笑。

  什么鸭舌、张居正都不过是眼前这位福王,想搞清楚天津卫那位燕王开海情况的由头罢了。

  是故,范永斗没有真的在朱常洵面前比较朱泺和张居正的改革,其弯着腰,谄媚笑道:“殿下,小人不过是一商贾,哪有什么资格点评张首辅与燕王的改革。”

  “小人就说说,此番小人去天津卫的所见所闻吧。”

  沈一贯等人也竖起了耳朵。

  起初,他们对天津卫开海的确十分轻视。

  认定有只要绅权、官权、皇权为代表的大商业主、工坊主不去捧朱泺的臭脚,天津卫即便开海,就凭那些小商业主、工坊主绝对玩不转。

  可当八月中旬,有消息传来,天津卫十艘满载着货物的海船离开后,他们坐不住了。

  十艘海船的货物不少!

  他们才开始真正关注海上商贸的利益。

  当他们从夏 men经营海上商贸的商贾口中得知,艘满载货物的海船,即便是大明对外商贸,利润并不怎么高的棉布,最少都可以赚五万两白银时。

  沈一贯等人坐不住了。

  北直隶联合起来的那些大商业主、工坊主背后的绅权、官权、皇权们坐不住了!

  隆庆开海几十年了,他们竟然都不知海上的贸易竟然如此利润丰厚!

  许多人开始眼红的盯着天津卫。

  提出抵制朱泺,不给朱泺捧臭脚的沈一贯、叶向高再次坐蜡。

  成为许多人埋怨的对象。

  对此,二人还不在乎,他们在乎的是朱泺的成功!

  坐在这里的每一个人,没有一个希望朱泺成功的!

  范永斗感受到众人的注意力集中在他身上,不由有些压力,谄笑着,开口说话,语气却极为凝重:“福王,海上贸易的利润是极大的,而燕王这种管控一切的办法,更是搜刮财富的极佳办法。”

首节 上一节 253/4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给朱棣造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