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27节

  朱常洛没等他们开口,继续说道:“如今的局面已经摆在这里了,若要破局,就只能寻求改革!”

  朱常洛说到这里,楼大有才眼前一亮,忍不住追问道:“如何改革?”

  戚金跟叶邦荣也是忍不住目光有些诧异的看向了朱常洛,一脸期待的神色。

  只是戚金嘴里却是佯装有些不悦道:“昨日我们把酒言欢,又彻夜长谈,你叫我一声戚叔,我叫你一声贤侄,原以为已经推心置腹了。你有何想法,只管说出来便是,不用遮遮掩掩的。”

  “好!”朱常洛站起身来,重重的点了点头,这才继续说道:“当年明太祖朱元璋设立卫所制度,制度的构想来源于隋唐时期的府兵制,并结合了元朝军制的某些内容,形成了一种自给自足的军屯类型。每个军士在最初被授予15亩田地以维持生活,后来增加到50亩,并配备耕牛和农具,免除田租和徭役。”

  “其目的是为了能让军队自给自足,不需要靠徭役赋税搜刮民脂民膏,便能养活军队。”

  “太祖的想法跟初衷是好的,可是明朝至今两百余年了,莫说现在了,到了洪武年晚期,卫所制度就已经初见弊端。”

  “逃籍的事情便已屡见不鲜,一直到现在,这卫所制度早已烂到根子里去了。”

  “卫所制度的核心在土地,原本是国进民退的思路,但显然这个制度并不适合如今的大明,既然如此,咱们便反其道而行之,来个国退民进好了。”

  按照后世的话来说,这明朝的卫所制度,其本质无非就是国有跟私有的区别,就连问题跟矛盾也是来自于这个区别。

  大明延续至今已经两百多年了,这两百多年的时间,足以证明,国有为根基的世袭卫所制度,监察方面极其有限。

  何况在万历年间,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萌芽的迹象,如今的大明正是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的老旧交替的时代,这卫所制度就更加显得落后了。

  朱常洛来这里之前,就已经想过这个问题了。

  军队的粮饷靠朝廷拨付显然已经行不通了,那么如何才能获取军队的粮饷呢?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变革!

  只是朱常洛话音落地,三人却是纷纷疑惑不解起来。

  “不知这所谓的国进民退,或者国退民进,是何意思?咱们几个都是大老粗,上阵杀敌可以,聊这些东西,咱们那是八窍通了七窍,一窍不通啊。”

  楼大有第一个忍不住皱眉追问起来。

  “是呀,这里也没有外人,你不妨说的直白浅显一些,咱们听不懂啊!”

  叶邦荣也忍不住催促起来。

  朱常洛笑了笑,这才继续解释道:“其实简单来说,也不难理解。”

  “太祖设立卫所制度的核心在于,卫所拥有的土地属于朝廷,而具体使用土地的百姓则也在卫所各级官员的管辖之下。”

  “这些人一部分来自于没有土地的流民,一部分来自于犯了重罪的囚犯,他们只要进了卫所种地,便可以脱离原本的身份,甚至朝廷会给予军籍,让其家眷之中的一个人成为正军。”

  “家眷之中的其余人,则可以成为釪丁,也叫做军釪,正军必须随行跟着最少一名军釪,才能进入卫所。”

  “军户的负担日趋沉重,所以在田地方面一般都会多给,并且免除正军的所有差役,不仅如此,其麾下的军釪也可挑选一人免除所有差役。”

  “洪武年间,或者永乐年间这种制度倒也没什么问题,但因为监察不足,直至如今,卫所的军田早已被卫所的实际控制者侵占的所剩无几了,别说那些军釪了,就连那些正军,都几乎没有田地了,他们连肚子都填不饱了,何来力气行军打仗?”

  朱常洛话音落地,三人闻言不由得眉头紧锁,频频点头。

  朱常洛说的这些,他们自然是一清二楚的。

  此时也算是明白了,方才朱常洛提出的变革,究竟是什么意思了。

  卫所里面,基本上每个人都是军籍,因此卫所从事的,也就几乎看不见民生了。

  “那何为国退民进?”

  见戚金忍不住追问,朱常洛却是皱起了眉头,思索着措辞。

  倒不是因为难以理解,只是朱常洛觉得,眼前这三个戚家军的老将,不一定有胆子跟他放手去做。

第44章 向死而生

  一念及此,朱常洛并未急着回答问题,而是再次反问道:“三位叔叔到了这蓟门之后,将卫所中原本的管理层全部替换成戚家军的人,究其原因,也是因为戚家军指使不动原本的管理层,这才不得已而为之吧?”

  “你说的没错,那些人都是本地土著,又几乎全是世袭的,甚至不少人能追溯到太祖时期,早已盘根结错,若不是用这种快刀斩乱麻的手段,根本就无法撼动分毫。”

  朱常洛话音落地,戚金直接点了点头,承认下来。

  朱常洛这才继续说道:“当初的想法是好的,不过怕是不止你们,就连戚继光老将军都不曾预料,这些戚家军替换进去的人,会这么快就被腐败贪污吞噬吧?”

  三个人闻言有些面红耳赤起来,纷纷低下了头。

  这也不是什么隐秘,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这就是为何我一直说因为监察不足导致的原因,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如果只是贪财好色的话,尚能保存军人该有的英勇无畏,不管是军队还是国家,倒也没到致命的地步。”

  “但最可怕的就是,如今戚家军面临的境况。”

  “在与日俱增的贪腐之下,戚家军的英勇无畏,也在一点一点被消磨着,他们现在心中只有如何利用手中的权力,捞取更多的油水这个念头。”

  “因此我所说的国退民间,首当其冲的便是先清查卫所拥有的所有田产,将那些被卫所里面高层侵占的田产,悉数收回来,分给卫所治下的平民百姓。”

  “做到这一点之后,再将先前由卫所出人、出粮的制度,改为跟地方官房一样,由百姓交税纳粮,服兵役,不准再用军籍逼迫百姓,改为募兵制度。”

  “废除军釪跟正军,卫所也就失去了胁迫百姓的权柄,百姓也就不会再被吸血了。”

  “虽然目前暂且没办法将卫所治下的百姓军籍废掉,但却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变通,准许卫所治下的平民百姓从事地方平民百姓能够从事的所有生产活动。”

  “只要能做到我上述说的这些,那么卫所治下的百姓,便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来。”

  “百姓一旦积极起来了,那么就不用担心粮饷的问题了。”

  “只有百姓富裕起来,我们才能得到更多的税收,有了这些税收,养兵的粮饷自然不用再愁了。”

  朱常洛眉头紧锁,一点一点的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

  只是其余三人越听,脸色却是越发沉重起来。

  等到朱常洛说完了,三个人不由面面相觑,满脸震惊。

  朱常洛等了很久,见三人都不说话了,眉头皱的更紧,忍不住催问道:“三位叔叔,你们意下如何?”

  实际上朱常洛想要的是更为大刀阔斧的变革,可惜他现在不是皇帝,他只是个蓟州卫的指挥使,他能做的,也仅仅是在规则的限制里面,尽量变通,或者擦边。

  良久之后,戚金这才叹了口气,回到:“虽然听起来卫所里各级官员,你都没动,但一旦依你所言执行下去,这无异于彻底瓦解了卫所制度。”

  “尽管我们都知道这卫所制度漏洞百出,可毕竟存在了两百多年,从太祖便一直延续下来的,以至于这里面错综复杂,几乎成了一个利益相关的集体。”

  “先不说这些人会如何反抗,单说你这些改变,已经犯了大忌,可以让朝廷大怒的大忌!”

  “仅仅不尊祖制这一条,就会引来无数言官的弹劾,这会给我们带来无法承受的后果,甚至面临十死无生的局面。”

  戚金话音落地,余下两人也不由的点头附和。

  尽管朱常洛的意图已经尽量隐晦了,可大家都不是傻子,一旦执行,他们很快就会反应过来,这就是想要彻底瓦解卫所制度。

  他们实在是不敢去想,这会带来什么难以预估的后果。

  朱常洛叹了口气,三个人的反应在他意料之中。

  朱常洛倒是也不怪他们,也能理解,皱眉沉思片刻后,这才再次开口道:“倒也不一定就会带来什么难以承受的后果,若是三位叔叔愿意配合我,朝廷也不一定就会勃然大怒,甚至可能会接受。”

  “三位叔叔不妨换个角度想一想,一旦依我所言执行下去,那么利益最受损的会是谁?必然是戚家军,而朝廷对戚家军的态度想必不用我多说了吧?”

  “只要从这方面做文章,朝廷未必就不会同意,朝廷可是巴不得看见我能打压戚家军。”

  “我们大可以利用朝廷对戚家军的忌惮,试探一下朝廷的反应。”

  “若是如我猜想的一样,那就彻底执行下去,只要成了,日后军中粮饷就再也不用担心了。”

  “戚家军重振往日荣光,也指日可待了!”

  朱常洛一字一句,缓缓说道。

  “三位叔叔不如陪我演一出戏好了,这件事由我一人出面来做,三位叔叔只需要唱黑脸极力反对便行。”

  “当然了,暗地里,三位叔叔却要配合我,一起推行变革......”

  朱常洛说到这里,没再继续说下去。

  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该说的,不该说的,朱常洛都说了。

  若是三人还不敢配合自己,那就只能暂时搁置,等待自己权势再大一点,才能得偿所愿了。

  良久,戚金猛地站起身来,狠狠的一咬牙,喝到:“你小子如此年轻,都不怕朝廷问罪,我们这些半只脚都迈入黄土糟老头子,又有何惧之?”

  “便依你所言,脑袋掉了碗大个疤,二十年后,老子又是一条好汉!我戚家军,就没有贪生怕死的!”

  “我们一定全力配合你演好这出戏,坏人你来当,反对这事我们来做!”

  “不仅如此,我带头签订协议,日后朝廷若是问罪,一应罪名,我与你共同承担!共同进退!”

  “不能让你小子一个人承担,不然我这张老脸往哪里放?”

  戚金话音落地,楼大有跟叶邦荣也站起身来。

  “算我一个!”

  “也算我一个!”

  “为了天下,为了大明,为了戚家军荣耀再现!”

  “向死而生!”

第45章 圆滑世故

  朱常洛倒是有些诧异,闻言当即笑道:“三位叔叔,这什么协议便不用签了,我信得过三位叔叔。”

  戚金等人不知道,但是朱常洛自己心里清楚,身为大明皇长子,即便是迎来最坏的结果,他也不愁没有回旋的余地。

  “签!必须签!白纸黑字才叫人放心!你不签莫不是看不起咱们?”

  哪料到朱常洛话音刚落,三人便当即不悦的喝道。

  楼大有更是直接拿来纸笔,当场就自告奋勇的写了起来。

  坳不过三人,朱常洛也只能选择妥协。

  当四人签完眼前的协议之后,戚金这才拍了拍朱常洛的肩膀,笑道:“这些都是你的提议,咱们这几个老东西,都不如你清楚如何才能有效的执行下去。接下来你尽管放手去干,我们全力配合你!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便一条道走到黑!”

  朱常洛也有些动容的沉声点头道:“三位叔叔放心,定不会辜负三位叔叔的期望!”

  ......

  大明。

  京城。

首节 上一节 27/4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给朱棣造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