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281节

  “欲做大事,欲成大事,始终都是以煌煌阳谋为主,权术为辅,若是一味沉迷于操权弄术做事带来的方便、快捷,终究都会自误。”

  “帝师的前车之鉴不可不察!”

  朱泺郑重一拜:“儿臣谨记母后的教诲。”

  “回去吧,天色也不早了,你肩上的担子不轻,这次你赢得大,反弹也会大,你要做好准备。”

  朱泺闻声一笑,摊手打趣道:“其实儿臣就等着他们反弹呢?因势导利,儿臣还怕他们不反弹。”

  皇后微微愣神,随即一笑:“去吧。”

  “娘娘,这位殿下说的是什么意思?”侍女看着朱泺的背影在视线中消失,好奇询问道:“怎么好像对三皇子等人即将发起的反击,好似一点儿都不害怕?”

  皇后笑了笑:“本宫也不知,不过他既然说了因势导利,那就证明,他需要这些人的弹劾。”

  再敢朱泺,今天皇后这番话,尤其是后面的这些话。

  予以了朱泺极大的震动。

  让他更加清晰的意识到,这位不愿争不愿抢什么的女子,只是不愿,不是没有手段,没有能力!

  是看的清楚!

  他心中更多生出几分佩服。

  “煌煌阳谋,以正合,以奇胜……”朱泺自言自语念叨着,脚步变得更加轻快,更加坚定了几分。

  数日后。

  次辅王锡爵抵京。

  皇帝亲自在乾清宫召见。

  延禧宫。

  “娘,朝中的事态,一切都向着我们所希望的发展。”

  闻言,郑氏也不由露出笑容。

  连日来所有的事情,好似都回到了正轨,所有的事情都顺着他们母子的设想发展,此前都人子给造成的阴霾似乎一下子都被驱散了。

  “娘,父皇有没有答应让儿子去宫外做事?”朱常洵急切的询问道。

  郑氏脸上的笑容不由凝滞,摸了摸她宝贝儿子的头,有些尴尬的说道:“你父皇还有些犹豫,说是要征询都人子的意见!”

  啪!

  朱常洵的手猛地拍在案牍上:“娘,你看到了吧,父皇这就是不信任我,征询都人子,为什么征询都人子?”

  “还不就是都人子做成了事吗?”

  发泄一通后,朱常洵渐渐冷静下来,微微皱眉道:“娘,你说奇不奇怪,儿臣想要出宫做事,天下皆知了,儿臣的目的,恐怕猜到的也不少。”

  “都人子不会不清楚。”

  “他不插手次辅人选也就罢了,为什么连我出宫做事这件事情都没有插手,这几日,低调平静的有些过分了!”

  “他是不是认为儿子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不以儿子为对手?”

  “还是他虚伪,不想留给父皇一个打压兄弟的印象?”

  “他不反对,儿臣也要让他反对!娘,动用我们的人,在民间散播都人子阻拦儿臣出宫做事,为储君之位,打—压儿子的消息!”

  “这样赢了才能赢得更有价值,天下人都会认为,都人子打压儿子,儿子依旧做成了事!做的比他都漂亮百倍千倍!”

  “而且,这股谣言在城中传播开后,也可以用渔轮的声势,逼迫父皇同意儿子出宫做事!”

  “明日开朝,即便都人子反对,他也要考虑考虑,民间已经传出的风声!”

  擅长宫廷斗争的郑氏哪里不明白儿子的想法。

  不是弱势,也要装成弱势。

  装成受委屈。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更多!

  略作思索,郑氏摸了摸儿子的头,夸赞道:“你的帝王心术手段,与你父皇相比也不差了,就按照你说的做,娘这就让养性去散播都人子阻拦你出宫做事的消息!”

第239章 孤家寡人

  南都。

  应天府。

  魏国公徐府。

  自洪武皇帝朱元璋建基称帝,封徐达为魏国公。

  历经靖难之役。

  魏国公府始终屹立不倒两百年。

  因帝都的北迁,不知多少显赫的勋贵家族北迁无法立足而逐渐退出大明政权,不愿北迁者,远离皇帝,逐渐失去皇帝的信任,同样淡出权利中枢,沦为清贵家族。

  但这其中,绝不包含魏国公府。

  相反,魏国公府留下来,非但没有如其他勋贵家族衰落,失去权柄,沦为清贵家族。

  反而在大明内的地位更加显赫。

  从永乐北迁开始,魏国公府历代国公便统管后府,协守南京。

  陪都后府兵权一直由历代魏国公府继承,卫所兵马也归属后府统领。

  皇帝一日不来南都,魏国公府便等同于南都的土皇帝。

  就是陪都设置的九卿文官,也不敢如京畿的文臣对待勋贵对待魏国公。

  需要小心翼翼的伺候着魏国公府。

  许多南都的政令,更是需要征求历任魏国公,得到魏国公的默许才能推行,否则在南都,无魏国公首肯,绝无推行下去的可能。

  顾宪成先生学生二人,亡命奔逃抵达应天府后,就逃入魏国公府。

  王锡爵北上抵达京畿后,京畿的消息也陆陆续续传来。

  是日。

  当代魏国公徐弘基书房。

  “顾宪成休息的可还好?”

  顾宪成满面苍白,即便遁入应天府,通过这里的故交好友,寻求关系避入魏国公府,顾宪成都忐忑不安。

  而随着一个个坏消息传来,燕王朱泺,一改往日,进攻一次比一次强,顾宪成更是惶恐不安。

  直到后面听闻王锡爵北上为次辅的消息传来后,顾宪成那颗惶恐不安的心才安稳了不少。

  不过当他终于可以安下心来点检此番的得失后,便被严重的损失气得怒火攻心昏迷。

  今天才刚刚醒来。

  北上宣讲吸引的大批士子被朱泺缉拿,后面传来消息,这些被鼓动赞同放权的士子,竟然被朱泺那等有辱斯文的手段,迅速扭转对东林书院放权的认同。

  更是成为了坚定的反放权群体。

  他可以预见,因为此事,这些士子再也不可能成为东林书院的拥捧者。

  成为他顾宪成的拥捧者!

  甚至在将来,因为此番的教训,会逢东林必反!

  要知道,这些士子可都是北方士林中佼佼者,在整个北中原的士林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朱泺此举,几乎等于是绝了东林书院在北方的生存土壤!

  这还不算,燕王朱泺借机提出的放权理念,虽然没有得到中枢真正的通过,可已经传到地方。

  让地方官权忐忑不安之余,对东林党也多有埋怨。

  将来若是推行,那东林党,他顾宪成必定会遭到地方官权群体的怨恨。

  东林报的约束等等。

  这也就算了,他顾宪成以学生插了先生一刀,用沈一贯的命,试图在失败之余,将官商资本的理念渗透到朝堂,也为朱泺凶残的斩断。

  虽然没有根除。

  可叶向高都被搞臭了,除了与叶向高被一起搞臭,同病相怜的那些人,谁还会去听叶向高的。

  无人听叶向高的,他的官商资本理念就无法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得到迅速发展。

  更令顾宪成惶恐不安的是朱泺凌厉的出手。

  他一度怀疑,自己绅权、官权控制财富,形成一个庞大官商资本的计划已经被朱泺看透了。

  所以为此惶惶不可终日。

  担心身为皇族的朱泺,看透了这一切后,对他痛下杀手。

  直到近日收到朱泺转入低调,似乎已经收手了的消息后,他才松了口气。

  思及此,顾宪成不由得意。

  大明出了一个能做事的燕王朱泺又如何!

  不一样看不透他堪称惊世骇俗的谋划吗!

  这个谋划眼前只有三个人知晓。

  他顾宪成,他的弟子,还有那个老朽废物叶向高。

  另一个沈一贯已经死了!

  顾宪成也不敢大肆的宣扬他的官商资本理论,他很清楚,只要他敢大肆宣扬,皇帝对他一定会除之而后快。

  他也只敢用放权这种幌子去推进官商资本这一理念。

  只要地方得到了权利,以他对地方官权、绅权的了解,只要轻轻的去推动,即便那些庸才不理解什么是官商资本。

  也会走上这条道路!

  ‘燕王朱泺!只要你看不透我的真正谋划,你能赢这一次,但最终赢的一定是我顾宪成!

  “顾先生?”徐弘基许久没有等到顾宪成的回答,反而顾宪成苍白的面孔上,渐渐浮现一丝病态的潮红,眼中还时不时的有阴冷、得意、怨毒的神色闪掠而过,徐弘基好奇之余,心中不由有些不快。

首节 上一节 281/4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给朱棣造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