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292节
就在这些心思各异的人等待之际,朱泺从坤宁宫走出来。
他看着出来送别的两个长辈,撩起衣襟跪倒在地,郑重顿首:“儿,朱泺拜别母亲,此行山重水隔,或许经年不能相见,望两位母亲保重身体。”
“待儿完成播州战后重建,再在娘膝前尽孝。”
“起来,快起来。”王恭妃眼睛看不清,流着泪,伸手胡乱的摸着,皇后弯腰将朱泺扶起来,眼睛有些微红,替朱泺整理着衣襟,说道:“去了播州后,除了做事,你也要自己照顾好自己,我们在宫中,养尊处优,不用你操心。”
“不要耽搁了,去见你父皇吧。”
朱泺点了点头,后退几步,郑重作揖一拜。
起身看了眼柳生雪姬。
柳生雪姬明白朱泺眼神中的意思,微微一福。
王恭妃听到脚步声渐渐远去,再也忍不住,哽咽
道:“是我这个当娘的没用,别人的孩子可以去更好的地方,洛儿他就只能去播州,说到底,是我这个当娘的没用,帮不了他什么。”
皇后安慰道:“姐姐,洛儿他是怕你担心,所以有些事情没告诉你,别人都以为是他们逼着洛儿不得不去播州的。”
“但却不知,他们从始至终都被洛儿牵着鼻子走。”
“播州是洛儿自己选择去的。”
“去最苦的地方,做最难的事情,才会在做事中,积累别人不可能得到的成功经验。”
“洛儿也无愧大明皇子的担当。”
“做事不是享福,洛儿的福报在将来,大爱于天下,才可得天下万民敬仰爱戴,才可得亘古未有的大福报!”
??
“燕王来了!”
“燕王来了!”
???
当朱泺出现在乾清宫附近的时候,暗中,无数急切的声音响起。
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
朱泺被等候在宫门外的陈矩拦下。
陈矩面色肃然说道:“殿下,陛下旨意,殿下来了后,先在殿外跪一个时辰。”
“陛下也让老奴代问一句话,殿下已经掌兵权,又笼络士子,殿下还想要什么?”
“陛下给殿下一个时辰考虑,时间到了,便可随老奴入内。”
“遵旨!”
在陈矩的注视下,在不知多少双眼睛的关注下,朱泺平静的在殿外跪下。
而皇帝质问的问题,也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所有关注此事之人耳中。
咯咯……
延禧宫内,郑氏听闻消息后,不由痛快冷笑,继而咬牙切齿:“都人子,都人子!你的好日子到头了!”
“起风了!”次辅官房,王锡爵听闻后,推开窗户,把手伸出,笑着说道:“起风了好啊,只要起风了,东风也就不远了!”
此老的目光变得火热。
拯救大明的重担,非他王锡爵莫属!
名垂千古,不是遥不可及的梦!
对面首辅官房。
“老夫子!你现在就去,去指着陛下的鼻子,怒叱陛下不配做一个父亲!”于慎行气的面色涨红,指着乾清宫方向,对张位咆哮道。
张位猛地一甩袖子:“有何不敢!就是孔圣人犯错了,也应该接受别人的指正!”
话中,张位转身夺门而出。
于慎行傻眼了。
赵志皋瞪了眼于慎行:“于可远!你……你……张明成也是……”
赵志皋不知该说什么了。
匆匆赶出去,将张位拦住。
于慎行看着挣扎着被赵志皋拉回来的张位,连忙劝说道:“老夫子,你就不要去蹿火了,陛下若是一生气,真把你这块茅坑石头踢走了,恐怕中枢的路线之争会提前发生!”
听闻后,张位不由冷静下来。
他若是真的惹恼了皇帝,被皇帝罢免。
内阁变动,的确有可能提早引起路线之争的。
现在他们三人压着对面此老,此老总是心中火热,也不敢太快动手。
“陛下端不为人父……”不等张位说完,于慎行就连忙捂住了张位的嘴,扭头冲赵志皋苦笑。
赵志皋狠狠的瞪了眼。
若非这于可远拱火,老夫子或许就不会如此激动。
于慎行讪讪一笑,连说道:“老夫子莽撞,或许也不是坏事,对面那位老祖宗,还有叶尿裤定然察觉到了,老夫子如此,定会予以二人沉重压力!”
果如于慎行猜测。
此刻,王锡爵、叶向高二人在听闻张位与赵志皋在外面的动静后,面色的确难堪。
在众人的关注中。
一个时辰到了。
陈矩再次出现在殿门,轻声说道:“殿下,陛下让殿下入内觐见。”
朱泺挣扎着起来,顺势揉了揉有些发麻的膝盖,跟着陈矩入内。
“为父问你的问题,想明白了吗?”
朱泺刚刚踏入暖阁,便听到皇帝老子沉沉的声音。
他快走几步入内,站定后,躬身答案:“儿臣想明白了。”
“那说说。”
“儿臣此举没有其他目的,只是为了播州战后重建,为了改革。”
“改革?”皇帝不由微微皱眉,看着面色平静稳重的混球儿子,产生了一丝好奇,询问道:“为父到想要听听你,如何为了改革?”
“儿臣是这么认为的。”
“改革,不但是发展新生产力,以新生产力解决大明目前现有的尖锐矛盾。”
“同样是引领大明子民向前走,这就包括百姓,同样也包括士林。”
“改革发展到最后,必然需要建立适应改革的新式学府,如张首辅改革一般,培养新式的人才。”
皇帝听的微微点头,这一点他理解。
这混球的万言折曾批评过先生建立新式学府做法的错误。
“但是大明两百年养士,产生的庞大士林群体,我们该如何处理?”
“直接抛弃他们?”
“儿臣以为不可取,自宋开始,至现在,士林已经成为一个独特的阶层群体。”
“若是朝廷的改革直接抛弃他们,且不说这不符合改革要达到引领所有人往前走的目的。”
“士林这个庞大群体中,不光有绅权背景的士子,儿臣了解到,更多是贫寒人家的子弟。”
“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倾尽全力培养他们,寄希望他们能够考取功名,实现阶层的跃进。”
“若是改革的结果就是他们被抛弃了,他们耗尽心血所学,无用武伸张之地,绝望中,就会把他们推到改革的对立面。”
“而他们背后,都代表着一个家庭,一个家庭的亲戚关系,又会延伸出许多个家庭。”
“若是他们因士子对朝廷的绝望怨恨,而怨恨朝廷……”
“父皇,这阻力会十分大,或许会成为阴谋者可以利用的一股力量!”
“改革注定要淘汰许许多多不愿意往前走的人,但是儿臣以为,我们要在改革中,尽量拉着绝大多数人往前走。”
“或许他们不适应改革,但是我们可以杨其长避其短,尽可能在改革中,消化更多的人,让他们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融入改革中,而非逆着改革。”
“否则逆着的这股力量太大,达到一定程度,是可以扭转改革奔腾向前的洪流,甚至可能倒卷,冲垮我们之前所取得的一切成就!”
第242章 来了
朱泺还在阐述他的理念。
皇帝怔怔看着。
等朱泺的声音落下后,他询问道:“所以,从开始的参谋兵学,以及今天在常胜军军营做的事情,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是!”
皇帝没有说话,暖阁中陷入安静,紧接着,皇帝指肚敲击案牍的声音响起。
从开始的缓慢,变得节奏越来越快。
某刻,朱翊钧才沉声说道:“嗯,你做的不错,考虑的也很周全。”
“明日陈矩与你一同动身,你先去凤阳,替为父祭告列祖列宗,然后再去播州。”
“你去播州,朝廷是不可能给你什么支援的,播州战后重建都要靠你自己,什么时候做成了,什么时候再回来!”
朱泺作揖拜道:“儿臣遵旨!”
“去吧!”
“儿臣告退!”
朱翊钧看着这个混球儿子,只是简简单单一句告退后,就倒退走出,转身离开。
唇角不由抽了抽,询问道:“他在坤宁宫是怎么辞别的?”
陈矩犹犹豫豫之际,皇帝摆手说道:“算了,朕即便不听也知道,你个老货现在就收拾收拾,去常胜军军营去,朕看着你碍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