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308节
何况于阁老派人暗中提醒,这已经十分明显了。
朱泺摆了摆手说道:“无碍,他想看就让他看,我们也的确需要有一个局外人,鸡蛋里挑骨头,给我们指出一些播州改革的弊端!”
“不要怕别人找麻烦!找出我们的弊端!”
“若是他真的能给咱们找出来,咱们也可以及时改正!
这对咱们来说是好事情,更有利于咱们在播州的改革!”
“我们自己身在局中,或许反而有很多看不到的东西。”
孙敏政在一旁观察着,听着,此王这番话毫无做作之态!
是坦坦荡荡的。
这是做大事人的气量!
圣人还说吾日三省吾身呢,就是要找出不足。
自己都要三省找不足,为什么要怕别人找出来呢!
找出来加以改正,这是好事!
其他人略作思考后,也不约而同点头。
就如此,半个月时间过去。
龙山恒等人来了,带着自学初又离开了,留下了大量的农具、粮食、布匹,药材之类播州紧缺的东西。
而于慎行,叶向高入播州后,就仿佛消失了一般。
???
殊不知,此刻,叶向高、于慎行二人已经到了剿逆大营。
是夜。
叶向高找机会撇下于慎行,出现在李文化的帅帐。
“叶阁老。”李文化小心翼翼的陪着深夜到访的叶向高,表明恭敬,心中却十分厌恶。
叶向高如今的为人,若非与他有着共同的敌人。
他是绝对不愿意与此人亲近的。
现在谁沾上叶向高谁就臭!
他李文化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也绝不想像叶向高一样,臭了名声。
叶向高也能感受到李文化恭从表面背后的那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心中暗暗生恨。
不过他更恨朱泺!
若非朱泺,他不至于如此,人人避之如瘟疫!
叶向高放下手中茶盏,笑着说道:“李侍郎,在进入四川的时候,听说道真的自学初被燕王收复了,不知你心中作何感想?”
闻言,李文化的面色瞬间变得有些难堪。
叶进卿就是在给他的伤口上撒盐!
“燕王稳定地方,这是可喜可贺之事,下官自然是十分高兴的。”
听着李文化这番言不由衷的话,叶向高不由笑了笑,从袖中拿出一张请柬说道:“对燕王今天送来的参加播州夏收邀请函李侍郎怎么看?”
这份邀请函在他与于可远到了剿逆大营不久后,被送到这里。
有他们的,也有李文化等剿逆将领们的。
很显然,此王或是猜到,或是一直跟踪他们。
不然他们的邀请函,不会被一并送到这里。
李文化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反而作揖询问道:“叶阁老半月来,走遍了播州,觉得如何?”
叶向高知晓李文化是在问他,有没有找到朱泺的把柄。
说实话,他还真的没有找到。
那些可供他们攻击的,比如贪婪兼并土地,掌控整个播州图谋不轨之类的,此王早已在给皇帝的密折中一五一十的讲了。
不过叶向高并没有因此而失望,笑着说道:“播州在一年之内,迅速恢复稳定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不过嘛,想要把播州发展起来,呵呵……三年时间……就是十年时间他也做不成。”
这是叶向高最大的收获。
播州的自然环境太恶劣了。
出了山还是山。
可用以耕作的土地很少,即便燕王朱泺集中物力民力又如何?
本身的底子太差,他能集中的东西也十分有限。
那些小商业主、小工坊主实力有限,他们能给朱泺送一批燃眉之急的东西已经很不错了。
还能够像支持福王的大工坊主、商业主一般?
播州改革的成果,想要让直隶黯然失色,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就足够了!
只要福王在南直隶做的足够出彩,把此王比下去,朱泺就完了!
叶向高虽然没有明说,可李文化还是听明白了,脸上不由露出轻松笑容。
稳定播州的确是一件功劳。
可此王当初离开的时候,在朝堂对朝廷的承诺是让播州富裕!
只要做不到这一点,只要南直隶的成果更大,此王的改革就注定要受到质疑和调整。
福王系不会放过这种机会!
王阁老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这么一大群人围攻之下,他就不相信朱泺还有翻盘的机会。
“下官愿意随阁老一同前去!看一看燕王的秋收,看看燕王是不是能从田里种出金银财货!而且夏收后,粮食产出,我就不相信,那些百姓真的愿意把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绝大部分交给他,倒要去看看。”李文化知晓叶向高是拉拢他。
他没有给叶向高明确的答复。
但也暗示表态了。
他不答应叶向高的拉拢,是因为他不愿被叶向高弄臭了自身。
表态则是告诉暗示叶向高,他愿意站在福王一边!
叶向高心中暗怒,不过至少完成了延禧宫的交代,也便将心中的愤怒压下去,笑着说道:“如此,那我们明天便动身去播州,倒要看看,燕王是不是种出了金银财货!”
哈哈……
二人旋即大笑。
笑过后,李文化抱拳苦笑道:“阁老,是否可以帮忙解决剿逆大军的粮草问题?四川这边已经实难担负了,下官现在想要笼络这些武夫,就必须有粮草。”
“若是没有粮草,下官就要上折子,播州日渐稳定,请陛下容许各部返回各省。”
“不可!”叶向高旋即十分急促武断道:“按说你剿逆大营的确已经该解散了,虽然猜不透陛下把你们放在这里,始终不闻不问的态度。”
“但是你们最好能够待在这里,若是此王有任何不轨之心,朝廷也好迅速调兵入播州平叛!”
“这也是福王殿下的意思!”
李文化苦笑道:“那么粮草问题阁老就一定要放在心上,若是没有粮草,恐怕这支大军,很多人都要被此王拉拢过去!”
“哼,他自己都在吃野菜度日,他凭什么拉拢这些人!”叶向高不以为意。
遵义城十里外。
一队明军衣甲鲜明的沿着官道行进。。
队列前,于慎行、叶向高、李文化三人以及一群剿逆大营的将领们用审视好奇的眼神看着官道旁的农田中。
对于李文化,乃至剿逆大军的将领来说,这里并不陌生。
剿灭杨应龙叛乱的战役中,他们曾围绕遵义府周围,与杨应龙展开无数次反复的争夺战。
这里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很熟悉。
甚至官道旁的草丛中,还留着战争的痕迹。
只是官道两侧的农田中,已经再也看不到一点战争痕迹了。
开阔平坦的田中长者稻子,金黄色的稻穗沉甸甸的压弯了稻杆。
他们熟悉的记忆中,这里曾经是一片荒芜长满荒草的。
田中,一队队百姓,奋力的挥舞着手中镰刀,每一队百姓前面,都有一个身穿大明制式红色战袄的常胜军将士。
士兵们也弯着腰,奋力抢收成熟的稻子。
对于他们这样一队衣甲鲜明的大队经过,竟然没有人观望,最多也就是会在趁着转身放手中稻子的时候,偶尔用眼睛瞥一眼。
他们隐约能够听到百姓轻快喜悦的议论声。
“看看这穗子,握在手里沉甸甸的,俺就是累死在这田里,也乐意!”
“夏收之后,第一顿饭,俺一定要敞开肚皮吃,把这几年的全都不回来。”
“……”
百姓所议论的,也都是关于庄稼、肚子、常胜军这些话题,丝毫没有提及他们这对正在行进中,衣甲鲜明的人马。
百姓的态度,让李文化、叶向高等人的面色十分难看。
叶向高看着于慎行不住的点头,笑着询问李文化:“李侍郎,播州的情况你比我们更加熟悉,像眼前这种平坦,可以引水灌溉的良田在播州多吗?”
“眼前的景象,看着是不错,不过真的能满足播州这么多人吃饱饭?”
于慎行瞥了眼叶向高,心中暗道一句小人。
叶向高什么意思,再明白不过了。
无非还是质疑播州罢了。
不过他也下意识看向李文化,这段期间,他虽然也走访了播州多地,但对播州的农田等级这些情况并不是很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