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309节
便见李文化笑着说道:“两位阁老,眼前这种良田在播州很少,只有临近府城,几个盆地处,才有这种良田。”
“播州主要是山地多,这种适合高产的农田,在播州农田总面积中,占比十分的小,甚至两一成都不够。”
“也就是这种原因,造成了播州民生艰苦,想要吃饱肚子,或许只有用燕王的方法,剥夺所有人自己的努力成功,重新分配这个方案了。”
于慎行听着,眼中闪过一抹讥讽之色。
李文化看似是在称赞燕王,可这话,怎么听都夹枪带棒的。
闻言,叶向高不由更加放心了,他对朱泺的这种模式看得清楚,这种模式是不可能持久的。
百姓是不可能心甘情愿的把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与所有人进行平分的。
毕竟有人认为自己做得多,本应该比那些偷奸耍滑的人要得到的更多。
此是其一,其二,一如他走访了解,播州太穷了,底子太差了,此王想要通过播州自身的财富产出,进行资源有效集中,发展播州,绝不可能!
叶向高唇角微微上扬,眼神余光瞥了眼旁边的于慎行。
他与李文化的对答,其实就是说给于慎行的。
片刻后。
叶向高一行人抵达遵义府城门不远处。
远远便看到,朱泺领着一班人等候在城门处。
“拜见于阁老、叶阁老,欢迎李侍郎以及诸位剿逆大营的将领们,能来播州故地重游。”在一行人抵达后,朱泺便拱手笑着说道。
叶向高等人翻身下马,走到朱泺面前。
叶向高故作感慨道:“殿下不愧是做事之人,短短时间,播州便有了秩序,陛下派臣等来播州,便是为了表示朝廷对殿下播州功绩的肯定。”
“殿下临行前,所说的播州不富,永不回朝,臣现在都记忆犹新,播州现在的情况,让臣觉得殿下当初许下的诺言,一定可以成功!”
李文化听闻后不由笑了笑。
朱泺身后的众人则面露一丝愤怒。
于慎行瞥了眼叶向高。
叶向高说这番冠冕堂皇的嘉奖到底什么意思,所有人都清楚。
看似褒奖燕王,实则是在提醒燕王,稳定播州不算什么。
你燕王当初临行前许下的诺言是让播州长足发展、富裕!
这种提醒,恰恰证明了叶向高紧张了,他害怕燕王以播州恢复秩序为功劳向朝廷请功,离开播州。
提醒燕王,你当初许下的诺言,可不单单只是播州恢复良序这么简单!
堵死了燕王借此攻击,顺势离开播州,甩掉播州这个麻烦的路。
于慎行觉得,叶向高这完全就是小人行径,多此一举!
即便是他虽然也不清楚,这位王爷到底要怎么在播州,带领百姓致富。
但是以他对这位王爷的了解,对方绝对不是那种做事半途而废的人。
这是一个有着大毅力的皇子!
果如他认为的,便见朱泺抱拳感谢道:“多谢阁老褒奖,阁老代表朝廷对我们这些人的褒奖,就是对我们所做努力最大的认可。”
“有朝廷的认可,我们这些人就没什么顾虑,放手干,大胆敢,播州不安、不宁、不富我们就继续埋头苦干,本王相信,只要愿意下苦工,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愚公移山尚能成功,我们播州有最好最勤劳的百姓,没有道理,他们洒下的汗水和泪水,就变不成财富!”
叶向高要的就是这句话。
他还真的担心眼前此王,趁着安定了播州,顺势表功离开播州。
这是很有可能的。
皇帝对此王在播州吃得苦,受的累,心生恻隐,他们可都是看到了的!
此王乘机表功,陛下完全可能因为心中怜子恻隐之心,将此王调出这个水深火热的深坑!
这不符合他的利益,跟不符合延禧宫的利益。
既然你要埋头苦干,那就一辈子待在播州埋头苦干吧!
叶向高心中不由冷笑,播州这种糟糕透顶的恶劣底子,叶向高很满意。
这种地方,的确适合埋头苦干!
“王爷高洁,臣代朝廷,代天下百姓,谢王爷!”叶向高一脸动容,冲着朱泺郑重一拜。
李文化心中冷笑,叶向高这是要把此王高高的架起,架在火上烤啊!
“王爷高洁高义,臣心中敬佩,王爷入播之时的教训,令臣犹如醍醐灌顶,臣今后必当以王爷为榜样!”李文化不敢落后,紧跟叶向高,说着漂亮话,把朱泺高高架起。
朱泺哪里看不明白,他抬手扶起二人,笑着说道:“有诸位的支持,本王便更加有信心了!”
“两位阁老,诸位将军,里面请!”
“殿下先行!”
“王爷请!”
???
目的达到了,叶向高等人心中高兴,便连语气也都更加轻快许多。
难掩心中高兴。
???
“一二一!”
“向左转!”
“齐步走!”
“放!放!放!”
砰砰砰……
???
当天午后,城外大营中。
剿逆大营的将领们与叶向高、李文化等文臣分开,找到了正在接受征询的刘綎、杨文通二人。
一群将领在二人的带领下,参观着两支兵马的征询情况。
“刘总兵,你们征询的情况怎么样?燕王有没有乘机难为兄弟们?”
刘綖扭头看了眼提问之人,此人是福建抽调来的总兵马孔英。
他笑着说道:“马总兵,这要看怎么说,王爷的规矩很多,千户以上所有的将领,到了播州后,就立刻把在播州得到的浮财上缴,这是谁都不能豁免的。”
“若是不交的话,就必须离开军中,王爷已经上表了朝廷,凡事离开这,革除军籍!即便回到咱们各自的家乡,都不会得到新的任命!”
“在整顿中,凡事偷奸耍滑者,只要被发现三次,便会从千总降为把总,整顿期间,触发军律者,赶出军中……”
“你要说苛刻吧,只要做到王爷规定的事情,其实王爷还是很宽和的,并未将常胜军将领安插到军中。”
“全都是在我们军中,从整顿表现良好的将士中选拔。”
陕甘总兵陈琳询问道:“供给呢?你们的供给怎么样?”
“对,杨参将,你们的供给怎么样,是和常胜军看齐吗?王爷有没有苛待你们?”
“还有,能吃得饱吗?”
???
提及供给,一群剿逆大营的将领们纷纷开口询问。
杨文通与刘綎相互对视一眼,这些人如此急切关注这个问题,从这一举动,他们便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剿逆大营的粮食出现了问题!
否则这些人不会如此!
大明的这些常备军兵源,之所以参军当个丘八,拎着脑袋过日子,说白了就是活不下去。
首先的目的就是来军中吃口包饭!
若是连这个最基本的条件都不能满足,士兵一定会哗变!
饷银拖欠,他们这些将领可以出面安抚。
吃不上饭,填不饱肚子,下面的将士一定不会答应的!
杨文通感慨道:“若是按照常胜军的口粮份额,恐怕我们的将士也得饿肚子!”
马孔英好奇询问:“杨参将,这话怎么说?”
杨文通看了眼众人,神色肃穆道:“即便是现在,随着情况好转,常胜军将士的口粮逐步提高,可也只有每日一斤的份额。”
“王爷现在也不过每日七两的份额!”
“诸位以为,这点口粮,没有油水能吃饱吗?”
“就是如此,常胜军的将士都要参与到播州重建中,带着百姓下地干农活,没有一个人发牢骚!”
“至于我们,王爷规定,我们的将士,每日有十五两口粮,勉强能够吃饱,满足现在强度不算太高的训练。”
“不过等秋收之后,相信这种情况就会缓减。”
众人沉默。
燕王自己的嫡系常胜军口粮,竟然还不如刘杨二人的。
刘綎看着众人肃穆沉默,笑着说道:“诸位,不如到我们的帅帐坐坐,看一看军中吃的东西,不算什么好东西,肯定没有王爷在城中招待你们的好。”
“恭敬不如从命!”
“走,去看看。”
???
一群将领随着杨文通二人来到帅帐,不久后,每个人面前就多了一小碗白饭,一个土豆,一个鬼芋。
马孔英指着面前的东西:“两位不是臊搭我们吧,你们平日里吃的就是这种东西?”
刘綎拿起一个煮熟的土豆很自然的咬了一口,一边吃一边说道:“这已经很不错了,你们不要以为王爷在城中招待你们,每桌是四菜一汤很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