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334节
朱常洵有些不高兴闲。
郑养性打断了他施恩袁崇焕。
“什么人?难道还有人比袁元素更重要吗?”朱常洵顺势抬了抬袁崇焕。
袁崇焕听闻后,心中有些激动。
郑养性察觉朱常洵不高兴了,小心翼翼说道:“卑职抓到了播州宣抚使自学初,他来咱们南直隶,推销播州的东西。”
噢?
朱常洵轻噢一声,立刻吩咐道:“给本王把这个自学初带来!”
许是觉得这个举动,打脸了刚才那句还有人比袁元素更重要吗?朱常洵紧接着补充道:“元素留下来,陪本王一起见见播州的土鳖!”
朱常洵说着,唇角泛起一抹冷笑。
“卑职播州道真宣抚使自学初拜见福王!”
自学初被南直隶锦衣卫押入朱常洵书房松开后,立刻单膝跪地行礼。
朱常洵眯眼打量着自学初。
起初他不过是想要羞辱自学初。。
羞辱一下都人子的人。
顺便打听一些关于播州的情况,可看到自学初给他行礼的时候,朱常洵心中不由暗生一计。
指肚轻轻敲击着桌案,略作沉吟,在心中复盘了整个计划后,觉得可行,便沉声说道:“起来吧。”
“谢福王!”
自学初起身后,朱常洵坐在书桌后打量着,自言自语说道:“听闻皇兄在播州极力的压榨播州百姓,控制播州言论,播州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你彝族曾经想过反抗,却被皇兄的常胜军给恫吓住了?
自学初虽然是彝人出身,可像他这种土司人家,世世代代都学习汉文化。
学识,心智、以及对大明官员说话云遮雾绕十分清楚。
他听得出,朱常洵询问是假,暗示他,希望他来反抗燕王才是真的。
自学初心中冷笑,眼前此王与讨逆总经略李文化有什么不同。
他们的行为能给播州带来什么?
只有战火!
能给他们彝族带来什么?
还是战火!
他可不认为凭借着彝族的实力,就能够挑衅燕王的常胜军,在这些人眼中,他自学初以及他的族人,不过是利用完就可以抛弃的一颗棋子。
反观燕王朱泺,给他们带来的是利益。
的确,燕王朱泺的行为,损害了他自家对彝族的完全掌控,打破了以往的土司制度,让官府插手了彝族事务。
可自家的损失并不是不可接受的。
竹篾这门生意开始后,财富被创造出来,所有人受惠,他能真切的感受到,从中受惠的族人,对他的尊重,与以往那种敬畏是完全不同的。
自氏家族在彝族族人中的声望也因此变得更高。
谁是真心诚意,谁是把他们当做利用的棋子,他看的明明白白。
自学初抱拳郑重答道:“禀福王,这都是没影的事情,彝族人十分感谢燕王的开明与引导,若非燕王,我们彝人也没有现在的奔头。”
“卑职此番来,就是来寻求与南直隶大商业主们之间的合作,所带来的装物竹篾生意,也是燕王给我们指的一条明路。”
“燕王说了,我们的竹篾,在天津卫、南直隶、夏men都是有十分庞大的需求,天津卫卑职已经去过了,的确如此。”
“卑职不知犯了什么律法,锦衣卫拘拿卑职?”
自学初这番话虽然表面听着,似乎十分中、正平和,可话中的机锋在场所有人都听明白了。
就是在明确无误的告诉朱常洵,他是不会帮着对方谋害燕王的。
袁崇焕不动声色的用眼神余光观察着朱常洵。
便见朱常洵的面色渐渐变黑。
朱常洵十分的愤怒。
都人子他凭什么,可以让身边的人忠诚不二!
愤怒之下,朱常洵撕下了伪装,指着放在地上崭新带着盖子的竹篾,冷笑道:“这就是皇兄给你们指的明路?”
话中,朱常洵面露说不出的嘲讽之色,继而询问道:“你的这个竹篾,卖多少钱?”
“一文钱。”自学初按捺着心中怒火,不卑不亢回道。
朱常洵起身,绕过桌案,踱步走到自学初面前,抬脚踢了踢竹篾:“一个一文钱?想要从中赚钱,自宣抚使需要做多少个竹篾呢?”
“一千个才不过一两银子,宣抚使你到秦淮河看看,本王的秦淮河,流的不是水,是金沙!”
“本王手指缝随意漏一点,就足够你买几百年的竹篓!”
说着,朱常洵伸手拍了拍自学初的肩膀,笑着询问道:“宣抚使有没有兴趣,在秦淮河中捞一把,足够几辈子都享用不尽的金沙?”
“若是福王准许的话,就请福王准许卑职在南直隶售卖竹篾。”
“这同样是让卑职在秦淮河中捞金,而且卑职的族人也能从中受惠。”
体会过了创造财富,让所有人受惠,那种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拥戴后,自学初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朱常洵为了对付燕王,可以让他从中捞金,但是不会为他的族人创造财富。
何况此王根本不了解竹篾的需求量。
他根本不懂得集腋成裘,积沙成堆这个道理。
单个的竹篾的确价格卑微的可怜,根本不入眼前这位王爷的眼,甚至一文钱掉在地上,也不可能让这位王爷弯腰去捡。
但是单单天津卫,他已经达成了十万个竹篾的合作!
他的族人凭着自己的双手,困顿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对他弯腰行礼,脸上的笑容也发自内心的真诚,看着让人十分的舒服。
这种感觉,他十五岁从父亲手中接过土司的职衔后,还是第一次感受到。
哼!
朱常洵微微冷哼一声,转身快步走回书案后坐下,语气变得冰冷了几分,冷冷说道:“本王没有你自学初想到那么小气,你可以走了!”
“接下来也不会有人拦着你在南直隶兜售……”朱常洵瞥了眼摆放在地上的竹篾,眼中闪过一抹轻蔑之色,继而不耐的摆了摆手。
自学初作揖道:“卑职谢殿下!”
话罢,自学初弯腰拿起竹篾,在朱常洵面色渐变阴沉的注视下,不做停留的离开。
“吩咐下去,本王不希望我们南直隶用这种劣质的东西,包装我们的货物!南直隶的商贾们,做生意代表着南直隶的颜面,不要给南直隶膏腴之地抹黑!”朱常洵冷冷吩咐道。
“遵命!”
袁崇焕看着郑养性领命转身离开后,嘴唇动了动,想要劝说,却又忍住了。
其实他想对朱常洵说一句:商人逐利,不应该用这种强制性的方式制止,这种方式根本无法制止。
在袁崇焕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展南直隶本地的竹篾产业。
南直隶有的是竹子,百姓中会编织竹篾的人虽然比不上彝人,人人都会,但是也有很多。
他没有说出来,是因为他曾听先生顾宪成分析过这位王爷。
但凡是燕王做过的事情,这位王爷都不会去效仿的,认为这是拾人牙慧,是一件十分丢面子的事情。
拒绝在南直隶推广土豆便是如此。
他先生也多次利用这一点,达成了不可告人的目的。
而他不说,还有着等播州竹篾泛滥,朱常洵震怒,却又无可奈何的时候,再择机提出在南直隶发展竹篾产业,与播州竞争的打算。
彼时,吃亏的朱常洵,不但会听他的,而且他还可以借助此事,为朱常洵所重视!
“元素!”
“学生在!请王爷吩咐!”
袁崇焕闻言,连忙躬身应道。
朱常洵起身来到袁崇焕面前,扶起袁崇焕,郑重
道:“不要给本王丢人,你参加科举,代表的是本王的颜面!”
“学生一定竭尽所能!绝不给殿下丢脸!”
“好!你若是考中状元……不,你只要稳压那个熊廷弼,本王就向朝廷要人,让你回南直隶来帮本王!”
“你若是考中状元,本王撮合你当我大明驸马都不是问题!”
“而且你也不要有心理负担,历年的监考都是礼部主持,你会得到关照的!”
礼部是自己人,袁崇焕当然知晓了。
叶向高现在就是东林党在朝中的傀儡。
若非东林党在野不断的美化叶向高,叶向高此刻恐怕早已名臭万里了。
这也是他的底气之一。
袁崇焕激动道:“学生绝不辜负殿下期望!”
???
十二月初。
“东林报,东林报!新一期东林报喽!”
“福王南直隶改革,商税已达三百万,南直隶一地,商税达三百万!”
“福王言称,事实证明,南直隶的改革是十分成功的,他有信心商税在年底再增加一节!”
“东林党顾先生点评,南直隶改革卓有成效,商税增加,国库充盈,朝廷就不需要过多向民间百姓摊派,南直隶的改革,有效的缓减了民间百姓的压力!”
???
“三百万了,一个月时间,增加了七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