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335节

  “看来燕王今年是要输给福王了。”

  “多半如此,还有一个月时间,如果南直隶再能守七十万商税……”

  “顾宪成这次说了句真话,朝廷宽裕,应该不会向咱们摊派了吧?”

  ???

  城内百姓热烈议论着东林报传达出的消息之际。

  一辆马车低调的驶入城内。

  袁崇焕从马车下来,站在城门内,听着街面上童子的清脆呼喊声,闭着眼睛,深深的吸了口气,自言自语道:“当初我袁崇焕多么狼狈的离开,这一次我就要风风光光出现在紫禁城所有人的面前。”

  “去给我买一份报纸!”

  片刻后,袁崇焕的书童拿着一份报纸小跑着返回。

  对于内容,袁崇焕并不感兴趣,他早知道了。

  他看着文章最后,先生顾宪成的点评,笑着自言自语道:“先生选了一个好时机。”

  他老师顾宪成在京畿的名声可以说经历了上次后,已经很差了。

  可这一次,随着这篇三百万商税的宣传文章出现,站在愚民的角度去点评,只要这样的好时机,多做几次同样的事情。

  很快那些愚民就会忘记曾今的事情。

  名声自然而然就会扭转的。

  ???

  乾清宫。

  “陛下,可喜可贺啊,还有一个月,南直隶就收到了三百万的商税,这个月内,南直隶的商税就有七十万!”王锡爵站在皇帝面前,一张老脸笑的如同一朵花似的恭贺道。

  于慎行微微拧眉,狐疑道:“怎么这个月南直隶的商税收入会忽然增长三四十万?”

  “该不会又是大商业主、工坊主的投献吧?”

  叶向高眼底闪过一抹异色,增长这么高,其实很简单,是催逼小商业主、工坊主的成果。

  不过他必须帮着遮掩此事。

  于是叶向高连忙说道:“可远兄,看来你根本不懂商事,临近年节,我们北边虽然因为落雪而停滞,可南边非但不受影响,反而年节的时候,因为马上要过节了,商贸往来更加兴盛。”

  王锡爵看了眼叶向高。

  他的家人就在南直隶,他自然知道其中内幕,也知晓叶向高着急解释的原因。

  便帮衬着冲皇帝拱手说道:“陛下,叶阁老猜得没错,年关临近,南直隶这个时间点,商贸往来的确是最频繁的。”

  唔……

  朱翊钧点了点头,笑而说道:“即便是那些大商业主、工坊主再向朝廷投献也可以嘛,他们若是有这份忠心,朕高兴还来不及。”

  于慎行看着皇帝高兴的模样,便将心中的疑惑压在心底了。

  “常洵在南直隶做的不错,三百万两商税,朝廷又能喘一口气了,对了,天津卫这段时间有什么消息,今年他们能不能完成矿税空额的填补?”皇帝夸奖了朱常洵一句,忽然询问起天津卫来。

  王锡爵摇头道:“禀陛下,户部已经快一年没有收到天津卫任何奏禀折子了,燕王当初去播州前,着重提及,朝廷必须用他的人,并且不得插手干涉天津卫,所以臣便没有发函询问。”

  陈矩站在一边,看了眼王锡爵。

  此老不安分啊!

  这分明就是在皇帝眼里,给燕王上眼药!

  许是此老觉得时机越来越迫近了,这段时日,小动作不断。

  皇帝看了眼王锡爵,摆手说道:“那就等年终,丑媳妇还总是要见公婆的,年终的时候天津卫总是要向朝廷上报的。”

  “王爱卿,说说这段时间,在北方推广天津卫民间组织模式的进展吧?”

  于慎行心中不由一乐。

  王锡爵却面露尴尬,支支吾吾说道:“禀陛下,臣已经将此事,交给了侍郎方从哲处置,方从哲眼下还在晋地,据方从哲所言,推进的十分缓慢。”

  “地方乡绅抗拒,利用宗族关系,抵制的十分厉害,方从哲未免担心激起民变,只能挨家挨户的去说服……”

  无耻!

  于慎行三人听闻王锡爵将此事全都推给了方从哲,心中不由暗骂一句。

  偏偏明知此老无耻,他还没有给你留下任何的把柄。

  作为次辅,加之此老的年纪,也无法追究他为什么不亲自去做这件事情。

  “那么北方旱情影响,受灾程度呢?”皇帝眉头微微皱住,任谁都能感受得到,皇帝此刻十分不高兴。

  赵志皋站出来,大声道:“禀陛下,北直隶的受灾情况还好,百姓生产自救,以及北直隶小商业主、工坊主将很多活计交给北直隶百姓去做,只要来年北直隶的粮食价格不出现太大波动,百姓们还是能活下去的。”

  “情况最严重的是陕甘地区、晋地。”

  “这两地,若是朝廷不准备赈灾,恐百姓走投无路,会发生民乱。”

  “臣听闻燕王在播州第三季土豆已经耕种完毕,若是来年开春,能够从播州调集一批土豆,朝廷再开仓赈灾,引导百姓在开春后抢种土豆,应该可以平安渡过。”

  叶向高、王锡爵不由看向赵志皋。

  二人心中忍不住暗骂一句老胡裱匠奸猾!

  赵志皋的提议可行性很强,皇帝答应的可能很大。

  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

  最主要是赵志皋这个老胡裱匠,再次不动声色的拔高了朱泺在播州所做之事的贡献性。

  无疑让朱泺在皇帝心中又加分了。

  “准了!”

  “陛下,之前的种子,就是播州免费提供的,播州也十分困难,朝廷此番索要数额更大的土豆,是否……”于慎行隐晦提醒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于爱卿提醒的对,播州人心刚刚稳定,朝廷是不能这么薅播州的羊毛,让播州百姓心生抵触,此事你们内阁与朱泺商量着拿出一个具体的章程来。”

  “臣等遵命!”

第253章 感谢

  播州。

  “王爷,你是不知道,福王虽然明面上下令,不让那些大商业主们使用我们播州的竹篾,可是那些人怎么可能放过更加便宜的东西呢,都悄悄的与卑职联系,不过他们要求,竹篾上不能有播州字样。”

  ????

  府衙。

  朱泺的书房内,自学初兴奋中略带一丝嘲弄,讲着播州之行发生的事情。

  其他人听的不由露出笑容。

  朱泺认真听着,这一年来,播州的事情就足够他焦头烂额了,对于南直隶,他关注的比较少,而且即便他想关注,也没有信息来源。

  加之他也已经提醒过皇帝老子官商资本了,他觉得以皇帝老子的手腕,既然放任南直隶发展,那么应该就不会有什么大事。

  为了避嫌,所以过问关注的也很少。

  自学初从南直隶回来,第一时间就被他召来,就是想要细细的询问自学初关于南直隶之行的所见所闻:“有没有留意南直隶毁田种桑的程度有多大?”

  自学初略作沉吟,摇了摇头说道:“卑职没有打听此事,不过卑职进入南直隶发现,沿途大片平坦并且修着水渠的良田都种上了桑树。”

  “当时跟着卑职一起去的族人还可惜心疼的说,若是咱们播州有这么好的良田,一定全都种稻子,香碰碰的白饭,那银子他都不换。”

  朱泺的眉头不由紧皱,面色也变得沉凝。

  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原本他觉得,朱常洵即便是发展商业,种桑树,也就是利用坡地。

  朱常洵不会不清楚粮食对大明的重要性。

  可很显然他之前猜测的太乐观了。

  众人很快察觉到,海中砥小心翼翼询问道:“指挥使担心南直隶出现粮荒问题?”

  “嗯。”在众人注视中,朱泺点头沉凝道:“粮食问题,始终都是困扰本朝最大的问题,我们改革发展工商业,可绝对不能忽略粮食问题,为了发展工商业而牺牲农业。”

  “若是往年或许还不用这么担心,毕竟只要南直隶有银货,就可以购买粮食。”

  “可是今年整个北方大旱。”戚金接住话茬担忧道:“可以预见,来年整个天下都会陷入粮食紧缺的问题。”

  “就怕南直隶到时候,有钱都买不到粮食!”

  “而且粮价涨幅太大,南直隶百姓养蚕产丝挣的钱,恐怕会抵不上粮食价格的涨幅!”

  孙承宗等很多人面色都变了变。

  他们忽略了北方大旱的影响了。

  若是没有北方大旱,缺粮只是南直隶一地,倒腾腾挪,总还是能解决的。

  可北方缺粮,南直隶缺粮,叠加在一起,就会让南直隶的问题放大数倍,甚至数十倍不止!

  孙承宗连忙追问道:“宣抚使,你去过南直隶,有没有注意南直隶土豆推广的怎么样?”

  自学初看了眼朱泺,犹豫一下说道:“王爷,卑职听闻小道消息,福王不准南直隶推广土豆种植。”

  哼!

  朱钰冷哼一声,冷笑道:“他这是认为土豆是指挥使先提出来的,他做就是拾人牙慧!这是自作孽不可活!王爷,咱们看着就行了!等着吧,明年南直隶有好戏看了……”

  朱泺眼神冷冷看去,朱钰的嚷嚷声戛然而止,讪讪坐下。

  袁可立叹了口气道:“福王倒霉不倒霉,与咱们没有关系,可事关南直隶上千万的百姓,一旦缺粮,南直隶动荡,陪都动荡,九州神器都不会安宁!”

  “最后苦的,受伤的还是百姓!”

  其他人默默的点了点头。

  福王朱常洵倒霉,他们的确会高兴。

  可这种倒霉,不应该是南直隶上千万的百姓去买单。

  “杨参将。”朱泺看向杨文通。

  从剿逆大营来的五个总兵也位列其中,不过他们一直没有开口,毕竟他们是新人。

  杨文通听到朱泺叫他,微微愣怔后,唰的一下起身:“卑职在!”

首节 上一节 335/4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给朱棣造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