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349节
郑氏听着宫外传来的一道道消息,咬牙切齿狰狞道,然后扭头看着朱常洵:“常洵,告诉袁元素,科举中,他必须给本宫把这个姓熊的士子踩在脚下!”
“我们延禧宫,娘我,在这个年节,成了无数人的笑话!“
朱常洵看着亲娘出离愤怒的模样,起身面色阴冷安慰道:“娘,我知道,我知道,我一定会给娘你出这口恶气!”
“我这就去告诉袁元素你的吩咐!”
??
坤宁宫。
皇帝、皇后听闻宫外的传入的消息,一脸错愕。
骆思恭匍匐在地上,心中暗暗咂舌。
常胜军,那位殿下麾下的人,平日里低调,可这反击一旦做了,实在是太狠了。
这个年节,延禧宫那位贵人,就是个笑话。
“陛下,看来这火锅要成为今年年节最流行的吃法了,作为皇家,臣妾想要在宴请廷臣勋贵家眷当天,就吃火锅,陛下你看行吗?”某刻,皇后语气温吞征询道。
骆思恭肩膀不由的哆嗦一下。
延禧宫当天夜里,还不得难受死?
这位性子淡泊如水的皇后娘娘,为了帮燕王,可真是下血本了!
皇帝岂能不知道,妻子是想要给播州的水晶粉再烧一把火,皇室夜宴吃的都是水晶粉,是火锅。
传出去,水晶粉还不得名扬天下?
只是……
皇帝无奈的瞪了眼妻子,然后吩咐陈矩:“老货,去准备一下,今年的年宴,宫内统一吃火锅。”
“哎!老奴这就去准备。”陈矩心中高兴,轻快应了一声,拉着骆思恭匆匆离开。
殿内只剩夫妻二人后。
皇帝扭头没好气道:“这回朕一碗水端平了,你总满意了吧。”
皇后抿嘴笑了笑,起身下地,郑重一拜:“臣妾替播州百姓,替天下百姓谢陛下!”
???
年关当天下午。
皇宫夜宴要吃火锅的消息传开。
本就已经被哄抢的火锅和水晶粉,更是引起了京畿达官显贵,富贾豪绅们抢购。
大明这一年,注定是风波不断,格外精彩。
???
夜幕降临。
万历二十七年,只剩下最后几个时辰。
无论这一年过的苦与累,无论这一年流了多少汗,无人处流过多少泪水。
这一日,每家每户都会将一年省吃节用都不舍得吃的,家中最好的东西拿出来。
给孩子换上平日里,从不舍得穿,甚至有些小了的,还算崭新的衣服。
哪怕这些玩猴们,穿上新衣服,只是跑出去玩了一会儿,就弄得脏兮兮的,甚至放爆竹烧一个小窟窿,心中疼的难受,也只是瞪一眼玩猴们,然后笑着将这些不省心的鳖孙玩猴们赶走。
灯烛下。
男人在院中、门前点燃竹子,听着外面噼里啪啦的响动,回到屋内,坐在桌边,嘴馋难耐,偷偷的小抿一口打回来的糟酒。
看着热气腾腾灶台前那个背影。
自家黄脸婆比不得那些富家小姐们,长得白嫩水灵,但是这个烂包的家,就是靠这个黄脸婆娘管着。
在这个应景的时节,这个平日里管东管西,管这这,又管那的婆娘,总是能容这个烂包家的犄角旮旯,悄悄的,鬼鬼祟祟的找出点好吃的,应景的吃食来。
让苦哈哈的一年,在这个应景的时节,总是能有一点点,能甜到心底里的感觉。
灯烛燥火摇曳映照下,汉子们眯着眼睛,咧嘴笑着,忍不住会说一句:“美滴很。”
这个时候,早前忙活的黄脸婆们,总会扭头,脸上罕见露出一丝羞涩笑容,白一眼,笑骂一句:“死相。”
万家灯烛,万家灯。
在这一年少有的难得祥和中,两匹马,两个人慢悠悠的走入遵义府城。
“啷个仙人,这位仙人还真的有两把刷刷!”
“这一路走来,啷个都以为自己是走在喽咱们天府喽!”
?
其中一个小矮胖,留着八字胡,青蛙眼的男子看着周围嬉笑玩闹的孩童,自言自语说道。
这二人正是四川布政使潘允端与其幕僚师爷。
潘允端此刻也极为震惊。
他们从赤水,沿道真、习水来到遵义。
沿途看了太多,也给了他们太多震惊了。
之前只是听闻播州的情况逐渐转好,但是他们绝对没有想到,情况竟然会这么好!
那些顽童脸上天真的笑容是瞒不了人的。
顽童虽然不谙世事,但也晓得疾苦。
这绝对不像是一个遭了大灾的地方!
而且顽童们红润的脸色,就比四川都要好得多,要知道,四川虽然是天府之国,但富的也不是百姓。
百姓同样过得苦。
顽童们也多是营养不良之状。
可这里的顽童明显就不是受饿的样子。
他甚至能从经过的百姓人家门外,闻到一点点若有若无的肉味儿!
这怎么可能!
吃饱也就算了,难不成播州的百姓,都能吃上肉了?
要是放在他治下,在年节也相信家家户户,即便紧巴巴,也会割上几两肉的,可播州才刚刚经历大乱大治。
吃饱饭就不错了,他都要给坐镇播州的这位仙人竖拇指了。
潘允端牵着马,朝着一群站在墙边玩闹的顽童们走去。
“请问遵义府哪里有可以吃饭的地方?”潘允端随意找了一个由头,和煦笑着询问道。
一群顽童被打断,在潘允端惊讶的注视下,顽童们齐齐朝他双手折叠,额头压在手背,行礼:“先生好!”
“这!”
后面跟过来的幕僚看到这一幕,一双青蛙眼更是瞪得老大,抢在潘允端前面,询问道:“你们这些娃子读过书,上过学堂。”
“禀大人,我们都读过,在王爷设立在城内的济民学堂读书。”其中一个看着年龄最大的女娃子,郑重其事,有礼有节的回答道。
潘允端不由好奇,指着孩子们背后墙壁上,用白泥粉刷的字,询问女娃子:“那你帮我读一读,这句话。”
女孩转身看去,字正腔圆,清脆朗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勤俭节约,建设富强播州!”
“………”
潘允端看着一群孩子们,争着抢着朗读一些他们沿途就见过,现在这面墙壁上却没有写的标语,相互对视一眼,眼中尽是震惊之色。
沿途他们急着在年关前赶来遵义。
所以在途中并未深入的了解。
“你们所有的孩子,都在上学堂?女娃子也可以上学堂?”潘允端看着为首的女子,询问道。
女孩以学塾的礼节再次行礼,郑重说道:“是,不光我们,在城外各村落的孩子,都有在王爷设立的各处济民学堂读书。”
“听先生们说,整个播州都是如此。”
“我观你们这些女娃子,没有缠足,这是为何?”幕僚盯着女娃明显的天足询问道。
女娃到底有些羞涩,把脚缩了缩。
身后一个男孩子冲出来,大声说道:“先生说了,大明的女子不用裹小脚才是最美的,这话是王爷说的,我阿姐天足是最美的!”
潘允端不由笑了,原来是女娃的弟弟。
他伸手 momo这护着阿姐的男娃子,笑着说道:“不错,不错,小小年纪,便懂得保护自己的阿姐,懂得亲亲相隐,不错。”
“错了!”男娃梗着脖子说道:“这不是亲亲相隐,先生说,王爷说了,亲亲相隐是不正确的,夫子虽然是圣人,但圣人也是有局限的,我们要学习圣人的长处,正视圣人的错误。”
“亲亲相隐不利于朝廷法度推行,亲亲相隐,亲亲相隐……容易……容易……官官相护!”
“不是,三伢子,先生说,亲亲相隐容易形成裙带关系。”
“对,是裙带关系,我只是一着急忘记了!”
“先生还说了,做人不能忘记亲情,但也不能亲亲相隐,我们要学道理,纠正身边亲人犯错误,制止身边亲人犯错误。”
潘允端的面色变得凝重。
童言无忌。
可这些稚子童言,却给了他十分强烈的冲击。
稚子童言错了吗?
宣传这种理念的那位王爷错了吗?
似乎还真的挑不出一点毛病。
亲亲相隐的确不利于推进朝廷法度,亲亲相隐也的确是官场裙带关系的温床。
潘允端又旁敲侧击的问了许多。
知道了城内的百姓之家,每家都分到了几只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