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360节

  “而此王肯俯身做事,并且能做成事情,无论是他主持的卫所私有化,亦或是天津卫开海,乃至播州战后重建,力道的掌握,时机的选择,无疑不让人感到可怖。”

  “据闻其人比孩儿大不了几岁!”

  话罢,皇太极眼神熠熠的盯着努尔哈市。

  努尔哈赤从这个儿子的眼神中,看出了强烈想要挑战朱泺的野心。

  “皇太极,以后还是不要尽学大明酸儒那一套,大明那些之乎者也的书,若是真的有用,大明也不会像现在一般,只能蜷缩在长城之内了!”

  舒尔哈齐伸手摸了摸侄子的脑袋,笑着大声说道:“这打天下靠的还是我们女真人的弓马骑射!”

  “明人那些之乎者也,是给我们女真人打不下一片辽阔的生存空间的!”

  哈哈……

  “对,八贝子,以后少看点这些明人酸儒们胡编乱造的之乎者也。”

  “八贝子应该学的是弓马骑射!”

  ??

  舒尔哈齐看着周围将领纷纷大笑,言语中不乏嘲讽,心中不由大定。

  皇太极的一番话,让舒尔哈齐心中产生了警觉。

  他没想到连代善都看不懂的事情,却为皇太极看透了。

  他诋毁嘲讽中原文化,就是要让努尔哈赤身边的将领对皇太极专注修习中原文化产生轻视。

  继而轻视抵触皇太极这个女真人的异类。

  效果嘛,十分的好。

  女真人马背上打下现在的偌大疆土,向来就看不上中原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酸儒。

  皇太极要做女真人的异类,努尔哈赤身边的将领是不会支持这样一个人的。

  努尔哈赤将这一切看在眼中,他没有开口,看着面色平静,并未因此而生气的皇太子,心中很满意,想看看他如何面对这种嘲讽和轻视。

  便见皇太极又以儒生礼节,对舒尔哈齐一拜,平静说道:“叔父,女真人弓马娴熟者比比皆是,有叔父以及诸位将军辅佐阿玛,皇太极还是学些明人酸儒的之乎者也。”

  “如此我们才能更好的了解明人,若是将来我们进攻大明,皇太极能以所学,对我女真稍有贡献,皇太极也心满意足了,皇太极实在是很喜欢中原人的儒家文化!”

  “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拜一位儒家的大贤,研读儒家文化,若能从儒家文化,为我女真人汲取一点点有用的东西,我便十分高兴了。”

  努尔哈赤看着舒尔哈齐眼中闪过一抹不屑轻视,看着他麾下女真高层们,默默摇头,表露出失望之色。

  其心中则十分满意高兴!

  这个儿子,懂得藏拙,并且聪慧的很,儒家文化真的若是如舒尔哈齐所言,毫无可取之处,又岂能存在数千年,成为中原历代王朝的立国之本。

  今日皇太极的表现,让他十分满意。

  也让努尔哈赤觉得,这个儿子,比代善更值得培养!

  就连舒尔哈齐,不一样上了他儿子的当了吗?

  嗯……

  努尔哈赤配合着,沉吟说道:“你若想研读深究儒家学说,阿玛支持你,阿玛会给你请最好的先生!”

  “孩儿谢阿玛!”

  ????

  元宵节临近。

  乾清宫。

  “陛下,北方数省锦衣卫线报传回消息。”

  骆思恭看着正斜靠在软塌上,捧着一本魏书翻阅的皇帝,小心翼翼汇禀道:“随着燕王的文章发表后,虽然讨论声逐渐消减,不过余波并未散去。”

  “正如陛下所料的一般,百姓将手中的余粮捂得死死的。”

  “各地粮商在年后很难收到粮食,有粮商已经开始串联,准备短期内造成粮食降价,然后再提升粮价,以此反复波动来让百姓心生犹豫,出售手中余粮,好方便他们囤积。”

  “不用你来给朕拍马屁,这些都是你分析出来的。”皇帝看也没看骆思恭,平静说道。

  骆思恭低着头谨慎讪讪一笑。

  “继续说。”

  “是!”

  “不过百姓还处于观望中,并且许多百姓已经趁着这个闲暇时间,尽一切可能的在囤积一切可以吃的东西。”

  “北直隶建立起了天津卫民间组织模式,青壮们组队出去打猎,妇女组织则尽可能的来城内,与那些小商业主、工坊主们寻找活计做。”

  “顽童们都被组织起来了,在地里面挖甘草之类可以食用的草根。”

  “瑞王在年后已经在北直隶的城池中,以弄坊为单位,效仿天津卫城池的组织模式,组织百姓了,北直隶应该无虞。”

  “北方数省,虽然民间组织模式推进的十分缓慢,可百姓也在老兵报的分析传开后,纷纷开始想办法自救。”

  “虽然不尽如人意,但臣以为,眼下的形势还是很乐观的。”

  皇帝听到这里的时候,把手中的书放下,这才抬头看向骆思恭。

  “南直隶呢?南直隶的各级锦衣卫,你骆思恭这个大都督,还能不能控制的住?若是你没有这个能力,朕就换个人来坐你的位置。”

  噗通!

  骆思恭听闻后,连忙慌张跪倒,他知道,皇帝这是敲打他,对他之前将南直隶锦衣卫权利全都交给郑养性,差点闹出不可收拾之事的警告!

  “臣绝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给朕说说南直隶的情况。”

  闻言,骆思恭松了口气,他知道,这关总算是过了,于是连忙说道:“福王已经深入田间地头,劝说百姓种植土豆。”

  “只是现在绝大多数百姓都不愿意种植土豆,原因就是担心今年的生丝被评为中等,或者是下等。”

  “为此,福王给南直隶乡绅施加压力,同时也给南直隶各地官府施加压力,官府做出妥协,放宽了朝廷的政令约束,容许百姓每家垦荒五分地,用来种植土豆。”

  “另,根据锦衣卫消息,元宵节当天,会有从建州女真购进的牛羊等牲畜,以及从西南诸国购进的第一艘海船的粮食抵达秦淮河。”

  “福王对此十分重视。”

  皇帝听闻百姓抵制土豆种植紧皱的眉头听到这里的时候,渐渐舒展了几分。

  “海商愿意贩运粮食回大明,看来是那混球那篇文章,引发粮价上涨的结果。”皇帝自言自语说道。

  骆思恭不动声色默默点了点头。

  现在他们也意识到,那位王爷的资本运作,恐怕不至于让百姓捂紧手中余粮。

  他推动粮价上涨,恐怕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海商从西南诸国贩运粮食回来。

  这一招十分高明!

  “还有吗?”

  骆思恭有些犹豫,又连忙说道:“还有一个不确切的消息,南直隶都在盛传,今年要让南直隶的财税比肩大明半壁江山。”

  其实他想要把这个消息替朱泺遮掩的。

  不过终究他是不敢背着皇帝。

  便见皇帝面露一丝笑容,很显然,对南直隶这个口号十分满意。

  要知道,比肩大明半壁江山,财税至少要达到一千万两!

  半壁江山可不单单只上缴太仓库那么简单,大明的财赋收入,除了纾解国库的,还有更大部分留在地方官府的。

  南直隶如果真的能够给国库纾解一千万两钱货,那对于朝廷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好事!

  朝廷抓襟见肘的情况都会被彻底扭转!

  燕王之前所做的所有事情,一切功劳,都会被这半壁江山的财税给比下去。

  “盯紧南直隶,另外传旨于慎行赶在元宵节去南直隶看看,是不是真的有海船运粮回来!”

  “你锦衣卫同时要在民间散播缺粮言论,决不能让百姓把手中余粮,在那些饕餮的鼓动之下售卖出去!”

  “臣遵旨!”

  陈矩和骆思恭连忙领旨。

  “播州呢?播州什么情况?”

  “四川布政使潘允端、贵州布政使朱家民在年节时悄悄去了遵义府。”

  “因锦衣卫始终无法在燕王身边发展线人,具体谈了什么,臣并未查出,不过两位大人回去后,就率先开始效仿天津卫模式组织百姓。”

  “燕王正在集中全力,修通通往贵州与四川的官道,为此,甚至停下了修建通往云南、湖广的工程。”

  “根据可靠消息,通往贵州的道路已经接近尾声。”

  “另,因水晶粉受到追捧,播州一地不能满足,四川、贵州已经官方出面推广百姓种植土豆。”

  “燕王还命人以金钱诱导云南、湖广百姓种植土豆。”

  话落,骆思恭、陈矩二人都悄悄审视打量着皇帝的神色。

  只是皇帝此刻十分平静,根本看不出任何端倪。

  唔……

  皇帝略作沉吟,紧接着吩咐道:“领旨去做事吧。”

  二人领命后,满腹思绪的走出乾清宫。

  骆思恭停下脚步,看着陈矩,询问道:“陈大监,陛下到底是什么态度?”

  陈矩笑了笑道:“骆都督,我们都是陛下的忠狗,只要我们对陛下掏心掏肺就对了,何必想那么多呢。”

  “咱家还要去给于阁老传旨,就不与都督闲话耽搁了。”

  骆思恭瞧着陈矩的背影,气的忍不住暗骂一句:“该死的老阉货!”

  他觉得,自己迟早一天,被这个该死老阉货给害死!

  ???

  元宵当天。

  播州与贵州交界处。

首节 上一节 360/4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给朱棣造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