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362节
站在身后的九卿不由暗暗撇嘴。
尽管他们知道这于可远只要开口,就一定会放炮,可还是十分不舒服。
你于可远懂什么。
南直隶的繁华,恰恰就得益于这种散漫的风气,弥漫的脂粉气!
这些不入你眼的东西,吸引这天下富贾豪商纷纭而至!
若不是这些削金窟的存在,不是这种散漫的环境,如何能让那些富贾豪商们流连忘返呢!
“阁老说的是,这番话,我一定转达给福王。”徐弘基满面笑容应道。
于慎行根本没有这种话放在心中。
他知道,这些人不会做出什么改变的。
????
码头三里外。
“殿下,于阁老已经在国公陪同下去了码头。”郑养性在路边等着,在朱常洵的马车经过之际,汇入队伍中,伴随在马车旁边汇禀道。
窗帘拉开。
朱常洵询问道:“于慎行有没有对咱们南直隶推广土豆表达什么不满?”
“那到没有。”郑养性摇头笑道:“京畿传来消息,陛下派他来,主要是为了查验海商贩运粮食是否是真的,于慎行到了后,一直谨言慎行,只是对南直隶没有效仿天津卫组织百姓,对南直隶的散漫风气似乎有些不满。”
呵呵……
与朱常洵同坐马车内的顾宪成笑了笑,说道:“一点儿都不奇怪,这位于阁老属于燕王派系的,咱们做什么,他都看不上的。”
“燕王自己都说了,要营造民间的宽松氛围,而想要营商,吸引商贾前来,我们南直隶做的不就是营造宽松氛围吗.」?”
朱常洵也笑了笑,道了一句:“知道了,去码头。”
顾宪成说的没错,他们这一样是营造宽松氛围。
与都人子的做法其实是一样的。
唯一不同的是,都人子寄希望放权给百姓,为愚民解绑,让愚民除了种地之外,有更多的自由选择权。
以此争取愚民的人心。
这是都人子清楚他自己能够争取的只有那些愚民,所以他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而他的助力来自于绅权、官权,以及二者背景下的大商业主、大工坊主。
想要吸引这些人聚拢在身边,那么就需要南直隶这种纸醉金迷的氛围,因为这些人喜欢!
而他同样也得到了南直隶的民心!
南直隶纸碎金迷,那些愚民也是从中受惠的,绅权、官权也在为他而引导愚民,他二者全都得到了!
“这艘海船的粮食,做的足够隐蔽吗?不会被锦衣卫察觉吧?”朱常洵想到了这个问题,严肃询问道。
这船粮食其实是从两广地区购买的,不然半月时间,他怎么可能弄到一艘海船的粮食。
顾宪成自信笑着说道:“殿下放心吧,都是花大价钱,从故交好友,老关系手中购买的。”
“并且是用小船运送到海上,在海上装船的,绝对不会有人知晓!”
闻言,朱常洵这才露出笑容。
吩咐道:“和海商们通气,让他们最迟三月份,就开始陆陆续续要运粮回来。”
“殿下,我看还是四月份吧。”顾宪成小心翼翼劝说道,看着朱常洵皱眉,顾宪成提醒道:“南直隶很多人囤积的粮食需要出手。”
“四月份第一批生丝就要交易,大家还都等着,用高价的粮食,从百姓手中换低价的生丝。”
“如果三月份运粮回来,可能会造成粮价的下滑,而且粮食售卖,最好不让海商们上岸售卖,交给郑家、徐家等指定的家族来售卖,利益最大化,大家都能从中得利,才会更加紧密的团结在殿下身边。”
朱常洵微微皱眉,提醒道:“可以,不过要他们记住,本王不管他们从中捞多少,但是粮食一定要充足,百姓一定不能闹事!”
“父皇南 xun前,出现任何纰漏,本王都要严厉追究!”
朱常洵最后还是妥协了,不过他也把自己的底线亮明了。
“殿下放心,大家都知道这关乎殿下的未来,都不敢松懈!”
“殿下到了。”
就在此时,郑养性的声音传入车内。
“臣于慎行拜见福王。”
朱常洵钻出马车,看着于慎行带着人参拜,连忙下车,儒雅笑着走过去,伸出手,又缩回去:“于阁老快请起,本王刚刚从外面回来,这手脏的很,怠慢于阁老了。”
于慎行看着朱常洵隐约有些沾了泥土的手,笑着摇了摇头:“殿下深入田间地头,陛下知晓后,十分的高兴。”
“哎,本王也是弥补自己犯下的错误……”
双方寒暄几句,朱常洵带着于慎行重新返回码头。
“草民范永斗、李旦拜见福王!”
“两位快快请起,快请起!”朱常洵看着拜倒在面前的二人,满面笑容的伸手虚扶。
“谢王爷!”
二人起身后,朱常洵询问道:“粮食和牲畜呢?”
“王爷,都在船上,已经准备好了,只待王爷一声令下。”范永斗笑着,脸上露着得意的神色,指着秦淮河面上的船只说道。
朱常洵看了眼,眼神余光又扫了眼来监察的于慎行,心中十分得意。
挥手大声命令道:“准备卸船!”
“福王令!卸船!”
“福王令!卸船!”
???
早已等候的领兵在河畔人群前面策马奔掠,挥舞着手中旗帜,大声呼喝。
咩……
哞……
嘈杂的牛羊叫声最先从远处传来,只见的,每一只大船上的船舱内,在船员的驱赶下,牛羊惊恐不安的跑出来,顺着搭好的木板冲到岸边。
朱常洵等人所在的码头上,停靠的运粮海船,光着膀子的苦力则开始将一袋袋的稻米搬运下来。
哗啦!
就在众人观望中,其中一名苦力扛着的麻袋解口,黄橙橙的稻谷瞬间倾泻洒落。。
随即,监工的打骂声响起。
牛羊的叫声,监工的呼喊大骂声,混杂在一起。
岸边百姓的议论声,花船姑娘们叽叽喳喳声,沸反盈天。
“这么多牛羊,味道好难闻!怕是今晚没有人会来光顾咱们了吧?”
“妈妈说了,这是福王的善政,得支持,福王在南直隶,南直隶才能越好,别说一天没客人,就是一个月没客人都值得!”
“是粮食,真的是粮食!”
“有粮食了,听主家老爷说,西南诸国的粮食多得很,看来是真的,回去俺就把土豆铲了!”
………
在众人议论中,朱常洵扭头看着于慎行,低声说道:“于阁老,这回父皇能够放心了吧,本王已经充分吸取了年初一的教训,这段时间,在南直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相同的错误,本王是绝对不会再犯了!”
于慎行听着,哪里不清楚,这番话是说给陛下的。
可同样是说给燕王朱泺的。
谁让他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燕王党了。
这就是希望他把这番带着挑衅和机锋的话转达给燕王。
可这位恐怕并不知晓,他这个燕王老师,与学生的联系少的可怜。
只要他这个老师不主动联系,燕王为了避嫌,根本就不会联系他。
不等于慎行应答,朱常洵转身对着身后的乡绅、官员们,大声自信的说道:“诸位,这是我们南直隶速度!”
“我们南直隶要保持这种多快好的速度,建设南直隶,今年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把南直隶建设成为大明财税的半壁江山!”
“福王说得好,南直隶速度!”
“南直隶速度这个词总结的好!”
“一年之内,达到财税半壁江山,试问哪个地方,能有南直隶这种速度!福王总结的精辟!”
………
一群人激动的恭贺讨论声中。
于慎行看着朱常洵背后。
那里监工催促打骂码头苦力,水面上,花船画舫游弋,莺莺燕燕,叽叽喳喳。
河对岸,早有等候的百姓,追赶着被围住惊慌乱跑的牛羊。
牛羊的尿 sao膻味儿,混杂着秦淮河的脂粉气,隔着很远,都能闻到。
乱糟糟而显得格外繁华的景象,让于慎行这个从还处于冰天雪地北直隶而来的人,总觉得有种说不出的不对劲儿。
他总觉得这样不好。
可这种繁华明明却是大明想要的。
繁华才能给朝廷提供更多的税赋。
南直隶若是真的能保有半壁江山,整个朝廷的日子都会好过很多!
可那种不该如此的错觉,始终萦绕在于慎行的心头,像挥之不去的阴影,但他又说不出哪里不对,哪里不好。
于慎行不会明白,这种混乱无序、肮脏与生机共存的一幕,恰恰就是资本萌芽过程中,一定会出现的黑暗混乱肮脏血腥,同时有混杂着生机、芬芳气息。
便如同牛羊的尿 sao膻味儿与秦淮河的脂粉气混杂一处一般。
官商资本,虽然较之大明现状,的确是一种先进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