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367节
“而大明地方官府是个什么样子,我们大家都很清楚,毫不讳言的说,若是真的去查,大明官府的各级官员,九成都要被罢官、杀头、流放。”
潘朱二人听的不由苦笑。
这位还真敢说,也不怕传出去得罪人。
但是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现实的情况。
“没有一个有效的基层官吏,新生活 yun动别说是两位大人,就是神仙也推进不下去,所以我们就要在各级官府之外想办法,在底层胥吏之外想办法。”
“把民间组织起来!”
“选出百姓代表,选出一些心怀热血的士林士子们,让年轻的士子们,去把这项 yun动传达到百姓中。”
“可以设置一定行的引导奖励,比如哪个弄坊、村庄的百姓做的好,可以给百姓颁发一个集体表彰奖励。”
“这种奖励不是物质的,而是荣誉方面的。”
“比如得到奖励的弄坊百姓今后若是触法,在一定年限内,比如三年,公堂审判,可以如同有功名之身的士绅,不得上刑,又比如,见官、见有功名的士绅,可以不跪拜等等。”
“我相信,这不需要本就拮据的布政使府衙付出多少,就可以调动百姓的积极性。”
“当我们民间的百姓组织全都行动起来的时候,当我们的士子们都行动起来的时候,两位大人觉得,这种民间大范围的风气形成后,那些对这项 yun动,嗤之以鼻的乡绅、豪商、官员们,还敢肆意妄为吗?”
“在这种大环境中,他们以往的铺张浪费,挥金如土,花天酒地,消磨斗志,贪图享乐的行为,就会如同暴晒在太阳下的阴暗腐败物一般。”
“他们敢这样做,就如同过街的老鼠一样!要承受无数人异样的眼光,以及戳脊梁骨的指指点点!”
“他们就算是装,被逼着去装,他们也在装下去!”“只要这种广泛的良序风气形成,并且能够保持下去,整个民间层面都会慢慢出现改变!”
“那些道德败坏者!若是死硬对抗环境大势,就会在大势中被彻底的淹没淘汰掉!”
“以往是劣币驱逐良币,而新生活 yun动,就是由我们引导、推动,以一种相对温和的手段,进行一次良币驱逐劣币的 yun动!”
所有人都被震惊了。
尤其是潘朱二人。
相比朱泺身边激动的士子参谋们,二人则有些心中发寒!
他们早见识了这位刁钻的手段,可这一次,依旧让他们感到寒冷!顽固对抗着,用良序风气大势去淘汰!
平平淡淡一句话,却透露出了血淋淋!
“殿下,百姓有见官不跪拜,邢不上士大夫的特权,这对学生这种有功名的人是不是一种不尊重!”潘允端的师爷忽然开口。
不过众人倒是没有听出这位师爷有多少怨念。
这更多是一种善意的提醒。
提醒朱泺,这种奖励,可能会让更为广大的有功名士绅阶层感到不满!
朱泺笑看着幕僚,反问道:“见官不跪拜,享不上士大夫这个特权,朝廷是因为什么给有功名阶层的呢?”
“是因为他们考中了功名吗?”
“错!”
“本王以为,根本的原因,是因为这个群体,接受了圣人礼义廉耻的教化,这是朝廷对文明的一种尊重,并非对他们所取得功名的一种特权!”
“而父皇新生活 yun动的本质就是提倡礼义廉耻的规律生活,以礼义廉耻之素行、习之于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四事之中。”
“省去圣人经义这种无法大规模普及的文化教育方式,改为以实践教育,让百姓短时间内,迅速达到日常生活中的整齐、清洁、简单、朴素、勤俭,使百姓改头换面,从根本上革除民间的陈规陋习,以实现整个民间的纪律、品德、良序、整洁。”
“而其中做的最好最优秀的百姓,具备了圣人想要教化的礼义廉耻品德后,朝廷难道不应该尊重圣人所提倡的文明文化吗?”
“难道不应该赋予百姓见官不跪,邢不上士大夫才有的权利吗?”
???
所有人都静静听着,他们猛然意识到,眼前这位对新生活 yun动的认识,要比提出这个 yun动的皇帝理解的都更为深刻!
待朱泺话落后,朱家民郑重一拜,请求道:“请殿下将适才关于新生活 yun动的深刻阐述,能够写成一篇文章,作为我们推进新生活 yun动的指导思想!”
潘允端也意识到,这个指导思想的重要性。
他们完全可以根据这个指导思想去推进!
就不会如现在一样,拿到朝廷的文函后,如同无头的苍蝇,根本不知道从何下手!
“殿下是能劳善劳者,就请殿下辛苦一些。”潘允端也善意笑着,罕见打趣作揖请求道。
“请指挥使(王爷)能将这番谈话写成文章!”朱泺麾下的众人也纷纷请求。
朱泺笑了笑,说道:“行!”
他也十分能够做成这件事情!
不说全天下都能做成,只要大明十三省,有几个能够做成,他都十分高兴。
因为良序的风气只要保持住,就会不断的扩散。
继而影响整个天下的。
在众人围着关注中,朱泺在书案后面坐下,做这篇文章。
他写好一页,众人就抢着先看一页。
待朱泺停下笔后,看着众人,吩咐道:“誊抄一份快马加鞭给瑞王送回去!”
“两位大人,这件事情能不能成功,最主要就是民间组织,我们现在能依靠的就是民间组织!”
朱泺可是知晓,原本历史上,新生活 yun动为什么失败,为什么变成一个笑话的。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坚实可靠的基层。
大明也没有。
最接近百姓的县官以及底层胥吏,几乎是烂透了。
但是他还有一个可以依靠的组织,那就是民间百姓组织!
他可以利用这个组织去推进新生活 yun动,同样可以达到目的!
朱家民和潘允端一人拿着几页文稿,面色微微泛红,郑重作揖道:“请王爷放心,知道了怎么做,若是我们再做不成的话,那就是我们的无能了!”
“回去后,我们马上加快推进天津卫民间组织模式!”
这事情,不但能够利国利民,而且还能够让他们在皇帝面前露脸。
天下好,自己好,作为一个有为掌权者,傻子才不去做这种两全其美的事情。
何况现在这天下,效仿天津卫民间组织模式的可不多,也仅有北直隶、四川、贵州三地是真正做起来的。
此番他们做成了其他同僚都做不成的事情,不仅让皇帝高兴了。
以后回朝述职的时候,走在同僚面前,都可以抬头挺胸,眼睛看天,好好地露一脸了!
对同僚们谦虚的说一句:“侥幸侥幸,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想想就让人激动,心中倍儿爽!
当天朱家民、潘允端就急急忙忙赶回去。
而送往北直隶瑞王的书信,也快马加鞭的离开播州!
元宵过后,北直隶虽然依然天寒地冻的。。
不过日头的温度不似腊月时节那么冷漠了。
人们也喜欢在日上当空的时候,从憋闷的屋内走出来,手拢在袖中,找一个背风,又能晒太阳的地方,暖暖惬意的晒一晒。
把一个冬日僵硬了的骨头,晒得酥酥麻麻的。
好不惬意。
这不,五位阁老便罕见的在这个日头极好的日子里,把手拢在袖子里,结伴站在内阁官衙外面的向阳背风处。
经过的属官看一眼,然后便像是躲瘟神似的,生怕被阁老们喊住,匆匆离开。
对于五位阁老罕见尿到一个夜 hu的反常举动,大家一点儿都不惊讶。
皇帝的新生活运动全面失败。
皇帝心情不好,大发雷霆,然后把这个事情丢给了五位阁老,让阁老们想办法。
他们可不愿意现在凑过去,让阁老们抓壮丁。
这事儿,还是能者多劳,辛苦五位阁老了。
“这群混账,往日里没事,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拿来,在咱们眼前晃一晃,就怕咱们不知道他们的功劳似的,现在倒好,真的有事了,一个个躲得远远的。”叶向高忽然开口,愤怒大骂。
话罢,转头看向赵志皋:“首辅,你可是百官之首,百官中最有才能,办事能力最强的,这事儿还得首辅你来敲定。”
“进卿兄,你说这话,与下面各部那些属官又有……”于慎行听闻后,不等赵志皋开口,就冷笑怼道。
不过不等他把话说完,就被赵志皋严厉的眼神给制止了。
赵志皋很清楚,现在不是拱火的时候。
是想办法,怎么把皇帝的新生活运动推行下去。
且不说这新生活运动,的确利国利民。
就是皇帝的颜面,也要保住吧?
好不容易,不约而同的往一个尿壶 niao了,要是因为一点心中不痛快,他们五人先勾心斗角,针锋相对,还怎么给皇帝分忧。
为国尽忠。
叶向高对他赵志皋夹枪带棒的进攻算不得什么。
多年胡裱匠,赵志皋早已习惯了。
赵志皋看向王锡爵,郑重一拜:“老大人,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八零三”?”
王锡爵瞥了眼面前的小辈,心中十分得意。
怎么着?遇到这种棘手的事情,你们这种小辈是玩不转,还得求着我。
王锡爵连忙扶起赵志皋,郑重道:“如迈,你是首辅,你有吩咐,只要言语一声即可,岂能如此,让百官看到,岂不是坏了朝廷的等级秩序?”
于慎行瞥了眼王锡爵,唇角瞥了瞥,王长袖隐藏的是很好,可眉宇间的得意还是隐约能够看到的。
王锡爵倒也没有继续说什么冠冕堂皇的话。
长袖善舞的人,最懂得拿捏进退分寸,其继而说道:“这新生活运动好是好,可是我们谁都清楚,推广不下去。”
纵使是于慎行也不由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