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416节
???
满城百姓听闻这个消息后,激动议论着。
这不单单意味着他们的呼声成真了。
更是朝廷首次重视他们的呼声!
砰砰砰……
在百姓的欢呼议论中,有爆竹声响起。
醉仙楼。
朱常洵站在窗前,听着外面传来的爆竹声,面色变得极为难堪。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这些愚民心向都人子!
凭什么!
这些愚民都瞎眼了吗!
他一个月百万财税的成绩,这些该死的 jian名为什么就看不到!
砰!
某刻,朱常洵握拳狠狠地砸在窗户上,坐在他身后的众人,面色变了变。
紧接着,便见朱常洵转身,面孔狰狞看着顾宪成,眼睛都要喷火了:“.”顾先生你有算错了!现在中枢几乎成了他燕王党的天下了!”
顾宪成被朱常洵愤怒质问,脸上却露出了笑容,起身作揖道:“恭喜殿下,贺喜殿下!”
“少给本王故弄玄虚!说!”朱常洵愤怒呵斥。
顾宪成笑着说道:“殿下,现在叔时明白锦衣卫这么多天,为什么就查不出流言的源头了,因为锦衣卫是在贼喊捉贼!”
“此事根本就是陛下自导自演的戏码!”
“陛下要燕王留在京中,可燕王此番毕竟受了很大的委屈,可陛下又对他大西南的计划,以及燕王的手段存有忌惮与猜忌!”
“所以陛下需要一个高位来安抚燕王,这礼部尚书就成了最合适的职位了!”
“可陛下同样明白,朝中没有人会举荐燕王的,若是他直接任命燕王为礼部尚书,恐怕燕王心中会极为不舒服。”
“现在好了,陛下是顺应民意,出师有名,燕王他能反对吗?”
“燕王自己也知道,所以今天朝上只能是默默的听之任之的接受!”
包间中的众人紧拧的眉头渐渐舒展。
朱常洵脸上的愤怒之色也渐消。
“而此迹象,无疑表明了皇上不希望燕王再回到大西南了,皇上是想要把燕王高高的束之阁楼之中,明升暗降已经十分明显了!”
“殿下只需要在南直隶做出成绩,陛下南 xun,乘机提出大西南开发计划,殿下去大西南就是水到渠成。”
“再结合陛下擢升魏国公出任兵部尚书,虽然未能入建极殿,可却等同于咱们福王系,拥有了天下兵马的调动权!”
“若是没有这道命令,我们的确应该担忧,可陛下这道任命,无疑是在加强殿下的实力!”
“种种迹象表明,陛下已经对燕王存有强烈的猜忌之心,而陛下也在迅速的为殿下铺路!所以叔时才要恭喜殿下,贺喜殿下!”
“恭喜殿下,贺喜殿下!”
“恭喜殿下!贺喜殿下!”
????
众人齐齐起身恭贺。
只是袁崇焕的面色有些勉强,不是很好看。
袁崇焕看着朱常洵面露笑容,开口提醒道:“殿下,学生以为,南直隶的成败已经成为殿下彻底压制燕王的分水岭了。”
“而且也不能任由燕王争夺京畿民心,否则殿下将来即便克成大统,京畿民心也不在殿下。”
“现在已经是二月末了,学生以为,我们应该再宣传一次二月财税百万两!龙抬头之日被燕王阻击,这一次我们要阻击他!”
朱常洵看着袁崇焕,知道袁崇焕心中难受,这些建议,袁崇焕更多的是为了泄愤。
不过很符合他的利益。
他是不会坐视都人子拥揽京畿民心的!
“善!”朱常洵大赞一声,说道:“就按照元素的建议去办,这一次,二月百万财税的文章元素来亲自执笔!”
“明日刊发!让人知晓你袁元素的才华,同时本王也会让人散播都人子打压你的消息!逼着他不得不把这个状元功名给你!”
袁崇焕听闻后,尽管极力的矜持,可面色还是不由微微泛红。
激动作揖拜道:“学生谢殿下知遇之恩!”
“本王不日就南下,临走之前,要郑重其事的邀请都人子,到时候随父皇南 xun !”
闻言,众人不由莞尔一笑。
对于这位殿下明显带着报复心理的轻浮举动,也并没有置评什么。
???
坤宁宫。
皇后看着抱着明月逗弄的朱泺,听着外面的爆竹声,看着绿意面露不忿的走进来,笑着询问道:“城外的百姓还在放爆竹,庆祝殿下出任礼部尚书?”
绿意看了眼朱泺,犹豫一下,愤愤不平道:“娘娘猜错了,这会儿的爆竹声是从延禧宫传来的!”
其实听到早朝消息后,短暂的错愕后,皇后也想到了顾宪成想到的东西。
皇后看着荣辱不惊的朱泺,笑着询问道:“心中不舒服?”
她知道,面前这个孩子聪明着呢,恐怕比她更早就看穿了皇帝的用意。
比她更早就看穿了,京中百姓的呼声,锦衣卫的调查,不过是贼喊捉贼的把戏。
只是这孩子,把什么都装在了心里罢了。
朱泺抬头,摇头道:“不舒服倒也没有,礼部尚书,行走建极殿,儿臣也能做很多事情,只是无法回播州,推进大西南开发计划,心中有些遗憾。”
“嗯,母后最欣赏的就是你这份荣辱不惊,踏踏实实的做事,做礼部尚书,入阁行走于建极殿,为官一任,无论是不是我们所愿意的,都要做好做踏实本职的事情。”
“母后相信,你想回播州,一定能回去的,何况播州现在不还是你麾下的左右臂膀们主持吗?”
“这些人都是你亲自挑选,调教出来的人,母后以为,他们不会辜负你的希望的。”
“一个皇帝的心思,若是能够被人轻易猜到,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称孤道寡的皇帝了零。”
朱泺默默听着,听到这里的时候,不由微微皱眉。
他看着同样面露狐疑,渐变凝重的皇后。
……
乾清宫。
暖阁内。
朱泺三人站在皇帝的软塌对面不远处。
皇帝看着他这三个束冠成年的儿子。。
长子面色平静,始终让人看不透这张总是没有情绪面孔下,到底想些什么,隐藏着些什么。
三子一改小时候那种嚣张,唇角似乎始终噙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容,儒雅风度,骨子里有一种骄傲和贵气,像极了他年轻的时候。
五子站在那里,低眉臊眼,双手拢在袖子里,盯着脚尖,显然这是对他还存有怨愤。
从最初的时候,希望得到他的认可和注意。
两年时间,这个混账仅仅在外做事两年时间。
心中怎么就对他这个当父皇的,生出如此多的怨愤和不平!
这大明江山时至如今的境况,是他这个当皇帝一人造成的吗?
不是,他这个当皇帝的,当父亲的,也曾经一度想要励精图治,想要重新收拾大明江山,给儿孙留下一个好的底子。
即便后来有不肖子孙,即便败家,也能多败些时日。
可是又能如何!
现在这个混账是儿子看老子,哪儿哪儿都不顺眼,在这混账眼中,他这个当父亲的,或许就是一个老了,没有志向,没有大无畏勇气、识人不明、跟不上发展的糊涂老二罢了。
他曾经也有过这样的阶段。
那是皇祖父嘉靖皇帝在位时期。
那时,他眼中的皇祖父便是此刻混账眼中的他一般。
其中尤以他恳求皇祖父赦免海瑞,皇祖父答应了,可在之后,海瑞拿个杠头与他们祖孙三人对谈时,皇祖父又言:“本朝以孝治天下,朕不杀你,朕的儿子也要杀你!不杀便是不孝,为了不让朕的儿子为难,朕让你活过今年。”
皇祖父失言了。
当时他对皇祖父如同此刻混账五子对他一般的感觉最为强烈。
可经历了鞭尸自己先生,经历了心灰意冷,十年国本之争后,他才明白皇祖父当时要祖孙三人,三皇同时与海瑞对他的目的。
皇祖父就是要在他与父皇心中种下狠心。
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任何人答应你的事情都不算数,只有你自己能做主的事才算数!
陈矩看着皇帝有些出神,近日来,皇帝经常如此,他心中不由有些担忧。
转身从此后在旁边的侍女手中端起茶杯,蹑手蹑脚放在皇帝身边小桌子上。
听到动静,皇帝回神。
五子有他年少时的样子。
三子有他做皇帝成长期的骄傲、贵气,也最像他。
长子……
这个混球是诸子中最不像他的!
就好像锦衣卫汇禀,四川布政使潘允端与贵州布政使朱家民评价的一般,一个极端现实主义者与一个极端理想主义共存的怪胎!
他那张沉静如水的面孔之下,到底隐藏了多少人所不知,所看不透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