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420节

  说及此时,陈矩仔细的盯着皇帝,试图从皇帝的举动,得到一丝验证。

  可皇帝背对着,他无法看到此刻皇帝的表情。

  只是皇帝负于背后双手,食指弹动的速度似乎快了一些。

  可这并不能证明什么。

  某刻,就听皇帝吩咐道:“把偏右务实的消息透露出去,同时在张榜之前,除四位阁老外,任何人不得进入那混球的官房!”

  “里面的一应用度,你亲自去操办。”

  不管皇帝的心思如何,但至少可以证明。

  在科举遴选机制,偏右务实这个决定上,那位殿下做的是附和陛下心意的。

  要不然陛下也不会如此。

  而皇帝这种态度,其实就是在为科举遴选机制,开始偏右务实站台!

  陈矩笑着轻快说道:“老奴遵旨,就是这样,怕是外面很多人都要焦急迫切了。”

  陈矩迈着轻快的步伐,匆匆离开……

  “总算是要张榜了,听说了吗?科举评定标准要出现转变了!”

  “什么转变?快说说,哪里传出的消息?”

  “宫内传出的消息啊,燕王亲自说的,今后的八股文,文章写得再优美、花团锦簇,若是没有实际的干货,只是无病呻吟,高喊口号,没有可操作的实践性、建设性的东西,没用!评分不会给高分的!”

  “那岂不是对咱们太不公平了?朝廷这种转变太突然了!”

  “放心吧,今年的转变不会在十甲以外进行,这是要给士林吹风,朝廷遴选人才出现变化了!”

  “这种变化不会太长吧,怎么感觉,倒像是燕王故意给熊飞白制造机会,听说熊飞白的文章,更多是实践性的东西。”。

  “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告诉你吧,这件事情背后是皇上站台支持的,现在礼部尚书的官房,除了陈大监,谁都不能接近!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了吗?”

  “一个袁元素还不值得王爷如此。”

  “不错,燕王站的高度可比咱们高的多,燕王若想要提拔熊飞白,还用得着科举吗?听说是要改变大明官员,除了之乎者也,为官一任,审计、刑名什么都不懂,还得靠幕僚师爷这种弊端!”

  “其实这对我们来说,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八股文都快被写烂了,固定的格式,固定的文风,惊艳之处,前辈们能想到的都写了,现在要偏右务实了,在八股文的基础上,咱们可发挥的空间无疑就大了许多!”

  ????

  醉仙楼内。

  一群聚集来,急躁站在大堂窗户口,张望着皇城广场的士子们,急切的议论着。

  熊廷弼坐在角落中听着,面色轻松了不少,暗暗长出了一口气。

  他参加科举,可不是为了什么状元的名头,名震天下之类的。

  若是以前或许有这种念头。

  可从蓟州卫开始,一直到现在,他熊廷弼早已不是昔日的熊廷弼了。

  他参加科举,要的就是一张入仕的通行证罢了。

  这次被福王系,袁元素强行碰瓷,熊廷弼心中也十分的恶心。

  对于自家王爷的想法,熊廷弼还是知道的,其实他不赞同这一次做出改变,可王爷执意如此,他也左右不了。

  如今看来,是他想多了。

  士林对这种转变,普遍是理智对待的,并未因此而误会王爷是借机打压袁元素,并且早被谢烂的八股文格式折磨的有些反感的士林同窗,对于新的转变,普遍还是十分高兴的。

  毕竟八股文已经两百年了,大家想在这个基础上,写出出彩的东西,实在是太难了。

  先辈们把能写的,能想出来的几乎都写了。

  说白了,现在所谓的好“九零三”文章,就是在一堆陈词滥调中,矮子里拔高个的。

  至于百姓……

  “飞白兄。”就当熊飞白心中思考着的时候,身侧有声音传来,他扭头便见一年轻同窗站在面前。

  “在下周应秋。”周应秋自我介绍道。

  熊廷弼眼睛一亮,连忙起身作一请的手势:“茂实兄请坐。”

  他没想到,竟然在这里见到周应秋。

  那个推测王爷着眼未来,落子天下,一拉一打的推测便是此人说出来的。

  这段时间,周应秋可是备受京畿各方的关注。

  并且这位同窗也进了前十甲。

  出身江苏籍,听说福王系一直在打听周应秋,可惜周应秋自从那日给王爷惹出天大的麻烦后,就销声匿迹了。

  坐下后,熊廷弼含笑询问道:“茂实兄这段时间在哪里,京畿许多人可都在找你。”

  闻言,周应秋不由苦笑:“狂言妄语,未曾想惹出天大的波澜,只能藏起来,出城在一户百姓家藏身,倒也因祸得福,近距离接触百姓,观察天津卫民间组织模式,跟着青壮们一同挖掘水渠,近距离观察民间的匠人组织,如何承接来自小工坊的订单,倒是也受益匪浅。”

  妙人!

  熊廷弼瞧着周应秋说着说着,面露得意之色,不由暗暗好笑。

  这周应秋定是自知闯下大祸,一方面担心王爷报复,另一方面也担心其他势力为了对付王爷找他。

  所以就选择藏起来。

  妙就妙在其藏身之处。

  怕是谁都不会想到,周应秋藏在了京畿附近的农户家中,就是锦衣卫也未必会想到吧。

  熊廷弼一边为周应秋倒茶,一边笑着安抚道:“茂实兄大可放心,王爷没有那么小肚鸡肠。”

  周应秋与熊廷弼一同举杯示意一下,一边品茶,一边苦笑道:“是茂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就是得知王爷要在这种情况下,都敢于为人先,改变遴选机制后,我才敢匆匆入城。”

  “难道茂实兄不认为,王爷这是在打压袁元素?”熊廷弼笑而问道。

  周应秋笑了笑:“飞白兄何苦戏弄茂实呢,咱们都是读书人,燕王站的高度如何,从宫中传出的消息便可窥一二了,在燕王此举立意、目的的高度,我们这些科举的士子,只是蝼蚁罢了。”

  “别说我们这些读书人能够看得明白,就是百姓都明白。”

  “入城沿途,百姓听闻此消息,无不拍手称快。”

  “足可以见得,其实百姓早对坐在高堂之上,不懂审计、刑名等这种务实事物,只知摇头晃脑,拍惊堂木,之乎者也,怒叱大胆刁民的官老爷不满了。”

  “百姓尚且如此,何况我们这些人呢!”

  熊廷弼听闻周应秋对百姓反应的介绍,不由松了口气。

  他因为担心自家王爷此举在士林中造成的影响,所以一直在醉仙楼,外面百姓的议论,他倒是不清楚。

  “恭喜飞白兄,贵人相助。”

  “袁元素!”

  “袁元素终于现身了!听说袁元素对状元是志在必得,福王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为他造势,看来这一次是要失之交臂了。”

  “嗨,袁元素的话里话外,还是不服气,明显认为燕王此举是针对他。”

  “钻牛角尖了,燕王站的那个高度,怎么可能是为了专门针对他一个士子。”

  “何况陛下亲自站台,这分明就是朝廷科举遴选制度转变的风向。”

  “听说袁元素与熊飞白的文章本就不分伯仲,叶向高为礼部尚书的时候,阁老们就为二人谁为状元而争执不下。”

  ???

  一群士子看似在议论着科举,盯着皇城广场方向,其实也一直关注着熊廷弼,同时也等着袁崇焕现身。

  袁崇焕听着周围人的议论,尽管在露面之前,他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可这会儿,听着同窗们的议论,心中还是有一股压抑不住的怒火在升腾。

  卑鄙无耻!燕王朱泺卑鄙无耻!什么站的高度,他就是在以公谋私!就算他打压我袁元素,榜眼也是我的!文章一旦在报纸上刊登,天下人人心中自有公论!明白我袁元素是被维权打压!

  袁崇焕心中愤怒咆哮着。

  努力压制心中的愤怒,袁崇焕又冲周应秋拱手道:“茂实兄,福王对茂实兄的才华十分看重,在京期间,一直派人寻找茂实兄,欲要茂实兄南下助他一臂之力。”

  “茂实兄的家乡便在南直隶,与福王一道,造福乡梓,家乡乡梓因茂实兄而受益,想来茂实兄不会拒绝福王的盛情。”

  袁崇焕现身,除了发泄心中不满,表明他遭受的打压与委屈,这是他的另一个目的。

  拉拢周应秋。

  福王可是暗中寻找周应秋许久了。

  可惜一直没有找到。

  周应秋笑的有些为难。

  江苏隶属南直隶,南直隶的改革什么样子,周应秋很清楚。

  他可不想去南直隶掺和去。

  在他看来,南直隶那种模式,迟早是要出大事的。

  “多谢元素美意,若是能入仕的话,一切听从朝廷的安排。”他不想答应,但也不愿得罪福王。

  得罪东林党。

  如今东林党党徒遍布南直隶,与各地绅权、官权密切联系。

  他得罪这些人,对自己家族也不是什么好事。

  他家勉强算得上是士绅,也就祖父考中了秀才,父亲只是个童生,其实准确点说,算是耕读之家。

  得罪南直隶的绅权、官权对家族而言,就是灭顶之灾。

  袁崇焕笑着说道:“茂实兄,入仕尽管放心,朝中早有消息传出,茂实兄你是探花!此消息千真万确,绝对不会出错!”

  袁崇焕眼神得意的瞥了眼暗中观望的士子们。

  就算这些人去拍朱泺的马屁又如何。

  他们求而不得人脉关系,他袁元素轻松就可以得到!

  次辅都对他关照有加,延禧宫都对他十分青睐。

  对他评头论足?

  就算为朱泺打压,他依旧这些人望其项背的!

首节 上一节 420/4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给朱棣造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