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455节
“阿玛说了,先生屈居女真苦寒之地,不能慢待了先生。”
皇太极说完后,唇角噙着一抹笑容,看着叶向高。
中原人最重视子嗣传承了。
叶向高除了本人外,惟一的长子也在逃亡中被燕王朱泺所杀。
彻底绝后了。
而经过惊吓后,根据为叶向高治疗的郎中诊断,叶向高的年纪,以及在冰冷海水中浸泡时间太久,又加惊吓,再生育的可能几乎等于零。
醒来后,诊断的情况也告诉了叶向高。
只是叶向高似乎并没有放弃,根据伺候在其身边的侍女暗中汇禀,叶向高多次暗中悄悄侵犯,并且十分变 tai。
皮鞭、滴la、掐扭之类的。
并且要挟侍女不准泄露,侍女也是忍无可忍,才对阿玛汇禀了这些事情。
或许是那方面不行,又强烈的想要子嗣的缘故,造成的这种变态吧。
叶向高的这种行为,让皇太极对大明的文人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赏赐三个美女给叶向高,目的也很简单,若是叶向高能有个一子半女的话,就会对女真更加死心塌地。
即便不成,叶向高也会感激阿玛的。
叶向高知道,他暗中想要子嗣的事情被努尔哈赤知晓了。
面皮有些挂不住的同时,也如皇太极猜测的一般,心中十分感念,抱拳道:“请贝子代我谢谢大汗的知遇之恩。”
皇太极儒雅翩翩一笑,摆了摆手,身后的三个女子微微一福,离开。
他搬了一张椅子走到叶向高书桌前。
叶向高放下手中的书籍,询问道:“有南直隶的最新消息了吗?”
“先生,最新的消息便是大明皇帝在南直隶的朝会,据说当天福王虽然受了一点小挫败,不过整体的形势对福王还是极为有利的。”
“另外便是燕王麾下,请大明皇帝巡视大西南,阿玛他们分析,应该是燕王朱泺的反击,大明皇帝暂时还没有答应。”
皇太极注意到,叶向高的神色渐变凝重,他不由微微皱眉,试探问道:“先生,燕王的大西南计划,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计划,能让先生如此。”
叶向高如粗糙树皮拧在一起的脸皮剧烈的抖动,咬牙切齿狰狞道:“贝子,臣落得现在的下场,说起来便与此王的大西南计划有关系。”
“正是因为这个大西南计划,我们在年节过后,逼着此王回朝解释,反被此王逼着朱常洵的福王系连连败退,最后朱常洵杀臣灭口!”
“此王的大西南计划,是一个涉及农业产业链……”
皇太极还是第一次听闻详细的大西南计划。
听着听着,面色渐渐变得严肃,最后十分凝重。
“所以臣认为,大汗若有雄心抱负,就一定要先解决掉此王,即便是想要守住现在的成果,也必须先解决掉此王!”
“此王对我女真的凌厉杀意,在很早之前便暴露,将来他若继承大明江山,大明的刀锋一定会对准女真,对准大明周边所有的势力。”
“万不能被此王在大明内部的克制而迷惑,认为其人是一个没有侵略心之人,谁若是有这种想法,那就是眼瞎了。”
“恰恰相反,朱泺其人,表面看似平和,十分善于克制,在其伪装的背后,是强烈的进取心!”
皇太极不由点了点头。
燕王朱泺,讨倭返回途中,欲意假道伐虢的事情,早已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若非大明内部四面漏风,朱泺的计划在其尚未实施之前就提前被他们知晓,并且聚兵严阵以待。
女真内部事后曾经分析过,若不是他们有了准备,燕王朱泺极有可能在没有征得大明朝廷同意的情况下,以下克上。
逼大明朝廷不得不按照他布局去做。
若是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朱泺忽然假道伐虢进攻女真,后果还真的难料。
当然,当时燕王朱泺的情况也不好。
他才刚刚掌控兵权,十年国本之争的余波还未散去,他的身份还没有公布,他尚未在大明朝堂站稳脚跟。
他未必真的敢先斩后奏动手。
一旦动手,即便胜了,依着大明文臣对操刀皇族的抵触,他都极有可能死在大明朝堂的内部政争中。
“大明燕王无愧其军政双优的名号!”皇太极略显稚嫩的面孔,格外凝重,感慨道。
叶向高看皇太极眼神中流露出勃勃的挑战之意,可右手拇指和食指却不停的转动着左手拇指上的翠玉扳指。
心中便了然。
朱泺的才能,让这位十分有才能的女真贝子产生了强烈的不服,想要与朱泺亲自交手。
可听闻朱泺的事迹后,同时更多是沉甸甸的压力。
军政双优!
这绝非吹出来的名声,而是用一次次战争的胜利,用一次次改革的成功,用如他这种站在朱泺对立面的敌人的尸骨和鲜血证明的!
叶向高冷笑宽慰道:“贝子,此王算人心,算人性、算天机,此类人是绝对不会活的太久的,凡此类人,必是早夭的命格。”
“我们根本不需要动手,不出意外,他会死在这一次的大明内部之争中。”
“朱常洵志大才疏,根本不足为惧,贝子现在有一旗兵马,这是贝子的本钱,燕王朱泺就是凭着一万新军,才有了现在的声势,臣相信,贝子将来做的一定可以更好!”
皇太极听闻,猛地攥紧了拳头,重重点头:“多谢先生。”
“先生与燕王朱泺交过手,是燕王的敌人,对燕王朱泺的改革举措应该是最了解的,能否将其改革的举措整理出来。”
皇太极观叶向高眼底闪过一抹戒备,立刻明白,叶向高这种大明官绅是担心他也搞这一套。
担心女真真的夺取天下,也搞这一套。
他当即解释道:“先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学生只是想要更了解此王,此王可以搞这种,我女真不合适。”
“即便将来女真入主中原,能依靠的也只有大明的乡绅,我们是很难得到中原百姓认同的。”
“倒是先生所说的顾宪成的官商资本,或许最合适我们女真,时机合适的时候,还要先生将此意愿传达给大明的官绅阶层,现在时机虽然还不合适,不过学生以为将来一定会有这么一天。”
“若是福王朱常洵赢了,或许这一天不会太远。”
“另外还请先生动用一些您的关系,帮先生查一查燕王常胜军的练兵法子。”
“学生的镶白旗女真部族很少,分到的都是汉民,加之我们的工匠,已经搞到了燕王常胜军装备的燧发枪,并且仿制出来了,学生欲以常胜军为模板,打造训练镶白旗。”
叶向高听闻后不由松了口气。
皇太极是女真中少有的亲汉,重视汉文化的高层。
即便是努尔哈赤虽然用他,重视汉文化,但他能感受到,努尔哈赤与皇太极不同。
努尔哈赤骨子里还是一个传统的女真蛮夷,用他、重视汉文化,不过是将之当做夺取天下的工具罢了。
内心里是将他这种人视如猪狗的。
尽管隐藏的很好,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皇太极则不同。
皇太极对汉文化的尊重和重视是真切的,并且根据他的观察,皇太极对于女真人某些粗鄙是发自骨子里反感和厌恶的。
所以他才愿意竭尽全力的去为皇太极谋划。
而且他认为,努尔哈赤虽然雄才大略,但努尔哈赤只要一天不改变他骨子里那种传统女真的观念,就绝对不可能入主中原,成为正统!
历史已经证明了。
曾经的辽国,女真人的先祖金国完颜氏就是最好的证明。
元蒙人完成对中原的一统,都耗费了整整五十年!
这还是宋朝经历了金人数十年的不断削弱,若是没有与金人数十年的流血厮杀,南宋没有如朱泺所说的,将大西南的民间开发组织起来,再坚持五十年,拖垮元蒙也未必不是没有可能。
事实证明,女真人若想入主中原,只能是皇太极这种愿意接受汉文化、尊重汉文化的人或许才有可能成功。
而他想要报仇,也只有与皇太极合作,辅佐皇太极!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为皇太极出谋划策,取代努尔哈赤!
“贝子尽管放心,臣一定竭尽所能!大明四处漏风,想要弄到此王练兵之法并不难!”叶向高信誓旦旦保证道。
继而笑着说道:“女真其他旗主瞧不上汉民,同时也是嘲笑贝子亲近汉文化,贝子就用常胜军的训练之法,训练出一支强军,证明给所有人看!”
“这支强军将会成为贝子将来主宰女真真正的本钱!”
皇太极的面色不由微微泛红,拳头也握的更紧了几分。
他的镶白旗为什么被塞了几乎九成九的汉民,他当然清楚。
而他的目的,正如叶向高所言,要用常胜军模板的镶白旗,作为他皇太极崛起的资本!
“有劳先生了!”皇太极当即起身郑重拜道,继而说道:“先生不妨写一篇阿玛开国的祭文,学生愿意将先生的文章推荐给阿玛。”
闻言,叶向高不由露出一丝激动之色。
皇太极看着心中暗暗一笑,读了很多的中原书籍,他知道叶向高这等人,虽然卑鄙龌龊,对私利极端的贪婪。
可对于能彪炳青史的事情,也十分贪婪。
一国开国祭文,这种事情,一定会撰写入史书中的。
女真未必就真的能够入主中原,若是换个处境的大明文人,或许不会冒这种风险。
毕竟,如果女真不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撰写祭文的中原文人必将会如秦桧之流,臭名远扬。
但叶向高不同。
叶向高无论女真失败与否,他都彻底臭了,皇太极相信,叶向高一定十分愿意抓住眼前的机会,赌一个将来!
女真入主中原,史书就由女真人来书写。
女真人可以随意改写历史,但是对于为开国撰写祭文之人,一定是要极力美化的!
绝对不能让这个人有任何的瑕疵!
“臣谢贝子!”叶向高激动的坐在轮椅上,俯身额头重重叩在桌案。
片刻后,皇太极从叶向高书房走出。
他扭头看了眼,唇角泛起一丝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