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456节
关于朱泺式改革,女真当然不能全部照搬,但其中有很多东西,值得他认真研究。
至于叶向高等东林党的官商资本,那不过是他糊弄叶向高的一个许诺罢了。
女真人信不过明朝的百姓。
但也更加信不过明朝的士绅阶层,百姓生活好了,就会安于生活,可越是向上的阶层,越是贪婪。
若是女真真能入主中原,士绅阶层也不过是合作利用,更要极力防备的对象罢了。
走远后,皇太极看着南边,负手背后,转动着扳指,自言自语道:“燕王朱泺!军政双优,真想与你这样的雄杰会猎天下。”
有着强烈与朱泺一争高下之心,可他更迫切希望朱泺死于大明内争中。
这是一个合格掌权者,必须具备的政 zhi选择能力。
??
无锡府城外。
“五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泺为首,袁崇焕等人站在略微靠后一步的距离,在皇帝圣驾抵达后,齐齐拜迎。
“平身吧。”
皇帝略微沉沉的声音响起,许多人心脏都不由紧了紧。
“谢万岁!”
谢恩后,朱泺领着众人起身。
皇帝撩起御辇的帘子,看着朱泺,询问道:“你这个巡阅使看清楚了没有?接下来要巡视哪里,父皇听你的。”
朱常洵等人面色不由变了变,紧张戒备的看向朱泺。
赶到无锡的这一路,骆思恭已经在沿途查出了数十个官员,谁家中有特制的盘子,有多少个都已经被骆思恭记在了小本本上。
凡是被记下的,已经在地方锦衣卫千户所的驱赶下,赶往应天府了。
南 xun返回应天府后,这些人就要被游街鞭挞!
在这种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他们自然希望不要再出现坏消息,无锡若是能够给大家争一口气,或许皇帝高兴了,惩罚可以免了。
“儿臣遵命!”朱泺郑重领命:“儿臣准备带父皇先去巡视无锡的竹产业。”
“可!无锡看什么,都由你这个巡阅使来决定!”皇帝准许后,圣驾并未入城,在朱泺的带领下再次启程。
朱常洵等人刻意放慢速度,等跟在后面的袁崇焕跟上来后,朱常洵黑着脸询问道:“都人子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袁崇焕摇了摇头:“福王应该没有,他到了无锡,
去了粮铺,去了百姓家,打听询问了很多东西,臣在身边,那些愚民都是按照咱们事先交代说的。”
“他参观了无锡的纺织工坊,参观了无锡官府主导的竹篾产业,问了许多,臣也都在旁边,那些人的回答,应该没有纰漏,而且无论是竹篾产业,还是纺织产业,都是我们无锡的拳头产业,为朝廷赚取了大量的财税,绝对不会有问题。”
“臣猜测,他或许可能会就南直隶抢了播州的竹篾生意,在陛下眼中给殿下上眼药。”
闻言,人心大定。
哼!
朱常洵冷哼道:“若只是如此,那没有什么好怕的!”
无锡是他们重点准备的巡视地,各方面的准备做的最充分。
的确没道理会出现差错。
嗒嗒嗒……
就在此时,前面有马蹄声传来,御林军奔来传令
道:“福王,诸位大人,陛下有令,巡视无锡返程的路线,陛下会随意决定,先前准备的路线作废!”
闻言,朱常洵等人瞬间变色。
等御林军离开后,朱常洵明显慌了。
咬牙狰狞道:“一定是都人子在父皇面前献谗言了!本王现在就去见父皇,争取父皇收回成名,顾先生你们做好准备!”
“暗中元素此前的计策去准备!”
“把父皇返回可能走得路线沿途纯佃户全都集中起来!”
话罢,朱常洵便匆匆策马离开。
王锡爵等人也不安的跟上去。
第285章 杀心
“父皇,是不是还是让袁元素来为父皇介绍更加合适,眼前的竹篾工坊规模,都是袁元素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
东林书院所在山脚下,联绵一片的竹篾工坊前面,棚子中正在编制竹篾的百姓纷纷跪倒在地,皇帝观察的时候,福王朱常洵走到近前请示道。
朱常洵说话之际,眼神余光看了一眼站在旁边的朱泺。
他终究是没有急切的劝说父皇。
朱常洵意识到,若他真的这么做了,只会让父皇警觉。。
他需要创造一个合适的时机。
父皇龙颜大悦的时候劝谏。
成功的可能性就会更大,也不会让他的行为,显得过分突兀。
朱翊钧看了眼混球长子,三子的话他听明白了,虽然三子有私心,~但也不无道理。
眼前上千人的工坊是袁崇焕一点一点亲自建立起来的,给他讲解也应该是袁崇焕,有功不赏,是会让臣-子寒心的。
朱翊钧点了点头,恩准:“那好,就由袁爱卿为朕详细的介绍一下,你们这个-竹篾工坊吧。”
“臣谢陛下!”袁崇焕到底还年轻,激动谢恩的声音都有些颤抖,极力的按捺着,脸色还是有些微微泛红。
“陛下请。”
袁崇焕作一请的手势,皇帝动身往前面走,他才介绍道:“陛下,臣之所以想到建立竹篾产业,说起来,还是效仿燕王。”
朱翊钧瞥了眼朱泺。
大明恨这个混球儿子的人数不胜数,但效仿他的人也有很多。
袁崇焕所说的效仿,他很清楚,即便袁崇焕不说,他也知道,这是效仿播州的。
他还知道,最初南直隶是不愿意捧长子臭脚的。
奈何南直隶的商业行为,倒逼着三子只能这么做。
若是南直隶不发展竹篾产业,南直隶的商贾就偷偷的购买从播州贩运来的竹篾。
让播州把钱赚了,三子不愿意让播州赚这个钱,是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推动了南直隶的竹篾产业。
“让工坊的百姓不用跪着,让他们继续编织,朕更想看着百姓辛勤劳作的模样。”朱翊钧忽然开口吩咐道。
朱常洵听到父皇的语气轻快,判断父皇此时的心情应该不错,他不由暗暗高兴,连忙应道:“儿臣去通传父皇的意思。”
“陛下,这个工坊有一千三百个百姓,无锡大大小小的竹篾工坊还有五六个,臣在无锡任职开始到现在,这些工坊已经为官府创造了十万两银子的利润。”
“臣估算过,到年终,至少可以创造二十万两的利润。”
“即便如此,都是供不应求,臣有信心,明年单凭竹篾产业,无锡的府库收入,就可以超过本朝一个中等州府!”
???
皇帝领着众人从一个个敞开式的棚子外面走过,听着袁崇焕的介绍,不由连连点头。
王锡爵一直在暗暗打量皇帝的反应。
看到这一幕后,王锡爵扭头笑着对赵志高说道:“如迈,若是大明的县府,都能如无锡一般,不,哪怕只有无锡的一半,朝廷就再也不用为钱粮发愁了。”
“不错,不错!袁元素的才华是毋庸置疑的!”
“当初袁元素没有点状元,位列探花,实在是可惜了!”
???
王锡爵一开口,福王系的人就纷纷不高不低的议论起来。
眼神还时不时的瞥一眼人群后面的熊廷弼。
熊廷弼尽管神色平静,可还是不由的握紧了拳头,他倒是不介意这些人暗藏机锋对他本人的攻讦。
只是他很清楚,他一个小人物,根本就不是这些人的目标。
他们的目标是自家王爷!
袁崇焕听着身后的议论,扭头看了眼熊廷弼,心中十分得意,他当初灰溜溜离开京畿的时候曾说过,要证明自己,状元是他的,才是名副其实!
现在他证明了!
袁崇焕的目光从熊廷弼身上一扫而过,回头之际,扫了眼朱泺。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便在此时,众人就听到皇帝自言自语的念起了李白的诗作,纷纷看向皇帝。
皇帝停下脚步,笑看着袁崇焕:“朕听闻科举张榜的时候,袁爱卿朗诵了这句诗词明志,是不是觉得科举受了委屈?事实证明,袁爱卿的确是才华出众。”
福王系听得不由激动。
袁崇焕更是连忙跪在地上,大声恳切道:“陛下,臣当时的确有些负气,不过那都是臣年轻气盛,担任无锡县令以来,臣已经明白,自己当时错的离谱了。”
朱常洵双手拢在袖中,笑看着跪在地上的袁崇焕。
福王系的其他人也是如此。
这个时候,认错,承认当时是恃才傲物,年轻气盛,比说其他的都要恰当合理。
证明了自己,赢得酣畅淋漓了,故意放低姿态,只会让对手更加的无地自容,打脸打的更狠!
许多人暗暗看着朱泺,眼神中带着一丝戏谑。
皇帝弯腰,亲自将袁崇焕扶起来,满意点头道:“看来你已经明白当初为什么没有点你为状元的原因了。”
“你也充分吸取了科举偏右务实的教训,你在无锡,就务实方面便做的不错。”
朱常洵等人脸上若有若无的得意之色瞬间凝滞,继而神色变得晦暗。
皇帝这哪里是夸赞袁崇焕,分明就是借着袁崇焕,肯定了朱泺提出的偏右务实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