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458节
“另外,就眼下的竹篾产业,儿臣并不认同这种完全脱产的形式。”
“竹篾产业本身的利润就极低,更高等级,更大规模的密集产业形式,并不能创造更大的利润,反而不如先组织民间百姓,然后将生产原材料以及生产任务,外包给百姓。”
“百姓在不脱产的情况下,借助闲暇时间进行生产,所获取的利润,就会成为一种补充,可以让百姓通过劳动,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这种生产原料与生产任务外包的形式。
即便是他所在后世生产力极为发达的时期也没有被抛弃。
一些利润率极低的产业,就是靠这种原材料和任务外包的形式,牢牢的扎根,为国家创造利益,同时也增加了百姓的收入。
而这种外包的形式,在后世互联网极为发达的时期,反而更是得到了充分发展。
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兼职,其实就是一种生产原材料以及生产任务的外包形式。
事实证明了,这种生产外包,不是一种落后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
相反十分的先进。
是密集型,高等级规模产业所代表的先进生产力,生产关系之外,一个重要的生产方式补充!
是可以创造极大财富,对百姓致富,有着极强补充作用的生产方式。
大明现有的客观条件,当然无法实现互联网时代生产原材料、生产任务的迅速反应。
但没有互联网,也不是不能实现这一生产方式。
朱泺已经在天津卫,在北直隶、在播州证明了,只要民间组织起来,一样可以推动这种生产方式!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组织民间!
所有人都听明白燕王这番话背后所要阐述的理念了!
阻止民间!
皇帝默默往前走去,众人想要跟上,却被皇帝抬手制止。
众人看着皇帝的背影,余光同时盯着朱泺。
结合朱泺到了南直隶后所说的,所阐述的理念,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或许将南直隶交给此王来主导才是最合适的!
而皇帝沉默自顾自的踱步往前走的行为,意味着什么?是不是皇帝也在反思!
也在琢磨,要不要把南直隶交给燕王朱泺!
要知道,皇帝适才可是说了一句:若是让你来做,你要怎么做!
这是不是就是某种征召!
王锡爵等人有些慌了。
朱常洵更是心急如焚,咬牙握拳,难不成他所做的一切,要给都人子做嫁衣不成!
悔!朱常洵肠子都快悔青了!
早知如此,他绝对不会邀请都人子南下!反而定会极力的阻止!
???
皇帝在前面默默踱步。
群臣在后面静静站着。
这会儿能靠近皇帝的,陪着皇帝的也只有陈矩这个老阉货了。
无论是赵志高等人,亦或是朱常洵为首的福王系,所有人都急思转念的思考皇帝种种反常举动背后,到底有什么更深的用意。
这是一个真正合格的皇帝!
十年国本之争,皇帝利用高超的权术,操权弄术,即便朝堂的吏治再败坏,原有的制 du遭受毁灭性的伤害,皇帝都牢牢攥着权柄,控制着天下。。
但那个时候的皇帝,绝没有近些年给人的压力沉重。
而这一刻,这种沉重感更进一步的加深了。
王锡爵眼神游走,最先看向郑氏,不过很快就被他给否决了。
郑氏现在靠近皇帝,绝非一个好的人选。
他又看向皇后,皇后的身份合适。
不过此刻皇后抱着明月公主,看也不看周围,专注的哄着公主,很明显,皇后是绝对不会插手此事的。
陈矩!
可他暗中已经给这个老阉货使了好些次眼神,陈矩始终假装看不到。
他注意到,于慎行也做了同样的举动。
陈矩也没有动静。
朱常洵心中急切难安,他绝对不会让自己一手打造的南直隶,最终给都人子做了嫁衣。
“父皇,接下来还要去巡视无锡的纺织工坊,明日还要去东林书院,不若父皇先歇息,午后再去巡视无锡的纺织工坊。”朱常洵终是按捺不住说道。
所有人瞬间盯紧了皇帝。
皇帝停了下来,转身说道:“不用了,今日在无锡休整一日,明日动身回去。”
“南直隶的整体情况父皇很满意,不过其中一些小毛病也不多,你皇兄说的这些,你们没有考虑详细,倒也不能怨你们,毕竟你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听到这番话,朱常洵等人喜半参忧。
“四四三”皇帝不看了,这是忧。
可皇帝同时也肯定了南直隶改革的成果。
并且对其中的一些缺点也予以了包容。
可皇帝的这种态度是什么意思?
“臣等遵旨!”众人心中反复思量中,不敢再多言。
是夜。
皇帝下榻无锡府衙。
东林书院。
山长顾宪成的书房。
从午后城内的事情安排妥当后,朱常洵等人便寻找借口,相继从城中离开,来到东林书院。
现在整个无锡城内,估计已经到处是锦衣卫探子的监视中。
任何地方密议事情,都比不上东林书院更加安全。
可朱常洵等人从临近傍晚来到书院一直到现在,所有人都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
数个时辰的安静,书房变得格外沉闷压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都不敢妄自开口。
担心因为自己的言论,导致判断的错误。
皇帝的异常举动,让他们心中沉甸甸的。
笃笃笃……
手指敲击桌面的声音响起,顺着声音看去。
朱常洵面色极为阴沉,面孔略微有些狰狞:“本王给诸位数个时辰思考,现在都说说大家的想法吧。”
“父皇今日之举动,到底是什么目的?”
“他是不是想要换掉本王,把本王打拼出来的政绩送给都人子?让本王给都人子做嫁衣?”
王锡爵与徐弘基相互对视一眼。
先生学生的学生!
二人都能从对方眼神中看到对方心中所想。
顾宪成注意到二人的异常,微微拧眉,继而委婉询问:“老大人、国公,你们是不是知道些什么我们所不知道的?”
“国公,还是你来说吧。”
徐弘基气的暗骂王锡爵一句,还是开口说道:“其实有件事情,因为担心福王分心,所以一直被我们压着,没有告诉殿下……”
随即,徐弘基把有关先生学生的学生之事详细阐述。
咔咔……
关节响动的声音响起。
“好啊!好啊!这么大的事情,你们竟然瞒着本王!本王希望,有一天两位去投靠都人子的时候,不要瞒着本王!”朱常洵咬牙一字一顿愤怒阴冷的声音响起。
其实朱常洵很清楚,这句话母亲郑氏也一定知道。
京畿方面集体瞒着他的目的,也就如徐弘基所说,是担心他因此而不理智,影响南直隶的改革。
只是在眼下这种诡异处境中,朱常洵听闻此消息,心中的燥火实在难以压制。
父皇白天的举动以及先生学生的学生,让朱常洵心中慌了,他忽然意识到,都人子并非没有优势!
都人子在父皇的心中,恐怕并非他们所猜测的,只是父皇的一颗棋子!
“臣等不敢!”王锡爵二人连忙惶恐起身。
顾宪成安抚分析道:“殿下,情况未必如我们所预料的这般糟糕,陛下虽然批评了南直隶的缺点,但也对我们政绩进行了肯定,就连陛下都说了,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犯点错是难免的。”
“叔时以为,只要我们不犯太大的错误,陛下绝对不会轻易换殿下的。”
“殿下只要态度诚恳一点,向陛下表明,对于燕王指出的弊端一定会积极纠正,陛下应该不会撤换殿下。”
“叔时猜测,恐怕是陛下察觉了我们想要利用南直隶对付燕王的计划,无论是盘子上,小题大做,惩处南直隶官员,还是今天的表态,更多是给我们的一种警告。”
闻言,在座的面色轻松之余,眉头又渐渐拧紧。
顾宪成的解释,分析证明了换人可能性极小,又引出了新的问题。
对付都人子!
哗啦!
朱常洵急躁起身,大声怒道:“我们准备了这么长时间,难道就放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