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463节
朱翊钧看着面前无论老弱青壮,尽皆明显面黄如蜡营养不良的百姓,只觉得十分的刺眼。
他沉声道:“都起来吧,给朕说说,你们的处境,你们对南直隶的看法,有什么说什么,朕恕你们无罪。”
百姓战战兢兢起来,不过相互看看,明显畏缩不敢言语。
朱泺声音平和宽慰道:“诸位父老乡亲们不要怕,父皇南 xun就是要看南直隶的真实情况,只有让父皇知晓你们的真实情况,让朝廷知晓南直隶的真实情况,朝廷才能纠正错误。”
“你们不要有什么担心,若是有人敢事后打击报复你们,那他们针对的就不是你们,而是父皇。”
朱翊钧看了眼朱泺。
“皇上!”一名头发花白的七旬老妇忽然哀嚎扑倒,哭的撕心裂肺:“求陛下救救俺们,俺们也是大明子民!”
“俺家饿的只剩下一个孙子了,现在也死了,皇上,求皇上给俺们一条活路吧!”
“求陛下给俺一条活路,俺家是纯佃户,从家里的几间破房子都换了粮食,实在是没有东西向主家老爷换粮食了。”
????
有人带头下,绝望的百姓终于丢掉了胆怯,跪倒在地上,大声的哭喊着。
有人甚至梗着脖子站着,愤怒的大骂朝廷,大骂皇帝。
外面观望的百姓也开始变得躁动起来。
事情开始浮现水面。
粮食短缺、百姓将仅剩的土地,房屋抵押给乡绅换取粮食,等等一切的龌龊,在百姓的愤怒哭喊中,曝露在午后明媚的阳光下。
本来燥热的天气,此刻所有人却感到浑身发寒。
南直隶官员,乃至随行南下的朝臣们,也早已跪在了地上。
地动山摇之际,人人自危。
稍有不慎,或许就是灭九族的下场。
“.”父皇,儿臣建议,缉拿的各地官员,不必回应天府。”沉寂中,朱泺的声音响起,众人全都悄悄看向朱泺。
便见朱泺面色冷肃愤怒建言道:“随同圣驾的南直隶犯官,立刻在锦衣卫和御林军的缉拿之下,沿途游街鞭挞,返回地任职本地!”
“让他们戴罪立功,马上施粥赈济灾民。”
“同时请父皇下皇命给九江府、武chang府,命令长江沿途官府不得无故阻拦大西南的船只,命令大西南马上起运粮食到南直隶!”
“其他事情,可等回到应天府再做定夺!”
许多南直隶官员听闻后,面色变得苍白无比,瘫坐在地上。
赵志高等人相互对视一眼,不由暗暗点了点头。
南直隶官员遣返本地游街鞭挞,此举可以让表面平静,暗地里却已经燃起汹汹怒火的百姓得到安抚。
同时表明朝廷的态度。
百姓有了希望,就不会铤而走险。
大西南的粮食以最快速度运来,则可以缓减南直隶羸弱完卵的危局。
不过也只是短期。
南直隶无粮的消息恐怕很快就会传开,之前南直隶所谓的五十艘海船粮食的事情,一猜便是假的。
本就缺粮的情况下,整个民间都会因此而慌乱!
不过眼下朱泺的策略是最为妥善的。
“臣赞同!”
“臣附翼燕王之策!”
??
赞同声响起。
皇帝看了眼这个混球长子,点头面色肃然吩咐道:“就按照你说的去做!你亲自写一封信给戚金、潘允端、朱家民让他们马上组织粮食运送到南直隶!”
“陈矩,下旨给长江沿途各地官府,若敢阻拦,杀!”
“拟旨戚金、潘允端、朱家民,告诉他们,他们请朕巡视大西南的请求,朕答应了!不日朕就去大西南 xun视!”
所有人豁然抬头。
南直隶集体塌陷才刚刚开始,皇帝就先答应了大西南的请求。
这分明就是在嘉奖大西南!
或者也可以说是安抚大西南!
南直隶如今的危局,必须由大西南来支援,皇帝此举既有安抚的成分,更是嘉奖!
刚开始便如此!
那么接下来呢?
皇帝巡视大西南,大西南的情况若是真的不差,会发生些什么?
朱常洵面如死灰的瘫坐在地上。
“朱泺!”
就在此时,皇帝的声音忽然又响起。
“儿臣在!”
“如何调动南直隶各方的资源,怎么做,稳定南直隶,这个烂摊子父皇交给你来处理,即便是朕在南直隶期间,你也拥有先斩后奏的权利!”
“朕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稳!用最快的速度,稳定南直隶!”
“儿臣有一个请求!”朱泺听闻后,大声请求。
“讲!”
“儿臣需要人手,儿臣请父皇准许儿臣,调常浩留在北方各地负责推广新生活运动的士子参谋南下。”
“儿臣请求父皇准许儿臣调留守京畿的常胜军大营,数千常胜军将士南下!”
“儿臣请求父皇准许儿臣调播州的士子参谋北上!”
“若是要儿臣做事,儿臣只能相信他们!”
“除播州外,其他请求父皇都答应你。”皇帝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答应道。
紧接着又道:“之所以不让你从播州调人,是父皇想看一个全面的播州,调走了播州的士子参谋,看的就不够全面士!”
皇帝竟然向燕王解释!
竟然要向燕王解释!
许多人听了皇帝后面的这句话,心中泛起了惊涛骇浪。
南直隶的事情刚刚开始,皇帝就将南直隶全都交给了此王,现在一个播州人事问题,竟然都要作解释?
要变天了!.
“什么?再说一遍!”
京畿,户部官衙,正在与周永春对弈的方从哲蹭一下起身,看着面前的锦衣卫百户,一脸震惊。
百户抱拳郑重答道:“南直隶粮食极度短缺,有大面积爆发粮荒的隐患,甚至可能引起民变事件,卑职奉命……”
“在通知两位侍郎的同时,其他侍郎也已经接到消息,陛下命令,各位侍郎能够精诚团结,稳定好北方局势!”
百户走了,方从哲二人还处于震惊中。
“这怎么可能?福王他们在南直隶干了什么?此前东林报不是已经刊登了西南诸国粮食贩运的消息,不会出现粮食问题吗?”周永春最先回神,依旧难以置信的喃喃念叨着。
方从哲摇头苦笑:“我们都乐观了,其实并不难理解,并不难理解。”
“百户带回来的消息不多,但也足以让我们分析出一些事情的真相了。”
“其实我们早该有所警觉了,早该有所警觉了!”。“不出所料,福王在南直隶改革中,将改革创造的利益,除了朝廷部分,他需要用来证明自己,其他的利益,全都出让给了官权和绅权!”
“此间只有你我二人,实话实说,作为官权和绅权的其中一份子,我们对官绅很了解,在福王极力需求我们的时候,我们这个阶层会做什么?”
周永春面色变了变。
敲骨吸髓啊!
的确,有部分官绅不会如此,但大明的整体情况是个什么样子,他们心中其实很清楚。
当福王有意拉拢南直隶的官绅。
官绅有此依仗,一面投资福王,一面自然是竭尽所能的去敲骨吸髓!
“福王的争储路 xian决定了今日之结果。”周永春点头苦笑,继而摇头:“看来福王是真的一点敬畏之心都没有,燕王在他前往南直隶做事前说过的话,这位福王是一点儿都没有记住。”
做人与做事不同。
做人可以长袖善舞,八面逢源。
做事若想要做好,做成必然要得罪一些人,损害一些人的利益。
是损害更为广泛的百姓,还是得罪官绅阶层?
即便做不到为百姓而得罪官绅阶层,是否可以站在一个公平公正的角度,保证弱势群体应得的利益!
昔日燕王当着满朝文武说的这段话,不约而同的在二人脑海中响起。
他们都觉得,福王即便做不到损害官绅阶层的利益,而维护百姓利益。
至少应该能过做到最后,最低的要求。
而这也是他们官绅人家出身,同时也有一定报国理想者,能够接受的程度。
可二人万万没有想到,福王竟然这么极端。
为了不得罪官绅,为了笼络官绅,可以说是在铤而走险了。
安静中,周永春苦笑着跌坐在椅子上,摇头无奈道:“我们还计划着,在燕王处于颓势的时候出手,可现在……”
方从哲也不知该说些什么了。
只能摇头苦笑。
福王系发起的进攻,还在酝酿大势的时候,势就轰然溃散了。
他们雪中送炭,迫使燕王做出妥协的计划,无异于胎死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