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464节

  方从哲努力的保持镇定,缓缓坐下,端起茶杯,手却控制不住的颤抖,小抿一口茶汤,看着外面感慨道:“要变天了!”

  周永春默默点头。

  现在的形式还不明朗。

  但是南直隶的事态刚刚爆发,皇帝就将整个南直隶的善后交给了燕王。

  并且答应了巡视大西南的请求。

  就算南直隶现在是个烫手的山芋又如何。

  皇帝的态度就表明了一切。

  燕王大势凝聚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讨倭大胜,操刀归朝,只是让此王在朝中站稳了脚跟,无人再能轻而易举的动他。

  那么眼下,三年蛰伏,燕王之势已然破土而出,南直隶善后成功,便是其之势,长虹贯日之际!

  因为彼时,朱泺式改革路 xian再无人可以动摇!

  就如同商鞅变法的剑,斩在大秦赢姓宗族身上,用赢姓宗族的血,染红变法的竹简一般。

  朱泺路 xian不可动摇,某种程度,就是燕王朱泺不可动摇!燕王之势不可动摇!

  方从哲看着周永春,郑重询问:“孟泰兄,你们有什么打算,燕王大势凝聚的情况下,想要燕王做出妥协,怕是很困难了,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不要奢望还能够中立。”

  “福王若是赢了,我们无法中立,可福王输了,燕王大势凝聚的情况下,我们也无法中立了。”

  “随着燕王在朝野内外的根基愈发稳固,他推动改革的力度会越来越大,朝中的平稳的局势已经被彻底打破了!“

  许久,周永春才摇头:“中涵兄我心乱了,此刻,思绪乱如麻,现在我给不了中涵兄这个答案。”

  方从哲倒也能够理解周永春的心情。

  他又何尝不是如此?

  ………

  南直隶的消息最先传到了距离较近的京畿,很快从朝堂传入民间,引发了整个民间的震动。

  而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样,迅速的向天下各地传递。于此同时。

  应天府的气氛则格外的紧张压抑。

  咚咚咚……

  “应天府知府欺上瞒下,游街示众,鞭刑八十!”

  “南都九卿欺上瞒下,游街示众,鞭刑一百!”

  “南都……”

  ??

  “陛下我们知错了!”

  “陛下,刑不上士大夫!刑不上士大夫啊!”

  “陛下,臣知错了,臣知错了!”

  敲锣声中,一队队御林军将士押着昔日应天府的权贵们行走在街面上,呼喊声中,跟在权贵官员们身后的锦衣卫力士,挥舞着鞭子,狠狠地抽打在仅穿着白色内衬的权贵们身上。

  惨叫哀嚎声从权贵百官们口中响起。

  “打的好!”

  “打的好!打死这些吃人不吐骨头的东西!”

  “皇上啊,皇上!皇上终于睁开眼了!”

  ??

第287章 护驾

  街边默默观看的百姓,随着游街鞭刑的长长队列不停的经过,冷漠、麻木的脸上终于出现了一丝情绪变化。

  激动的百姓推搡着负责秩序的后府将士们,大骂着,大骂着,痛哭声在人群中传开。

  百姓哭着骂着,跪倒在街面上,双手不停的拍打着地面。

  宣泄着心中的压抑和忿怒。

  皇城城墙上。

  皇帝双手撑在墙垛上,面色漆黑的看着远处街面上上演的一幕幕。

  跟随在皇帝身后的臣子几乎少了三分之二。

  为数不多的人,看着昔日的同僚,此刻颜面扫地的被一群丘八押着,在一群愚民面前被游街鞭挞,即便他们侥幸逃过此劫。

  都有些战战兢兢。

  许多人看着发生在街上的一幕,同时眼神余光也暗暗看着跪在旁边,不敢出声的福王朱常洵。

  皇帝的圣驾刚刚回来,许多事情还没有处理,就立刻开始游街示众。

  其目的,大家都清楚。

  从燕王在途中提出此建议的时候,所有人就都明白。

  皇帝要给压抑了近一年,极度愤怒的百姓,一个宣泄怒火的宣泄口!

  有了这个宣泄口,可解短时间内,可能爆发的民 bian。

  大家也知道,燕王这件事情,做到了皇帝的心坎里。

  皇帝此刻面色漆黑,但内心应该是轻松的。

  毕竟眼下的危局至少被按住了。

  就在众人心思各异思索着的时候,朱翊钧转身,看着众人,沉声说道:“诸位爱卿随朕一起去议一议,接下来该怎么处置此事吧。”

  “遵旨!”

  众人临走之际,看了眼跪在城墙上的福王。

  皇帝没有命令,此刻谁也不敢开口。

  徐弘基与王锡爵无奈摇了摇头迅速跟上。

  王锡爵的情况也并不好,他自己家中都被锦衣卫搜出大量特制的盘子,也就他本人在朝中,最多就是一个治家不严。

  皇帝也有意保内阁的颜面和权威,不然他王锡爵都得去游街示众。

  现在自是无法为朱常洵开口求情。

  至于徐弘基,算是这件事情中唯一全身而退的。

  可他与朱常洵的姻亲关系,此时也不能开口。

  皇帝带着众人来到御书房。

  众人得赐座坐下后,全都不敢率先开口。

  “民心暂时是安定下来了,但如果后续问题得不到解决,尤其播州运粮食抵达南直隶,全面缓减南直隶粮荒之前,南直隶依然是个火药桶。”

  皇帝开口了,沉声说着的时候,目光扫视众人,最后却落在了朱泺身上,询问道:“燃眉之急解决了,长远的安排,你有什么想法,你全权负责南直隶的善后问题,父皇想听一听你的想法。”

  众人目光落在朱泺身上。

  朱泺起身答道:“根据儿臣的了解,眼下最迫切的就是纯佃户,纯佃户用无立锥之地来来形容不为过。”

  “还有就是各地城中完全脱产,以长短期雇佣工为主的群体。”

  “而这部分占据的人口数量其实是最大的,大约有三百万左右。”

  南直隶的商业繁华,短时间催生了大批的脱产百姓。

  这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征兆。

  走的比他在各地的改革都要迅速,步子都要快。

  但是眼下这批已经完全脱产的群体,却是一个极大的隐患。

  “所以儿臣以为,眼下无论做任何事情,首先要稳定南直隶的商业运转不受影响。”

  “南直隶的商业主体,主要以官权、绅权、皇权为背景的大商业主、大工坊主为主。”

  “儿臣请父皇下一道命令,在此期间,不裁撤雇工,甚至积极吸纳失去土地的脱产百姓者,可以抵消

  他们所犯部分过错,将来可以从轻发落!”

  “同时严令各地官府,马上统计组织纯佃户,以工代赈,解决上百万纯佃户的生计问题。”

  “秦淮河作为开铺码头地理位置不合适,儿臣建议选择沿海地区,新建一处码头,儿臣以为上 hai最为合适,以工代赈的纯佃户,可以用来修建码头。”

  ???

  “长远一些,儿臣要等士子参谋南下,迅速组织民间百姓,抢种土豆,再多的粮食也无法满足南直隶上千万的人口,南直隶必须生产自救,而把民间组织起来,才能实现迅速生产自救的目的。”

  至此,朱泺停了下来。

  王锡爵等侥幸逃过一劫的福王系面色变得格外凝重。

  从燕王朱泺的谏言中,不难听出,此王正在把他的改革理念,借助善后,渗透进南直隶。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皇帝目光扫视众人。

  “臣以为可行!”赵志高作为首辅率先开口。

  “臣附翼!”

  “臣同意!”

  ????

  很快,便是王锡爵等人,也不得不表达赞同之意。

  现在的颓势中,除非他们可以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否则根本无法反对。

  可更好的办法,他们想不出来。

  于慎行忽然起身,谏言道:“陛下,臣以为将南直隶交给燕王来善后便可,陛下还是先离开南直隶为好,南直隶毕竟不稳定,千金子不坐垂堂。”

  皇帝看了眼于慎行。

首节 上一节 464/4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给朱棣造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