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54节
沈一贯想要借此事搬到石星,在兵部尚书换上自己人。
如此,在内阁中,沈一贯为首的保守派就有三人。
剩下的于慎行支持赵志皋。
即便赵志皋还有张位这个特立独行的阁臣支持,也就是三比三。
再也无法掌控内阁。
为沈一贯下一步取代赵志皋铺平了道路。
“首辅不要着急,事情总有解决的办法。”陈矩语气温吞安抚着赵志皋:“老奴再去帮首辅探探陛下的心意。”
大明朝已经风雨飘摇了,朝廷内部的矛盾和分裂越来越尖锐。
陈矩不希望赵志皋这位极力维持朝廷矛盾,维护朝局平稳和顺的胡裱匠被赶走。
若是沈一贯取而代之,陈矩真不知道,大明朝内部矛盾彻底爆发,尖锐的派系争斗,严重撕裂的朝局,会把大明这艘大船带往什么方向。
第88章 朝廷变故
赵志皋感激的看着陈矩,点了点头。
沈一贯看着陈矩转身入内消失在黑洞洞殿内的身影,唇角微微上扬,心中冷笑暗道:这一次就是陈矩也没用!
而后又看了眼呆若木鸡,宛若行尸走肉的石星。
这一次,谁都保不住石星!
赵志皋这个在改革派和他们之间左右逢源的老胡裱匠,早让他们不耐烦了!
这些年若不是赵志皋这个老胡裱匠拖后腿,朝廷早应该复祖制,将张居正留下来的那些苟延残喘的徒子徒孙们全都赶走,众正盈朝了!
片刻。
陈矩从内里走出,有些不忍的看着赵志皋期盼的眼神,无奈的摇了摇头。
哎!
一声叹息从赵志皋口中传出,夹杂着无尽的心灰意冷与疲惫绝望。
陈矩、于慎行等人看着心酸又愤慨。
噗通!
石星跌坐在地上,挣扎着跪起来,冲着殿内一边重重叩首,一边大声呼喊:“圣上,一切的错,都在臣识人不明,与其他人无关,臣愿意以死报答陛下多年圣卷!”
“拱辰兄!”
“石大人!”
???
砰!
众人惊呼阻止之际,石星已经猛地重重撞在了殿门门框上,鲜血从额头涌出,人缓缓倒在地上。
“快,快叫太医!”赵志皋抱着石星大喊着催促道。
石星这么做的目的,赵志皋明白。
是希望自己来承担一切,而让皇帝不要迁怒他这个首辅。
继而动摇他首辅在朝中的地位和威严。
当夜,兵部尚书在太医院醒来后,便被一道圣旨下昭狱。
直到天亮,赵志皋等人等候在宫门外,皇帝朱翊钧也未曾召见。
延禧宫。
郑氏一边温柔的擦拭着最喜欢的,象征着富贵的牡丹花,唇角泛着笑意,一边哼着欢快的曲调。
“母妃今天很高兴?”文华殿听经返回的朱常洵入内后,听到母亲郑氏哼着的曲调,笑着询问。
不过不等郑氏开口,一边坐下,一边抢着说道:“母妃的好心情,应该是与外朝的事情有关系对吧?”
“兵部尚书石星被下昭狱,首辅赵志皋为父皇所迁怒,沈一贯马上就能问鼎首辅的位置。”
郑氏扭头,娇艳露出娇媚笑容,高兴说道:“沈一贯是支持我儿子做储君的,娘当然高兴了。”
“等赵志皋这个老胡裱匠被赶走后,我儿做太子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你要好好跟着儒臣们学习,你知道你父皇为什么喜欢你,想让你做皇帝吗?”
朱常洵面露狐疑摇头:“不知。”
“娘今天就告诉你,你父皇不选朱常洛那个都人子,固然有厌恶其母的原因,但更多是因为朱常洛懦弱!”
“他要是不懦弱,恐怕也活不到现在。”朱常洵想到了他的那位兄长,笑了笑说道。
他那位兄长可没有他在宫中的地位。
虽然贵为皇子,可宫内的宫女太监都敢给其脸色看。
这样的处境,怎么可能养成强势的性格。
若是强势了也活不到现在,恐怕早不知怎么死了。
宫内死个人,实在有太多让人查不道的原因了。
郑氏顿时喜笑颜开,片刻后,面色变得严肃说道:“但你也不要认为自己就高枕无忧!”
“你父皇喜欢你,是因为你父皇独宠母妃,对你是爱屋及乌,他真正选你做皇帝的原因,是因为你从小表现出的霸道!”
“霸道?”朱常洵听的只觉好笑。
他从小与朱常洛不同,因为母妃的原因,在宫中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稍有不如意,对身边伺候的宫娥太监非打即骂。
在宫中是出了名的顽劣。
甚至还被皇祖母为此训斥过。
在外廷朝臣眼中典型的顽劣品性。
郑氏看着儿子狐疑,感叹道:“娘也是在那个碍眼的卑贱都人子逃走后,眼睛不再紧盯着宫内的一亩三分地后,才洞察你父皇的用意。”
“你父皇为什么要让你去文华殿听儒臣讲经,为什么要让你读史。”
“母后说过,学帝王心术,帝王手段!”朱常洵立刻回答道。
郑氏满意的点头:“这就对了,自从土木堡之变后,大明朝的皇帝就不好当了,廷臣的权利极具的增加,你父皇亲征,推到了恩师张居正的功勋牌,鞭尸张居正,才彻彻底底的把权利收拢回来攥住了!”
“你曾祖父更是差点闹出天大的笑话,在自己的寝宫中被宫女勒死。”
“诸般此类事情,如今的大明来说实在太多了。”
“所以大明如果需要一个手段狠辣,性格霸道的皇帝,只有这样,才能压住那些蠢蠢欲动,试图分润皇权之人!”
“这一点,从小你就入你父皇的眼!”
“母亲一直宠着你,惯着你,不曾想无心插柳柳成荫,还有这样的好处,这就证明,天都向着我们母子,天意都让我儿子当皇帝!”
郑氏说着,脸上露着得意之色,凤眸的神色却渐变锐利。
“常洵,知道你现在应该做什么吗?”郑氏的语气忽然变得冷硬询问道。
朱常洵一时间有些不适应,微微皱眉,摇了摇头。
郑氏紧接着说道:“你现在就去乾清宫门外,高呼请战,请你父皇发兵朝鲜,平定倭乱!”
“母亲,你是要我在父皇面前,展现出强硬的一面对吗?”朱常洵试探询问。
郑氏笑着点头:“不错,而且这一次你要与沈次辅站在一边,赵志皋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太久了。”
“而沈次辅则是你今后在朝中最大的助力,现在你应该投桃报李,帮沈次辅一把。”
“娘猜测,你去请战,表现出的强硬姿态首先会让你父皇对更加满意,其次,大明朝受了这么大的屈辱,你父皇心中一定是倾向战争解决问题,对外树立大明朝的威严,附和你父皇的心思。”
“双管齐下,或许你父皇会召见群臣,而且你父皇除非十分愤怒,否则他想要立你为储君,那么一定会抓住这次机会,向群臣表达一个态度,你敲开乾清宫门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第89章 朱常洵母子
朱常洵激动起身:“娘,我知道了,若是我能敲开乾清宫门,廷臣们就更加重视我,会有大量的人投向我这边!”
“孩儿这就去!”
郑氏唇角含笑目视着儿子风风火火的离开。
哎!
转而忽然叹气:“那个卑贱的都人子始终都是个隐患,还有坤宁宫的那个女人!”
近日来,郑氏想通看清楚一切后,对坤宁宫更加忌惮。
若皇后生下的嫡子,不像朱常洛一样懦弱。
皇帝还愿意再九年不朝,与满朝廷臣对抗,不立嫡子,立庶子吗?
唯一让郑氏比较安心的是皇后未必会生下皇子,即便生下皇子,嫡子的年纪太小。
皇帝的年纪逐渐大了,皇帝需要考虑,有生之年,是否还有精力再培养一位继承人。
“不过那个卑贱都人子,一定要尽快找到,在民间解决掉,否则始终是个麻烦!”
阴狠的声音,在延禧宫轻轻的传开。
于此同时。
朱常洵也出现在乾清宫附近。
“三皇子?”
“三皇子怎么来了?”
………
临近中午,廷臣们都已经知晓了消息,纷纷聚集在乾清宫外的台阶下,恳求皇帝召见,君臣商议国事。
“拜见三皇子!”
朱常洵靠近后,廷臣们纷纷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