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57节

  杨镐能够在辽东集团立足,足以证明其与辽东集团的关系。

  而沈一贯、叶向高等人也与辽东李氏父子关系很不错。

  杨镐入阁,分明就是一次地方实力派与中枢密切结合的联盟征兆。

  “陛下臣以为还是先决定是战是和,然后再确定兵部尚书人选亦不迟。”赵志皋罕见的表露出强硬姿态,直接霸道的结束了这个话题。

  赵志皋十分担心,兵部尚书的争执,再一次让皇帝大怒,令国事陷入僵局。

  沈一贯唇角动了动,想要张口反驳之际,朱翊钧开口了:“那好,我们就议一议,到底是战是和吧。”

  朱翊钧也不满意杨镐这个人选。

  辽东父子的权柄已经够大了。

  只是,叶向高说的话,也让他意识到,若是不能满足辽东父子的胃口,恐怕再次入朝作战,辽东集团会抵触。

  纵使不敢明面反对,只要辽东出工不出力,作战时间迁延,就足以让朝廷难受的了。

  “臣赞同战!”沈一贯这一次不愿让赵志皋抢先,站出来一力主战。

  “战!”

  “涉及本朝威严,这一仗就算再苦再累,朝廷也得打下去!”

  “臣建议除去辽东兵马,再调戚家军,蓟州卫新军参战!”

  “戚家军骁勇是人所共知的,新军能够在对抗演练中取胜,证明蓟州卫新军更强,臣赞同调动两支兵马!”

  ??????

  主战声渐渐变成了调动朱泺所部与戚家军。

  朱翊钧看着,心中却明白。

  这些人用朱泺新军以及戚家军的目的。

  无外乎想要将与改革有两系的两支强军彻底葬送在朝鲜!

  但朱翊钧的内心又是倾向调动两支兵马,尤其是朱泺所部。

  若朱泺所部能在朝鲜不断建功立业,对比之下,李氏父子就不敢出工不出力了吧。

  但也有一个隐患。

  恐李氏父子与朝中对朱泺存有敌意的人联合。

  那么朱泺所部恐怕就危险了!

  待吵闹的声音安静下来后,朱翊钧沉吟道:“是战是和,朝廷的声音朕已经听到了,朕还想听一听地方军中的声音再做决定。”

  “骆思恭!”

  “臣在!”

  “令你锦衣卫火速将朝鲜之事传于蓟州卫,让朱泺给朕写一道关于朝鲜战事应对的折子。”

  “对了,让蓟州卫总兵、辽东总兵李如松也写一道折子上来!”

第92章 多方较量

  廷臣们面露惊色。

  皇帝分明想要征询意见者是朱泺!

  戚金和李如松,更像是皇帝意识到有些太凸显朱泺,所以刻意补救增加的!

  说白了,后两者,不过是朱泺的一个陪衬。

  一个小小的边军将领,军头,有什么资格在这种大事上发表意见!

  在沈一贯等人心中,就算是辽东父子,也没有资格在中枢指手画脚!

  皇帝的种种迹象都表明了对朱泺的看重。

  朱泺何德何能!

  “好了,都散了吧,首辅安抚好朝鲜的使节,不要让朝鲜觉得我们大明宗主国抛弃了他们。”朱翊钧打发众人不忘叮嘱赵志皋。

  “臣遵旨!”

  陈矩看群臣揣着满肚子的震惊离开,又暗暗看了看皇帝,心中暗道:“皇帝真的把这个朱泺当做张首辅了,也不知对大明朝来说,是福是祸!”

  陈矩心中充满了忧虑。

  ???

  沈一贯、叶向高走出乾清宫,抬头看了眼已经完全黑了的天空。

  叶向高看着快步离开,明显得意的骆思恭,微微冷哼,低声说道:“次辅,朱泺此人留不得啊!否则将来必成心腹大患!”

  “通知辽东父子在京中的代表,告知皇帝对朱泺的重视,辽东父子与朱泺之间已经结仇,他们会替我们做好这件事情,辽东父子也知道该怎么做!”沈一贯停下脚步,盯着漆黑的天空,轻飘飘的声音响起。

  ???

  等所有人走了后,朱翊钧再次从袖口中拿出那道朱泺通过锦衣卫秘密渠道一同递上来,关于关外对抗演练的折子。

  站在一边的陈矩也不由抬了抬眼皮,好奇的看去。

  朱翊钧瞥了眼陈矩,笑骂道:“你个老货,心中也一定很好奇吧。”

  陈矩讪讪一笑。

  朱栩钧将折子递给陈矩,在陈矩看完后,询问道:“从这道折子,你这老货看到了什么?”

  陈矩双手小心翼翼的把折子放在朱翊钧身边的案牍上,略作沉吟说道:“朱指挥使折子中提到关于我朝军中,严重缺乏进取心老奴认为是正确的,另外老奴看到了这个年轻边将对陛下的忠心。”

  朱翊钧似乎对陈矩的答案还是比较满意的,唇角露出笑容,点头说道:“是啊,朕亲手提拔的这个年轻将领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糊弄朕。”。

  “他所做的事情,都一五一十的禀报朕了。”

  陈矩忍不住在心中替朱泺暗道一句:好运气。

  皇帝刚刚因为朝鲜之事,感觉被满朝文武给期满糊弄了。

  偏偏这个时候,朱泺对其他人隐瞒了关外发生的具体实情,却唯独对皇帝没有任何隐瞒。

  此举动放在平时似乎并不算什么。

  只是一个做臣子的本分。

  可在皇帝怀疑满朝廷臣欺上瞒下,糊弄他这个皇帝的时候,就显得殊为难能可贵!

  更加在皇帝心中,已经将其当做了帝师张居正的化身来对待。

  双重的叠加,此刻皇帝心中,恐怕已经将这位年轻边军将领当做了最值得信任的大大忠臣了吧!

  怪不得皇帝专门命令锦衣卫对此人通传朝鲜之事。

  看来并不像大家猜测的那般,只是因为像极了帝师张居正。

  ‘此子得天之幸,从此简在帝心,无人可比,只是期望他切莫辜负了陛下的厚望,真的能够成为陛下心中,如张居正一般,为大明力挽狂澜,为帝分忧之栋梁!’

  陈矩看着皇帝再度十分珍贵的将折子揣入袖口,心中暗道。

  就在此时,便听皇帝严肃说道:“朝中的那些人,现在眼睛都盯着朝鲜和兵部尚书的位置,暂时还没有想到,蓟州卫新军在关外发生了什么事情。”

  “但是想来随着这两件事情的逐步解决,一定会回过神来,意识到这件事情对评价蓟州卫新军,判断朱泺性格以及风格的重要性。”

  “传令给骆思恭,若是蓟州关外对抗演练的事情,太早闹得人尽皆知,他就自裁谢罪吧!”

  陈矩震惊之余,顿时恍然大悟。

  朱泺提到的军队进取心。

  可军队是由人组成的,以高层的将领为头颅支配运转的。

  新军具有强烈的为国尽忠,进取之心。

  这就是朱泺其人作为新军最高指挥者性格、风格的一种更加明了、清晰化的具象体现!

  这是一个改革者需要有的一种精神。

  而皇帝下令骆思恭尽可能压制关外对抗演练的消息。

  就是在保护朱泺这位有着强烈进取心,锐意进取的改革者!

  这种保护,甚至需要一位锦衣卫大都督的人头做保证!

  足可以看出皇帝对这位年轻边将的重视!

  陈矩看着皇帝,仿佛看到了皇帝小时候,外面只道皇帝昏聩,可皇帝一如既往比任何人都看得远。

  那些人,眼下还紧盯着朝鲜与兵部尚书。

  殊不知,皇帝已经看得更远。

  他们意识到的时候,恐怕会对关外发生之事,更加抓耳挠腮,却求而不得吧!

  “老奴这就去办。”陈矩应了一声匆匆离开。

  他也意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

  这是在保护一位皇帝心中,最有可能改变大明,中兴大明,锐意进取的改革者!

  ????

  北镇抚司衙门。

  骆思恭看着站在他面前的陈矩,审视着陈矩,心中在猜测,陈矩到底知不知道朱泺便是长皇子朱常洛。

  不过陈矩表现的太正常了,骆思恭无法从陈矩的神色、行为看出一点端倪。

  骆思恭起身,郑重说道:“请陈大监转告圣上,骆思恭定不负圣恩,若是事情办砸了,骆思恭一定自裁以谢天恩!”

  别说没有皇帝的命令,就凭朱常洛这三个字骆思恭也不敢怠慢。

  何况现在有了皇帝的命令呢。

  陈矩满意的点了点头。

  目送陈矩离开后,骆思恭不由感慨道:“隐藏的好深啊长皇子,这才是真正的你吧?”

  “这对父子……”思及皇帝和朱常洛这对父子,骆思恭便不知该说什么,如何评价了,只能哑然失笑。

  一切都留给时间来解决。

首节 上一节 57/4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给朱棣造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