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82节
可那又如何。
右路军的立花宗茂虽然只有两万人,可立花宗茂同样不好对付。
作为丰臣秀吉统治倭国下仅次于德川家康的外样大名,立花宗茂虽然整体的实力似乎不如德川家康。
但此人已经古稀之年,做立花家家宰近四十年。
更是从倭国战果时代的混乱中生存下来。
其坚韧性以及手段,某种程度比兵力似乎更为雄厚的德川家康更加难以对付。
总之,他杨镐的目的就是逼迫朱泺出战!
无论是德川家康还是立花宗茂,无论是汶山还是稷山,都足以让朱泺碰的头破血流了!
现在朱泺是进攻,不是之前的防守反击。
两种不同的作战模式,索要付出的代价是完全不同的!
何况据他了解,新军并不善于进攻!
若是杨镐知道发生在关外的对抗演练过程,或许就不会这么想了。
“我与经略杨大人的建议恰好相反,我认为,首先应该进攻稷山!”朱泺郑重其事说着的时候,环视四周。
东哥在自己君郎说出进攻目标之际,暗暗观察着朝鲜君臣以及杨镐。
她发现,这些人听闻君郎要进攻稷山的时候,眼中闪过一抹果然如此的神色,紧接着,隐晦一笑,这笑容中包含了嘲讽之色。
仿佛在嘲讽君郎为了反对而反对。
东哥心中暗道一句鼠目寸光!
朱常洛仿若没有察觉一般,继续说道:“诸位请看,只要我军能够在德川家康反应过来之前拿下稷山,会形成什么样的态势呢?”
朱泺手中的指挥棒,随着说话,直接指向清州,然后在清州方向忽然向北折转。
杨镐的神色猛然间变得凝重。
朝鲜君臣上下更是不由自主的起身。
即便是不知兵的文臣,看到朱泺手中指挥棒在图上的运动轨迹,他们也知道朱泺想要干什么了。
“攻克稷山,拿下清州,我军便处于德川家康右路大军的侧畔在,只要我愿意,随时可以攻击倭,右路大军后方截断整个右路军的后路!”
“如果在我们拿下稷山与清州的时间间隔内,朝鲜能够筹集出一支水军,配合我大明水军,将倭国水军歼灭,我部能够抓住时机,直插德川家康右路军后路,后路被断,东北边有辽东军压迫而来,由无法用水军渡海脱困,德川家康将被困死在朝鲜汉成以北自然条件恶劣的贫瘠山区中。”
“彼时整个清州以北,便只剩处在我们包围中的德川家康。”
“朝鲜此刻的危局便能彻底扭转!”
“而据我所知,德川家康虽然是丰臣秀吉五大老之一的笔头,地位崇高,可是他作为实力最为强大的外样大名,他同时也很受丰臣秀吉猜忌。”
“而丰臣秀吉发动入侵朝鲜的战争,除了个人野心之外,最根本的原因,也是解决倭国自战国时代遗留下来的内部大名们因为领地问题产生的争端。”
“所以,一旦我们包围的是德川家康,很大可能,丰臣秀吉是不会拼尽全力去营救!”
“天时地利人和便都在我们一方,解决德川家康只是时间问题!”
“一旦解决德川家康,再加上前期作战取得的胜利,以及对倭军的消耗,倭国十四万大军,至少就被我们打掉一半。”
“水军被歼灭,我方切断朝鲜与倭国之间的通道,大军想要撤离朝鲜都是问题。”
“到时候无论是谈判,还是继续打下去,主动权都在我方!”
“让丰臣秀吉割地赔款都不是问题!”
“除非丰臣秀吉可以舍弃进入朝鲜的七万兵马!”“退一步,即便水军无法完成封锁阻断倭国与朝鲜的联络,无法全歼倭国水军也没关系,只要我们拿下稷山,攻克清州,做出一副兵力向北,断德川家康后路的举动,德川家康还敢继续停留在汶山,或者进攻汉成?”
第113章 图穷匕见
杨镐眯眼紧盯着朱泺。
他有种被狠狠抽了一个耳光的感觉。
他以为朱泺只是为了与他唱反调,为了反对而反对。
他沾沾自喜于朱泺还是落入他的算计之际。
朱泺已经提出了如此庞大的一个战略构想!
无论是最乐观的估算,还是最低限度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都将彻底改变如今朝鲜的危局!
“这个计划好!对吧?”
“是啊,只要能够实现,哪怕只是迫使德川家康收缩兵力,整个朝鲜的危局都会得到彻底的扭转!”
“我们就能集结北部地区的兵力,南下,配合宗国大军,一举将倭军撵进海里!”
朝鲜君臣彻底被朱常洛构想的战略计划给打动了,纷纷起身,激动的甚至有些语无伦次议论着。
李昭扭头看着杨镐,激动的面色发红说道:“经略,此计甚妙,此计甚妙,不知经略使能否同意!”
刹那,朝鲜君臣数十双眼睛盯着杨镐。
杨镐根本无法反对这个计划。
否决朱泺的这个计划,一定会惹朝鲜君臣不快,接下来他恐怕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杨镐只觉得心中憋闷极了,努力按捺着,点了点头:“本经略原则上表示同意这个计划。”
被迫全盘接受,让杨镐觉得,仿佛朝鲜的真正指挥者,不是他,而是朱泺!
朱泺笑着拱手请求道:“为确保计划的成功,卑职请求加强我部的兵力,暂时或许还不需要,一旦攻克稷山,兵入清州的时候,我部无法将大量的兵力滞留后方防守,就需要兵力支援。”
“而且我部也无FaLun番进攻,所以加强我部势在必行,卑职请求将叶赫部精锐骑兵,以及戚家军调到我部进攻方向…”
“叶赫部骑兵,有速度的优势,可以成为进攻中的一把尖刀。”
“而卑职与辽东军十分陌生,无法很好配合,卑职出身戚家军,虽与戚家军的诸位将领有些误会,但至少不会因不熟产生太大的隔阂。”
“有两部兵力的加强,卑职有信心夺回清州。剩下的事情,就要看水军以及辽东军的进展了。”
杨镐眼睛顿时瞪大。
图穷匕见!
朱泺终于图穷匕见了!
他的全部目的终于暴露出来了。
首先就是夺回对叶赫部的管控,让叶赫部重新归属他。
其次,也才是最主要的。
杨镐猛然意识到,按照朱泺的计划进行朝鲜战略决战。
这就意味着,朱泺所部成为了此次战役的主攻方向,决定性力量!
也就意味着,辽东军成为了配角。
一旦战争胜利,立功最大的是朱泺,以及朱泺所部的新军!
杨镐下意识想要拒绝,这一次的主角应该是辽东军,是李如松,而非新军,更非朱泺!
朱泺暗暗观察着杨镐的神色,他就知晓杨镐在想些什么了。
他心中不由冷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父!
他这么做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尽快解决朝鲜战争。
历史上,第二次援朝打了两年之久。
太久了,朱常洛认为时间太长了。
数万大军驻扎朝鲜,进行漫长的战争,对国库的消耗是触目惊心的。
大明经不起折腾,既然他无法改变出兵与否。
那就让战争尽快解决。
少消耗一点宝贵的钱粮。
这才是他的初衷!
但他知道,杨镐很显然误会了他的初衷!
不过他不怕杨镐不答应。
杨镐已经表达了对此战略的支持,现在才看明白进攻主次的变化,已经迟了。
李舜臣是朝鲜君臣中,首先明白按照朱泺战略执行后,战场主导权就被朱泺夺取,杨镐这个经略使反倒成为配角的人。
他眼睛转了转,冲杨镐郑重一拜,恳切道:“请经略使首肯!”
无论是为了朝鲜百姓,还是报答朱泺对他的重视,李舜臣都选择了带这个头。
“请经略首肯!”
“请杨经略首肯!”
李昖等人回过味儿来,为了朝鲜早一天能够结束战争,他们早一天能重新过上舒舒服服,作威作福的日子,也跟着李舜臣开口,隐隐暗含逼迫之意,迫使杨镐答应。
杨镐压抑不住心中愤怒,狠狠地看了眼朱泺,十分艰难说道:“本经略同意了你的要求!但本经略接下来要在你这一路充任监军!”
“你若是作战不利,别怪本经略不客气,本经略有着圣上赋予的生杀大权!你明白吗!”
锦衣卫百户连忙着急站出来:“经略,圣上有旨意,朱指挥使必须安全回京!纵使是在朝鲜战败,任何人无权处置朱指挥使!”
朱常洛听的不由哑然失笑。
他心中琢磨着,若是这个便宜的皇帝老子知道他就是其所厌恶的长子,会是什么表情。
此言再次将朝鲜君3.9臣震惊,看着朱泺的眼神,更多了一层的化不开散不去的敬畏!
杨镐不管锦衣卫百户,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朱常洛:“朱泺,你呢?本经略全盘接受了你的建议,等于本经略按照的想法来打朝鲜之战,若是战败,出现状况,担责任的是本经略!”
“若是不给你身上压担子,凭什么让本经略相信你真的能够完成你说的计划!”
“还有,在朝鲜,我始终才是总经略!虽然你提出的策略很好,本经略全盘接受了,但你依旧是部下,你在朝鲜的行动,必须事先告知本经略,并且征求我的同意。”
杨镐急了。
不惜在朝鲜君臣面前,承认这些有损他经略使颜面的既定事实。
但他不惜如此,也要逼迫朱泺接受他这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