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12节
李恩站在一旁,表情很不自然,显然与张议潮闹了矛盾。
“来了?”
抬头看到张淮深出现,张议潮也放下了手中地图。
“嗯!”张淮深颔首,随后上前看了一眼地图,这才开口道:
“甲胄已经分下去了,我们确定不再等等其它四个县的甲胄和军械吗?”
“兵贵神速。”张议潮回应道:“趁着张掖援军被围剿福禄,我们必须出兵拿下张掖。”
“明日你从府库里调些钱粮,每队发羊一只,酱油盐各十斤,粟米五斗。”
张议潮说罢,站在一旁的李恩忍不住道:“发这么多?”
这话一经说出,张家叔侄纷纷皱眉。
“三日后大军即将开拔,开拔前让将士们吃些好的又有何妨?”
张淮深辈分小,不好开口,所以张议潮开口回应了李恩。
李恩有些心疼,忍不住道:“我军虽缴获甚众,可各县府仓仅够维持半年之用。”
“倘若此次进攻张掖失利,那……”
“不会失利!”张议潮斩钉截铁的咬定,堵上了李恩的嘴。
站在二人面前,张淮深见气氛有些凝固,主动作揖道:
“龙家派人送来了消息,愿意归顺我军民,只不过他们居所不定,暂时无法献上户籍等册。”
“愿意归顺就行。”张议潮颔首道:
“这龙家自焉耆被吐蕃占据后便被吐蕃东迁河西,如今分为三股,每一股都有部众数千,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
“如今稳定了他们,便能腾出手来拿下甘州了。”
“听闻东边尚婢婢和论恐热内斗严重,故此河陇一带的兵马肯定抽调不出来,正是我们的机会。”
“甘州兵马不过四千余,这次驰援福禄被我们斩俘近千,剩下不过三千人。”
“我等务必要在尚婢婢与论恐热争出胜负前拿下甘州,伺机收复凉州才行。”
说起收复失地,张议潮眼底闪过光芒,张淮深也受到了鼓舞,唯有李恩心思不在此处。
“刺史,收复甘州倒是不难,不过如何与甘州境内回纥相处倒成了问题。”
张淮深说出自己的担忧,而这也是张议潮与李恩刚才所争论的问题。
故此,当这个问题再度出现,李恩便收敛心神,直接开口道:
“回纥与我大唐有旧怨,加上其反复无常,必须要给予雷霆,方能威慑住他们。”
他的话让张议潮皱眉,反倒是张淮深心里有些支持,不过面上依旧等待张议潮决定。
自从十年前黠戛斯击败回纥,草原上的回纥人便分为三支,各自逃生。
后来,这三支中的一支迁到西州(吐鲁番),还有一支迁到葱岭以西的楚河一带,再联合当时在这一带地区活动的其他民族和部落联盟,如样磨、葛逻禄等创建了新的汗国。
至于最后一支,则是迁到河西走廊的甘、凉一带,被称呼为甘州回纥。
甘州回纥部众近十万,如果不是受限甲胄、兵器不足,那河西恐怕早就被他们所夺取。
饶是如此,回纥依旧能拉出三四万控弦之士,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他们盘踞在张掖北部的草原上,是吐蕃的心腹之患,也是三人所争论中的一个潜在敌人。
面对李恩的话,张议潮眉头紧皱,良久后才道:“回纥人反复狡诈,这点我自然知道。”
“可若是我们挺进甘州后便与他们爆发冲突,那一旦尚婢婢与论恐热争斗出了结果,我们必然要在大战之后面对河陇数万番兵的兵锋。”
张议潮也不喜回纥人,可河西“胡多汉少”的局面,注定了他不可能听取李恩的建议。
“等我们拿下甘州之后,他们自然会找我们谈的。”
张议潮很清楚,回纥人不精耕种、手工,因此他们必须依靠己方,才能获取一些必要的生活物资。
不过即便如此,他也不会放心回纥人,必要的关注和提防是不可缺少的。
“好了,都下去吧。”
张议潮不准备继续谈论这些,现在他只想收复甘州,然后停下来,好好消化四州之地。
在他的目光示意下,张淮深与李恩先后离开。
瞧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张议潮长叹了一口气。
与此同时,在福禄闲逛的刘继隆也早早返回了军营,并在帐内与张昶他们分食了昨日剩下的羊肉。
在他回来的时候,帐内的角落里已经堆放了三斗米、豆,以及一只被木桩固定拴好的羔羊。
哪怕已经吃饱了,众人却还是对这只羔羊流出口水,张昶更是擦擦嘴道:“伙长,这只羊我们什么时候吃啊。”
“咩——”
似乎感受到了来自众人的恶意,那羔羊咩咩叫了几声。
刘继隆闻言无奈,只得开口道:“先看看大军何时开拔吧。”
“倘若三日内没有消息,那三日后就对它下手。”
“好嘞!”张昶乐呵呵的看向那羔羊,似乎已经想好了如何炮制它。
“伙长,我想给家里写封信。”
马成突然开口,其余人也纷纷看向刘继隆。
见状,刘继隆也点头到:“报报平安也好,你们等着。”
说罢,刘继隆起身走出账外,往十三团的牙帐走去。
不多时,他便带着一叠粗糙发黄的纸张与笔墨返回,在众人的注视下,为众人书写家书。
出门在外,向来都是报喜不报忧,加上众人没什么文化,因此都只是简单说了几句话,报了平安后便结束了。
刘继隆将信收起来,装到一个由信纸折叠起来的“信封”内,等待次日交给团内牙帐,后续跟随辎重队一起送回酒泉。
做完了这些人,众人这才安心的躺回毡子上,先后陷入了梦乡中。
这一夜,刘继隆梦到自己回到了前世,将那些曾经自己有些嫌弃食物吃了个干净。
只可惜美梦太短,他都来不及回味,便被兵卒的甲片声给吵醒了。
下意识翻身起床,刘继隆看了看还跟死猪一样睡着的其它十个弟兄,无奈摇头。
这要是被人袭击,恐怕他们十个人的头早被充作军功了。
“刘伙长!”
“来了!”
帐外响起了一道声音,刘继隆穿鞋走出,将帐帘掀开。
帐外,天色已经渐渐清明,一名五尺五六寸的三旬队正出现在了刘继隆面前。
他穿着甲胄,身后跟着两名与刘继隆同级别的伙长。
“传刺史军令,大军两日后开拔,稍许你叫两个弟兄去校场领米肉酱油。”
“此外,本团归属后军,大军开拔时,第三伙最末出发。”
队正交代完一切,随后便转身离去了。
刘继隆见他离去,揉了揉有些朦胧的眼睛。
事情不出他预料,第三伙果然得到了关照,不过这也是好事。
想到这里,刘继隆回头看向了帐内还在鼾声起伏的众人。
“起床,去校场领米肉酱油!”
第16章 身向张掖
“唳!”
五月初,当天空中的苍鹰掠过蓝天,其目光始终死死盯着那广袤的大地。
在那水草丰茂的河西大地上,一支队伍如棕色的长龙般,一路向东。
在这长龙前后左右各十余里外,零星遍布着许多骑马的塘骑。
他们的存在,使得长龙中的弟兄可以轻装简行,不必负甲行军。
“唏律律……”
军马唏律,马背上的刘继隆眺望前方十余里外的沙州军队,驻马看了一眼自己的四周。
辽阔的草原上,塘骑以十里为间隔扩散开来,将四面八方的情况及时向中军汇报。
经过福禄一战,沙州军缴获了不少军马和驽马。
如今的十三团也从步七骑三的混合团,变成了步骑各半的混合团。
百余名骑兵在行军时充当塘骑,在作战时充当侧翼,而第三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这是大军开拔的第七日,这些日子大军每天行军四十里,速度不算慢。
“按照这个速度,我们后天就能抵达张掖,估计明天前军的探马塘骑就能和张掖的番贼碰上。”
刘继隆交代着,同时躬身从马鞍一侧取出水囊,打开喝了一口。
五月中旬的河西走廊已经十分炎热,作为塘骑,刘继隆他们人均穿戴甲胄,阳光照射下,甲片滚烫发热。
普通的兵卒没有钱置办类似绣衫的东西,便只能用布缠绕上半身,使得甲片没有那么烫。
“这天气,也太热了……”
驻马刘继隆身侧的张昶忍不住开口擦汗,其余人也都面色发苦。
这个季节的河西走廊炎热,以刘继隆前世的经历来说,正午时分的旷野外,起码有三十五六度的气温。
这样的气温,加上祁连山丰富的雪水资源,也难怪这个时代的河西走廊能做到遍地草场了。
“走吧,还得这样慢吞吞的走两天呢。”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