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170节
只是以现在的凉州和陇西情况,刘继隆只觉得李渭和李仪中此举有些白费苦工。
等到自己带军进入陇西,长安那边恐怕就会知道河西收复凉州了。
得知这条消息,李忱虽说比他儿子度量大些,但也忍受不了陇山以西出现一个藩镇威胁关中。
哪怕李忱不会像他儿子那般把归义军搞得分崩离析,可凉州的局势必然会因为他的插手而混乱。
好在自己已经将番和的番人迁走了,凉州再怎么乱,起码番和是乱不起来的。
只要番和还在张淮深手上,日后他想再度收复凉州就容易许多了。
这般想着,刘继隆也收敛了心神,对众人吩咐道:“传令大军,开拔!”
随着他一声令下,近八千余人马的队伍开始向焉支山开拔而去。
趁着行军,尚铎罗也策马来到刘继隆左右,将尚婢婢在鄯州、廓州所做的那些事情,更为详细的告诉了刘继隆。
得知尚婢婢竟然把鄯州留给拓跋怀光,而自己带兵驻守廓州,并将龙支交给尚摩鄢驻守,刘继隆立马明白了他的用意。
“他毕竟抛弃过鄯州,而鄯州内的百姓也多以拓跋怀光为主,因此他强行留在鄯州,只会引起内部动荡。”
“正因如此,他才会选择留在廓州,毕竟廓州的豪强都被他杀了个干净,等于白纸一张。”
“加上龙支被尚摩鄢控制,一旦我们拿下河州,他就能迅速和我们联系上。”
刘继隆与尚铎罗等人解释着尚婢婢的想法,心里也不免感叹尚婢婢这厮眼光。
这厮虽说军略不行,但手段和心眼倒是一样不少。
自己才露出点苗头,他就嗅到味道去廓州等着自己了。
不过这样也好,有了尚婢婢这厮冒头,自己以后也能玩养寇自重这一手段来威胁唐廷了。
想到这里,刘继隆收敛了心神,而尚铎罗也说起了一件事。
“对了刺史,尚节度使说等廓州安定下来,准备用百姓和您抵账,继续换粮食。”
“这倒是不错。”刘继隆脸上难得动容,这算是这段时间他听到比较不错的好消息了。
廓州的汉人少说也有一万口,依靠这一万口汉人,完全可以掣肘两三万番人。
不过自己东进后,恐怕很难如此前一样获得大批粮食,加上陇西之地旱情多而粮少,自己扎根陇西后,得搞到足够的钱粮才行。
刘继隆好好盘算了一下,而这一盘算就是好几天。
焉支山的积雪还没有彻底融化,张淮深他们先行,也是为了解决官道上的许多积雪。
正因如此,他们行军的速度并不快,每日仅能推进三十里罢了。
相比较他们,刘继隆他们则是每日能行军四十里。
一百六十余里道路,张淮深他们走了六日,而刘继隆只走了四日。
所以当大军走出焉支山,抵达番和城下的时候,张淮深他们仅仅比刘继隆他们提前两日抵达。
刘继隆交代了李仪中、尚铎罗他们扎营后,便带着斛斯光、曹茂等人策马进入了番和城。
如今已是三月十二,番和城的百姓在城外准备春种,而城内基本成为了“军城”。
街道上到处是来往的兵卒,酒居延虽说不善治理,但也将番和经营的井井有条,比起摩离时期好了太多太多。
“刺史!”
刘继隆来到衙门前,无需他开口,衙门前的守军便连忙上前作揖,为他牵马带到一旁。
“节度使他们都在吗?”
刘继隆询问一声,兵卒连忙点头:“都在里面了!”
“好!”刘继隆颔首回头看去,只见斛斯光及马成、曹茂等三十余人先后下马。
在他们中间,还有一名身穿粗布麻衣的显眼之人。
“斛斯光,你带悉多虞东本去休息吧。”
“是!”
刘继隆开口交代,斛斯光轻笑看向悉多虞,而悉多虞则脸色难看。
他被俘小半年,这小半年里都被刘继隆关在山丹某座院子内。
虽说不曾缺少衣食,但却回不到曾经那叱咤风云的时候了。
从他被俘到现在,刘继隆基本没和他交流过,这让他有些着急。
眼看刘继隆都准备挥师东进,却还不打算和自己说些什么,悉多虞不免急切道:“刘继隆,你有什么事,大可以在现在说出来!”
“嗯?”刘继隆疑惑看向他,随后轻笑两声:“过两个月你就知道了,在此之前,你还是好好休息吧!”
“娘贼的!你有本事给我一个准话!要杀要打你说一声!”
悉多虞骂骂咧咧,刘继隆却不理他,摆摆手示意斛斯光将他带下去。
很快,斛斯光就带着几名甲兵架着他前往了街道一侧,而刘继隆则是抬腿走入了番和衙门内。
穿过院中,他便见到了端坐正堂内的一队人。
他没有停顿,而是走入正堂,对主位的张淮深作揖道:
“兰州刺史刘继隆,奉令领军前来,望节度使示下!”
第131章 嘉麟城下
“入座吧!”
正堂内,张淮深颔首示意刘继隆先坐下。
刘继隆闻言起身坐在了左首位,而索勋则是坐在右首位。
望着这座位,刘继隆不免唏嘘。
曾经索勋才是坐左首位的人,而今自己快人一步,竟然也坐上了左首位。
只是可惜,这左首位始终不是他的位置,他的位置只能是主位。
这般想着,刘继隆收敛心神扫视众人,却在众多熟悉面孔中发现了两张生面孔。
不等他开口,张淮深便先介绍道:“这两位是沙州主薄王景之和沙州别驾李恩之子李明振。”
“王景之……李明振?”闻言,刘继隆多看了他们两眼。
王景之并不出名,但他的兄弟在沙洲内部还算出名。
伊州刺史王景翼是他的兄长,而李明振这个名字,刘继隆也十分耳熟。
如果他没有记错,历史上他和索勋扶持张议潮从长安逃回的儿子张怀鼎上位。
张怀鼎死后,索勋没有拥立张议潮的孙子张承奉,而是自立为节度使。
这样的做法引起李明振的不满,李明振带着支持张氏的兵卒杀了索勋,拥立张承奉,没过几年就病死了。
在他死后没几年,张承奉渐渐长大,利用手段扳倒李氏,重新掌握归义军大权。
十几年时间,归义军内部你方唱罢我登场,最后权柄还是回到了张氏的手上,只是可惜了张淮深一脉,落得个灭门的下场。
“他们二人跟随我父前往长安,带来了至尊的圣旨与节度使旌节!”
张淮深的话将刘继隆拉回现实,刘继隆不免看向他:“河西节度使旌节?”
在刘继隆的注视下,张淮深脸色一沉,随后摇了摇头:“朝廷置归义军于河西,授节度使十一州观察使及归义军节度使旌节!”
果然……听到张淮深的话,刘继隆忍不住在心底嗤笑。
大唐终究还是那个大唐,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不出意外的话,张议潮到死都见不到河西节度使的旌节。
“还得看我啊……”
刘继隆深吸一口气,目光更坚定了些,随后再看向张淮深:
“既然如此,理当派人护送他们前往敦煌才是!”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张淮深认可道。
“不过在此之前,还是得对东征一事进行商讨,也好让他们把东征大军安排带回敦煌。”
张淮深目光扫视众人,最后停留在刘继隆身上:“刘刺史,你怎么看。”
“怎么看?”刘继隆反问一声,不等众人回答便斩钉截铁道:“以堂堂正正之师,向东开拔而去!”
“番贼手中虽然还有两千余精骑,可我们手中也有数量不差的精骑。”
“届时轻骑开道,精骑拱卫大军两翼,以投石机攻城掠地足矣!”
说罢,刘继隆向张淮深作揖:“我部尚铎罗已率八百精骑返回阵中,眼下正在城外随大军扎营!”
闻言,张淮深等人这才知道刘继隆为什么有那么足的底气,合着是尚铎罗他们回来了。
不过对于尚铎罗他们返回,众人也是喜闻乐见。
“酒居延,城中轻骑能凑出多少?”
张淮深看向位置上的酒居延,酒居延也作揖回应道:“不低于三千。”
“好!”听到这话,张淮深颔首道:“三千轻骑,足够放置大军十五里开外。”
说罢,他又详细规划了东征大军的行军队伍,例如三军如何行军,民夫如何押运粮草,每日走多少里等等事宜都被他交代清楚。
随着一切交代结束,他这才起身扫视众人:
“传令三军,明日辰时拔营东征!”
“末将领命!!”
话至,诸将先后退出正堂,而张淮深在此期间目光一直盯着刘继隆,嘴张了张,却还是没能开口说出些什么。
刘继隆等人退出正堂,被安置到东厅与西厅休息。
不过一想到明日辰时就要开拔,刘继隆只留下曹茂在东厅休息,随后便带着斛斯光他们出城前往了军营。
当他们返回军营的时候,营盘已经搭建起来,近八千余人与张掖的六千余人驻扎一处,规模无边无际。
刘继隆召集诸将定下了明日的行军大小事宜,随后便让众人退下,好好休息去了。
众人离去后,他便躺在牙帐内休息了起来,倒是在他休息的同时,张淮深却怎么也睡不着。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